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让你如此美丽-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让我们在里面生活、吃饭、睡觉、抚养小孩。家是这些,但还要加上别的;它还有别的意义和价值。家的品德还包括给我们温暖,让家人共享人类的情感,比如爱、开怀大笑、眼泪、快乐和悲哀。一个女人不能单独给予这一切,它们等待两个人去共同创造。
因此,我在这里诚恳地建议,男人们稍微停下一会儿,关注一下自己做为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把完善自我、争做商界精英的那股精神和精力,至少分一点出来。
“婚姻是对我们成熟与否的一种测验,”戴维·R·梅斯说,他是德鲁大学人际关系学教授,国际婚姻关系指导委员会的主席。“一个人独自生活——那他没必要考虑别人。但可以同别人亲密相处,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婚姻,或者帮助我们成熟;或是让我们品尝我们不成熟的酸涩果实。”
第四章 成年人的婚姻爸爸,回家吧(1)
在最近的某个教育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委员们面对这样一个少年,他今年16岁,曾因为逃学,被赶出学校。他成绩很差,有二门课不及格。
这个男孩和他的父母,被请到会议室。男孩长得非常漂亮,脸上带着问题少年才有的羞愤表情。他妈妈,既紧张又局促,费力地解释着说,她已经尽了全力帮助她的儿子走正道。那位父亲,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生意人,穿着非常讲究,一直沉默不语。后来,一个委员问直截了当地问他:和儿子的关系怎么样?
那位父亲回答说,他非常、非常忙,工作占了他的全部时间。“我让太太照管孩子,”他说,“另外,我儿子学成什么样,能否通过考试,也是学校的责任呐。”
委员会的委员们——每个人都是父亲,抢着问他:有没有看过孩子的成绩单?有没有帮他想一想办法?父亲说他看过,也为此给校长打过电话。“可是,”他说,“当时占线,后来就没有再打。”
当这家人离开后,委员们一致决定再给孩子一次机会。非常明显,问题出在哪里。委员们觉得孩子也许会珍惜第二次机会,改得好一点。
不幸的是,太迟了。那个男孩恶习已经养成,没有家长的大力指引,他没办法打破旧习惯。不久,他被开除了。更为不幸的是,那位父亲,从没有意识到他究竟做了什么,或者是没做什么,才导致儿子这样的下场。
这还不是一个少年因抢劫或谋杀入狱的极端案例,仅仅是一个温和的案例,一个父亲,因为太忙,无暇关注他儿子是否每天上学。
这个故事最令人难过的地方是,这样的父亲比比皆是。太多的孩子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长大。哦,他们有父亲,对他们来说,父亲就是住在家里,用他的姓,仅此而已。但他们看不到,也不知道和父亲还有什么关系。每天早上,父亲早早离开了家,晚上很晚、很晚才回来。有时他加班;有时他拎着一大箱子工作回家做。白天的商战,搞得他疲惫不堪,不加班的夜晚,就陷在沙发里,看他的晚报,一直看到孩子们都老老实实地上床以后。他的闲暇时间很少给孩子,他宁愿跟公司里的同事打保龄球,周末打高尔夫,或参加客户的鸡尾酒会。
女人如果为了工作或职业的缘故离开家,就会招来潮水般的批评。早就有人说了:同没有爱,被人忽视的孩子比,无论那项工作多么地有诱惑力,工资多么高,都不值得去做。
但那些经常缺席的父亲,却很少招来尖刻的批评。到目前为止,只要他拿钱回家,家里的生活还不断改善的话,那么他对孩子道义上和感情上的责任,几乎无人过问。男人除了给钱外,推卸掉了所有“为人父”的责任,自己还认为理所当然,这已经成了我们社会的真实写照。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在大机构中任要职的高级管理人员。他非常谦逊,把他成功完全归功于有位好太太。他告诉我说,他太太为他布置了一个非常迷人的家,创造出宁静、放松的家庭氛围,帮他缓解了来自工作的紧张情绪。他说太太还长袖善舞,帮他招呼朋友和同事。接着,他自豪地谈起他的两个儿子。我插嘴说,两个孩子在学校和部队都那么出色,一定是他的功劳。
“不,”他说,“教育孩子是我太太的事,我从不干预。我出钱养家,供他们受教育,就这样。”
这位受人尊重的成功人士,看上去一点也不惭愧,他认为管教孩子不是他的事,承认说孩子们今天这么有出息,也不是因为他的缘故。如果一个母亲像这样漠然,则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如果照顾孩子仅仅限于他的身体,那么没人需要父亲,反过来说,母亲也一样;但孩子还有他的情感需要,所以父亲的角色不可或缺,正如母亲一样地重要。
第四章 成年人的婚姻爸爸,回家吧(2)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儿童心理研究所主任理查德·沃尔夫博士,这样定义父亲的作用:
