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趣科学-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蒂和韦林发表的报告“自我造成的鼻子与上腭部位的伤害:病例报告”。他们浏览了阿克塔和哈斯汀斯1978年所写的报告“可危及生命的鼻子自我毁伤”。他们惊奇地翻阅了塔拉乔1966年发表的报告“食粪动物及其同一系的现象”,并且从中摘抄了“有些人的确吃鼻内残留物,而且发现它的味道也很美”这样一句话。
那些病例都各有其兴趣点,但他们只能作为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与B●S●斯里哈瑞心中打算从事的那种工作的背景材料。为了在一个群体中会对挖鼻子现象,确定出谁、什么、哪儿、何时、为何及如何这几大要素,一个人必须对众人的挖鼻子行为进行抽样统计。威斯康星州的研究人员们已在成年人中进行过这类抽样调查。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与B●S●斯里哈瑞知道,他们必须在青少年中进行这类抽样调查。
他们准备了需要填写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一些相对立的问题。(你可能喜欢让自己接受这种调查,或者乐意让朋友及同事接受这种调查。)
*在你看来,周围的人们中,爱挖鼻子的人占了多大比例?
*你平均一天里挖多少次鼻子?
*你有时当众挖鼻子吗?(请回答“是”或“不是”)
*为何你要挖鼻子?(有多少项适合你选,就请你选多少项)
A.让你的鼻孔更畅通
B.消除不舒服感或搔痒
C.出于美容考虑
D.讲究个人卫生
E.出于习惯
F.为了追求乐趣
*你如何挖鼻子呢?(有多少项适合你选,就请你选多少项)
A.用你的手指
B.用像镊子一样的东西
C.用诸如铅笔之类的物品
*你偶尔会把从鼻子内挖出来的东西吃下去吗?(请回答“是”或“不是”)
*你认为自己存在严重的挖鼻子问题吗?(请回答“是”或“不是”)
200位学生填写了这次调查问卷。
这次调查结果着实有些让人吃惊:
*社会各阶层挖鼻子的做法都是一样的
*声称自己从未挖过鼻子的学生还不到4%。
半数学生每天挖鼻子的次数为四次或更多。
大约7%的学生声称他们每天要挖20多次鼻子。
*80%的学生只用他们的手指挖鼻子。在其余的学生中,喜欢用镊子挖鼻子的人数和喜欢用铅笔挖鼻子的人数基本相同。
*越过一半的学生称,他们之所以挖鼻子,是想让鼻孔更畅通,或消除不舒适感,或搔痒。大约11%的学生声称,他们这样做是出于美容考虑,声称这样做中是为了取乐的学生数量与此相近。
*4。5%的人声称他们偶尔会把从鼻子内挖出来的东西吃下去。
这些数字只是一些比较显著的部分。这次调查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鉴于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与B●S●斯里哈瑞本着做学问的态度,一丝不苟、充满爱心地投入对挖鼻子现象的研究中,他们俩被授予2001年度公共健康领域的“搞笑诺贝尔奖”。
安德雷德医生自己出资,专程从印度的邦格洛赶到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参加在那儿举办的颁奖典礼。在领奖的时候,他讲道:“我代表我本人,同时也代表其他每一位今天为我深感高兴的人,十分激动地接受今年公共健康领域的搞笑诺贝尔奖。我的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你们可能不相信,你们只用屏住呼吸,接下来很可能就会禁不住地挖鼻子。
“现在,你们便都明白,你们在昔日的青少年时代,也会做一些形成习惯的事情,但我希望你们没有像患上拔毛发癖那样,养成精神病学上所称的那种习惯。倘若你养成了那种习惯,它就意味着你会禁不住地拔自己的头发、咬自己的指甲或挖自己的鼻子。
“有些人喜欢探听别人的事情。我则把研究别人的鼻子问题作为自己的事情。谢谢大家!”
