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图说-开国大帝 >

第23节

图说-开国大帝-第23节

小说: 图说-开国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取消国号,放弃皇帝的称号,改称“江南国主”。另外两个割据政权吴越和漳泉早就上表称臣,接受宋朝的官职。    
    经过3年的准备,公元974年10月,宋太祖令曹彬为统帅、潘美为都监,率水、步、骑兵在采石一线强行渡江,进围金陵;同时令吴越国主钱俶统率吴越军5万,由宋将丁德裕监军,从东面攻取长州,然后会师金陵;令王明为西路军,向武昌方向进击,牵制屯驻在江西的南唐军队,使其无法东下援救金陵。    
    11月中旬,宋军依照樊若冰的图示在采石用预先造好的战舰架设浮桥获得成功,其主力部队通过浮桥,顺利跨过了长江天险,大败南唐水陆兵10余万于秦淮,直逼金陵城下。与此同时,钱俶率兵攻克了长州、江阴、润州,形成了对金陵的外线包围,金陵成了一座孤城。11月27日,在李煜仍不投降的情况下,宋军发起总攻,金陵城破,李煜做了俘虏。    
    灭南唐是宋太祖统一南方的最后一仗,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这次战争中的“浮桥渡江”、“围城打援”,是宋太祖战略部署中的得意之举,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创举。    
    公元976年,宋太祖死去。宋太宗赵光义按照宋太祖的既定方针,继续对吴越和漳泉施加压力,终于不动一兵一卒,迫使钱俶和陈洪纳表献土,以两浙和福建地区的15州1军100县归降北宋。南方至此完全统一。在此基础上,宋太宗一鼓作气,灭掉了北汉,延续了数十年之久的分裂割据局面终于结束了。除了辽所控制的燕云16州外,汉族所聚居的中原地区和南方的广大区域重新获得了统一。这时,离宋太祖逝世仅3年。


《图说…开国大帝》 宋太祖赵匡胤减轻徭役 奖励农耕

    建国之初,由于战争需要,宋太祖曾大力征役人民,百姓负担很重。当政局逐渐稳定之后,宋太祖实行了宽减徭役的政策,以便农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公元961年,他明令免除各道州府征用平民充当急递铺递夫的劳役,改用军卒担任。第二年,又免除征民搬运戍军衣物的劳役。若州县不遵令行,百姓可以检举。宋太祖减轻徭役,主要是指那些官吏可以从中私取其利的劳役,还有些是兵役,如他一再减少各县的弓手名额。政府征用的劳役,主要是用来发展生产,特别是修河。宋太祖自己说:“朕即位以来,平常没有别的差役,只有春初修河征用劳役,那也是为人民防患。”在平息藩镇、统一南方的战争中,宋太祖每攻下一个地方,除收编一部分精兵外,其余军士一律遣散返乡,派人帮他们修盖房屋,发给耕牛、种子、粮食,鼓励他们积极生产、认真耕作。这样,大批的人力从繁重的徭役中解放出来,进行农业生产,对于宋初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代时期,连年战乱,田地荒芜比较严重。为了刺激农民垦荒,宋太祖下令,凡是新垦土地一律不征税,凡是垦荒成绩突出的州县官吏给予奖励,管辖区内田畴荒芜面积超过一定亩数的,要给予处罚。    
    桑、枣、榆等树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桑对蚕丝业的发展关系密切,枣、榆可帮助人们度过凶荒之年。因此,宋太祖明令严禁砍伐:凡剥三工以上,为首者处死,从犯流三千里,不满三工,为首者减死配役,从犯徙三年。”(宋时412尺为一“工”,如毁树长度共达412尺,即为一工。)可见政府对滥伐树木者惩治之严。    
    除此之外,太祖还鼓励农民种植桑枣,曾发布种树令:每县将农民定为五等,第一等种杂树100棵,第二等种80棵,依次递减。如果是种植桑枣,只要达到半数,即可完成任务。由于鼓励种植桑树,使蚕丝业发展较快。北宋时的纺织业中仍以丝织业最为发达,工艺水平也达到相当的高度,如定州刻丝用各色丝线,织出鲜艳美丽的花草鸟兽,堪称丝织珍品。    
    在宋初实行的农业政策中,水利建设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水利除了灌溉、运输之外,对于防止洪害、稳定社会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出于使皇权长治久安的需要,宋太祖对有关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黄河下了很大的力量治理。黄河的问题主要是水患,五代时期,黄河决堤、改道,淹没村庄农田,宋初也不断有水灾出现。太祖在公元962年,令黄河沿岸修堤筑坝,并大量种树,以做防洪时用。如建隆三年(公元965年)太祖诏曰:“沿黄、汴河州县长吏,每岁首令地分兵种榆柳,以壮堤防。”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为黄河堤坝例修期,宋太祖下令严格巡察,防患于未然。因此,素以黄害著称的黄河在太祖在位的17年中,只有十几次溃决的记载,并且都没出现严重的灾害。除了黄河之外,宋太祖对运河、汴河、蔡河等主要河流,也做了不少修整。这对于农业经济的稳定、商业经济的流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说…开国大帝》 宋太祖赵匡胤重振儒学 文化统治

