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象牙塔里的困惑 >

第15节

象牙塔里的困惑-第15节

小说: 象牙塔里的困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孤独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情绪性隔绝,指孤独者不愿意与周围人来往;其二是社会性隔绝,指孤独者不具有朋友或亲属的关系网。    
      孤独,并不是单纯的独自生活,也不意味着就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可能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挫折,缺乏交往,失去母爱,周围没有朋友等。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比如有的人孤傲,看不起旁边的人,因此容易使得周围的人渐渐离去;有的人情绪易变,常常大起大落,容易得罪别人,因而使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还有的人善于算计,凡事总爱斤斤计较,考虑个人的得失太重,因此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大学生的孤独一般与性格密切相关。正如上例中的自述者的孤独,主要是因为自己交际上的被动性格造成的。    
      孤独还是对环境的刻意拒绝。一般来说,孤独是一种人们不愿接受的状态,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种种消极的体验,如沮丧、失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因此孤独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据统计,身体健康但精神孤独的人在十年之中的死亡数量要比那些身体健康而合群的人死亡数多一倍。人的精神孤独所引起的死亡率与吸烟、肥胖症、高血压引起的死亡率一样高。但是这不表明孤独一定会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出自孤独感。    
      孤独与友谊绝交,与理解无缘,孤独接近罪,等于死。积极的人生应当超越孤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是由社会关系缺陷造成的;其次,它是不愉快的、苦恼的;最后,它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一种客观状态。    
      从上例自述者的情形看应属于适应性不良所致人际紧张。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必然要与他人交往。尤其在人们的接触、交往、合作更频繁、更密切的当今社会,如果不善于人际沟通,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随波逐流、分庭抗礼都不可取。    
      因此建议孤独的大学生不妨从以下的方法进行实践:    
      ●加强自我认识,正确评价自我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对自己的个性、气质、能力、情感、价值取向等都有充分的了解,认识。这样才能找好自己的坐标,才能把握好自我,才不会迷失自我,也就不会那么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会人云亦云。    
      如果你不能融入这个集体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继续保持原有的个性肯定无助于现状的改变,要学会摒弃个性不好的一面,如自大、自我中心,说话行事无分寸感等。同时发扬个性中良好的那一面:热情、活泼、大方、助人。对人对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既不能自负,也不过于自卑。    
      ●要有豁达、大度的胸怀    
      学校并不是一片净土,社会上各种五光十色的价值观都会折射到学校来,这不奇怪。用一个理想化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必然会失望、愤世嫉俗。所以对外界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要多看到人的主流一面,人心向善的一面。对非原则性的问题,学会谦让、不计较、不理会,对他人的取笑、讥讽,一笑了之,或幽他一默,要想到大多数人并非是有意伤意你的。    
      ●学会聆听    
      先听,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学人所长,否则自顾自地滔滔不绝、夸夸其谈,一来会冷落、忽视他人,二来言多必失,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别人觉得与你交往索然无味,自己也感到与人难以相处无法融入集体之中。    
      ●培养同理心,体察他人的需要    
      从别人的表情、坐姿、体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上来判断别人的情绪、需求、并准确地推测别人的行为。选择对方所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以己之心,推己及人”。这样可减少许多误会和不愉快的冲突。人们觉得你善解人意,也乐意与你相处。    
      ●善于控制情绪    
      一方面我们要学会适应这个环境(如“闹中取静”),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此影响和感动别人的行为和情绪。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批评时,注意说话的方式、语气,既让别人能接受而又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赞美他人,结识各式朋友    
      在学会发现周围人身上的闪光点的同时,真心实意地表示你的赞赏,而对他人的给予的帮助和赞美要及时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你可以和兴趣爱好各异的结交朋友,如球友、书友、棋友等等。这样,你就不会被孤立,也不会感到孤独,就会有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


第三章社交困惑(4)