两天后,安德雷德医生在“搞笑诺贝尔奖”非正式演讲活动中,发表了一次公开演讲,并进行了现场演示,以阐明他研究工作的要点。在回答满心焦虑的观众们提出的几个问题时,他向他们保证说,适度地挖几下鼻子是“完全正常的”。
《印度时代》作为该国最著名的报纸,在其头版用“搞笑诺贝尔奖授予挖掘最深的印度科学家”这样的标题报道了获奖新闻。
医学突破第4节 电梯音乐预防感冒
“目前的研究至少表明,有一种非常有趣的预防多种疾病(如感冒)发作的新方式。”
摘自卡内特斯基、布里南和哈里森的一份初步报告
官方引述
“搞笑诺贝尔奖”医学奖授予:
威尔克斯大学的卡尔●J●卡内特斯基和小弗朗西斯●X●布里南,以及西雅图衬托音乐有限公司的詹姆斯●F●哈里森,以表彰他们发现听电梯内播放衬托音乐,可以刺激体内免疫血球素A的产生,从而帮助人们预防感冒。
在他们获得“搞笑诺贝尔奖”一年之后,他们的报告以“音乐与听觉刺激对可分泌的免疫血球素A产生的效果”这样的标题,发表在1998年12月出版的第87期《知觉与运动技巧》的第1163至1170页。
音乐能够让人体的免疫系统活跃起来吗?频繁的性行为能做到这一点吗?几年前,心理学教授卡尔●J●卡内特斯基参加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听到有人提及一种被称为“免疫血球素A”的化学物质。卡内特斯基教授立即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到目前为止,该项目涉及免疫血球素A、音乐、记者、性行为及许多人的唾弃。
我们可以预想到,对卡内特斯基教授而言,免疫血球素A也可以被叫做“搞笑A”。这种化学物质,是许多不同的所为“抗体”中的一种,它会在人体免疫系统应对感染或其它危险时产生。卡内特斯基教授推断说,如果他能够找到某种普遍为众人乐意接受的活动,而这种活动能够让人体内产生更多的这种化学物质,那么他肯定可以找到一把通向健康大门的金钥匙。
他和他的同事小弗朗西斯●X●布里南教授开始寻找可能会带来这种效果的那种令人愉快的活动。识别那种活动并不复杂,因为每个人的免疫血球素A的水平比较容易测量—它只需要做一次唾液测试。
他们测验出来的第一种令人愉快的活动就是:听音乐。研究工作比较简单。他们召集一些志愿者听音乐,然后再对他们的唾液进行测试。
在早期进行的试验中,他们让大学生们听一些音调。大学生们听了30分钟属于弱拍的欢快调子。随后他们听了30分钟属于强拍的忧郁的调子。当他们听欢快音乐的时候,他们唾液中的免疫血球素A的水平较高;而当他们听忧郁的音乐的时候,他们唾液中免疫血球素A的水平就比较低。
卡内特斯基教授和布里南教授发现了这一令人深受鼓舞的结果。接下来,他们和衬托音乐有限公司—制作了大部分世界流行的电梯音乐—的詹姆斯●F●哈里森携起手来,借用非常雷同的音乐做一项实验。
他们对以下四组人员进行了测试:
*第一组人员听了30分钟的所谓“环境音乐”录音带,有些人把这种音乐叫做“平和的爵士乐”。
*第二组人员听了同样的音乐,但这些音乐是由广播电台播放,而非由录音机现场播放录音带。
*第三组人员听了半个小时的尖叫声和滴答声。
*第四组人员用研究者的话来说,是“沉浸在30分钟的静寂中”。
研究者测试了每一位人员的唾液。
那些从录音带上听平和的爵士乐的人员,其唾液中免疫血球素A的水平有所提高,但那些通过广播电台听它的人员,其唾液中免疫血球素A的水平并没有提高。
听尖叫声和滴答声的人员,其唾液中免疫血球素A的水平反倒有所下降。
那些“沉浸在30分钟的静寂中”的人员,其唾液中免疫血球素A的水平和那些通过广播电台听平和爵士乐的人员一样,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卡内特斯基、布里南和哈里森共同宣布,这些发现“非常重要”,为防治疾病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鉴于卡尔●J●卡内特斯基、小弗朗西斯●X●布里南和詹姆斯●F●哈里森在防治感冒方面的共同努力,他们被授予1997年“搞笑诺贝尔奖”医学奖。
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后,这三位获奖者认为他们无法前去参加“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这个小组的研究工作在不断地进展中,尽管哈里森悄然引退。