    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除了需要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之外,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孝文帝的倡导佛教、唐玄宗的尊崇“老子之术”……无一不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先代的统治经验,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统治百姓。    
    宋太祖登基之后下令制止符命迷信,反对元象图谶。因为这一类的胡谈,可能会教唆出一些图谋不轨的野心家来,赵匡胤自己就是这样发迹的。他曾流浪于市井,赌博斗殴,无所事事。一次赵匡胤进了一个庙宇,碰见香案上有占卜吉凶命运的竹茭,他一边祷告,一边抛掷竹茭,第一次问的是可否当个小校,可连问几次,终是不吉;又问可否当个节度使,仍是不吉;他有些气愤,壮着胆子问能否当个天子,不料竹茭一下现出吉兆。从此,他在心中立下了要当皇帝的宏愿,现在他果真当了皇帝,心想天下难保不会有像他当年一样的人。因此,宋太祖在即位之后,严令禁止谶书、符命之谈。他颁布诏令:“禁元象器物、天文图谶、七曜历、太一、雷公、六壬、遁甲等。不得藏私于家,有者并送官。”如有违者,处以极刑。曾做过通事舍人的宋惟忠,就因“私习天文,妖言利害”被杀了头。为了制止这一类东西在民间流行,宋太祖命人大量收购旧的图谶,组织一帮人将内容故意删乱颠倒,胡乱掺杂,抄写了约100本伪本,流放于民间,因此引起民间伪本流行,难辨真假,从而达到破坏人们信仰的目的。    
    宋太祖的另一文化统治策略是重振儒学,恢复纲常名教。五代时期天下混乱,君臣之道破废,父子之道不讲。因此,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宋太祖又开始极力提倡儒学,用等级名分的封建纲常来统治臣民。他命人在国子监和祠宇内,修饰“先贤十哲”,绘画“先贤”、“先儒”肖像,让学子后人顶礼膜拜,他还亲自为孔子、颜回做像赞。他教育大臣说:“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意思就是要武将克服骄悍之气,学会以文雅治天下。同时,由于佛教可以使百姓忍受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以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享受幸福,宋太祖一改周世宗反佛的政策,开始提倡佛教。他亲自到京城中的佛寺,如大相国寺、开宝寺中礼佛,以示尊崇。于是,天下信佛者日渐繁盛,僧尼人数大大增多。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十分高明的封建帝王。他结束了从唐中叶就已开始的200多年的分裂局面,稳定了大宋王朝的政局。他所创造的许多政治策略,对大宋王朝的昌盛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他从制度上防止天下混乱,促进华夏民族的统一,扭转武臣乱政,提倡安民为本,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但是,他的这些策略也有很大的弊端,他的一系列集权的军政措施,加强了皇权,削弱了军队;政府官僚化,导致了北宋积贫积弱;兵权过于集中,将不知兵,兵不认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官僚机构重叠,互相牵制,办事效率极低。他的后人只会效仿而不懂得变通,最终导致国破家亡,徽、钦二帝被掳做了亡国奴。


《图说…开国大帝》 元太祖成吉思汗摇统一蒙古 横扫中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崛起于蒙古大漠,建立起地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他率领蒙古帝国的铁骑,征西夏、攻金朝、横扫中亚强国,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惊心动魄的篇章……


