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监狱之旅 >

第10节

监狱之旅-第10节

小说: 监狱之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4年转干当上了监狱警察,在哇玉香卡农场当管教干事。1987年1月,哇玉香卡的犯人转移到塘格木时,他留在哇玉香卡,没有随犯人调动。同年8月,塘格木农场从哇玉香卡调来一批干警,充实农场的管教队伍。焦盆生被调到塘格木。    
    焦盆生上任那天,全中队犯人集合,中队指导员说:“下面由焦队长给大家开会。”话音未落,犯人就在下面开始哇哇起哄。很显然,他们不欢迎焦盆生的到来。但是他们都心虚地低着头,怕被焦盆生认出来。    
    焦盆生心里清楚,这个时候,讲多了也没什么意义,就简单讲了几句:“我和你们比较熟,希望你们认真改造。瞎闹是没什么意义的,不信咱们比一比,看谁更有耐力。时间将证明一切!”    
    有几个犯人,在哇玉监狱时是焦盆生的“耳目”,表现比较好,事后对焦盆生说:“焦队长,你那几句话是有分量的。”    
    所谓“耳目”,就是管教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在愿意靠拢政府的犯人中间发展的“情报员”,对重点反改造犯人的情况进行暗中观察,及时向管教干部报告一切危险动向。每个管教人员都有自己的耳目,而且都是单线联系,这很有点像过去搞“地下工作”。发展耳目是个复杂的工作,需要时间。焦盆生的方便条件是,他有现成的耳目可以使用,马上就可以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尽管犯人们有点怕焦盆生,但是他们反改造的气焰并不是马上就可以平息的。焦盆生呢,也不急,决心与他们比比耐力。上任半个月后的一天,焦盆生到中队的监舍里作例行巡视。每个中队的小院里,一排住房七八间屋;每个监舍住十来个犯人,为一个小组。焦盆生进小院时,院中有几十个犯人在散步。焦盆生刚走进第一个监舍,就听外面散步的犯人在喊:    
    “一、二、三。”    
    “滚出去!”    
    “一、二、三。”    
    “滚出去!”    
    焦盆生清楚,这是喊给他听的。他出去一看,院里一个人也没有了。犯人喊完都跑进屋去了。做贼心虚。焦盆生想,然后仍不动声色地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转。不管是谁领头起的哄,他都会查出来的。与上海籍犯人打了多年的交道,他非常了解他们的特点。在对抗政府方面,整个上海籍犯人是抱团的,但是上海每个区的犯人都有独立的团体和帮派,帮派之间又有矛盾。他准备利用犯人这种帮派之间的矛盾,对其进行分化瓦解。    
    还没等他开展工作,虹口区的犯人就和杨浦区的犯人打起来了。那天中午,焦盆生正准备回去吃饭,就见一群犯人从一个院子冲    
    到另一个院子里去了。他把二中队的犯人叫回来,问怎么回事,犯人说,没什么事。过了一会儿,就听说有个犯人被人拿刀子捅了。他跑过去一看,见一个犯人躺在那里,地上有一大摊血。    
    原来是两个帮派的犯人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双方大打出手。先是互相投掷石灰包,然后杨浦区的犯人就动了刀子——用钢筋头磨成的尖刀,把虹口区的一个犯人捅了六七刀。幸好及时送医院抢救,保住了性命,但肠子被截掉了一大截。参加斗殴的犯人都被关了禁闭,并被加刑,其中一个被判死缓,一个被判无期。    
    每个帮派有自己的“龙头老大”,俗称“大流氓”。而“大流氓”大都比较有头脑,思路清晰,既要考虑与政府的关系,又要考虑犯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与己无利的事情他们是不干的。    
    焦盆生所在的二中队有个犯人,姓马,是上海杨浦区的帮派头头,焦盆生在哇玉监狱时就认识他,认为可以利用。于是便找他做工作,提醒他认清形势,只有靠拢政府,为政府工作,才可以减刑。    
    所有的犯人进了监狱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出去,减刑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马某当然能够认清这个形势,表示愿意靠拢政府。焦盆生就安排他当大组长,是全中队犯人的头儿。有的犯人不想出操,或不想出工,找个理由,说我今天不舒服,躺在床上压床板,管教干    
    部也拿他没办法。这时候大组长说话就好使了,他说:“起来,跑操!”或是:“起来,干活去!”犯人乖乖地就起来了。    
    利用犯人管犯人,政府一般不提倡,但是特殊时期,不得不利用一下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焦盆生用大流氓治小流氓的方法得到马怀玉的首肯,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犯人的堡垒被不断瓦解,那些隐藏在幕后策划闹监的首犯,渐渐被揭露出来。谢康民等三名罪犯,被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级法院判处死刑,并有一批犯人被加刑。那些表现好的犯人则被减刑。一场断断续续持续将近两年时间的犯人大闹监,终于被彻底平息下去。    
    一个被减刑的犯人深有体会地说:“和政府对抗,是没有好下场的。只有认真改造,争取减刑,才是惟一的出路。”    
    D。1990年4月26日,那场犯人大闹监的人为的震刚刚过去不久,一场自然界的大“地震”又不期而至。关于那场大地震的情形,我已在《再生之地》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再重复。想知道大地震情况的读者,可以去看《再生之地》。


