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鞘猩柚茫⒋锏墓步煌ㄏ低常约翱旖谧嗟纳畹鹊榷际猩畹奶匦浴6谀霞又荩怀稻拖衩煌鹊娜兆尤梦腋芯醯侥岩允视ΑN业贸腥希油汛蠖蓟岬母芯跤Ω檬切孪实模鼗氐酱蟪鞘腥萌瞬皇视Α3鞘型饷娴纳罡苋萌俗约豪凑莆眨约焊菀赘惺艿秸嬲粲谧约旱哪欠萆畹目砂3鞘型饷娴娜嗣窃谀持殖潭壬媳任颐浅鞘腥艘埃虻ィ腋腥纤怯谖颐浅鞘腥说牟恍肌?墒嵌嗄甑某鞘猩钜丫梦夷岩酝牙攵际姓飧龌肪场2煌娜俗匀欢圆煌纳钣凶徘囗蘼凼浅鞘猩罨蛘叨际型獾纳疃加凶潘说牧恋悖煌纳罨肪晨袒瞬煌男愿瘛N一瓜胨担谝恍┦裁窗琢煨∽剩褂心切┟つ孔犯铣绷鞯娜耍欢鸵バσ旒骸袄贤痢薄N蚁耄绻坝也嗾玖ⅲ蟛嗳眯小钡母拍钤诠诘玫狡毡槿贤氖焙虺隼匆桓霾涣私庹飧龉嬖虻南缦氯耸且欢ɑ岜患バξ袄贤痢保踔痢懊凰刂省薄ⅰ芭┟瘛焙汀懊窆ぁ钡取B钊思摇芭┟瘛保棵慌┟衲愠允裁矗棵窆ぴ趺戳耍投赂唬拇砹耍棵涣嗣窆ぃ揖靡芏啻笏鹗В课一瓜胛饰誓切┤耍绻愕搅艘桓霾煌幕肪常恢廊绾蔚悴耍恢廊绾我伦牛恢廊绾巫袷啬愀灸植磺宄墓嬖颍闶遣皇且彩鞘裁础袄贤痢保吭谖已劾铮久挥小袄贤痢闭庋娜恕R蛭桓鋈嗣挥幸逦窀豢赡芰私馑械氖虑椋肪呈强梢允视Φ摹C挥腥嗽诮胍桓龌肪呈本投灾芪Я巳缰刚啤T谌松砩希泻芏啾日庑└匾煽康牟问雌蓝ㄒ桓鋈恕! �
华盛顿的阳光应该是珍贵的,在天气多变的华盛顿,每一缕阳光都是可爱的,似乎比我在加利福尼亚见到的阳光还要可爱。可是就连不喜欢阴天的我都对华盛顿的阴霾没有任何反感,因为不晴朗的天并不让人抑郁。天空虽然没有阳光的晾晒,可是依然显着透亮。
走出地铁站,我们是迷茫的,因为眼前的一切似乎没在任何地方看过,而阳光下的华盛顿更让我们有些不太适应。我们三个都是像没见过高楼一样面对那不雄伟却颇具震撼力的建筑转了好几圈,转到最后,依然没有弄明白眼前的是什么。华盛顿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华盛顿,甚至我在怀疑,我来过这个城市吗?现在的我其实并不太准确地记得我当时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更没有任何的细节,所有的记忆都是一副油画般的模糊印象和那依然生动的感触。我只记得当时我们胡乱地在聊些什么,一起走向了我从没有任何印象的路那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园
我们下车的那个地铁站、后来看到的建筑,一直到出口处的建筑都是同一建筑群,叫作罗纳德·里根大楼及国际贸易中心(Ronald Reagan Build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坦率地讲,我至今不知道这建筑和里根总统有怎样的渊源,但是在里根先生去世不久的当时,整个楼上当然不会少了里根先生的印记。楼北侧街边的门脸上数条黑幅异常庄重,里根总统生前黑白的照片更是惹眼。尤其在当时的情景,更是吸引眼球。我只顾对着楼照相,到了后来才记起,门前的那条街其实就是宾夕法尼亚大道(Pennsylvania Avenue),承载着无数政府部门的大道。记得出站的时候山姆就一口咬定对面那个绿树掩映的不中看建筑是白宫,进过白宫的我玩命儿摇头,大笑着否定他的猜测。因为当时的我,四处张望,怎么也无法激起对四年前记忆的涟漪。可是后来看到白宫访客中心(White House Visitor Center)的我才意识到白宫应该不远,后来走到白宫南草坪外。回头望望,原来我们出站的里根大楼和这里的直线距离还不到一公里。
第四部分: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 4
华盛顿拥有太多的纪念理由,美国人面对自己不够悠久的历史却是倍加珍惜。在这样的国家,似乎每场战争都有需要纪念的理由,而每个为国捐躯的烈士都是要被铭记的,至少,他们的身份会尽可能的被证实。只因为他们是为国家利益而牺牲,无论这在道义上是否正确。即使是来过华盛顿的我,依然会对路旁无人注意的纪念雕塑大惊小怪。历史的力量是巨大的,历史本身有时其实又是可怕的。历史中的一切在被我拾起之前都是被我遗忘的,而历史中的事件对我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却又是很难说清的。抚摩着陌生的历史,解读写在上面的一笔一画,也许带来的是没有理由的遐想,也许是对不曾认知的历史的一种敬畏。因为这是历史,也是许多人,或者某个人的故事。
