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杜月笙大传 >

第1节

杜月笙大传-第1节

小说: 杜月笙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富传奇性的人物。这不仅在于他以一个来自乡下的15岁孤儿,单枪匹马闯入上海滩,由一个三餐不继的小混混、小瘪三,摇身一变成为了威震上海滩的大亨、阔佬;还在于他发迹之后的所作所为,俨然已由流氓白相人“脱胎换骨”,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

    结识黄金荣,是杜月笙发迹于烟土的起点。黄金荣门生弟子众多,杜月笙作为一个小跟班后来居上,得以与年长于他20岁的大亨黄金荣称兄道弟,并一跃而成为仅次于黄金荣、张啸林的青帮大亨,靠的不仅仅是他的机警干练与足智多谋。

    杜月笙发迹后,很快青出于蓝,冲出法租界,占领英租界,放眼大上海。令一辈子蛰居法租界的黄金荣看得目瞪口呆……

    随后,杜月笙审时度势,晋身工商金融界,成为拥有几十个企业、同业公会的董事长、理事长、常务董事、常务理事等头衔的“现代实业家”……而跻身为“最具力量”的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更使杜月笙成为名正言顺的上海地方领袖,成为相当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

    与此同时,杜月笙长袖善舞,上下通吃。对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无不执礼甚恭,倾力结交,甚至结拜为把兄弟,或收为门生弟子。对失意政客、文人耆彦、报界影剧界人士更是给予经济奥援,或月奉规银,养为食客。而蒋氏高层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无不结为杜氏豪门密友……

    有这样一张足以操纵政界、工商金融界的关系网,有法租界做靠山,有帮会黑势力垫底,杜月笙在上海滩可谓左右逢源、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在发迹、晋身过程中,杜月笙如此如鱼得水,除了他过人的投机钻营本领与玩弄权术的狡诈,真正依赖的法宝、王牌,就是“取之于土(烟土),用之如土(粪土)”!

    杜月笙用钱,堪称民国第一大手笔。即使后来杜绝烟土,跻身工商金融界以后,收入大不如从前,但“用之如土”,一掷万金的豪爽、豪迈仍不改从前。

    当年在黄府当差,黄金荣看重的就是他的豪爽、义气,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给小弟兄们买吃的。尽管黄金荣一生小气吝啬,但他深深懂得,只有舍得用钱、会用钱,才能广结人脉,成就大事。

    黄金荣的眼光没错,杜月笙就是因为舍得用钱、会用钱,才使得他这个白相人出身的流氓大亨得以顺利晋身,有了与金融巨子、工商巨子、社会名流、政界高层称兄道弟、交欢于“师友之间”的身份资格。

    由于时局变化,由烟赌捆绑在一起的三大亨随着烟赌生意的衰落而分道扬镳。黄金荣自知已不合时宜,选择了退隐养老。张啸林刚愎自用,心浮气躁,有奶便是娘,最后上了日本人的船,在上海的铁血锄奸中被刺杀。杜月笙虽然无贵不交,但在与国民党高层的亲密接触与相互利用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以国民党为靠山。可悲的是,当杜月笙对国民党统治者失去了可利用价值,蒋介石便过河拆桥,兔死狗烹,令杜月笙伤透了心。

    杜月笙也曾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如救助灾民、热衷慈善,特别是他积极支持抗战,组织上海抗日救国会、上海抗敌后援会,积极组织募捐,支援前线抗战。他不受金钱利益驱使,绝不落水当汉奸,甚为难能可贵。在八年抗战之中,更是遥控上海地下工作,铁血锄奸,亦多为杜门弟子。尤其是,杜月笙也曾为八路军筹备过抗战物资。但他毕竟有多年的反共历史,自知罪孽深重,没有勇气投向人民。国民党败走台湾之前,蒋介石曾亲自出面令杜月笙离沪,他委婉拒绝追随蒋介石,最终选择了避居香港。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民国用钱第一大手笔,在上海滩呼风唤雨一掷万金的杜月笙,最终以区区十万美金的遗产谢幕人世,其晚境的凄凉与无奈,由此可见一斑。

    本书立足于翔实史料,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入手,力求再现杜月笙在波诡云谲的旧上海,起伏跌宕、充满传奇的一生。