“一个孩子需要父亲,也需要母亲。在他的生活中,父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孩子来讲,父亲象征着充满阳刚的力量和智慧。他们需要他的关于这个社会的知识,通过他了解世界是什么样的。在他们看来,父亲的判断,是根据家以外的经验做出来的。所以,在家务事上,他们除了想听妈妈意见外,更想听到爸爸的声音。他们需要肯定:爸爸不但拿钱养家,而且是全家人的保护伞。父亲是他们心目中男人的楷模,从他那里,他们学会怎样尊敬、关怀女性。如果母亲包揽了这一切,父亲只是一个旁观者,那么,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长大以后,遇到某些人际关系问题时,就会感到困惑。”
过去,在工业革命以前,丈夫、妻子和孩子一起在家里做工,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作坊就在家里。那时候的农场,男人们在田里劳作,就在家人们的视线里。
在当今这个城市化的社会里,我们丢失了从前的亲密。大多数男人,和同事度过的时间远远多过家人。他们不可能延长他们在家的时间,但可以重新安排,让那段时间更充实。父亲经常在周末带孩子去球场,想要补偿一下孩子。他其实又累又烦,一直在后悔没去打高尔夫。这样的活动对谁来讲都没意义。本杰明·斯波克博士,是《照顾婴幼儿的基本需要》一书的作者,他说每天花十五分钟给孩子,耐心地、专心地同他们玩儿,效果远好过气哼哼地在动物园里呆上一整天。
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远少于母亲,所以,在宝贵的时间里,应该做一点更有意义的事。他不应该把这看成一种负担,应该看成一种机会,同孩子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的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关系会越来越重要。
在某些方面,妻子可以帮助丈夫,让他变成更出色的父亲。她可以处理一些白天发生的违反纪律方面的问题,不必等到晚上,一股脑儿推给爸爸。每当谈起父亲,她都充满尊敬,和他讲话时带着爱;母亲对父亲的态度,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家有同龄的孩子,母亲可以和那些家长交朋友,让更多的家庭走到一起来。她可以安排野餐、全家出游等活动,让丈夫真正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欢乐,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我认识这样一家人,因为一次露营活动,全家人的关系全变了。这家有两个孩子,男孩十二岁,女孩十岁,他们俩一直缠着爸爸,说是要去露营,已经几个星期了。可爸爸呢,每天朝九晚五地去会计师事务所,一直非常忙,也非常、非常累。于是妈妈出马了。她四处打听,借了一顶帐篷,还像那些公司里的职员一样,准备了一份露营地的地图和相关资料等。
不得不去了,爸爸只好同意了,他无可奈何地看了看原打算周末干的活,然后,带着孩子向树林出发了。妈妈留在家里等着,一直在担心。
第二天晚上,他们回来了,三个人像泥猴似的,浑身上下湿淋淋的,但是特别的兴奋。他们滔滔不绝地说露营时发生的事,他们发现的湖、蚊子,大风吹跑了他们的帐篷,还有爸爸给他们煎的鸡蛋等。
就这么结束了?不,这仅仅是个开始。全家人一起——这回包括妈妈了,在爸爸和孩子们露营的地方附近,找到一栋乡村别墅,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夏天。他们买了小船和滑水橇。爸爸周末的时候从纽约赶过来分享他们的快乐。那个平日里太忙,没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男人,突然长大了,懂得了怎样做一个父亲——这全靠妈妈的计划和森林煎蛋的神奇功效啊。
怎样为人父母?我们的观点不成熟,是错位的。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要把“你的事儿”和“我的事”改成“我们的事”。当然,父、母亲的工作还是有区别的,但他们的远期目标和近期期望是一致的。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里,父母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一方不能尽到责任,那么全家人的关系就会模糊不清。
第四章 成年人的婚姻爸爸,回家吧(3)
好父亲通常也是好丈夫。戴维德·梅斯,是《婚姻——爱的艺术》的作者,他说他的小女儿出生时,他非常激动,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有两个人,我有两个挚爱的人,
奇怪吗?
