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中国式王朝兴替 >

第60节

中国式王朝兴替-第60节

小说: 中国式王朝兴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吓得不敢再纠缠,一声不吭地抬着花轿溜回去了。伤后的李香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治,伤势总算痊愈了,这时田仰已离开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桃花扇》里面说侯方域最后却背叛了他的初衷,投降了满清,穿着清廷官员的衣服出现在李香君面前。李香君深为失望,江山已换,家国何在?于是李香君当着侯方域的面,撕毁了那把桃花扇,桃花乱落如红雨,抚心茫茫泪如珠,随后出家做了尼姑。在孔尚任的笔下,李香君虽然出身低微,却有可贵的抱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国家危亡的时候,能全大节,轻生死。她的一生与民族斗争紧密相连,历史记住她的很大原因是她的民族气节和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之精神。于是《桃花扇》使经过艺术加工的李香君与秦淮江山永远长存了。


第三编 1644之何去何从复社的公子们(8)

    但事实是,1645年,南京沦陷时,李香君在混乱中逃出南京,几经漂泊,流落到栖霞山,随另一秦淮名妓卞玉京在葆真庵为尼。但第二年秋,她与在“扬州十日”中大难不死的侯方域相见,悲喜交加,随后侯方域就领着李香君一起回到了河南老家。李香君更名换姓,住在了侯府翡翠楼。这期间,侯方域应该与李香君过了几年好日子。    
    其后,满清政府为巩固其政权,举行会试。当时的汉族知识分子大都不予理睬,方以智出家,杨文骢殉国,陈贞慧隐居,冒襄四处流浪,陈子龙自沉,但侯方域却耐不住寂寞,做了平生最大恨事,一心想“龙门三尺浪,平地一春雷”,参加了顺治八年(1651年)的乡试。尽管侯方域的文章见解不凡,但“为忌者所阻斥,置副车(副榜)”(胡介祉《侯朝宗先生传》)。侯方域得知后羞愧无比。他这次参加考试,又引起许多人非议。方以智当年曾以“美才而豪,不耐寂寞”八字来评点侯方域的文章,不想此论后来果然应验。    
    这是公认的看法。    
    侯方域的弟弟侯方夏已经于顺治三年(1646)年中进士,如果侯方域真地要仿效弟弟追求功名,汲汲于干进,为什么一定要等到顺治八年才应乡试呢?所以,陈寅恪先生考证后认为侯方域于顺治八年应乡试,实是为保护父亲侯恂,逼不得已,跟吴伟业的被逼出仕如出一辙。    
    就在侯方域决定参加河南省试的时候,他还与本地文人贾开宗等人结成“雪苑六子社”。这决非是一种巧合。1645年后,复社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中国消失了,如果像“雪苑六子社”这样文学党社都能够联合一起,复社再现是非常有希望的。这正是吴伟业出仕前受钱谦益委托调和社事的根本原因。大动荡下的历史进程是非常复杂的,当时形势、处境的微妙之处,远非我们后人所能完全揣测。    
    顺治九年,侯方域再游江南,一面写了一系列不忘明朝的诗文,一面后悔应清朝乡试,这说明陈寅恪先生的看法是合乎情理的。侯方域应试不是心甘情愿,而是由于情势所逼,内心痛苦,但又不能明言,只能含糊地说“余平生之可悔者多矣”。    
    就在侯方域在江南的时候,“祸不单行”,独自在家的李香君歌伎身份暴露,不为侯府所容,被赶到了城外的侯氏庄园(今李姬园,在商丘睢阳区西南七公里处)居住。李香君因被侯氏族人歧视,爱人又不在身边,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终于含恨而死。年仅二十七岁。而此时侯方域并不在她身边。    
    侯方域回家后,闻李香君死,伤心至极,大哭了一场,最后只能勉力承受。侯方域在李香君墓前立了一石碑,上面写着“李香君之墓”五个大字,下有“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的小字。碑前有一石桌,石桌前有一石礅,上刻“愧石礅”三字。侯方域经常坐在愧石礅上,忧思爱妾,久久不去。    
    这一年,三十五岁的侯方域忆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感叹平生可悔者多,于是把自己的书斋更名为“壮悔堂”。    
