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 画传-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拥有剧团的股份。演员根据其用以购买剧团财产、服装和道具的资金的多少而拥有剧团相应的股份。剧院卖座收入的一半在股东之间分配,另一半则用于支付剧场的租金和维修费。虽然剧院的收入因时而异,但总体上说来在当时还是颇为可观的。在莎士比亚于1616年去世时,他所在的皇家供奉剧团共有26名常驻演员。与当时的其他剧团比起来,这算是个很大的数目。 在一个剧团里,主要演员占据着核心的位置。除了主要演员之外,还有一些雇来扮演次要角色的临时演员。这些人是按周付酬的,他们的收入要低于当时手工艺工匠的平均工资。此外,剧团成员还包括其他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如看门的、管服装的、管道具的、抄剧本的、乐师和提台词的等等。 五、丑角是另一种专门的角色 伊丽莎白时代戏剧舞台上的喜剧角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丑角”,一种是“弄臣”。丑角是乡巴佬,一张口就说错话。在一出喜剧作品中,他们往往被用来当作陪衬使用,与其他那些英武豪壮的骑士或是温柔浪漫的情人们形成有趣的反差。而弄臣则是受宫廷或达官贵人豢养,他们身穿杂色衣,手中执杖。模样滑稽做作,专以逗笑为职业。 当时舞台上最负盛名的丑角演员是塔顿。塔顿个头矮小,身材畸形,塌鼻子,相貌不佳,然而却应对敏捷、妙语如珠。他的高超演技使他名闻全伦敦,据说就连伊丽莎白女王也曾被他的演出感动过。1588年塔顿去世。在他死后宫内大臣剧团的丑角由肯普担任。此人擅长演愚人笨伯,他曾经成功地扮演过莎士比亚剧作中一系列诸如此类的人物形象。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高波、《无事生非》中的道格培里。1600年肯普离开了宫内大臣剧团。莎士比亚转而雇用瘦弱、机敏的阿明,专门为他安排滑稽角色。阿明曾扮演过《皆大欢喜》中滑稽幽默的试金石、《李尔王》中语带机锋的弄臣等形象。特别是《李尔王》中的弄臣一角,被他扮演得格外成功。 当时的剧团里是没有女演员的,于是所有的女性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扮演女性角色的一般都是未成年的童伶。这些容貌姣好的少年跟随剧团里资深的演员学习表演,并且在演出中担任女性角色。如果剧团演出频繁卖座上佳,那么这些男孩子也可以得到丰厚的报酬。但是童伶们的收入是很没有保障的,他们的地位也极不稳定。他们的演艺生涯随着青春期的来临而结束。青春期的少年开始变声,体格也变得雄壮,自然无法再调脂弄粉装扮女角。童伶们的下场一般都是沦为剧团的杂役,鲜有其他出路。 即便如此,这些少年人却是真正的职业演员。童伶们自小就开始学习唱歌、乐器、舞蹈、朗诵,以及揣摩妇女的姿态和声调等等。要求一个男子把女性角色演得细腻逼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从今天所能见到的资料来看,当时的童伶演员似乎演技都颇为高妙。以致于在观众的眼中,舞台上的这些少年论到温柔妩媚,竟然比起女子还要更胜几分。在当时的上流社会里,追捧童伶竟然一时成了风气。不过,当时剧团里的成年演员毕竟占了多数,能扮演女人的童伶演员并不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女性角色远远少于男性角色。
第三章 戏剧的舞台第4节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图)
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原兴起于意大利,16世纪上半叶传入英国。它的真正繁荣是在16世纪90年代,随着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涨而达到高峰的。当时,英国诗人们十分喜欢这种诗体,因为它多采取连续性的组诗形式,紧凑集中,格律严谨。当时追逐这种文学时尚的人很多,在1592年至1597年这5年间,英国共发表了2500多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在紧随时尚方面从不落后,他自然也加入到十四行诗人们的这场角逐、较量之中,并且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以说,在推出了最早的两首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之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艺术上取得了更高成就。这些至今仍能强烈吸引读者的诗,一般认为是莎士比亚于1592年至1598年间陆续创作的,共154首,它们证明莎士比亚攀登上了当时诗歌文化的巅峰,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英国诗歌史上又增添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1609年,第一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出版了,负责印行的是托马斯•;索普,尽管这本诗集很可能是未经作者同意就出版的“盗印本”,但我们仍要感激索普先生的初衷和勇气。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之所以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读者,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诗的“甜蜜”,即它们用悦耳动听的语言音韵赞颂了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友谊和爱情。 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人多把十四行诗献给自己的情人,莎士比亚也有些诗作是献给一个他称之为黑肤女郎的,但仅有25首,其他100余首十四行诗都是献给一位年轻朋友的。这说明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友谊似乎比爱情的地位更高。这不足为奇,重友轻色的心理在当时十分普遍。正是在这种友谊至上的心态下,莎士比亚用诗歌的形式盛赞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第一部分中所涉及到的年轻朋友究竟是谁,始终都是众说纷纭,普遍认为是莎士比亚惟一的庇护人南安普敦伯爵。莎士比亚在献上两首长诗之后,对十四行诗又情有独钟,于是写来送给与他友谊日深的南安普敦。除了借诗传情外,莎士比亚的另一个目的更为急切,南安普敦伯爵年轻英俊、风流倜傥,但是不愿意让婚姻套牢,而他的母亲却希望儿子尽快结婚生子,以保证家族兴旺。于是伯爵夫人委托莎士比亚进行规劝,这样便诞生了一组以敦促尽早成家传宗接代为主题的十四行诗。但年轻人对于年长者的劝告往往置之不理,以致引火烧身,追悔莫及。南安普敦后来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1598年2月,不安分的南安普敦与女王的侍女伊丽莎白•;弗农私通,致使她怀孕,被迫结婚。女王对于那些破坏了她的宫廷侍女贞操的人一向毫不留情,南安普敦大概害怕遭到惩罚,撇下怀孕的妻子去了欧洲大陆。在巴黎他参加网球赛赌博,结果输的身无分文,到11月妻子生下女儿后,他才不得不回到伦敦。如此看来,假设当初南安普敦接受莎士比亚的劝告,按部就班地攀一门高亲结婚生子振兴家业,就不会落到后来这样的狼狈境地。 在126首歌颂友谊的诗歌之后,诗人的创作热情又因一位“黑肤女郎”激发而起,他极口称赞自己对情人的忠实爱情。在那个时期,无论肤色黑、头发黑,还是眼睛黑都不时髦,都不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眼光,但诗人却赞美情人的黑: 美的本质是黑,我将如是赌咒, 一切与你肤色相悖的都是丑。 ——(第132首) 可见诗人对黑肤女郎的感情达到何等痴狂的地步!