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861-北京奥运之魂 :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奥运 >

第1节

5861-北京奥运之魂 :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奥运-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    
    无论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无不深刻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体现着西方人文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从古代到今天,决不仅仅是四肢发达、身体灵活、行动敏捷的运动健将们所进行的机械式的竞技表演。体育竞技比赛本身就是一项文化活动,其倡导者、组织者、参赛者都有一定的文化追求,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盛会,其中渗透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精神。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基础    
    从公元394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废止,到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奥林匹克运动在历史上沉寂了1500多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继承了每4年举办一届的传统,借用了古代奥运会的某些仪式,并且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所追求和体现的公平竞争、拼搏进取、身心和谐发展等优秀的传统思想。    
    然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决不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回归,决不是古代奥运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翻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突破了古代奥运会狭隘的民族性,日益超越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等限制而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它已不再是一个宗教庆典,不再是人们献给神灵的祭礼赛会,而是一个世俗社会的文化盛会;而且,现代奥运的竞技项目已实现了高度的规范化、制度化等。    
    现代奥运与古代奥运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区别,之所以能在19世纪的欧洲兴起,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资本主义文明制度确立之后,社会生产日益扩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整个世界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另一方面,从思想根源上讲,从14世纪到18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原则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扫清了思想障碍,为现代奥运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基督教于公元392年被罗马皇帝狄奥多尼立为国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信仰;古代奥运会随即被视为异教活动,于公元394年被废止。基督教神学倡导“灵肉对立论”,主张禁欲主义,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圣经·约翰》一书第15至17节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个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唯独遵行旨意的,是永远长存。”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说:“有些人认为人类的幸福在于肉体的快乐,这是不对的,这种快乐使人沉湎于物质享受,阻碍人们去接近上帝。”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300页。    
    从14世纪到16世纪末,欧洲封建社会走向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人文主义作为与基督教神学针锋相对的资产阶级文化随之兴起。人文主义者主张复兴古典学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价值中心,主张自由、平等、博爱,以“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反对封建束缚与宗教禁欲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人的伟大,肯定人充分发展其智慧、知识和力量的能力;主张“灵肉和谐论”,宣传注重现实的、健康的、幸福的人生观,抨击基督教神学关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的说教,反对在宗教的虚幻梦想中追求缥缈的来生。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以王子哈姆雷特的口吻道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雅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全集》第5卷,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18世纪上半叶,法国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来势迅猛的启蒙运动,这是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理性”的旗帜,激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孟德斯鸠说:“在专制国家里,宗教的影响比什么都大,它是恐怖之上再加恐怖。”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8页。    
    人文主义者在批判专制与宗教、呼唤“人道”与“理性”的同时,从古代文化中寻找依据,主张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世俗思想与文化,热情宣扬古希腊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赞美古希腊奥运会的理想和精神,以引起人们对古希腊体育和古代奥运会的关注。从15世纪开始,意大利国务活动家马捷奥·帕尔维耶里等人文主义者不断研究古代奥运会的竞赛制度,探讨古代奥运会的审美情趣,主张将古代奥运会的精神贯注于社会生活之中,提出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设想。他们在研究基础上对奥运会的模式进行了实验,组织了“奥林匹克示范表演”等活动,使奥林匹克越来越为世人称颂,越来越令人神往。    
    人文主义高度重视教育对人的成长的作用,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文武兼备和具有开拓、进取、务实精神的人才。英国哲学家洛克吸收了古希腊教育的基本经验,认为一个民族只有培养出“野兽般的体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主张实行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在内的“绅士教育”,开展骑马、击剑、游泳、划船、舞蹈等活动,以培养强健体魄、团队精神、竞争精神和实战本领。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论”,以培养身心健全的人。他对古希腊的教育制度和古代奥运会的教育价值都作了充分的肯定。他在《爱弥尔》一书中探索了如何将一个儿童培养成为自食其力、身体强壮、勇敢刚毅、心地善良、能独立思考的人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想培养一个学生的智慧,就应当先培养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不断地锻炼他们的身体;使他们健壮起来。法国的道努热情洋溢地号召法国人要像接受自己那样,接受古代奥运会所创造的光耀的仪式,他认为这些仪式在过去的岁月里曾经创造了振奋人心的奇迹,给希腊人民带来了欢乐、天才和荣耀,要恢复这些有益于人类的形式,应当汇集不同年龄的人进行音乐、舞蹈、赛跑、摔跤等运动。    
    18世纪末期,古代奥运会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以古希腊体育传统为基础,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学校教育中引入了体育和游戏内容,奠定了现代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19世纪的英国学校纷纷建立运动场,组建运动俱乐部,开展体育活动。经过几个世纪的教育改革,体育在教育中的牢固地位得以确立,竞技运动对人成长的重要价值得到普遍认同,这对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的形成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从19世纪初开始,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现代奥运的先驱们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探索。19世纪30年代,瑞典伦德大学的斯卡图教授为了纪念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曾组织过两届“斯堪得纳维亚运动会”;从1832年起,法国的洪德高级中学举办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英国的布鲁克斯博士从1849年起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组织“奥林匹克节”。1858年,希腊国王奥托发布了《奥林匹克令》,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召开了第一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后又举办了4届,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即竞技运动迅速发展,体育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德国体操、瑞典体操和英国户外运动在欧洲广泛开展,很多国家都成立了单项体育组织,各国国内和国际间比赛非常频繁,一批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国际滑冰联盟等应运而生,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奥林匹亚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发掘和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修建,大大地激发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正如奥林匹亚遗址发掘者、德国考古学家埃·库尔季斯所说:“我们必须把古人高度发展的文化、忘我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艺术而献身的思想、比生命中任何力量都更起作用的竞赛之乐带进我们这个更为圣洁的火光照亮的世界。”拉斯洛·孔:《体育运动全史》,颜绍泸译,中国体育史学会,1985年,第216页。