    两年后,即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侯方域因郁郁寡欢、心情郁闷而病逝,仅三十七岁,盛年而逝。    
    如单纯以文来看,侯方域擅长散文,文承韩愈、欧阳修之气韵,可以跟吴伟业、陈子龙、张溥相匹敌。他的后期文章主要源于唐宋古文的传统,作品以人物传记类较为出色,有较多司马迁、韩愈的活跃笔法,也讲求辞采之美。从《与任王谷论文书》云:“当其闲漫纤碎处,反宜动色而陈,凿凿娓娓,使读者见其关系,寻绎不倦。”可以看出,他很注意文章的生动感人。他在为文上从“烂漫”转向“矩矱”,这其实不仅仅是由于年龄增长、多历变故而逐渐趋向平稳,更是顺应了时代的变化,意图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新的立足点。    
    侯方域聪捷又有悟性,他不忘明朝,又不能不表面上顺从清朝,这是他的软弱性。所以他不能成为夏允彝、吴应箕、陈子龙那样的烈士。    
    吴伟业有一首《怀古兼吊侯朝宗》: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两人的悔恨如出一辙。    
    如今,秦淮河畔“媚香楼”还在,座落在金陵栖霞山上,那座“桃花扇亭”每年都会在桃花一片灿烂里陪春风笑一程。只是,“问秦淮旧日窗寮,当年粉黛,何处吹萧?白鸟飘飘,渌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4 董小宛与冒襄    
    董小宛原名叫董白,字青莲,是苏州“董家绣庄”的大小姐。董家乃是苏绣世家,到董小宛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活计做得极其精细,多少达官贵人欲求一副刺绣而不得。后来董家没落,董白不得已才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笑,改名小宛。她天资巧慧,自幼学得家传刺绣之法,在秦淮河上有“针神曲圣”之称,说的便是她不但曲子唱得好,擅长抚琴,更是擅长刺绣。    
    (其实董小宛多才多艺,她还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名传江南。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均为她所创制,董小宛因此还被列入古代十大名厨之中。)    
    因为容貌秀丽,气质超尘脱俗,董小宛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     
    “复社四公子”中的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幼有俊才,负时誉,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才子。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冒襄来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在闲谈中,他听到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不禁对这位传说中的冰清玉洁的“冷美人”大感好奇。冒襄已经是屡试屡败,这次也名落孙山。冒襄在沮丧中,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董小宛。不料董小宛已经受人之邀游太湖去了。    
    之后冒襄又接连去了好几次,都无缘见到董小宛,直到准备离开金陵的前夕,冒襄由方以智引见,终于得以与董小宛相晤。    
    这是一个深秋的寒夜,董小宛刚刚参加酒宴归来,正微带醉意斜倚在床头。见来了客人,她想挣扎着起身,无奈酒力未散,坐起来都有些摇晃。冒襄自我介绍后,董小宛称赞说:“早闻四公子大名,心中倾佩已久!冒公子果然是异人!异人!”    
    之后董小宛话语不多,冒襄见她娇弱不堪,怜惜伊人酒后神倦,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匆匆离去。就是这半个时辰的交谈,却使董小宛对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第三编 1644之何去何从复社的公子们(9)