恐怖主义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模样。“9·11”前后的美国我都来过,最突出的改变是在华盛顿看到的。无数的水泥墩就是恐怖主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礼物。上次来依然可以近距离接触的白宫已经被层层水泥墩围的严严实实,与水泥墩相伴的是无数来自“秘密服务处(Secret Service,现隶属于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此前为财政部—Depar tment of Treasury之下属部门。公众最熟悉其保护国家政要的职能。)”的安全人员。宾夕法尼亚大道白宫门前的那段已经被水泥墩完全封锁,里面停着、穿梭着若干辆秘密服务处的车辆。车辆上的探员和众多美国执法人员一样,大墨镜一带,好像有那么点“铁面无私”的意思。面对水泥阵,我们有点迷失方向,更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路口坐在车上的秘密服务处女探员轻松地对我们喊道:“你们不用绕了,从那个口儿穿进去就是了。”虽然前面的口儿清楚地写着“此处禁止进入,请绕行。”面对女探员的“法外开恩”,我们也只能言听计从。
看一看白宫,对于美国人来说似乎也是件很有诱惑力的事情。一个美国人对白宫的好奇并不值得奇怪,因为这和我们中国人对天安门和长城的兴趣是相似的。进过白宫的我对白宫的兴趣自然不再狂烈,听说白宫缩小了参观范围之后我也是沾沾自喜。穿越了水泥障碍,我才发现水泥阵里面隔离了这么多的人。在接近美国独立日的当时,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美国的首都,参观都不足以说清楚他们在华盛顿的作为。看着手拿美国国旗的美国人们,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我看得到他们心里的崇敬,那些眼神和表情,我总觉得和我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的不同。除了水泥墩当然还有一层又一层的栏杆和拦网,在控制区域内,你真的就被完全控制了。你只能按照管理方面希望你移动的方式进行移动,因为在水泥墩和层层这样那样障碍的编织下,你就没有任何选择,没有第二种移动的可能。换句话说,你的权利是受到严格“监视保护”的。白宫自然是一样的白宫,而白宫外的我不如四年前那样自由了。看到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秘密服务处探员,应该可以看出“9·11”之后的美国人对安全保卫看得有多么重。虽然是层层设防,但是此时的白宫南草坪外似乎要比我印象中要繁忙得多。想要挤出一个好角度来都不那么容易,而第一次来的时候,白宫外的冷落倒是让我觉得有些吃惊。
我还是要说水泥墩和严重升级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些躲避不及,想看不见都不行的东西严重加大了我和记忆中华盛顿的距离。华盛顿的每个亮点似乎都被保护在了玻璃柜中,这个城市似乎被变成了摆在博物馆里的展品。我,不,我们不只一次地在水泥墩之间迷失方向。扒着栏杆遥望完白宫的我们左顾右盼,也没太弄明白到底往哪边走是对的。这,当然又是水泥墩的错。
我们穿越了白宫和国家广场(我之前说过的“国会大草坪”)之间的“大椭圆(The Ellipse)”向华盛顿纪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方向走去,一路上可谓熙熙攘攘,人潮人海。华盛顿纪念碑应该是华盛顿市内最高的建筑物了,之前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没有亲密接触过,后来听说华盛顿纪念碑里边的电梯可以载人到上面还觉得很是有趣,虽然这件事至今都没有能被求证。这个夏天的华盛顿似乎不很给面子,之前去国会山就是前后一片狼籍,一部分地方在埋管线,另外的一面则在修建那个访客中心。华盛顿纪念碑当时是在很远的外围就被各种栏杆围拦了起来,我们也“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搞不清为什么,当时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各种维修项目都在华盛顿市内无声无息地进行着,只让人觉得很是不爽。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在从白宫往南穿越“大椭圆”的时候我们恰巧走到了西侧的17街,而不是东侧的14街。我们的目标都在华盛顿纪念碑的西侧,而在其东侧是很多建筑及办公楼,著名的史密森尼安(Smithsonian)系列博物馆还有国会山。走在被歪歪斜斜围栏围出来的大街上感觉很狼狈,而正当几个人无聊地扯东扯西时,我发现了我最想看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园(World War II Memorial)。
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园令人激动,因为才刚刚开放,所有的人们,包括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究竟是怎样的模样。虽然我们都在电视里先睹为快,可是据说那种面对面的震撼依然伟大。