监狱风云粉碎“暴狱”阴谋(1)

    在外国电影中,尤其在美国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监狱犯人暴狱的场面。在中国监狱中,这种情形是极为罕见的。但是中国有700所监狱,常年关押着约100多万犯人,在这样大的一个“特殊人群”当中,要想什么事也不发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暴狱阴谋每时每刻都可能存在着,只是没有让他们得逞而已。    
    2000年4月,湖南省岳阳监狱就粉碎了一起罪犯阴谋暴狱的案件。    
    A。谷雨刚过,又刚刚下过一场雨,湘北平原大地一片生机。夜幕降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草木新芽的气息。    
    按照常规,六监区三分监区副分监区长李红忠踏着雨后积水,与其他巡监的干警结伴而行,向监房走去。    
    高墙电网,沉重厚实的铁门,把自由的世界关在了门外。    
    墙内的几个监舍又被一道约三米高的红砖大墙围着,大墙西南角的岗楼上,是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居高临下,监内的一切都在武警战士的视野之中。    
    李红忠来到三分监区监舍的二层楼前,忽听一声响亮的“报告”。是炊事犯瞿完成。    
    “什么事?”    
    “报告李队长,我在猪栏墙上捡到一把锉子。”    
    这可是违禁品。这种器具落在心怀叵测的罪犯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李红忠接过锉刀看了看,这是一把常见的木工方锉,木把上有黑黄色霉斑,铁锉上有黄褐色锈迹。说明它已经被人藏匿了很久。李红忠马上警觉起来,对瞿完成说:“走,带我去看看现场。”    
    三分监区的小猪栏就在楼下西头与监舍相连的厕所旁。瞿完成指着砖墙与房顶间约三块砖厚的空隙处说:“锉刀搁在这里。”    
    “怎么发现的?”    
    “我个子高,每日喂完猪食便把猪食勺子搁在那上面。今天下午5点多钟我来给猪喂食,发现勺子掉到墙外去了。我绕过监舍到墙外去捡勺子,一抬头就看见了它。”    
    李红忠站在厕所隔板上向墙头一摸,发现夹墙外低内高,锉刀搁在外墙,里面看不见,而外墙平时很少有人走动,这锉刀无疑是有人故意藏匿的。目的是什么?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李红忠找到正在另一排监舍与犯人谈话的副监区长郭立忠,把他拉到一旁,拿出用报纸裹着的锉刀,简单汇报了发现的经过。郭立忠顿时感到事态严重,和李红忠一起又查看了现场,对李红忠和管教股副股长李斌说:“罪犯藏匿锉刀有两种目的,一是报复行凶,二是打洞逃跑。不管是哪种企图,我们首先要查清锉刀的来源。”    
    


监狱风云粉碎“暴狱”阴谋(2)

