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3956-孔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 >

第5节

3956-孔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第5节

小说: 3956-孔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时,慈禧太后决意利用义和团“抵御外侮”,山西巡抚毓贤闻讯大喜。此人极端排外,1899年他任山东巡抚时,义和团刚刚兴起,他主张“因而用之”,而不主张剿灭。列强对他深为不满,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将毓贤革职,但毓贤毕竟是慈禧太后的亲信,不久又被委任为山西巡抚。这一次,他可以向洋人报一箭之仇了。当时他刚由山东调任为山西巡抚,即任后便大肆唆使清兵和团民在各地焚烧教堂杀戮教徒。    
    1900年6月27日,在太原东夹巷教堂前,义和团和教堂内的外国人发生冲突,4名义和团民被打死,毓贤听说后,立即将教堂内的44名外国人全部杀死。不久,他又指使卫队冒充义和团,在巡抚衙门前杀害外国的男女老幼共200余人。    
    这时,孔祥熙刚刚来到榆次,顺道去拜访时任榆次知县的五叔孔繁杏。在孔祥熙眼里,除了父亲,最能谈得拢的就算这位小叔叔了,相应的,孔繁杏在子侄辈里最偏爱的就是孔祥熙。但是在孔家族人的眼中,叔侄二人都是违背祖训的叛逆者,一个应科考走官场,一个背弃家训祖训皈依基督教。相同的经历,使得叔侄二人同病相怜。正在叔叔家盘桓的孔祥熙听到毓贤残杀教众的消息后,大吃一惊。洋人大夫救过他的性命,他又在洋人办的学校读书,所以他对洋人有很深的感情,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不管。由于担心太谷华美公学的老师们的安全,就不顾叔叔的再三劝阻,孔祥熙急忙赶回太谷。    
    父亲孔繁慈看到远行的儿子归来,欣喜异常。但眼下的时局是只要跟洋人有一点瓜葛的都会受到牵连,何况孔祥熙这个自幼就跟洋人关系密切的教徒呢!孔繁慈着实为儿子担心。孔祥熙顾不了父亲的担心了,眼下,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洋教师生命危在旦夕,他瞒着父亲跑到教堂力劝这些洋人随自己到榆次暂避,但被拒绝了。几位美国传教士把自己的遗物交给孔祥熙,叫他捎回美国。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义和团很快就知道了孔祥熙的行为,便扬言要抓住孔祥熙,并处以极刑。眼看着太谷是待不下去了,这时又是小叔叔孔繁杏向孔祥熙伸出了援助之手,利用探亲的机会把孔祥熙兄妹偷偷地带出太谷,孔祥熙这才躲过一劫。    
    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19日,侵略军攻占北京。出尔反尔的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27日,慈禧途经山西,命光绪帝下“罪己诏”,向侵略军谢罪,并命令各地保护教民,同时下令清军剿杀义和团团民,并让李鸿章北上向八国乞和。而此时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扬言,要对发生教案的地方予以报复,八国侵略军于是开始进攻山西。    
    恰巧此时的孔祥熙接到潞河学院发来的复课通知,他便收拾行装从山西返回北京通州。但是孔祥熙回到北京通州后,并没有立即回校上课,而是穿梭于外国传教士之间,与他们频繁地接触起来。孔祥熙先后拜见了英国传教士叶守贞和李提摩太。叶守贞是英国贵族,有30年在中国传教的历史,精通多国语言,正在八国联军总部担任要职,干着有损于中国人民的罪恶勾当。李提摩太也是一个有名的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办有广学会,侨居中国多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当时正应李鸿章的邀请,帮助协调中外关系。当孔祥熙听到联军要攻打山西的消息时,甚为忧虑。正好在联军中任职的英国人叶守贞向其询问在太原设立的医院情况。孔祥熙便告诉他,晋省的团民“暴乱”完全应由巡抚毓贤负责,与百姓无关。叶守贞听了后,表示同意,随即把孔祥熙介绍给李提摩太。孔祥熙对李提摩太说:“庚子之变,皆因民众无知所致。如欲永息教案,必须开通民智,提倡科学及其他新文明教育。”李提摩太深以为然。随后李提摩太根据孔祥熙提供的信息拟订了解决山西教案的6条条文。主要包括:清政府惩办毓贤;山西负担75万两白银的抚恤金。(后来,李提摩太用这笔钱创办了山西大学堂,这便是山西大学的前身。)    
    由于叶守贞和李提摩太二人代表英美两国的利益,英美以为继续扩大战争对德、俄有利,于是接受了李提摩太的方案,停止了向山西进军。随后,深得洋人赏识的孔祥熙作为华北教会派赴山西教案善后谈判代表叶守贞和文阿德的助手,赴晋谈判。    
    办理太谷教案事毕之后,美国华北公理会对孔祥熙“忠心事主”的品质和处事干练的才能十分赏识,决定推荐孔祥熙到美国欧柏林大学学习。孔祥熙在华北公理会中也声名鹊起。据说,当时孔祥熙在太谷冒险援助教士,并在北京进言洋教士促成山西教案的解决之事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潞河学院,师生们引以为荣。事后当他返回学校时,校园内竟组织了自发的欢迎活动。但这也只是据说,事实究竟如何,我们却也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之后不久,经潞河学院教务会议通过,由该校资送孔祥熙赴美留学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在赴美留学之前,孔祥熙作为一名热血青年,曾有过一段“没成功”的义举。公元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消息传至通州,中国学生群情激愤。孔祥熙和李进方日谈国事,说到四万万又五千万两白银的赔款,两人不禁义愤填膺,商量着要去刺杀慈禧太后。二人商量着要混进宫中,扔一两颗炸弹,把慈禧太后炸死。孔祥熙到自己家在北京开的票号取了几百块大洋给了李进方,叫他去买炸弹。准备完毕之后,他们来到紫禁城北门等太监,想收买小太监混入宫里。    
    但是二人毕竟年纪还小,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们一直等到晚上,都没见到一个太监。二人不肯死心,于是顺着宫墙乱转,想找个缺口进去,可宫墙高大,城下还有几米宽的护城河。两人转了半天又累又饿,只得返回住处。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两人锐气尽消,于是返回学校。刺杀慈禧的计划到此夭折,孔祥熙的“爱国青年”梦也就此破灭了。


