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从黄冈中学走向北大清华 >

第2节

从黄冈中学走向北大清华-第2节

小说: 从黄冈中学走向北大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非常好。做点题目是有必要的,否则怎么做到灵活运用呢,当然个别人除外。所以,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做题,而是怎样才能做最少的题目而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能否做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毕竟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是机器人。我觉得这就要靠自己来把握了,但是要坚持一个原则“不做重复的题目”(这里的重复包括类似的题目),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章一个爱玩的人考上清华(2)

    老师的特殊礼物    
    其实我认为在黄冈中学最大的收获还是在个人能力的培养上。    
    我的第一次演讲就是在黄高举行的,在这以后我还获得了无数次这样的展现自我的机会,无论是辩论会、演讲,还是座谈会,都使我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够说服别人,在他人的内心产生一种共鸣。在黄冈中学我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这样一来就可以结识天南海北的朋友,这无形之中增强了我的交际能力。正是凭借着这些能力,我在进入清华的第一个学期便当上了班长;同样当上班长的,还有我高中的同班同学,他也在清华。    
    黄冈中学也帮助我完善了人格。俗语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个温暖和睦、团结互助的大家庭里,我改变了很多,学会了很多。我现在还记得高中时的一件小事:有一次班主任老师进教室后,没有马上上课,而是径直走向垃圾篓,然后把垃圾篓旁边的垃圾用手捡起来放进篓中,然后再拿出去倒掉,这时全班都安静了,就看着他一个人在那里做着这件小事。以前,大家总是嫌麻烦,扔垃圾的时候都是远抛,既潇洒又省事,弄得那一块儿成了卫生死角。但是这件事发生之后,死角就不复存在了,甚至整个教室的卫生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老师们就是这样通过一件件的小事来教育着我们,来改变着我们!老师们送给我们的这一特殊礼物一定会让我们受用一生。    
    不要给我们太大压力    
    高二刚结束,马上我们便要面临一个冷酷而现实的问题——高考马上就要来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怎样做好“高考冲刺”。我个人认为,能否做好冲刺关键在于有没有良好的心态。所以不妨在高二暑假时专门抽出点时间来调整心态,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在这个时候就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调整心态,关键是要认识到这一年的重要性,但同时又要做到不急不躁。我首先是在心理上重视这一年的复习,知道单单是保持年级前50名,想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重视这一年。另外,班主任经常提到一些关于高考冲刺的正反两面的例子,每当我有所松懈时,总是拿这些故事来警示自己,给自己打气。但是千万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要做到不急不躁,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想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的进步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感觉自己没什么进步时不要迷茫,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光明终将到来。    
    另外我认为我们的家长应该注意,千万不要给我们太大的压力,身为过来人的我最了解大家的心理。其实大家心里一直都非常紧张。如果家长看到孩子玩,此时千万不要不加分辨地就给孩子加压,因为处于特殊阶段的我们有着特殊的心理,此时很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心理压抑,进而导致精神空虚,此时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调节,而不是继续加压。    
    我看三轮复习法    
    调整好了心态,该谈谈具体该怎么复习了。    
    现在一般是采用的三轮复习法,我就就此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第一轮复习是最重要的,从时间的安排上就不难得出结论,这轮复习前后持续半年时间。因此,能否把握住第一轮复习与高考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同学认为第一轮复习就是重复高一高二的教学内容,认为这是帮差生补课,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于是,有很多急躁的同学就按捺不住了,开始各顾各,开始了习题战。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尽管这能使他在开始一个阶段的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到了后来,他就会发现有很多知识点衔接不上,甚至有很多是陌生的,这样一来,在第三轮综合复习中便漏洞百出,可惜此时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为时晚矣!我觉得,第一轮复习不仅仅是旧事重提,它更重要的是完成知识点间的衔接与穿插,以及适当的拔高。我在第一轮复习时就是每节课都认真地听,有时间再做些题来拔高一下。希望大家把握好。    
    到第二轮复习时,可能同学们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像焦躁不安失眠等,不瞒大家我就有过,不过经过调整很快就解决了。第二轮复习是拔高练习,有些东西暂时不能理解是很正常的,此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烦恼,去绝望,而需要保持冷静,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来一个个地解决问题。因为高考毕竟是以基础题为主的,适当的加两道能力题,所以即使你能力题不会做,单是把基础题做出来也可以得到高分,所以你要看开,会做一道能力题就能在高考中得到额外的分数。如果能这样想,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第二轮复习肯定不在话下。    
    前两轮复习完后,离高考就只有短短的一两个月了,也进入了最冷酷、最紧张的第三轮复习,这也是对同学们的心理素质提出最大考验的时刻!想必大家也都是久经考场的老将了,考试的技巧就不多说了,我还是来谈一谈考试后心态的调整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考完后切忌大喜大悲,考好了不要得意,考差了不要灰心,以后还有机会,毕竟这还不是高考。这个阶段希望家长千万不要过分的关注考试成绩,更不要在外面与其他的家长谈论,如果实在要谈也不要让孩子知道!因为考得好,就是盛名在外,到时候考不好可不好交代;考得不好,跟别人一比更是感到自卑,更加抬不起头来,。心理负担会加重:总之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只要大家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每一次考试,看待第三轮复习,把它当作查漏补缺的工具,而不是当作最后的审判。    
    上考场    
    有人说:“寒窗苦读12年就是为了准备这一次考试,高考是对一个学生12年学习成果的最终评定。”这句话尽管过于偏激,但是还是道出了高考的重要性及其特殊含义。确实,高考真是很冷酷,冷酷得让年轻稚嫩的我们难以接受,有点“胜者王侯,败者寇”的意味。      
    有一种现象叫10名现象,就是指最后能考第一的一般都是平时10开外的学生,这就告诉我们高考时心态的重要性。因此决胜高考的关键是在心理上战胜它!    
    其实我认为高考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远大一点,不能只看到眼前。要知道将来不知道有多少条更重要的道路等着我们去选择,有着无数更重要的决定等着我们去做!这区区高考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在高考之前就是始终抱着这种心态,一直在心理上藐视它,在行为上重视它,因此到了高考时,我就真的把它当成了一次普通的考试来对待,没有一点紧张的感觉。    
    另外,高考考试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遇到难题不要怕,要想到我不会别人也不会,先跳过,有时间再回来看;先想清楚再在试卷上写,一则试卷美观便于批阅,二则可以避免因发现错误却无法更改而带来的遗憾;切忌为了争取检查时间而刻意求快,因为第一感觉很重要,即使错了也很难查出来;坚持第一感觉,在你改一道题之前,你必须保证有十足的把握;涂答题卡后要检查,防止因为涂错而造成不必要的遗憾;考完一科千万不要对答案,当然最后一科除外,因为这只能起到负面作用。    
    高考考完后,还要填志愿。对此,我也不太懂,只想告诉大家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最重要的,不要考虑太多。    
    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就可以开心地玩了。    
    祝大家学习进步!