但他的真情并没有得到爱的回报,她是个生性放荡、水性杨花的女人,对诗人并不忠诚,她后来诱惑了诗人年轻的朋友,造成了双重的背叛。诗人的内心既痛苦又矛盾,他对友人语重心长地说:“你占有她,并非我最大的哀愁,可是我对她的爱不能说不深,她占有你,才是我主要的烦忧,这爱情的损失更能使我伤心。”最终,诗人以宽容之心挽回了与年轻朋友的友情,二人言归于好。 如果说从十四行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真、善、美统一的世界。诗人在这些歌颂友情与爱情的诗歌中,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生活的最高标准:真、善、美及这三者的结合: 真,善,美就是我们全部的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真善美,过去是各不相关,而现在,三位同座,共享同一空间。 这第105首十四行诗,可以看作是整部诗集的终曲和结语,是我们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思想精髓的一把钥匙。这时的莎士比亚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他对人生对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期望,对人文主义理想也深信不疑。他想要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一种至真至纯的感情,一种真善美相统一的感情,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是如此。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莎士比亚的诗才虽然在这些诗中只是牛刀小试,但却呈现出夺睛耀目的色彩。这些十四行诗不仅表现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理想和看法,同时还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所引起的失望与焦虑,可以说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时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除了强烈的感情之外,还有深邃的思想,反映了他进步的人生观和艺术观,这些思想在否定中世纪黑暗时代的禁欲主义和神权的基础上,赞扬了人的个性,宣称人的平等,赋予了人和人的生以新的内容和意义,达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思想的最高水平。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其他特点,莎士比亚的诗歌有其他文人所无的现实感和市井情趣。他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忧患意识,同时又有乐观精神使他能够清醒而保持平衡。莎士比亚驾驭语言的技巧可谓精湛高超,他能运用语言的色彩如云锦,又能素净如洁水。 总之,莎士比亚以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得心应手地运用了商籁诗体。在154首十四行诗中,他表现了广阔的思想天地。诗中形象的生动,词汇的丰富,语言的巧妙,音调的铿锵,都是异常突出的。在英国的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他的甜蜜的诗歌不仅在英国的抒情诗宝库中,而且在世界的抒情诗宝库中也保持着崇高的地位。
第四章 时局的动荡不安第1节 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图)
正值女王伊丽莎白统治下的英国进入鼎盛期。此时,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已波及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是一场文化思想上的解放运动。此前,欧洲一直受封建专制的禁锢,史称黑暗的中世纪。教会与王权狼狈为奸,限制人们对物质生活和自由思想的追求,因此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手工业、商业的缓慢发展和积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城市居民中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为了提高生产力,他们必然要追求物质的快速发展,进而在政治上寻求更高的地位。在文化思想方面,新兴资产阶级坚持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一批文人学士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际提出现实的要求。他们主张个性解放,以人为本而非以神为本,这就意味着要遵从理性、破除蒙昧主义,给个人以自由发展的机会。他们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英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政治斗争方面。15世纪后半期,英国贵族之间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玫瑰战争”(1455-1485)。战争本是封建势力之间争权夺利引发的,其结果是损伤了他们的利益。国家统一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都铎王室的亨利七世统一了全国,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中央王权强大到不可撼动。王室为了对付封建贵族的割据势力,就须与新兴的资产阶级联合,采取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不多时,英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政局安定的治世。与此相伴随的,戏剧事业也日益繁荣。在中世纪蒙昧时代,文学只是作为宗教的婢女,除了英雄史诗、宗教布道文外,戏剧是宗教宣传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莎士比亚幼年,戏剧舞台上还充斥着奇迹剧,搬演的是《圣经》里的故事。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找到了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和喜剧佳作。此外,民族戏剧也在发展。这就是一种所谓的插剧,它是戏剧演出的间隙里串演的一种短剧,其中有杂耍,插科打诨,滑稽逗趣,一般也有一个故事情节。十六世纪中叶,有人开始为插剧写剧本,虽然大多是对古典悲剧、喜剧的模仿,但向民族文学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588年,英国舰队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为英国向海外扩张铺平了道路。国内人们的爱国热情也空前高涨,人们对自己伟大帝国的自豪感和对其历史的浓厚兴趣就通过历史剧来表现。据统计,这场战争以后的十几年间,伦敦有关历史的著作和历史剧出版了200多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除《约翰王》和《亨利八世》之外,其余8部所写历史事件具有连续性,描写从14世纪末到15世纪末一个世纪中,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及英国王室内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