——更奇怪的是
我把越多的关爱,送给迟来者,
我的第一个爱人,就越爱我!”
说的多好啊。当孩子跑到门边迎接爸爸的时候,脸上洋溢的幸福让妈妈加倍爱这个男人。
一个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起什么特殊作用呢?儿童研究协会主席冈纳·戴瓦德博士相信,父亲对家庭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太太、他的孩子和他自己,还包括整个社会。戴瓦德博士说:“孩子去教堂,不仅仅是‘跟着父亲办点事’这么简单。也许从此,他产生了对宗教的信仰。同样地,孩子们跟着父母,可能从书籍、美术作品或音乐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一般是母亲陪伴孩子们做这些事⋯;⋯;但父亲的参与,会给孩子们更大的愉悦,会让他们的未来更有意义⋯;⋯;。”
按照戴瓦德博士的说法,父亲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向孩子解释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他可以带孩子去他的办公室,或周末参观他工作的车间,或是开着送奶车,带孩子一程。通过上述方法,让孩子了解父亲的工作。给孩子一种正面的教育,让他明白,是什么样的事情绊住了爸爸,让他不能回家陪伴宝宝。孩子可能不明白父亲分担的社会责任,但他会感觉到,爸爸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不但帮了他,也帮了其他的人。”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父亲必须花时间陪伴孩子。而且,如果他不想做个徒有虚名的父亲,那他还应该更投入一点。他必须工作,这是事实;但工作不应该成为他逃避作为人的责任的借口。那种总是强调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的父亲,正是已故的H·L·曼肯,当他写如下这番话时,心里所想的那种人:“男人们不停地工作,只是为了逃避思考,对人生的思索带来痛苦的压抑感⋯;⋯;他们工作,就像他们出去玩儿一样,完全是一套伎俩,给他们一个逃避现实的理由。”
乔丹·斯罗德,在《基督教先驱》报上发表了一个调查报告,在300名七、八年级的男孩子中,连续跟踪两星期,看看他们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有多少。在一周内,平均每个父亲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是7分半钟!
这组沉闷的数据,正好证实了菲利普·威利的论点,“大多数美国人是蹩脚的父亲。”听上去挺尖酸、刻薄的,但却是我们社会的现状。威利先生估计,就是最最忙的人,每周也有57小时可用来吃饭、休闲或是做其它他喜欢的事。除了这57小时外,他肯定可以挤出不止7分半钟陪孩子。“但爸爸离开了家,” 威利先生痛惜地说,“他不会回来,因为他不懂人生最大的满足从‘为人父’开始,其次才是做高尔夫高手,或是生意场上的一次大机会。”
为父之道就是为人之道。它是看得见的一个标签,标志着这个人已经成熟长大。不幸的是,身体的成熟,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精神和心灵的成熟。对后者,一个男人必须自己去努力争取。
是时候了,爸爸该回家了。正像需要两个人的努力才能制造一个孩子,同样,也需要两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母亲和父亲的,才能培养出一个幸福的、将来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