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版公务员考前冲刺套题-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5年一季度日均客流量达到了155万人次,其中三月份日均客流达到了171万人 次,最高日客运量达到了200万人次左右。每天早高峰时间,不少站点出现了上海公交已 多年未见的需要工作人员协助才能关闭车门的情况,一些车站还出现了大量乘客滞留候车的 现象。
在2004年的日均客流量中,7∶00~9:00早高峰和17∶00~19∶00晚高 峰4个小时的客流量高于9∶00~17∶00共8个小时的客流量,分别占全天客流量的 44%和41%;并且,乘距6千米以内的短途客流量占全天客流量的38%,乘距16千 米以上的客流量占全天客流量的11%。短途客流比重高、中长途客流比重低的状况,反映 轨道交通作为中长距离客运的功能没有充分体现。
申请人认为,完善票价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优化客流分布,是缓解客运压力的一个手段 。 据调查,在高峰时段有一部分并非必须高峰时段出行的乘客,也选择高峰时段出行,并且在 工作日高峰时段出行人群中有30%左右为短途客流。票价调整方案要体现价格杠杆作用, 合理引导出行选择,减轻运营压力,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公共客运的各种方式将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紧密衔接。轨道交通作为城市 交通的主体,发挥大容量、快速交通的优势,主要承担中长距离的出行;公共汽(电)车作 为城市交通的基础,发挥覆盖面广的优势,主要承担中短距离的雏形,并为轨道驳运服务。
但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票价结构中的短途客运价格与地面公交的票价差异不大,导致轨道 交通承担了较高比例的短途客流。现行的票价机制基本由运营初期的票价体制沿用而来。当 时考虑到线路运营初期客流量不高的状况,上海轨道交通采取了分段基准运价办法。起乘距 离0~6千米为2元,之后10千米(6~16千米)进级1元,16千米以上每千米进级 1元。这一票价在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在看来,现有的轨道交通短途票 价与地面公交差异不大,这显然无法体现轨道交通中长途距离客运功能;而中长距离每6千 米进级1元的办法,又没有充分体现轨道交通中场距离客运功能。因此,要通过调节客流, 拉长中长距离的乘距来体现轨道交通的功能优势及其“递远递减〃的定价原则。在衡山路地 铁站,记者随机采访了在等待候的乘客,乘客对地铁票价上调议论较多,认为调价的理由不 充分,意见不少。
乘客陈良兴表示,“我们并不是因为地铁便宜而乘地铁的。公交车那么挤,早上上班时 间又紧,不乘地铁怎么办?他认为,现在没有一条公交车的时速可与地铁相比,因此乘客在 赶上下班时,只能乘地铁。调价并不能限制客流。
教师陆雯艺认为,用涨价的手段分流是不公平的。公共交通不是出租车,它有公益性,不能 有钱的人可以乘,钱少的人就被挡在门外。限制客流的说法本来就不符合逻辑,轨道交通是 快速交通工具,应该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如果限制了轨道交通,有没有更好的地面交 通来改善运行呢?
乘客俞建国对调价举动很气愤,他说,地铁近来是比较拥挤,高峰时门也难关。但是这 类问题,是可预见的,可以早作规划,早采取措施,如果遇到问题就用涨价来解决,那么政 府管理也太容易了。政府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凭什么要老百姓来买单?地铁是用纳税人的钱 来建设的,不应随意涨价。
参加听证会的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的蒋洪法认为,通过调价来缓解压力,难以达到 目的,乘客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没有很多的选择,许多乘客只能选择地铁。调价对于提高运 营商的收入,降低成本压力,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但是对调节地铁流量的作用有限。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陆锡明认为,根据上海过去的经验,调整票价的办 法在短期内确能起到减少客流的作用,例如当年上海取消公交月票后乘客数量立即发生明显 下降。陆锡明预计轨道交通价格调整的有效期为3~6个月,预计届时客流将下降10%~ 15%上海一些轨道交通建设专家指出,今天上海地铁的拥挤局面,主要是当初计划滞后, 没有跟上需求的快速增长所致。当初上海修地铁时光注重土建工程,以为隧道挖通、路轨铺 上就万事大吉,“谁知地铁不是公路,路铺好了车自然会来〃。一条地铁的建设周期一般约 三年,而一节地铁车厢单是制造周期就需要两年,从招投标到交付使用同样需要三年时间。 车厢数量不足,导致原本设计可以一分半钟运行一辆的列车目前最快间隔也需三分钟,大量 旅客因此滞留车站等候造成拥堵,预定310人的车厢内最高峰时要挤进528人。
目前,上海市各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尽早建成基本网络。 上海已投入运营轨道交通1、2、3、5号线,总长95千米;今年年底4号线将通车运营 17千米,累计运营里程112千米。
自2002年起,1号线已经进行了10次增加运能,2、3号线也分别进行了7次增 加运能。1号线的行车间隔已从4分30秒缩短到目前的3分钟;为进一步提高运能,1号 线增购了26列车,其中第一批10列车已交付完毕。今年4月28日,1号线北延伸段工 作日早高峰行车间隔由12分钟缩短到9分钟,增加运能33%。2号线列车最短行车间隔 从去年年初的4分钟缩短到3分12秒。3号线列车最短行车间隔从7分30秒缩短到5分 30秒。但是根据当初的设计能力,如果车厢都能够到位,行车间隔将在90秒以内。
上海有关部门预计,到2010年,上海轨道交通将从目前的82千米增加到11条线 路、总里程400千米,形成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届时,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将从目前的1 30多万人次增加到6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从占全市公交客流总量的12%增加到35 %左右。但是票价的上涨趋势却让乘客对这一宏伟目标实现后,自家交通花费升高的前景忧 心忡忡。
三、申论要求 得分〖 〗 评卷人: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方格略)
