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403-跨越雄关 >

第26节

5403-跨越雄关-第26节

小说: 5403-跨越雄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遣营请沿江一带有名的老水手当“教练”。第一步,每个人先学泅水和上、下船,然后学习划船和船被打坏时的修复、堵漏技术。训练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偷渡和强攻的突击动作,到抢滩登岸,从巩固滩头阵地,到扩大登陆场的演习,一切都按渡江的实战要求进行。为了避开敌机的侦察,他们白天把船隐蔽在江边的竹林里,利用一早一晚紧张地进行训练。    
    训练中,军、师、团首长经常到现场给大家鼓劲。李先念政委就曾亲自给先遣营作过动员。他说:“先遣营过江后,应像一颗炸雷,在敌人的滩头阵地来个四面开花。”他还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你们是整个方面军的先锋突击营,任务很光荣又很艰巨啊!千万不要忘记了一个月前,40多位战友的鲜血曾染红这江水的教训。”那是在2月底,兄弟部队因船只少,准备不足,在鸳溪试渡失败,48人全部牺牲。首长的战前动员,激发了部队的练兵热情。大家表示,要克服一切困难,苦练水上本领,做到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红四方面军的渡江准备工作确实周密而又奇特,不仅各个环节一丝不苟,而且几乎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就连刚组建的妇女独立团,也在转运伤员和军需物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在红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妇女独立团是根据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决定,于1935年2月,在四川广元旺苍坝(今旺苍县)组建的。人员来自根据地的青年妇女干部、积极分子,以及在兵工厂、医院、宣传队工作的部分红军女战士。其中,营、团干部都是从鄂豫皖根据地来的老同志,连以下干部、战士,大都是川北农村姑娘。她们参加红军前都生活在旧社会的最底层,不少人是丫头、童养媳,多为贫雇农的女儿。尽管她们还年轻,却历尽了人世沧桑,而今堂堂正正地当了红军,人身自由了,人的尊严得到了社会承认。勤劳勇敢的精神,特别能吃苦的本色,使她们拥有与男同志一样的克服前进道路上千难万险的力量。


《跨越雄关》 嘉陵江畔的搏击红军强渡嘉陵江的准备工作周密而又奇(2)

