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谋串串烧-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南宋,秦桧当权的时候,有个书生模仿他的笔迹,以他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去拜谒扬州太守。太守发现这是一封假信,就将那封信和他一起押送给秦桧。
秦桧见了这人,就给了他一个官当。有人间秦桧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此人有胆量敢以我的名义写信,必然不是一般的人物。如果不用一个官职将他束缚住,他就会往北逃到胡人那里,或者逃到南方去为越人效力。”
由此看来,奸臣秦桧的作法,远远胜过很多忠臣,这就是所谓人下之人有人上之智。
眼里揉得下沙子
在智谋方面,常人有时也有一得之见,一己之长,遇到机会触发就会有所表现,而智者反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考虑到,这就是古人说的人下之人有人上之智。
因此,容纳那些德行有过但确有才干的小人,对方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派上大用。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事事苛察,求全责备,眼里容不下一粒砂子,凡事睚眦必报,怎么会有人跟随你呢?
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杰出的,恐怕要算战国时的孟尝君了。
据说齐国的孟尝君养客三千,谁知有个门客居然和他的夫人勾搭上了。有人向孟尝君告发了这个“第三者”,建议把他杀了。
孟尝君听后却只是淡淡一笑说:“男女相悦,人之常情。这种事那么认真干什么?”
后来孟尝君把那个门客推荐给卫国国君,当卫国准备联合各国讨伐齐国时,那个门客身持刀胁持卫国国君,据理力争,终于使卫国国君打消了攻齐的念头。
虽然这个故事与战国时代女人地位低下有关系,但孟尝君器量之大,不也是很惊人吗?
丙吉是汉宣帝的丞相。他的车夫好喝酒,喝醉了以后,有些行为就很不检点。
有一次他驾车随丙吉外出,酒醉后呕吐到丞相的车上,相府的主管听说后,混蛋王八地大骂了车夫一顿,并想辞退他。
丙吉说:“他如果因为醉酒失事而遭辞退,还有哪里会收容他呢?总管你忍一忍吧,不过就是把车上的垫褥弄脏了罢了。”仍然留他作车夫。
待人智谋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5)
这个车夫家在边疆,经常目睹边疆发生紧急军务的情况。那天出门,恰好看见驿站骑手拿着红白两色的口袋,将边境的紧急文书送来。他就随后跟到皇宫正门负责警卫传达的公车令那里打听,知道敌人已经侵入云中、代郡等地。
他马上回到相府,将情况告诉了丙吉,并说:“恐怕敌人所侵犯的边郡中,有些太守和长史已经又老又病,无法胜任用兵打仗的事了,丞相最好是预先查看一下。”
丙吉认为他说得很对,就召来负责高级官吏任免事项的官员,查阅边境郡县官员的档案,对每个人都仔细地逐条审查。不久,汉宣帝召见丞相和御史大夫,询问敌人所入侵的郡县官员的情况,丙吉一一正确答复。
御史大夫仓促间十分窘迫,无言秉告,只得降职让贤。而丙吉能以时时忧虑边疆、忠于职守被称道,全凭车夫的提醒之功。
容忍别人的小过失,他必将以白己的一技之长来酬答;宽大自己的仇人,他必将会以死来相报。只因为要报答恩人的感情激荡在胸中,所以他的长处一遇触发的机会就跃跃欲试,他的才干一受到激励,就会尽量发挥。
与丙吉和郭进相比,现在那些专门去收集别人的过错、去惩罚报复别人的人,难道不是愚蠢之极吗?
