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2-批评的操练-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汉语写作的贡献更为突出。如果我们在这一点上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应该更加大度和从容。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主张必须在8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中、在现代散文的发展历史中讨论“文化大散文”和余秋雨散文的原因。从《文化苦旅》到《霜冷长河》再到《行者无疆》,余秋雨在当代散文蜕变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我曾经指出,从80年代到90年代,就散文发展历程而言,对杨朔散文的重新评价与巴金《随想录》的出版,这两个重要的事件,促进了作家心灵的自由生长和个人话语权利的保障,使散文有可能成为知识分子心灵最为自由与朴素的存在方式。我们都知道,80年代对当代散文史的重新认识是从重新认识杨朔开始的。在一个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杨朔模式”,代表了文学抒情时代的一种成熟的抒情方式。当年像冰心、曹禺这样的大师都曾著文加以推崇,余秋雨坦陈对杨朔散文“也曾喜欢过,但年长之后就不喜欢了”。在否定“杨朔模式”的同时,巴金《随想录》的意义被肯定,这意味着在散文创作中长期被忽略的人格、胸襟、灵魂等关键因素受到重视,巴金的“随想”,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的是非,重新思考了知识分子的良知、精神、责任、使命,重新思考了知识分子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余秋雨散文应运而生,在颠覆“杨朔模式”中获得了另外一种“范式”意义,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散文原先存在的模式化危机。因此,余秋雨“文化大散文”的出现,可以说具有“革命”意义。然而,不少人在肯定这一文体的意义时,常常疏忽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种文体的出现是与知识分子话语方式的转换联系在一起的。余秋雨散文的意义首先是体现了知识分子话语转换的要义,他以散文的方式完成了知识分子话语的转换,他重新确立了散文理解世界的方式,散文与读者的关系也就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在80年代“文化热”时,余秋雨主要的精力在研究戏剧,他在“文化热”中并无特别的建树,这正是余秋雨的沉潜期。当“文化热”喧嚣过后,余秋雨开始表达自己的“文化感受”。余秋雨说:“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些年来,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缠绕心头。”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散文在这方面其实是迟钝的。在1985年前后,小说、诗歌、戏剧都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学术研究中的文化热,小说创作中的寻根热等,都是知识分子表达自己文化感受的不同方式,并由此反映出知识分子文化姿态的差异。散文创作在话语方式的转化方面是迟钝的,而余秋雨在一片迟钝状态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敏锐并领风气之先。随后,“文化大散文”也就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文化大散文领域,并且逐渐地使“文化大散文”成为散文创作中的中心文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无疑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散文家和一些不错的作品,从而巩固了文化大散文作为一种文体的地位。
但是,困境也随之而生。当余秋雨用“文化大散文”终结了“杨朔模式”后,大批余秋雨散文的“副本”又使“文化大散文”不得不面对“终结”的命运。这首先表现为“文化大散文”的模式化:长篇大论的体式,往后转的历史视点,传统文人的内心冲突,自然山水的人文意义,文化分析的手法,知性与感性合一的叙述语言等等。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样的“集体写作”时,我们感叹“文化大散文”已经逐渐走向了它最初产生时的反面。因为散文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没有边界的。当一种文体已经构筑了新的樊篱时,它也就由盛而衰。在继“杨朔模式”之后,又一股大规模的写作潮流在耗费一批人的心智和才情。它殃及余秋雨又使余秋雨和其他人相区别,在突出了余秋雨的局限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文化大散文”的弊端。
这还只是表面现象,在“文化大散文”模式化潮流化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许多人对“文化大散文”所处的文化语境有着很深的误解。90年代以后,常常有人认为现在是一个“散文时代”,这成为一些作家始终不愿放弃“文化大散文”写作的理由之一。有人曾经认为这个时代已经没有诗性,这是不错的,但散文从来没有排斥诗性,相反,优秀的散文总是要表现被压抑的诗性。我们究竟在怎样的意义上来认定现在是一个“散文时代”?这让我想起周作人当年说过的那句话,散文小品的兴盛常常是在“王纲解纽”之时。我们之所以称当下为“散文时代”,就在于在文化转型中,公共领域的思想文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而散文从来就应该以个体的方式表现它对公共领域思想文化的关注。这是散文时代里散文的责任。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化大散文”没有能够再一次完成它的话语方式的转换,仍然停留在它最初的话语策略上,形成反差的是,知识分子思考问题的中心与表达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文化大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知识谱系也已经发生了大的变革,中国思想文化界解释中国历史、解读知识分子心灵史、解读文明史的理论、方法和视点等都有了大的变化,读者的知识背景、文化期待也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但多数“文化大散文”的作者似乎与这些变化没有大的关系。“文化大散文”究竟表现什么样的文化,“文化大散文”的作者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观,应该说现在都已经成为问题。对于许多以写历史题材为主的“文化大散文”作者来说,究竟叙述什么样的历史,又以何种方式叙述历史,也已经成为问题。同样重要的是,读者究竟要从“文化大散文”中获取什么,他所获取的东西与进入其他文本的区别在哪里?一些“文化大散文”看似很有学问,但是,是否想过:案头的学问和心中的学养有什么差别?
