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素食主义 >

第13节

素食主义-第13节

小说: 素食主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年前,一位朋友曾写过一篇叫座的文章叫《天天吃肉如过年》,大意是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现在却是天天如同过年,以大多数朴素的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而言,我们已生活在理想之中了。这篇文章之所以叫座,大概因为它确实代表了中国人目前生活水平的现实,也概括了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生活的内容。  的确,据统计中国人对肉食的需求量增长惊人,消费种类也由传统的猪肉,向牛、羊、禽、鱼多元化发展,肉食消费量在1988年至1998年十年间整整增长了一倍,达到了人均46公斤。目前中国的肉食消费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平均值的两倍,超过了韩国和日本等高收入的亚洲国家,从而成为在东方饮食习惯的国家中,肉食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猪肉消费更名列世界第一。  对于大多数热衷于〃奔小康〃的人看来,这似乎正是生活质量提高,国泰民安的一种象征,然而从生态学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深远眼光来看,这对人口已达13亿的中国来说,却不啻于一场灭顶之灾!  如果与那位朋友一样,全中国人真的都沉醉于〃天天吃肉如过年〃的超级幻觉之中,我相信,这种美梦做不了几年就会醒来。而且醒来之后,将永无宁日!


第六部分:肉食 中国人必须说不土地负担不起肉欲(图)

  对于中国只用了不到全球8%的耕地而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的事实,中国人可以非常自豪的。但诸位要知道,这自豪中的相当部分,是靠压榨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的。很少有人知道,我们每生产1公斤粮食需要多少流失的土地来换取!这个数字在贵州乌江是47公斤,在四川中部是53公斤,在陕北则高达107公斤; 而在甘肃竟达到了140公斤的水土流失极致!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能用于耕种的土地比例不高,其后备资源更是极为有限。官方数字表明,过去30年中,有1500万公顷的耕地转为其它用途,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这仅仅是官方的统计数字,而实际情况可能还更严重。中国农田减少的同时,它的粮食需求量却在猛增,人地矛盾愈加突出。  迄今为止,中国没有进口大量粮食来满足对粮食日益增加的需求,这主要是农业改革和价格提高刺激增产的结果。而这些强心针似的粮食增产背后的事实是:为了提高产量,农民大量施用、滥用化肥,其结果就是致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侵蚀情况更加严重。近几年,这已引起减产并造成了损失,而从长远来看,化肥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更是无法计量。据1995年统计数字,中国每公顷土地化肥用量为261公斤,为世界第一。  单纯供养12亿人口的粮食已使我们的土地不堪重负,对肉食和乳制品需求的激增则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牧草地的使用超过了持续增产的能力,因此必须用粮食喂养牲畜,这使谷物需求量更加大幅度上升。在1990年,饲养用谷物已占谷物总量的20%,而到1999年已占到将近40%。据统计,每个中国公民一年增加1磅猪肉的消费量,就需要增加250万吨谷物。也就是说,12亿人口的饮食习惯即使只有微小的变化,也会对世界资源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中国和印度达到目前美国对蛋白质(主要来源为家畜、牛肉、人工养殖鱼)的消费水平,世界谷物产量必须比现在高出5倍!如此而已一来,地球再大也负担不起人类的肉欲。  目前中国的草场退化现象极为严重,过度放牧已引起了13亿亩的土地退化,内蒙古、新疆的牧区已很少能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了。过度放牧破坏了水源的涵养功能,导致了流域生态严重失衡,沙尘暴肆意纵横。例如环境专家分析,由于过度放牧,内蒙额济纳荒漠绿洲将在30年后变成不毛之地而融入茫茫沙漠,15万牧民将成为〃生态难民〃再度迁居,数百里边防线将失去唯一的绿洲支撑点。尽管如此,由于肉类食品需求增加的刺激,这些草场的牲畜畜养量还在逐年递增。  大量肉食品的消费是中国这片土地根本无法承受的负荷,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对肉食的需求量。作为个人而言,减低肉欲,成为一个素食者,只在饮食上作的简单改变,就有可能将土地从重负中解救出来这难道不比每天多吃一箸子肉更具有意义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