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宰相与帝王 >

第14节

宰相与帝王-第14节

小说: 宰相与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称之为名相者则屈指可数。如果把那些臭名昭著这也列入名相之中,能称之为贤相者则寥寥无几。有人将春秋时期的管仲、蜀汉时期的诸葛亮、宋朝时期的王安石、明朝时期的张居正同列为四大贤相。在他们之中,能长期得到世人称颂而又为广大百姓所熟悉认同的,恐怕要数诸葛亮了。    
    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是君臣关系的典范。然而,刘备死后,诸葛亮所面对的后主刘禅则是一个无德无才的人。在如何处理和无德无才之君的关系方面,诸葛亮的行为堪为后世的楷模。    
    从某种角度来看,无德无才可说是刘禅的优点,因为他能遵守先主遗诏,凡事都委托给诸葛亮,宫中府中之事概不过问,使得诸葛亮能够一心一意地办好政事,而不受刘禅的任何制掣肘。    
    因此,诸葛亮大权在握,虽名为宰相,事实却肩负帝王之职。然而,诸葛亮遵守刘备“兴复汉室”的嘱吒,竭心尽力地辅佐刘禅,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他的高尚之处,也是他的智慧之处。    
    诸葛亮执政后;首先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复与东吴的外交关系。刘备死后,东吴一方面继续向魏称臣;一方面尚未拿定如何处理与蜀国的关系。于是,诸葛亮派尚书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蜀联合,与魏断绝关系。    
    当时,南中诸郡在刘备东伐之时,受东吴策动而叛乱,严重威胁蜀汉朝廷。诸葛亮执政后,与东吴恢复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经过两年调养,诸葛亮上书后主,决心平定南中叛乱。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大军兵分三路征伐南中。在此次战争中,诸葛亮对叛军首领孟获采用攻心战术,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平叛战斗结束后,诸葛亮吸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经验,将南中四郡分为六郡,叛乱中心建宁郡被分得最细,起用大量土著大姓为官吏,达到不留军队、不运粮草,又能治理该地的目的;征调南中“青羌”万余家入蜀,以其青壮年组成骑兵五部,号称“飞军”;设立庲降都督,掌管南中军政。一切安排就绪后,诸葛亮率军回到成都。    
    两年后,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南安(今甘肃陇西)、天水、安定(今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蜀军先扬言要由斜谷道进军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于魏军,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份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228年)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而退。随后,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


第二部分:女人身上的权力阴谋诸葛亮与刘禅:鞠躬尽瘁的忠贞贤相(2)

    在这一时期,诸葛亮与李严的矛盾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本来,他们两人同受刘备托孤,共为辅臣。直至建兴四年(226年),两人关系还比较好,诸葛亮在与孟达的信中还称赞李严。但不久,李严写信给诸葛亮,建议他利用掌握朝政大权的便利,像曹操那样晋爵封王,接受“九锡”,这样李严自己也能捞到若干好处。    
    诸葛亮对此非常生气,在回信中狠狠地批评了李严一通。不久,诸葛亮在即将伐魏前,调李严带他所辖的二万军队来镇守汉中。李严却讨价还价,要诸葛亮从益州东部划出五郡设立江州,让他当江州刺史,致使调动未成。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也就妥协了。    
    建兴八年(230年),曹军欲三路攻蜀,诸葛亮再次要李严带二万军队到汉中坐镇,李严又讨价还价。诸葛亮即作让步,任命其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调走后的工作,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李严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意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罢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兴十二年(234年)十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口),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令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已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    
    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54岁。在病重之际,诸葛亮还心系国家大事,他上奏后主,将朝中后事托付给蒋琬。将军中大事托付给姜维和杨仪,授予退军密计。诸葛亮去世后,姜、杨遵嘱密不发丧,有组织地整军而退,兵队追军做出反击行动。等蜀军退到安全地带后,才正式发丧,从容退入汉中。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上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诸葛亮不怠懈其职守,鞠躬尽瘁地辅佐刘禅,他虽然有取代刘禅而自立的实力,却丝毫不生取代之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中国历史上,无德无才或年幼无知的君王,最终被辅臣取代的不在少数,如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就是被其辅臣司马氏家族取而代之的。但是这种行为历来被后世所唾弃,被看成是大逆不道。这种行为与中国为政者的传统政治理想相悖逆,所以,历来的杰出辅臣们都不屑于此。诸葛亮不怠泄其职守,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且丝毫不生取代之心,也正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


第二部分:女人身上的权力阴谋魏征与唐太宗:开辟鸿蒙,谁为谏臣(1)