卡内特斯基教授和布里南教授接下来开始探索音乐如何影响新闻记者唾液中免疫血球素A的水平。他们选择了10位新闻记者,在威尔克斯●巴里的《时代领导者》的编辑部中进行了那项研究。结果振奋人心,至少说能够给人以启示,尽管它或许不是无可置疑的结论。(欲了解详细内容,请阅读《心理学报告》上刊登的“一家报纸编辑部中展现出的、压力与免疫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卡内特斯基教授和布里南教授把他们的关注重点,从音乐转到性行为上面。1999年,他们声称性行为比较频繁的大学生的免疫系统,要比那些性行为不太频繁的大学生的免疫系统具有更强的功能。
两年后,他们出了一本名叫《感觉好对你绝对好》的书,在书中他们概括了自己的全部研究成果。出版商为了做好此书的推广宣传,把它很好地归纳如下:
“媒体喜欢报道性生活、欢笑和其它一些简单乐趣,对你如何如何好。而且你很喜欢听。然而那些充满刺激的快乐,是增强人们免疫功能的、合法的医疗处方吗?你真的能够靠着微笑消除感染吗?研究者卡尔●卡内特斯基和弗朗西斯●布里南给了我们肯定的回答。”
心理学和智力第5节 研究“欢乐”
“我就群体欢乐现象对一所幼儿园596次正式的课堂录像进行了研究。群体欢乐的表现包括开心的尖叫、大笑和剧烈的身体动作,有时这种欢乐是同时爆发的,有时则是连锁延伸的,由一个孩子传染给另一个孩子的。实验得出了多种会导致群体欢乐的因素……大多数情况下,人数比较多(7-9个孩子)且男女孩都有的群体中比较容易出现群体欢乐现象。后一种研究结果与达尔文的“人和动物的间的声音信号区别理论”有关。
——劳伦斯●W●谢尔曼
官方文献
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授予
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的劳伦斯●W●谢尔曼,因为他撰写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学龄前儿童小群体欢乐的生态研究》。
他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儿童发展》,1975年3月,第46卷第1号,第53-61页上。
伦斯●W●谢尔曼是第一位严格且系统研究、记录并分析群体欢乐现象的科学家。
那么他为什么要选择小群体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呢?因为劳伦斯发现这个群体最容易出现集体欢乐现象。
为什么他要研究欢乐呢?因为其他的心理学家未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因为他需要找一个博士论文的题目,也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开朗、爱笑的人。
谢尔曼花了两年的时间,拍摄下了一所幼儿园中一群三、四岁孩子的活动。然后他研究了这些录像带,对所记录下来的欢乐进行分类、描述和调查。
他为“群体欢乐”下了一个正式的、学术上的定义。群体欢乐就是“群体中大部分(半数或半数以上)的人都显示出的一种强烈欢乐的状态。”
谢尔曼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性,他引入了一个专业参数——行为表现,这一点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从专业角度说,行为表现综合了三种群体欢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明显行为,分别为大笑、尖叫和剧烈的身体动作。这三种行为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以组合的方式出现。有六种基本的组合:
(1)大笑
(2)尖叫
(3)大笑+尖叫
(4)大笑+剧烈的身体动作
(5)尖叫+剧烈的身体动作
(6)大笑+尖叫+剧烈的身体动作
谢尔曼提出了几个任何一个严肃的研究者都会涉及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
1。这种欢乐是否被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