得分〖 〗 评卷人: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 ,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方格略)
得分〖 〗 评卷人;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5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 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方格略)
得分〖 〗 评卷人:
科技文献版公务员考前冲刺套题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冲刺 试卷(三)参考答案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冲刺 试卷(三)参考答案
1。 观点提炼
为了缓解地铁在乘客出行高峰期的压力,上海轨道交通委日前举行了地铁票价调整听证会, 试图通过票价的上涨来达到缓解地铁运行压力。但这一举措却遭到了地铁乘客和一些专家的 反对,他们认为地铁作为公益事业,在乘客出行有较少选择的前提下,不能一味靠提高票价 来降低客流压力。
2。 对策分析
(1)将公共客运的各种方式的功能合理定位,合理分工,紧密衔接。通过调整地铁短途客运 票价,分流部分短途地铁乘客,以实现轨道交通中长途距离客运功能。
(2)合理规划,全力以赴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尽早建成基本网络。
3。 参考文章
城市政府要提高交通掌控能力
交通拥堵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城市甚至一些中等城市的流行病。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当 然需要有关各方协同努力,而当务之急是城市政府要努力提高掌控交通的能力。
随着交通工具饱有量的大量增加,我国许多城市正在成为“堵城〃,不仅影响市民生活 ,也阻碍着城市的全面发展进步。能不能解决好交通问题,让城市在一路畅通中高效运转, 让百姓走得畅快、行得顺心,是对城市政府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城市政府如果不能从执政 能力的高度认识和把握交通问题,而是把它仅仅看成个别行业的事情,甩给几个职能部门去 做,交通拥堵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交通工程专家指出,政府对交通的掌控能力不足是当前城市交通不畅的重要原因。而眼 下,许多城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掌控能力不是加强了,而是削弱了。现在,许多城市的公共 交通系统由少数几个企业经营,而企业最看重的不是自己对道路交通的责任,而是利润最大 化。他们对站牌的设定、发车频率的确定、路线的安排等等,取舍的标尺往往不是“效率〃 而是“利润〃。此外,规划落后、交通标志缺乏和混乱、管理系统协调不力、路基建设空间 不足、布局不合理等等,都加剧了交通拥堵。
政府交通掌控能力不足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交通资源的支配能力因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 调甚至内耗而抵消。在很多大城市,交通规划往往滞后或让位于城建规划,高楼大厦垄断了 城市空间,公交线路被迫蜿蜒绕行;地下因为高楼的桩基密密麻麻,迫使地铁避让。路网的 合理性被高楼打破,导致畅通系数降低。
对交通的规划、管理、运营能力是政府管理城市、经营城市能力的重要方面。“一枝一 叶总关情〃。老百姓对于政府执政能力最直观的评判,主要来自于交通是否通畅这样枝枝叶 叶的生活感受。尽快提高城市政府对交通的掌控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科技文献版公务员考前冲刺套题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四)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四)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题号〖 〗 总分〖 〗 核分人〖 〗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 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刚刚进入初夏,上海最高气温就飙升到了30摄氏度以上。火辣辣 的太阳让许多人一下子联想起了夏季用电问题。今夏,长三角地区的电力形势将会如何?
专家的答案是“仍不乐观〃。上海电力系统一位负责人近日表示,2005年长三角地 区电力资源短缺的局面依然严峻,“电荒〃仍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最近在 上海参加“电力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战略研讨会〃的国家动能经济研发中心总经济师胡 兆光说,从全国范围看,今年缺电情况有所缓解;但在苏、浙、沪两省一市,缺电情况依然 严峻,其中以浙江省最为严重。
专家分析,长三角地区电力短缺的主要特点是电力高 峰负荷增长大于用电量增大,峰谷差大,电力需求弹性系数高,高峰时段供电能力和调峰能 力不足。这也就是专家们常说的,长三角地区不缺电量缺电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三产 业的用电量和耗电比重逐年上升,导致电力峰谷差出现进一步增大趋势。
据电力部门 预测,上海今年的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达到1850万千瓦至1900万千瓦,同比增长 12%。因外来电有所增加,缺口与2004年大体持平。在不考虑备用应急电力的情况下 ,上海的电力缺口仍将达到200万千瓦左右。高温季节,一般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电力 负荷就增加24万千瓦。如果出现持续的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则会出现用电紧张局面 。 江苏省的最高用电负荷将进一步增长,估计达到3400万千瓦至3600万 千瓦,比2004年增加300万千瓦至530万千瓦。而被专家认为是“长三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