《图说…开国大帝》 元太祖成吉思汗奋勇图强 统一蒙古

    12世纪的蒙古大草原上,分布着大约一百多个大小不等的部落。他们之间为了争夺牧地和牲畜,获得蒙古草原的霸主地位,相互之间展开了长期的血腥屠杀。    
    在这众多的部落中,有一个蒙古族部落。在蒙古族部落中,又分为若干部,其中有一个叫孛儿只斤部,部中有两个强大的氏族———乞颜氏族和泰赤乌氏族。成吉思汗就是乞颜氏族首领也速该的儿子。    
    公元1162年1月1日,成吉思汗出生于迭里温孛勒答合(今蒙古国肯特省达达勒县境内)。成吉思汗出生那天,他的父亲也速该正好生擒了两名塔塔尔部人,其中一将领名铁木真,遂以其为成吉思汗命名,借以纪念这一胜利。其父也速该作为一氏之长,经常带领氏族成员四处征战,抢夺其他部落的财物。有一次,也速该误入了仇人塔塔尔的部落,吃下了有毒的食物,被毒死了。当时铁木真才9岁。    
    也速该死后,他手下的一些部属,纷纷脱离了其统治。其他一些部落也想趁机吞并乞颜氏族,特别是泰赤乌氏族,抢走他们的全部牲畜,拉走他们的奴仆,不断欺压他们,铁木真的家境完全破败了。母亲诃额仑只好带着一群未成年的子女,移居到鄂嫩河上游的肯特山旁,靠打野兽、拾果子、挖野菜度日。    
    在艰苦的生活中长大的铁木真,拥有一副强壮的身体。而且艰险重重的生活,使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和一个遇事机敏的头脑。泰赤乌氏族的首领担心乞颜氏族会重新兴盛起来,威胁自己的地位,视铁木真为后患。他们抓获了铁木真,将他带上木枷,送到泰赤乌部的老营,逐营巡走示众,使铁木真受尽了侮辱。可是在夜晚,铁木真用木枷击倒看守,机敏地逃跑了。    
    长大后的铁木真,为了恢复乞颜氏族高贵的地位,他开始谋划、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他认识到,要对付泰赤乌氏族的压迫,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联合一些强大的势力作为庇护。于是,铁木真前往弘吉刺部落迎娶童年时订婚的妻子孛儿帖,从而加强了与弘吉刺部落的联系。弘吉刺部落赠送了铁木真不少的礼物,其中有一件非常珍贵的黑貂裘。铁木真又把这件黑貂裘作为礼物,前往土兀刺河黑林的地方,去拜见克烈部的首领脱斡里勒。克烈部落是漠北草原足以和塔塔尔部、泰赤乌部相抗衡的强大部落。首领脱翰里勒是铁木真父亲的“义兄弟”,铁木真尊奉脱斡里勒为父。经过一番寒暄,铁木真终于博得脱斡里勒的欢心。在脱翰里勒的荫庇下,铁木真开始积聚力量,他先后收下了折里表,后又有很多自由的骑士、勇敢善战的勇士接踵而来。    
    一次,篾尔乞人突然袭击了铁木真的部落,铁木真仓促逃跑。而他的妻子孛儿帖不幸被篾尔乞人俘虏去了,他不得不去求脱斡里勒和扎管刺部的扎木合的帮助。扎木合是铁木真儿时的伙伴,他们很快击溃了篾尔乞人,夺回了妻子和被掠的家人。公元1185年铁木真率兵消灭了篾尔乞部落,因此声名大振,不少当时乞颜氏族的旧属民,又纷纷重新投靠于他,连一些原先有名望的贵族也向铁木真靠拢。铁木真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1189年,28岁的铁木真被乞颜部落的贵族推举为首领,成立了部落联盟。铁木真清醒地意识到,参加联盟的各部贵族,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联合到一起的,没有统一的制度,难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力。被推举为首领后,铁木真就立即建立起一套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制度。首先,成立了专门保卫他的侍卫队,然后设立了带弓箭的、管牧羊的、管修造车辆的、管人的、带刀的、掌驭马的、管牧马群的、负责守护部落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负责人,都出身于奴隶或属民,是铁木真的心腹,在关键时刻可以为铁木真献出生命。铁木真也非常注意用思想统治部落,他在部落中运用各种机会,大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