有一次,楚庄王大宴群臣,命令一个美姬依次为众人斟酒。
黄昏时分,个个喝得酒酣耳热,蜡烛也燃尽了。有个臣子趁机牵扯那个美姬的衣服,美姬顺手就拉断了他的帽缨,向楚王哭诉,要求点亮灯辨认。楚庄王听了,下令说:“今天你们来和我饮酒作乐,不拉断帽缨不算玩得痛快。”众人都拉断帽缨投入火中,狂欢作乐,尽兴才罢宴。
等到楚国围困郑国的战争开始后,有个将领经常在与敌人交锋的前五个回合取下敌人五个首级大败敌军。围郑之役取得胜利后,楚庄王询问他是何人,才知他就是那天晚上被那个斟酒的美姬拉断了帽缨的人。
老子的学生文子在其著作中说:“每个人都有其短处,只要大节不坏,就应该肯定;人有微小的过失,不应因此而拒绝使用。”
汉文帝时,袁盎曾经作过吴王刘濞的丞相,他有一个从史与他的一个侍妾私通。袁盎知道后,并没有泄露出去。有人却说了些话吓唬从史。那个从史就逃跑了。袁盎亲自去将他追回来,竟然将侍妾赐给了他,对他仍象过去一样。
汉景帝时,袁盎入朝担任太常,重又奉命出使吴国。吴王当时正在谋划反叛朝廷,想将袁盎除掉。他派五百人包围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却毫无察觉。
恰好那个从史在围守袁盎的军队中担任校尉司马,就买来二百石好酒,请五百个兵卒开怀畅饮。围兵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
当晚,从史悄悄走进了袁盎的卧室,将他唤醒,对他说:“你赶快走吧,天一亮吴王就会将你斩首。”袁盎问他:“你为什么要救我呢?”
校尉司马对他说:“我就是那个偷了你的侍妾的从史呀!”
于是袁盎大惊,赶快逃离吴国,终于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待人智谋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6)
没必要明察秋毫
对有才华的人不求全责备,使其才华为我所用。
《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说,如果水一尘不染的话,就不会有鱼在其中游动,人如果真的明察秋毫,把一切都分辩得清清楚楚的话,就不会有人追随。
明王晋溪在西北时,修筑花马池一带防墙,命令两个指挥官监督工程。两个人非常效力,防守墙修得很坚固,而且花的时间和财力很少。结果剩下白银二千多两,指挥官持银向晋溪汇报。王说:“这一带城墙确实是西北重要关卡,你们能尽心尽力地完成,这些细碎银两何足挂齿,用来奖赏二位吧。”
后来北方胡兵来犯,王就派这两个指挥官领兵抗敌,两个人争先打冲锋,其中一个还战死沙场。
王晋溪总管三边时,每次巡察边防,虽然吃的是中等伙食,他也花费百金,从来不打折扣。所到之处,都要摆上供具,烧数头羊。
事后,王晋溪也不算供品多少,撤下去都分给随从,即使是最低等小兵,也得到好处。所以西北一带只要一出警报,那里人人都效力、卖命。
但这种手段只有在当时豪杰四起必须自行其事的情况下使用,后来法度越来越严格,这种事如果被人揭发,立刻就会被罢免,所以梅衡湘到播州视察军队,行时请求批金三千两,准备犒赏官兵用,等办完事只用四百两金,登记报上剩余部分,没有妄用分毫。
一般用人,常常不能摆脱道德的屏障。这有它的合理之处,无论怎么说,品德总是用人的标准之一。但是,第一并不是一切。如果是唯品德论,而看不到人的其它长处,或者是选拔任用了有德而无才的人,对任何一项事业都是有害的。
我们先以苏秦为例来分析。
他先是到秦国游说秦惠王,出谋划策让他去统一天下。当苏秦游说失败后,又转而到秦国的敌人那一方去游说,先是去燕国说服燕文候,继而又说服了赵。齐、韩、魏、楚等国,身挂六国相印。象这种四处卖好的人,可说是没有“笃行”的无德之人。但是,他却可以使六国联合起来对抗强秦,六国也的确平安了几年。燕王如果不首先任用苏秦,以燕国的弱小,恐怕早就成了秦王菜板上的鱼肉了。
如果有人胸怀平九州岛、救危国的大志,不让他去成就大事,反而拿类似三从四德的礼仪来要求他,让他学习遵守民情风俗,这就好比拿斧头割汗毛,用宝刀伐树木一样不近情理。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陈平的例子。
陈平是西汉河南原阳人,年少时家里很穷,同哥哥嫂嫂在一起生活,只有三十亩薄田。他哥哥陈伯宽厚仁慈,靠辛勤劳动供陈平外出游手好闲,甚至连老婆都没处讨。后来,陈平娶了一个妻子,妻子曾经五次出嫁,五次都死了丈夫,但家里很富有。陈平的出山,多亏了妻子家的帮助。
待人智谋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7)
当时正逢乱世,陈平离家后,先投奔魏王咎,又投奔项羽。项羽很重用他,官到都尉,后来因与刘邦作战失败,陈平怕被项羽处罚,又转而投奔了刘邦。
经过魏无知的推荐,刘邦接见了他。言谈之中,论及天下大事,刘邦觉得十分投机,便将陈平提拔为都尉,留在自己身边当参乘,并监护三军将校。
大将周勃和灌婴对刘邦的做法也不满,对刘邦说:“听说陈平在家里曾经同嫂嫂通奸。离家后又两次出逃,三次选择主人。现在大王授与他高官,让他监护将士。凡是给他贿赂多的人,他就将好处给与。他完全是个反复无常、目无法规的人,希望大王认真考察。”
刘邦听了这些话,心里产生了疑虑,叫魏无知和陈平来问个究竟。魏无知说:“只要有建功立业的本领,即使与嫂嫂通奸、受贿,又有什么妨碍呢?”