    后来冒襄他在《影梅庵忆语》中记录了与董小宛的初次见面:“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玉色,神韵天然。懒慢不交一语,余惊爱之。惜其倦,遂别归。此良晤之始也。”但这个事后,冒襄并没有对董小宛动真情。    
    董小宛其实早已经从李香君处听说了冒襄的才名,和许多秦淮女子一样,她心中企慕不已。此时董小宛才十六岁,是秦淮乐籍即南礼部教坊司的官方歌会,正希望脱籍择婿。而复社名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正二十九岁,当是合式的人选。自从那一次见面后,她便开始了对冒襄的期盼和含而不露的追求。虽然董小宛多次向冒襄表示过倾慕,但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后来众人才知道,风流多情的冒襄早已属意吴门名妓陈圆圆。    
    董小宛仍然很倔强地保持着身体的洁净,对南京城朱统领的威势不屑一顾,拂袖而去,蛰居苏州。秦淮八艳中,董小宛最像一个女人,她的一生郁结着很多“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痴情。在她身上也有爱国的情怀,却不似柳如是、李香君那般彰显,她更多地保留着一颗多情的女儿心,更多地为自己的爱寻觅,等待,守候。    
    第二年春天,冒襄顺路苏州访董小宛,却又听说她陪钱谦益、吴伟业游览西湖去了,而且准备游完西湖再转道黄山观赏奇峰苍松,不知何时方能归来。吴伟业有一首诗写董小宛穿白夹衣游黄山:“细毂春郊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极力赞叹董小宛的艳丽风采。    
    到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冒辟疆因省亲湖南再到苏州半塘,想会见董小宛,但董小宛这是仍滞留黄山。    
    董小宛藏在黄山一年,大概名山佳丽风光能为自己增色?正像吴伟业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黄山丹崖绿树、奇石古松际,飘浮淡淡白云间,小宛穿着细柔白缎夹袄,彩色画裙,年轻风采动人,谁人能比得上她?黄山,增加了她在情人心目中的份量?    
    也就是在这一年,冒襄与陈圆圆“订嫁娶之约”。但不久后,陈圆圆意外被选入皇宫。陈圆圆惊慌下求冒襄出面周旋,冒襄不敢得罪权贵,眼看着陈圆圆被抬进了皇宫。佳人远去,加上科场失意,冒襄怅然若失,怀着悒郁的心情只身雇舟前往虎丘,打算独自去践曾经与陈圆圆许下的虎丘之约。    
    小舟沿着半塘河缓缓而行,到半塘的时候,冒襄突然想起董小宛就住在此处,于是立即前去寻访。    
    与上次一样,董小宛也是斜卧床头,只是上次带着淡淡的笑容,这次却是满脸的凄怆,一副心力交瘁的样子。冒襄大有同病相怜之感,满怀同情地将她宽慰一番,并且说了自己寻访佳人不遇的经过。董小宛露出一丝歉意和欣慰。见她病体虚弱,冒辟疆几次提出早早归去,董小宛却殷勤挽留,两人直谈到深夜才分手。    
    冒襄不知道董小宛移居苏州半塘后,闭门谢客,专等冒襄。这份痴情的劲儿恐怕是一般俗女子无法企及的,爱之深切一览无余。    
    第二天一早,冒襄忍不住又雇舟来到董小宛家,两人并没有约定,董小宛却笑盈盈地站在门外相迎。一夜之间病竟好了大半,也似乎料定冒襄今天会来。董小宛将冒襄迎进了屋,奉上茶,小宛幽幽地自言自语道:“此番公子前来,妾身的病竟然不药而愈,看来与公子定有宿缘,万望公子不弃!”冒襄听了不甚欢喜,又怕对方是一时之兴,便探试道:“小生与姑娘交浅言少,姑娘难道不为此话后悔吗?”    
    董小宛心意坚定地说:“风尘打滚,阅人不少,如蒙公子不弃,妾身算是跟定公子了!”冒襄刚刚痛失陈圆圆,又得美人青睐,兴奋得一把搂住她。    
    之后,通过柳如是和钱谦益从中周旋担保,冒襄终于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将董小宛赎身,历经沧桑变故的董小宛终于如愿以偿。董小宛嫁给冒襄以后就来到江苏如皋(位于长江北岸,离江岸约35公里处,与江阴相对)的水绘园。    
    冒家十分通情达理,顺利地接受了董小宛这位青楼出身的侍妾。这时冒襄的父亲已从襄阳辞官归家,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冒襄的原配妻子秦氏体弱多病,董小宛便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理家主事的担子来,恭敬柔顺地侍奉公婆及大妇,悉心照料秦氏所生二男一女。冒家的全部帐目出入全由她经手,她料理的清清楚楚,从不私瞒银两。董小宛还烧得一手好菜,善做各种点心及腊味,使冒家老少大饱口福,在众人的交口称赞中,董小宛得到了无限的满足。    
    董小宛是秦淮八艳中最温婉灵性的女子,她做了一个女子所能做的一切,她的付出是痛苦的,也是甜蜜的。这是一种华丽的哀伤,是一种夺目悠远的无悔。    
    但好景不长。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冒襄在如皋得知北京陷落、崇祯上吊的消息。当时人心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