第一章珍惜高中,享受学习(1)

    李蔚明,女,2001年进入黄冈中学学习,学习成绩长期稳居全校第一。2004年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现为北京大学数学系一年级学生。    
    分数固然重要,但不要将其重要性摆在你人格的清纯,思想的独立,身心的健康,以及对真正的知识的汲取之上。不要为了多做重复的练习而牺牲自己独立思考,提问和探讨的时间;不要因为考试在即而打乱一个应当长期坚持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    
    ——李蔚明    
    真是光阴似箭,期末考试前征订车票时才猛然发现离开黄冈已有半年。适应了北京的风沙和干燥,也爱上了它高远的蓝天和清朗的月光,然而时时想起的,仍是长江的脉脉流水,龙王山头的落日,汉川门上空的点点星光。无论你走向何方,故土总是一缕割不断的记忆,母校则是这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页。    
    故土和母校的精神,早已渗透你的骨髓,流动于你的血液,时时影响着你的言行……    
    高一的遗憾    
    我初中就读于城区的另一所学校,中考时以平平的分数随着城区的大部人马一齐收到黄冈中学的录取通知。当时的心境早已模糊,但总归是怀揣着几分忐忑和几分幻想踏入黄高校门的。    
    高一的课表排得颇为结实,一天七节课外加早晚自习。课程类别倒也丰富,不仅包括了我们很不屑的政史地生,记得还有一门机械制图。如果说当时还未确定的高考模式给了前四门课的老师以逼迫大家认真听讲的机会(这些老师们最为常用的策略是无奈地摊开手说,体谅大家很辛苦,但是高考要考),教制图的老师则面对一个嘈杂至极、超过半数人在看着其它书的班级,只得诚恳地忠告我们:这门课很有用,能帮你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空间,对学习立体几何大有帮助。可惜人们大多不能看得如此之远,一年的机械制图课在大半人那儿是改为自习。至于以后做几何题从来都画不清复杂图形,时时得拿几只铅笔搭积木,不知是否是不认真听讲的后遗症。    
    当然大家并非只围着高考转,每周两节的体育课出勤率就颇高,而且通常都很投入。周五下午将体育排在第一节,紧接着的政治课上就偶尔有人因体力不支而呼呼大睡。当时还开了美术欣赏一课,虽没有体育受人欢迎,但大约因其听起来毫不费神,比制图课听课率稍高。授课老师很认真,感慨中国忽视美学教育导致难以产生大师,不知其是否与蔡元培先生提倡美学教育有所见略同的高明。    
    回想起来,高一的日子很像一位学长形容的大一,平坦,光滑而无穷阶可导。那时高考还显得遥遥无期,功课进度也不太快,在有条不紊的学习中,自觉收获不小。唯一后悔的就是起初对地理课蔑视的态度导致后患无穷。教我们地理的是位很年轻的老师,极为认真,可以观看流星雨一事是她通知我们的,后来她还在周六组织过班上同学去校天文台观测。可惜我那时以为她讲课纯念课本,遂听讲不太专注;结果几周下来,发现自己落下太多,听后续课程颇有听天书的感觉。这以后地理学习就陷入恶性循环,一学期下来,只觉浑浑噩噩什么都不懂。虽则靠考前的突击狂背骗到了不坏的分数,但这时才意识到分数实在不能代表什么。时至今日,对岩石分类、地壳构造、宇宙组成还一无所知。这门本该在我们面前打开绚烂的宇宙和神妙的自然奥秘的学科竟水浇鸭背似地从我身旁溜过,实在让我后悔莫及。    
    分科:人生的关键一步    
    进入高二,文理分科逐渐成为大家私下议论中最热门的话题。我开始为自己该选哪科犯愁。一年下来,发现自己面临着各科成绩相当这一平庸的现状,于是开始羡慕那些明显偏文或偏理的同学,觉得至少他们清楚自己将来的道路。    
    我那时恋着央视的“环球”节目,自以为对历史有兴趣,又因为高一读过不少涉及考古发现的闲书,对考古也颇有几分神往。然而听说文科生必须没日没夜地背书,还必须能对材料进行透彻分析,系统阐述观点;这观点既要独创,又不能脱离课本,既不能是空喊口号或陈词滥调,又不可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因为深感自己驽钝的思维无法掌握如此玄妙的学问,最终还是选择平庸和稳妥,留在了侧理班。上大学后,有幸与历史系的同学住在同一栋楼上,时常听到她们诉苦说被一个琐碎无聊自己毫无兴趣的论文题目折磨得痛苦不堪,暗暗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