    B。第二天上午,李红忠和李斌开始调查取证。    
    瞿完成再次向李红忠提供线索:“过年后,我两次看见犯人李先强站在猪栏水泥隔板上。”    
    围绕这条线索深入调查,有人反映,今年春节期间,几名犯人都看见李先强床下藏着一把木工锉,后来这把锉不知去向。    
    李先强有重大嫌疑。    
    李红忠对李犯比较了解,他20岁就开始被劳教,十三年来四次进出监狱的大门,是个屡教不改的惯偷,而外表却长得文静儒雅。不知内情的人很难看出他是一个“江洋大盗”。    
    李先强被叫进办公室。李红忠把锉刀往桌上一摆:“认识吗?”李犯看看那锉刀,没说话,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不管你问什么,他总是摇头,几个会合,没有结果。    
    李红忠气急了,横眉立目,拍案而起:“李先强,我告诉你,没有证据,我们是不会随便叫你来的!”    
    李犯继续装聋作哑。    
    李红忠说:“我问你,过年以后,你两次站在厕所矮墙上干什么?大年初二,你到楼上看电视,几个犯人在你的床下翻出了什么?”    
    李犯见抵赖不过去,只好承认,那锉刀是他去年冬修大堤时在工地上捡来的。    
    “你准备干什么用?”    
    “……好玩儿。”    
    “好玩儿?你不知道那是违禁品吗?”    
    李犯见“好玩儿”不能自圆其说,又说要报复犯人组长黄祖斌,因为黄犯对他管得太严。    
    “你还想伤什么人?”    
    “除黄祖斌外,别人与我无冤无仇。”    
    “你没想把它干别的用?比如打洞逃跑?”    
    “逃跑我想过,可我没有一分钱,跑出去还要被抓回来加刑,不合算。至于打洞逃跑,我没那个胆子。”    
    夜深了,审讯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干警们决定,先把李犯禁闭起来。    
    26日上午,郭立忠在监狱召开的案情分析会上,向分管改造工作的副监狱长刘丕良汇报了这个案子。    
    刘丕良思索了一会儿说:“说是报复行凶,时间这么长了,为什么没有实施?我看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他当即指示狱侦科长王伯超和六监区长艾祥卫联合深入调查,深挖锉刀背后的阴谋。    
    接着,办案人员开始对李先强进行第二次审讯。李犯除了重复昨天交代的问题外,没有说出任何新的内容。    
    “从李犯周围的人员入手,争取打开突破口!”艾祥卫说。    
    监内调查工作随即展开。专案小组兵分几路,到监舍和工地找有关服刑人员了解情况。据两个服刑人员反映,李先强与犯人徐志刚来往密切,两人经常背着他人嘀嘀咕咕。    
    专案组决定马上审讯徐志刚。    
    徐志刚29岁,“二进宫”,与李先强有着相似的偷盗历史。他只有小学文化,由于在城市打过几年工,又坐过几年牢,也算见多识广,在原来的愚昧顽固之上又增加了几分狡诈。他在服刑期间曾两次强行脱逃,均被迅速捕获并加刑。是个很难对付的角色。    
    负责审讯徐志刚的李红忠和李斌认真分析徐犯的特点,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围绕脱逃问题单刀直入。    
    “这把锉你见过吧?”    
    徐志刚木然地看着锉刀,没吭声。    
    “这把锉是李先强的,但是与你也有关系。还要我们说得更明白吗?”    
    徐志刚心理防线马上被突破。他知道,如果李先强已经完了,他什么不说是过不了关的,于是避重就轻地回答:“我和李先强约定,刮风下雨的夜里,从厕所翻出去,用锉刀将大围墙打穿逃跑。”    
    “打不穿怎么办?”    
    “我们已经准备了绳子和钩子,不行就翻围墙。再不行就用锉把西面大墙下的污水口撬开爬出去。”    
    “这中间遇到人呢?”    
    “如果值班员发现,就一起将值班员打晕。”    
    “你们密谋了几次?”    
    “四次。”    
    徐犯信誓旦旦,所有口供全是事实,愿负法律责任,并在审讯记录上签了字。    
    应该说,二犯的预谋犯罪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但是监狱领导指示,要集中精兵强将,加大破案力度,继续深挖,一挖到底。难道这个由一把锉刀引起的案件,真的还有可挖的东西?    
    


监狱风云粉碎“暴狱”阴谋(3)

    C。岳阳监狱是个面积很大的监狱,各监区之间相距很远。    
    27日早晨,狱侦科长王伯超和副科长贺建明带着侦查员姜道清驾驶摩托车赶到离监狱总部四公里外的六监区。天上正下着小雨,他们顾不上擦干脸上的雨水,就和专案小组人员分析起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