 引子

    1931年6月9日上午,上海华、英、法三界居民万人空巷,倾城而出,从法租界华格臬路到金利源码头,人们摩肩接踵,层层叠叠,争相目睹一场空前绝后的盛况——

    一支由5000余人组成的仪仗队,由身骑阿拉伯骏马的英国巡捕、骑自行车的法租界安南巡捕和迈着正步的中国巡捕为开路先锋,由海军、陆军、公安、保卫团以及学生童子军,分别抬着政界、军界、租界、上海各界以及十八行省要人赠送的匾额、旗伞花亭,在军乐齐鸣、爆竹喧天之中缓缓行进……

    整个仪仗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颁发的“孝思不匮”大匾。而北洋政府的两位总统——徐世昌、曹锟,一位执政——段祺瑞,两位大帅——吴佩孚、张宗昌,一位少帅——张学良,各自送的大匾排列在一起,征战十多年的直、皖、奉、直鲁等各派系首脑统统在这里“聚集”,更是颇多耐人寻味。

    ——这仅仅是杜月笙奉主入祠的仪仗,接下来在高桥镇的开祠大典,聚集全国名角的三日“沪上空前未有之堂会”,其盛况更是无与伦比。

    杜月笙,何许人也?何以如此荣耀?

    44年前的鬼节,在上海县高桥镇杜家花园破败的老屋中,杜月笙作为杜家长子也是杜家的独生子降临人世。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一出生就鬼里鬼气的孩子日后会成为大上海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实中等待他的命运,不仅仅是三餐不继,3岁丧母,5岁丧父,8岁的时候继母神秘失踪。8岁孤儿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命运,似乎不难想象。

    由于受不了老娘舅一家的冷落和白眼,杜月笙干脆流落街头,由乞讨到偷鸡摸狗、打架斗殴、街头赌博,很快成了一帮同龄孩子的小头目。在高桥镇那个小地方,在一帮街头小混混中,杜月笙有了指挥若定、呼风唤雨的小派头。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杜月笙爱上了赌博。从此,他由儿时的试赌,到少年的滥赌,青年的溺赌,中年后的豪赌,一生与赌博结下不解之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13岁的杜月笙,开始历练出日后闯荡上海滩的基本素质: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的狠劲儿。

    15岁,杜月笙看到了不远处的上海滩,五光十色,波诡云谲。那里才是大展身手的地方!

    在高桥镇通往浦东渡口的小路上,杜月笙跪在送行的老外婆面前,连磕三个响头。

    老外婆伸出颤巍巍的双手,将几个铜板塞进杜月笙肩头的土布小包里。

    杜月笙抬起头,一把抹去脸上的泪水——

    “外婆,高桥家乡人人看不起我,我将来回来,一定要一身光鲜,一家风光!我要起家业,开祠堂!不然,我发誓永远不踏进这块土地!”

    在老外婆的泪眼婆娑中,杜月笙大步走向渡口,扑向大上海的十里洋场。

    29年后,杜月笙一身光鲜地回来了!起家祠、造藏书楼、建学塾,一掷百万大洋。这位“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的现代春申君,在内忧外患持续百年的旧中国,三日盛会,竟创下“堂上珠履十万客”,空前绝后的大场面!

    一个15岁的乡下小混混,是如何在大上海发迹、崛起的呢?

 烟花间里遇知己

    1902年春天,杜月笙闯进上海滩的时候,高楼大厦刚刚开始兴建,外滩的外白渡桥还是一座平桥,跑马厅但见一片芦蒿,泥城桥北荒烟漫漫。杜月笙在外滩下了船,怀揣着外婆托乡邻写的推荐信向西走,转眼之间便到了十六铺。

    十六铺一带地处上海水陆交通的要冲,从外滩一直到大东门,中外轮船公司如太古、怡和、招商、宁绍等都沿黄浦江建有码头。各大码头附近都是商贾云集,各色人等熙来攘往,周围货栈店铺鳞次栉比,人烟稠密,每天从早到晚,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刚从浦东乡下赶来的杜月笙,看到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由得热血沸腾,一种强烈投入其中的欲望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扉。他顾不上多看,就急急忙忙找到“鸿元盛”水果店。他晓得在水果店当学徒不过是他生活的一块跳板,他人生的舞台应该更大、更宽广。

    “鸿元盛”老板看过推荐信后,打量了一下杜月笙:人虽长得略显单薄,但个头还算说得过去,看上去也蛮机灵,加上看推荐人的面子,就留他在店里当了学徒。当学徒只管吃住,没有薪水,每个月只发两块剃头洗澡钱。杜月笙初来乍到,学生意的事自然沾不上边,整天除了在店里做些杂活,就是帮着老板娘做家务。