    妇女团组成,正赶上部队紧张地进行渡江准备。大部队很快就要转移,首先必须把伤病员运送到安全地带。这一光荣任务,就落在了妇女团女战士们的身上。她们表示:上级把这些为革命出生入死、身负重伤、积劳成疾的重伤病员交给我们,这是对妇女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全部运走,绝不能遗弃一个。    
    运送伤病员,需要担架。她们用绳子将两根竹竿编织、连接起来,便成了一副简易担架。妇女团中的川北籍战士,给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取了个带乡土气息的名字——抬子。于是,“巾帼抬子”便成了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对妇女团的亲切称呼。    
    曾经担任过妇女团一连连长的红军女战士刘照林,在一篇《巾帼抬子》的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一连的几十副抬子,由旺苍坝出发,浩浩荡荡,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川北的崇山峻岭之中。那里山势陡峭,树大林深,羊肠小道坎坷不平,道路两旁荆棘丛生。有时不得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抬子队缓慢而又吃力地向西转移。中途,上级传下命令:担架要跟上大部队,大部队走到哪里,务必把伤病员送到哪里。为了尽快赶上大部队,我们根据体力强弱,调整了抬子:体力强的三人一副,体力弱的四人一副。我打头阵,除参加抬一副抬子外,还负责掌握行进速度,应付突然事故。指导员断后。新的阵容一拉开,战士们提高了信心,经永宁铺向中坝方向加速前进。    
    许多同志从来没有抬过抬子,抬前边的,一个劲往前赶;抬后边的,看不清路,扯扯绊绊,想快也快不起来。大家想起了李秀英。她在地主家干活时,抬过轿子,有一套经验。现在她同史忠富抬一副抬子,她们学着老把式报路,前面报,后面应,走得又快又稳。比如:    
    转弯时,前面报:“前面一个拐!”后面应:“前摆后不摆!”    
    上坡时,前面报:“坡上又架坡!”后面应:“小心慢慢梭!”    
    遇到泥坑,前面报:“路上一泡泥!”后面应:“脚下要仔细!”    
    走上平路,前面报:“天上一朵云!”后面应:“地下展平!”    
    李秀英的经验传开了,行进速度加快了。姑娘们清脆的报路声此起彼伏,有板有眼,像号子,像山歌,增添了欢乐,驱散了倦意。    
    最伤脑筋的是雨后行军。川北的黄土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泡糟”。雨过之后,脚下又粘又滑,空手步行,也难免跌跌撞撞。为了不摔抬子,姑娘们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走泥路的经验,“平地蹲着走,下坡梭着走,上坡爬着走”。最艰难的是上坡,抬前面的,得猫着腰,一手扶抬竿,一手抓地,有的磨掉了指甲,指头流着血,也不敢松手;抬后面的,得把抬子高高举起,使伤病员身体平稳。此情此景,谁看了也心酸。    
    意志坚强的姑娘,也有畏难的时候。一天,通讯员小王气喘吁吁地跑来,两颊绯红,一手捻着衣角,一手指着后面的抬子,羞答答地说:“连长,你看……”我莫名其妙,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头部、腰部负伤,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的重伤员,焦急地指着自己的下腹。我明白他的意思,但我同样是个大姑娘,一时手足无措。稍一迟疑,我鼓起勇气,上去帮他排了小便。一连的战士们都是年不满20岁的姑娘,在接触异性时,感到羞怯,这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又该怎么办呢?我拿不定主意。还是潘大姐有水平,几句话就把问题点拨得一清二楚:看护工作是抬子队应尽的职责,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接触男伤病员是工作的需要,绝不是下流举动。我们做了工作以后,无论是给伤病员更衣、换药,还是擦身子、排大小便,姑娘们再也不羞怯退缩了。    
    “巾帼抬子”克服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运送伤病员的任务,而且将王家坝红军经理处的大量军需物资抬送到了60公里外的永宁铺,为部队渡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渡江准备过程中,红四方面军还在江东岸的燕咀口、猫儿跳、黄咀口等处设立宣传站,对敌喊话,展开政治攻势,瓦解敌军。    
    “白军士兵们!请你们出来,我们有话跟你们谈……”这是燕咀口宣传站正在对西岸敌军喊话。这里离对岸只有七八十米,敌人大声说话就能听见。江边有许多怪石,喊话时正好用它们作掩体。    
    红军喊话之后,过了一会,对岸果然有一个四川口音的人答腔了:    
    “你们不要耍花样子,哄我们把脑壳伸出来,好叫你们在上面钻洞洞!”接着传来一片咒骂声。    
    “格老子,真不识抬举。”红军战士中有人实在忍不住了,回骂了两句。但很快得到了制止。他们知道瓦解敌军的工作也得有耐心,不能性急。    
    停一会,红军的喊话筒又响了:    
    “白军士兵们!红军说话算数,保证不开枪,出来吧!我们来摆一摆龙门阵……”    
    接着喊话的人又讲了天下穷人是一家、红军官兵平等的道理。可是那些白军仍躲在堑壕里回答说:    
    “你们过来吧,我们这里有钱花,每天都有大肉吃……看你们的衣服破成那个样子……”    
    一开始向敌军开展宣传攻势效果并不好。敌人不光骂红军,而且还经常向东岸宣传站打枪。但红军宣传员们坚持不还击,不和他们对骂,而是继续耐心地讲道理:    
    “白军士兵们,不要放枪啦!想一想吧:你们的枪口是对着谁?是对着自己的兄弟呀!过去我们都是受军阀地主的压迫;现在你们却拿起枪杆帮助军阀地主来打自己的兄弟。你们好好想想吧……”    
    除了讲道理之外,宣传方法也作了许多改进。不光是喊话、写标语,还给敌人那边唱戏唱歌儿,并经常给对岸敌人送宣传品。他们把宣传品捆在木筏上,利用观音堂那条小河的冲劲,把木筏冲到江对岸去。经过这样反复宣传,就有个别白军士兵晚上凫水过来和红军联系;红军又通过这些人了解敌军内部情况,再用这些材料向敌军宣传,这一来喊话的作用就更大了。


《跨越雄关》 嘉陵江畔的搏击红军强渡嘉陵江的准备工作周密而又奇(3)