    绝大多数帝王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亿兆之首,他的话就是金科玉言,一言既出,万万不能更改;帝王办事,即使有错,也容不得臣子说三道四,否则便是对上不敬,冒犯天威。犯颜直谏的臣子往往不会有好下场,但并不是所有的臣子都下场可悲,其中也有例外。    
    进谏,就是下属向君王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处理意见或见解。这种职业,听起来光荣,干起来凶险无比。因为说服别人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面对的天威难测的“帝王”。    
    古代,一旦臣子进谏时忤逆了帝王,就有被赐死的危险。所以一些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臣子在进言时总是小心翼翼,甚至根本就不说话。    
    还有一些臣子,当君王不肯采纳自己的献策或学说时,就赶紧在自己陷入困境之前挂冠而去。因此,孙子说:假如帝王在采用献策必胜,不采用献策必败的情形下却不接受献策,这时候屈居幕下的献策者就要自动离去,免遭不测之祸。    
    然而,有许多人却认为,作为臣子,向帝王进谏是忠诚的表现,纵使有生命危险,也要尽自己的忠心和义务。历史上有许多忠义之臣就是这样做的。    
    当中,唐朝的魏征算是极突出的一位。魏征起先是太子建成的幕属,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魏征自然成了阶下囚,凭着他在建成幕府中的良好声誉,李世民很快就放了他,并且提拔为谏议大夫。魏征也就自然而然地担起了重任,成为了谏官。    
    有一次,唐太宗把别人送的一只猎鹰放在手臂上欣赏,见魏征走过来,紧忙把猎鹰藏在怀里。魏征假装没看见,交谈时却故意拖延时间。唐太宗很着急,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等魏征走了以后,猎鹰早已被闷死了。对此,唐太宗很是生气,拍着栏杆恨恨地说:“朕就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他是成心的,这个乡巴佬。”    
    魏征对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诤,有时弄得他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曾余怒未息地说:“等有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不难看出,魏征的犯颜真谏,往往是一针见血,甚至到了太宗难以忍受的地方。    
    除了军国大事外,魏征对太宗的一些不合义理的做法也能提出善意的批评。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既漂亮又有才华,皇后把她召进宫里收为充华(九嫔之一),唐太宗册封诏书已经写好了,就等着宣旨。魏征听说这个女子早已许配给陆家了,于是,找到太宗后进谏说:“皇上作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应该忧民所忧,乐民所乐。住在宫殿楼阁当中,就应该希望百姓有安身的房子;吃着精美的食物,就应该希望百姓吃得饱吃得好;左右有那么多嫔妃,就应该希望百姓及时得到婚配。现在,郑仁基的女儿已经和别家订了婚,皇上却硬要把她夺过来,这难道符合作为百姓父母的心意吗?”唐太宗一听,深深地责备自己,立即下令停止册封的事。    
    贞观三年(629年),西域高昌王鞠文泰要来拜见唐太宗,许多邻国也借机遣使向唐朝进贡。太宗命令文泰使者厌怛纥千去迎接邻国使臣。魏征进谏说:“昔日文泰来拜见,所经地方已经接待不起了,现在又加上这么多邻国,一定会有很多边疆州县因为供应不够而得罪他们。如果让他们作为商人来往,边境百姓当然可以得到利益;如果把他们当成宾客招待,朝廷财富消耗可就太厉害了。东汉光武的时候,西域各国都请求在内地设置都护,并且愿意把儿子送来侍卫皇上,光武帝(刘秀)却没有答应。原因是他不愿让西域少数民族消耗朝廷财力!”唐太宗觉得有道理,于是派人劝回诸使者。    
    有一次,唐太宗去九成宫避暑,随从宫女住在围川(今陕西扶风县)的官舍中。仆射李靖,侍中王珪随后也来了,地方官员就让宫女移住它处,把官舍腾给李靖、王珪住。    
    太宗知道这件事后,生气地说:“为什么轻视我的宫女,真是没把我放在眼里!”下令要处罚地方官员。这是刚好魏征就在身旁,他连忙对唐太宗说:“李靖、王珪是朝廷大臣,宫女只不过是在后宫服侍的仆人。大臣们为皇上办事,地方官员要来请教朝廷的法令和制度;大臣们回到朝廷以后,皇上也听他们禀报民间的情况。官舍本来就是李靖他们接见官吏的地方,官员们也不得不去参见。而那些宫女除了料理生活外,并不接待来访者,如果因这个原因处罚地方官员,将来会让天下人都感到很惊讶的。”唐太宗明白过来,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第二部分:女人身上的权力阴谋魏征与唐太宗:开辟鸿蒙,谁为谏臣(2)

    贞观十六年(642年),西域高昌国平定以后,唐太宗在两仪殿设宴庆祝。太宗感叹道:“高昌国的帝王如果没有失去道义,怎么会亡国呢?我们也应该警惕自己,不要以小人之言去议论君子,这样才能获得安宁。”魏征说:“以前齐桓公和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一起喝酒。齐桓公对鲍叔牙说:‘你为什么不起来为我祝福?’鲍叔牙捧着酒杯站起来说:‘希望你不要忘了在莒县逃亡的时候。管仲不要忘了被囚禁在鲁国的时候;宁戚不要忘了在车下喂牛的时候。’齐桓公听了回答说:‘我和两位大夫如果能够牢记你的话,朝廷就没有危险了。’”唐太宗听了,庄重地说:“我没有忘了你,你也不要忘了鲍叔牙的为人!”    
    他们君臣就是这样互相勉励、相得益彰、同心协力治理国家,被后代的人们称赞。当时向唐太宗提意见的很多,有些意见并不是很对,唐太宗想对这些人加以惩罚。魏征说:“古代国君建立谤木,想用这个提醒自己犯过的错误。现在的花梯,就是谤木留下来的风气啊!皇上要了解政治上的正确和错误,就应该让人说出心里话。说对了,对朝廷有好处;说错了,也没有什么害处。”从此以后,对上书奏事的人,唐太宗都加以慰勉。    
    魏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自始至终地坚持进谏。有些大臣像房玄龄,一开始的时候还敢于进谏,但年老后,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