刘邦没有因此而小看陈平,相反却比项羽还重用他。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刘邦的许多奇谋妙计都出自陈平,而且,在刘邦死后,陈平协助周勃诛灭诸吕,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基业。
如果被用的人确有真才实学,并且那些真才实学又确实是自己所需要的,然后再看他的毛病缺点对事业是否致命,是否积习难改,是否是不可救药的恶习。
比如,有吃喝嫖赌恶习的人,是绝不能用作政府官员的。有偷摸劣迹的人,绝不可用来看守财物。极端自私的人,绝不可用来从事慈善活动。刘邦用陈平,是为了出谋划策、将兵打仗。他是否勾搭过嫂子,是否收受过将士的财物,大概无碍大业。况且事已过去,并非年深日久的恶习,况且这些也是传闻,并非铁证如山的事实。
可以说,在用人这一点上,人没有好坏,只有短长。正象黄石公所说的,如果审时度势地加以使用,什么人都可能很好地发挥他的作用。
王猛是前秦王符坚的重臣,他曾率领重兵十六万讨伐前燕国。前燕太傅慕容评统领大军屯据潞州,王猛的军队迅速推进,在潞州城外与他相持。
王猛派遣将军徐成去侦察燕军虚实,命令他在太阳当顶的时候回来报告,但徐成到黄昏时才返回。
王猛发怒了,要将徐成斩首。邓羌为徐成求情说:“敌众我寡,明天早晨就要打仗,最好是宽恕了他。”王猛说:“如果不斩徐成这个小兔崽子,军法的威严就会丧失。”
邓羌坚持请求说:“徐成是我的部将,虽然他违令该斩,但我愿意与他一起拼死作战,以求赎罪。”王猛还是不同意。
邓羌怒发冲冠,回到他的兵营,擂响战鼓集合部队,要攻打王猛。王猛看邓羌既讲义气又刚勇非常,就派人告诉他:“将军不要动武,我现在就赦免徐成。”
徐成被赦免,邓羌亲自来向王猛道谢请罪。王猛拉着邓羌的手笑着说:“我不过是想试探一下将军罢了,将军对手下部将尚且如此,对于国家还有什么说的呢?”
待人智谋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8)
违犯了法令而请求宽宥,是讲私情;擂响战鼓集合部队反抗上级,是无礼地显示强悍,部下将要攻打我,我因此赦免了违法的下级,不大大损害了主帅的威信吗?然而事实上邓羌却与徐成大败了燕军,以此还报主帅之恩。这与王猛显示一下主帅的成风相比,哪一样更值得呢?军法是很威严的,但何必非要用它来惩罚奋勇杀敌的将军呢?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仔细辨别、斟酌“瑕疵”,谨防被披着羊皮的狼们钻了空子,以免过后悔恨交加,只要瑕疵无伤大雅,就可以大胆地用。有的可以长久地用,有的只可用一会儿;有的可以全面地用,有的只用一个方面;有的可以全心全意地用,有的需要提防着用。
何必与人争闲气
与人交往同样需要容忍,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与人为善于己为善。有一句话叫“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菜根潭》里有一句话说:“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晋代有周伯仁和周仲智兄弟两个,哥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