    那是在渡江前不久的一个晚上,天上布着一层薄薄的云,月亮又细又弯,悄悄地在薄云里面滑着走,一忽儿又从云缝里钻出来,半截露在薄云外面,就像一弯银钩挂着一幅纱帐似的。江对岸一片漆黑,看不见一点灯光。江水还是和往常一样奔流着。宣传队员们蹲在江岸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瞅着对岸。一会,队长走过来问:    
    “怎么不唱歌?”    
    “没有打信号过来。”    
    “你说白军真的会打信号?”一名刚来的宣传队员有点怀疑地问。    
    “会打的,每天都是这样。”一名“大脑壳”宣传队员满有把握地说。    
    过了好一会,江对岸果然出现了火光,那火光亮了三下,“大脑壳”拍了拍刚来的这名宣传队员的肩膀说:“怎么样?你看,白军们在说:官长们压宝去了。”说着他搔了搔脖子,拉开嗓子就唱起来了。    
    对面没有声音,更没有枪声,江水伴着歌声,在黑夜中回响。等到下半夜,只见一个黑黑的东西,迎着一闪一闪的白浪,在江心里移动着。队长小声说:“大家注意,来啦!”    
    那黑东西越来越近,不一会就爬上岸来。队长领着宣传队员们一齐迎上去,只见那人湿淋淋地站在那里,冷得直打战。队长亲热地和他说话,问他:“辛苦了!情况怎么样?”    
    “情况很紧,”那人回答说,“逃跑的人越来越多,官长们抓住就枪毙,大家想过来,又害怕。”    
    “船呢?”    
    “官长们亲自看着,不容易弄到手。”    
    “好吧!烤火去,吃了饭再走。回去告诉大家:能弄到船就一起过来,我们在这里掩护你们;要是不行,就叫大家等一等,红军很快就要过江了。”    
    队长招呼那人吃了饭,交给他一包用防水布包好了的宣传品,又嘱咐了一番,才送他下水。那人将装宣传品的包裹绑在脖子上,跳下水,向江对岸凫去……    
    在渡江准备期间,各部队在指定的渡江地段内,以化装侦察和泅渡夜摸等手段,摸清了沿江的地形、道路和对面敌人的江防工事、兵力部署、火力配备以及敌人的活动规律等情况,并建立了一些必要的组织,如渡江突击队、船工队和专门担负造船、架桥任务的水兵连,以保障大部队能够迅速展开。    
    为了迷惑敌人,以保证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在上述准备工作中,还采取了各种隐蔽措施:严密封锁消息,规定部队行动不吹号,做饭不冒烟等;并采取各种隐真示假的措施,给敌人造成错觉。所有这一切,都为红军胜利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跨越雄关》 嘉陵江畔的搏击红军突击,突破了国民党军的江防(1)

    红军分多路有重点地强渡突击,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阀苦心经营几个月的所谓六百里江防    
    紧张的渡江准备阶段终于过去了,红军分多路有重点地强渡突击的部署也已经确定:    
    三十军为渡江主力,于苍溪以南的塔子山附近实施重点突破,消灭守敌后向剑阁、剑门关方向进攻,协同三十一军消灭剑门关之敌。    
    三十一军居右,从苍溪以北之鸳溪口渡江,而后消灭剑门关守敌,并迅速向昭化、广元推进,打击邓锡侯和阻击位于甘南的胡宗南部南下,保障右翼的安全。    
    九军居左,从阆中以北突破涧溪口后,以一部协同三十军向北进攻,另一部消灭阆中、南部敌人,保障左翼的安全。    
    四军为方面军二梯队,待一梯队强渡成功后,从苍溪渡江,一部向南迂回,协同九军消灭南部之敌,主力向梓潼方向进发。    
    总部炮兵营配置在苍溪塔子山上,掩护三十军强渡。    
    方面军确定红三十军为渡江主力,红三十军上下都非常高兴,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三十军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由八十八师担任渡江战斗的主攻,八十九师在右翼担任助攻。八十八师是以黄麻暴动保留下来的队伍为骨干组建起来的一支部队,官兵素质很好,能征善战。这个师的三个团各有自己的作战特点:二六八团擅长进攻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