但是,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缺少警醒和思考。在由作者和大散文文本形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作家主体的分裂现象变得十分突出。一方面写作者的个人情怀、胸襟、人格在文本中越来越贫乏和格式化,而忘记了所有的文化关怀都与关怀者的精神状态与生命的原创力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就可能失去精神的个性与深度。另外一方面,大批写作者缺少对自己的反省,不断膨胀自我在叙述历史时的权力,塑造着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作者形象。这是多么的危险!
(《文汇报》2003年11月9日,《新华文摘》2004年第4期)
《批评的操练》第二辑争论余秋雨的背后
这几年来围绕余秋雨的争论愈演愈烈,已不是单纯的文学和文化批评现象。无论是余秋雨本人,还是争论者,都不能承受如此之重的历史担当。争论涉及当代历史与现实的瓜葛,因此,关于余秋雨的争论呈现的是当代知识分子认识历史的态度和当下的思想状况。
80年代余秋雨以学者身份转向散文写作,《文化苦旅》不仅给余秋雨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也改变了当代散文的发展格局,并且在世界华文界引起激荡。在80年代,对“杨朔模式”的批评,对巴金《随想录》的肯定,其实是对散文文体和散文写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品格的双重期待。在这种情形下,余秋雨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关怀,相对于他的局限而言,他对汉语写作的贡献更为突出。
就一个作家的文学史意义而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他的开山之作,也可以说是终结之作,尽管他后来零零散散还有些好作品。在具体文本中,余秋雨散文也确有瑕疵之处,对此进行正常的学术批评是无可非议的。
作为一种文体,“文化大散文”逐渐成为时尚,大规模的“文化大散文”写作潮流耗费了一批人的心智和才情,形成散文写作新的樊篱。除了文体上的问题,一大批散文在历史叙述中“向后看”的话语策略,突出了知识分子面对现实时的暧昧态度,在价值取向上的局限也更加明显。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化大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知识谱系也已经发生了大的变革,中国思想文化界解释中国历史、解读知识分子心灵史、解读文明史的理论、方法和视点等都有了大的变化,读者的知识背景、文化期待也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但多数“文化大散文”的作者似乎与这些变化没有大的关系。这已经不是余秋雨一个人的问题。
当然,余秋雨所处的语境远比前面的叙述要复杂得多。对于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而言,今天甚至是往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文学界和思想界都始终绕不开“文革”这一巨大的历史事件,“文革”成为几代知识分子汉语写作的“潜文本”。知识分子(经历过或未经历过“文革”的)在“文革”后的姿态,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关于“文革”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叙述,成为上世纪末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但无论是“文革”当中还是之后,否定“文革”、反对“文革”的人,其实有不同的立场与思想资源,可惜我们现在常常忽略这一差异,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差异,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对“中国道路”的设计才有不同甚至是大不同。
我和许多人一样始终认为知识分子如何对待“文革”,是上世纪末中国思想界的重大问题。一旦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就会发现不是少数而是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参与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因此,我一方面理解一些人对冯友兰、周一良、陈旭麓等学者的指责,但另外一方面,也感受到被批判者内心的委屈。这种矛盾的心态源于部分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双重角色:既是主流话语的生产者,但更是“运动”中的被迫害者。因为知识分子已经不是历史的主体,如果把“文革”的责任归于知识分子的“帮闲”显然是不客观的。我不排除少数知识分子是与“政治阴谋”合流的,但就多数人而言却是“再教育”的结果。
因此我赞成一些研究者提出的想法,应当区别不同的“写作组”和其中不同的写作者。“九一三”事件以后,部分知识分子能够公开写作和发表。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分子已经有了作为个人写作的话语权,即便是工人出身的作者也只有在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时才有写作的权利。在当时,以个人名义所写的一些文章,往往只是个人或者某个“写作组”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种转述。由于主流话语的一些写作者的知识分子身份(这一身份在当时不具有光荣色彩),主流话语的写作也就因此具有了“学术性”,这真是“文革”思想文化的一个矛盾之处。不借助于知识分子的写作,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思想文化建设,但是,既然是“全面专政”,又不能不防止参与主流话语写作的知识分子可能“复辟资本主义”或者让资产阶级思想回潮。如果我们作一次系统的清理,就会发现,余秋雨和这些转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般写作者并无不同。
当我们重新来追述“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命运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二十几年,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变化,以它的光亮洞照了当代史上曾经有过的阴霾,无疑为所有怀抱历史道义的研究者在反思历史时提供了牢固的现实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当余秋雨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位著名的知识分子时,只要不是简单化或者妖魔化,喜欢和不喜欢他的读者期待他作出一些反省是合理的。我个人觉得,在大的历史背景中,说说自己的小插曲,叙述真实的历史处境,剖析内心的矛盾痛苦,应该成为余秋雨散文的动人篇章。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马克•;里拉在谈到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等人时说,这些现代思想的大宗师,当他们遇到政治都有共同态度:不负责。但这不妨碍马克•;里拉和我们称他们为大师。我这样说并不是作什么类比,只是想向余秋雨以及争论者表达一种价值取向。
(《南方周末》2004年7月29日)
《批评的操练》第二辑知识分子话语转换与余秋雨散文(一)
从《文化苦旅》到《霜冷长河》,书里书外的余秋雨成了80年代末以来影响超越文学界的重要作家之一。余秋雨的散文以及关于余秋雨的种种议论,无疑成为一种需要解读的文学现象。在读完余秋雨的近著《霜冷长河》之后,我突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