《北京奥运之魂》第一部分奥林匹克运动与西方文化及文精神(2)

    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一)奥林匹克主义的含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第一届奥运会至今,逐渐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奥运的灵魂,其核心思想是实现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体育运动来发展人、完善人、提升人。“奥林匹克主义”一词最早是由现代奥运创始人、法国男爵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来的。他在《致全国青少年运动员书》中希望“奥林匹克主义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也是发展身体耐力和力量的学校”谢亚龙主编《奥林匹克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第58页。。他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现代奥运确立高尚的目标和哲学基础,但他并没有为这一概念下一个精确的、完整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这一问题,曾经众说纷纭。有人说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的、真正的、激动人心的、强有力的、动态的20世纪的宗教”《奥林匹克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117页。;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完全独立,不受任何民族的、政治的、经济的或其他因素限制的国际机制,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协调发展与完善”《奥林匹克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117~118页。;也有人认为“奥林匹克主义是一个以确定奥林匹克运动内容的,由哲学、道德、伦理和组织原则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以竞技运动普遍的、文化的和人道主义的价值为基础的,而奥运会是它的集中体现,奥林匹克主义不仅是使人和谐发展的工具,也是加强和平、友谊和相互了解的工具”任海:《奥林匹克主义与业余主义》,载《体育文史》1992年第1期,第17~18页。。    
    国际奥委会新修订的、自2000年9月11日起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在“基本原则”第2条中明确将“奥林匹克主义”表述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的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年2月北京第4版,第8页。    
    (二)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思想    
    1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身心和谐发展    
    由《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表述可知,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追求身心和谐发展,实现人性的不断优化,努力“将一个健全的灵魂寓于一个健全的体魄中”。奥林匹克主义是建立于人道主义价值观和全人类文化的基础之上,其思想根基就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可以说,人文主义对奥林匹克主义的意义是根源性的。如《奥林匹克宪章》在“基本原则”第3条中所指出的,“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年2月北京第4版,第8页。。    
    《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8条规定:“从事体育运动是人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有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事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年2月北京第4版,第9页。《奥林匹克宪章》还规定:“鼓励发展大众体育。大众体育是高水平体育的基础,而高水平体育又有助于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年2月北京第4版,第11页。顾拜旦主张体育为所有的人服务,大众应有机会接受免费的或近乎免费的运动训练和健身保养,他说:“让我们努力为每天进行锻炼创造条件,努力增加有利于吸引个人参加锻炼的机会,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