    老板娘小名叫花儿,是老板在上海做生意临时纳的小妾。花儿看上去比杜月笙大不了几岁,人虽说不上漂亮,但却泼辣风骚。杜月笙长到15岁,还没尝过女人的滋味。每当老板不在的时候,杜月笙的眼睛就往花儿身上瞟。他虽然不喜欢花儿那副泼妇相,可每当看到花儿那凸显的丰满大乳,就止不住瞪大眼睛,恨不能撩起那层薄薄的小褂,抱住她亲一口。

    这天上午杜月笙正在给老板收拾屋子,花儿从店堂回来,毫不避讳地当着杜月笙的面换褂子,白生生的胸部赤裸裸地出现在杜月笙面前。杜月笙看呆了,只觉得血直往头上涌。

    “小囝子,发什么呆?”不想,花儿竟然挺着胸走到杜月笙跟前,举起手里准备换上的小褂,说:“你帮我穿上。”

    这是杜月笙自有性别意识以来,第一次面对一个赤裸着上身的年轻女人。他哆哆嗦嗦接过小褂,手指划过花儿的乳房,花儿呻吟着向他身上贴过来。

    这真是郎有情,妾有意。杜月笙一把抱住花儿,腾出一只手在花儿胸脯上又揉又捏。花儿呻吟着,使劲往里屋挣。

    杜月笙明白花儿的意思,可是他突然停住了。他不是不想占这个送上门的大便宜,他是担心大白天这种事情不好做。自家在上海滩尚未站住脚,这一晌要是出点事体岂不闯了穷祸!

    “怕啥?老东西到码头接货去了……”

    花儿的声音变得软软的,杜月笙被撩拨得欲火难耐,立马与花儿搂抱着向里屋走去。

    偏巧在这个时候,前边店堂里传来师兄王国生的喊声——

    “月笙,你在哪儿呢?快过来搬货!”

    杜月笙吓了一跳,一肚子的柔情蜜意全都吓跑了,立刻推开花儿,向店堂跑去。刚跑到通往店堂的后门口,就见老板像一座黑铁塔站在那里,堵住了他的去路。

    老板两眼虎视眈眈,看着慌慌张张跑过来的杜月笙。杜月笙心里蓦然一惊,表面却不露声色,就像刚放下手里的其他活计,匆匆跑出来搬货一样,问一声“老板好”,脚步都没停,就从老板身边绕过,一溜小跑进了店堂。

    这倒令老板疑惑不解了,盯着杜月笙的背影看了半晌,这才想起去看看自己的老婆。等他进到后面睡房,花儿早已经穿上小褂,整理好头发。

    “莫不是我回来的辰光不对,搅了你的好事?”老板话里有话。

    “有啥话你就直接说吧,别拐弯抹角的。”花儿脖子一梗,若无其事地说。

    花儿虽然是小妾,可她的堂兄是码头上一霸,老板多有仰仗,轻易不敢得罪。但这件事在老板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因为平时店堂里最少要留两个人,老板不在的时候老板娘要在这里坐镇。今天花儿明明知道大伙都去码头接货了,却不到店堂来,偏偏杜月笙也在后面,店堂里只剩了王国生一个人,老板怎么能不起疑心?可没抓住把柄,也只得作罢。

    这之后,老板不敢再把杜月笙留在店里,只好让他跑外,做些提货送货的活计。这下子杜月笙反倒因祸得福,犹如脱缰的野马,头也不回地奔向小店外面的大世界。

    十六铺的水果店大多是做中盘批发,就是把从大水果行批发来的水果转卖给零售摊、店和流动商贩,有时候也直接去轮船、码头接货,然后直接给零售商送货上门。杜月笙开始跑外之后,很快就摸清了店里的经营方式,加上他脑瓜活络,渐渐得到老板的认可,做起了兜揽生意的营生。

    穿梭往来于十六铺的大街小巷,杜月笙有种鱼入大海的感觉。看着那些流连于土行(贩卖鸦片的商行)、燕子窝(吸食鸦片的烟馆)、赌台、花烟间的官洋商贩、流氓白相人以及地痞无赖,杜月笙羡慕极了。但他清楚,自己只不过是个水果店的小伙计,还没有资格在这个地界里混。不过他相信,一准会有那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