第四部分: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园旨在纪念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600万美国军人,阵亡的40万烈士以及所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做出贡献的人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竟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纪念物。因此,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3年5月25日签署公共法案103…32(Public Law103…32)来委托“美国战争纪念设施委员会(American Battle Monuments mission,简称ABMC)”在华盛顿市或者其周围修建一座二战纪念物来纪念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及为那场战争做出卓越贡献的所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园最终选址在之前的“彩虹池(Rainbow Pool)”所在位置,位于林肯纪念堂前“倒影池(Reflecting Pool)”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位置。克林顿总统最终在1995年的“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一个正式仪式上宣布这一决定。政府的联邦拨款只有1600万美元,而通过各界人士筹款获得了1。95亿美元的资金。许许多多人加入了支持建设的行列,并且支持筹款。这里面有1996年美国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人、现共和党参议员、二次大战老兵鲍勃·多尔(Bob Dole),以及全球物流货运公司FedEx(联邦特快)的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海军陆战队士兵弗雷德里克·W。史密斯(Frederick W。 Smith),还有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Tom Hanks)等著名人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园最终于2001年9月开始施工,并于2004年4月29日对公众开放。在一个月之后的5月29日,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又称“国殇日”)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美国各界知名人士及重量级政要都依次登场,而更有数千名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被邀请参加盛典。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都会是一个大周末的假期,而在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园的落成更是成为当时在美国头条率最高的新闻。
即使已经作好面对人山人海的心理准备,但是当看到二次大战纪念园的人群,依然是觉得有些头疼。如果不是之前在电视和网络上一睹二次大战纪念园,是不会极其容易马上认出的,更多的外国人可能会从“这是什么”的疑问开始,然后再了解到这是二次大战纪念园。二次大战纪念园简单说来是两个半圆弧加上之间一个大喷泉组成的。两个圆弧分别由两个巨型亭子拱门连带若干花岗岩石柱组成。两个圆弧分别代表二次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和大西洋战场,而两边的花岗岩石柱每一根代表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 领土,加起来是所有在二次大战中对联邦给予支持的州和地区。中间是加大号的喷泉池,依我看,这是保留了原来的彩虹池稍做调整的结果。在位于第17街的入口处,两端的国旗杆上飘扬着美国国旗。底座上有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陆军飞行队(Army Air Forces,即后来的空军,当时空中力量隶属于陆军)、海岸警卫队(Coast Guard)及商业船队(Merchant Marine)的徽章。后来在网上看到入口处其实还有24个铜制栏杆标明美国在海内外的战争年份,以及纪念园的纪念铭文。两侧有平缓的坡道供参观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