      4.嫉妒是一种病    
      夜晚的宁静被尖厉的叫声打破,女大学生陈浩英将浓硫酸泼向室友李妙玲,随后,她带着怪异的笑走向了死亡。李妙玲头部、面部、颈部、双手被浓硫酸严重烧灼伤,全身烧伤面积达8%,即使将来整容整形,眼晴与耳朵功能也难以恢复正常。    
       唯一目击者韩涵说:    
      “那天李妙玲从教室回到宿舍,一边与陈浩英闲聊,一边用鞋油擦皮鞋。过了一会儿,我去阳台洗脸,突然听到一声尖叫,抬头一看,李妙玲双手捂着脸,头上脸上都是粘糊糊的东西,陈浩英不知是什么时候在宿舍里,手里拿着一个瓶子。随后,我立刻去找李妙玲的老乡,当我们回来时,看见陈浩英在笑,神情怪怪的。当时我们们都忙着把李妙玲送去医院,没在意,没多久,听见有人喊,才知道陈浩英跳楼了。”    
      今年22岁的陈浩英出身农家,父亲是个铁匠,母亲操持家务,家中有一哥哥,已经成家。她从小到大,一直比较争强好胜,心志也很高。此前,她曾向同学流露过对实习工作的不满,回到学校后,这种想法更为突出。平时陈浩英精神比较忧郁,性情比较孤僻,有时不想上课,喜欢躺在床上睡觉。学习成绩不错,但很反感别人比她强,李妙玲性格开朗大方,人长得也很漂亮,很多人喜欢围着她团团转。    
      据同学反映,别人考试通不过,陈浩英特别高兴,若成绩比她好,她便不高兴,嫉妒心特别强,又特别自尊,但与同学之间并没有多大纠葛。    
      陈浩英、李妙玲、韩涵她们几个人都是自1998年9月进入这所重点大学的,自入学以来,她们一直住同一寝室,大家相处得很好,几次调整宿舍,她们都坚持同住,不料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    
      陈浩英的心理状况应该存在一些障碍。其具体表现主要是嫉妒心很强,并由过强的嫉妒心导致长期的精神压抑。    
      很多大学生来从小有一种的特殊优越感,一旦这种优越感没有了,心理上就产生了不平衡,如果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日积月累就容易形成心理病,严重时可以成为患者的精神毒瘤,患者也可能由此走向极端。正如本案例就是嫉妒心理的极端表现。    
      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曾经说过:“一切不利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和嫉妒。”嫉妒心理犹如心灵的肿瘤,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最早的古典医著《内经•;素问》就曾指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今天,人们对嫉妒心理危害性的认识,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美国有些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嫉妒程度低的人在25年中仅有2%…3%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只占2。2%。而嫉妒心强的人,同一期内竟有9%以上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也高达13。4%。由于嫉妒情绪能使人体大脑皮层及下丘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免疫机能失调,从而使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心血管、周期性偏头痛的发病率增加。医学家们还观察到,嫉妒心强的人常会出现一些诸如食欲不振、胃痛恶心、头痛背痛、心悸郁闷、神经性呕吐、过敏性结肠炎、痛经、早衰等现象。    
      嫉妒心理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内心情绪反应,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无论在社会群体,还是在校园群体,我们不难发现,具有明显嫉妒心理的人对于别人的、才华、造诣、名誉、地位总是感到不舒服,耿耿于怀,丢不下,放不开,甚至对他人的美丽容貌、苗条身材、高雅的气度、圆润的歌声,潇洒的舞姿以及和睦的人际关系等都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嫉妒,使之终日受到烦恼和痛苦的折磨。具体说来,嫉妒心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明确的指向性    
      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产生于同一时代、同一级别的人中间,主要是因为嫉妒心理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绝对平均主义者。因为曾经“平起平坐”过,或是曾经“不如自己”过,如今成了“能干”者,使嫉妒者产生抵触和对抗。    
        ●不易察觉的伪装性    
      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嫉妒心理一般都不愿直接地表露出来,千方百计的伪装,企图使人不易察觉。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进行指责或攻击。    
      ●明显的对抗性    
      嫉妒心理的对抗特征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其攻击目的在于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甚至本关关系密切,由于嫉妒使道德天平倾倒。往往不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 。    
      ●不断发展的发泄性    
      一般说来,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外,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性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言语上的冷嘲热讽,一种是行为上的冷淡,疏远被嫉妒者,一是具体行为,或是攻击性强的行为。    
      嫉妒心理的产生,在于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作怪,它使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和恰如其分地估价自我。要知道,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也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都是客观存在,如果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加强思想意识的锻炼,“心底无私天地宽”,心胸开阔,精神豁达,常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他人和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靠自己的努力去驾驭生活的风帆,那么,当你在人生旅途中逐渐克服缺点、完善自我以后,你就会发现,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    
      妒嫉是阻碍我们前进的拦路虎,一个人如果对别人产生了妒嫉心理,那么他(她)必然会常常以“我”为轴心,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满脑子都是忧愁怨恨,结果只能是徒生烦恼。如果任凭妒嫉在心中滋生,妒嫉心理就会恶化为妒嫉行为,最终就会害了别人又毁了自己。    
      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克服嫉妒心理呢?    
      ●学会正确评价自我,真正了解自己    
      嫉妒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活动,而是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因素制约的。嫉妒恰恰是偏离了正确方向的自尊心,是畸形的自尊心。它把自尊理解为高高地凌驾于别人之上,自己只能超过别人,决不容忍别人超过自己。所以,有嫉妒心理的人是自私狭隘的。嫉妒心强的人只有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生活目的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那种唯我独尊,显示自己,沽名钓誉的嫉妒心理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清除,才能与别人和平共处,把别人的进步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变为动力,推动自己发展、进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要善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摆正自己和别人的位置,进行心理“互换”,善于取别人之长,尊重、理解别人。好嫉妒的人的特性是“自大,自私”,往往从害别人开始,以害自己告终。对此,只有依赖自己提高认识,学会超脱,不断自我反省,改善自身的品性,做到廉虚谨慎。遇事时进行“位置互换”思考,替别人想想。    
      ●把精力用到学习中去,发挥自我优势    
      英国学者培根说得好:“每一个埋头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每一时期都为自己规定一个奋斗目标,孜孜不倦地为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