《孔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 一热血青年(2)

    可是另外一边,孔祥熙的好运气又来了。原来当联军放弃进攻山西后,李鸿章不明就里,就到处打听其中缘由。李鸿章的参赞吴汝纶了解情况,就告诉了李鸿章事情的经过。李鸿章向来喜欢“奖掖后进”,就叫来孔祥熙,打算给他一个“帮办洋务”的头衔,叫他“参办教案”。此时的孔祥熙对慈禧太后是深恶痛绝,不想与她的政府合作,就婉言拒绝了李鸿章,表示自己将赴美留学。虽然对孔祥熙的拒绝很不满意,但鉴于孔祥熙在“庚子之难”中保全了山西免受侵略,临别之际,李鸿章还是以“议和大臣一等肃毅伯”的名义,给孔祥熙发了一个赴美的护照,还写信给驻美大使伍廷芳,要他对孔祥熙多加照顾。虽然对清政府的官职没有太大的眷恋,但是对李鸿章给自己开的这条便利之路,孔祥熙还是欣然接受的。    
    对于自己在庚子年间的这一段经历,孔祥熙在1943年11月1日,其就任财政部长10周年纪念会上,曾非常生动并大肆渲染地描述了他一生中这段最为得意的一页:“当八国联军占了北京、天津,将要再向西进攻的时候,清廷恐惧万分,以为如果再攻山西,和议必不能成,国家就要全盘动摇了。当时,我接到潞河学院通知,复课在即,我便赶回北京,希望完成毕业考试。    
    “到京后,有英国的叶守贞大夫来询问其在山西太原所设立之医院情形……当他问到山西拳匪杀害教士教民的情形,我就特为解释,并述明晋省的拳匪暴乱,完全应由山西巡抚毓贤一人负责,与一般贫民无关。例如巡抚衙门门口200余外国男女老幼之屠杀,即为毓贤卫队以红布包头,伪装拳匪所为者。叶大夫听到我的报告以后,他又转知(告)了李提摩太先生……固自教案发生以来,议和大臣李鸿章在外交上十分困难,为了便利外交工作的进行,他就聘请李提摩太先生协助,代为折冲此案。    
    “当时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联军对山西进军一事,主张分歧。李鸿章的意思,希望借重李提摩太先生的关系,来设法阻止联军向山西进攻。倘能将山西教案作一合理公平的解决,就使交涉上便利得多了。同时他还拨出库银75万两,作为山西殉难教士的抚恤金,交付李氏处理。李提摩太先生由叶大夫处知悉我来京消息,次日即来访我,我们二人当天曾作了一次很深很长的谈话,谈话内容是先将教案之经过详细说明,其次将拳匪倡乱动机仔细剖解,结论指出,此案之发生,纯因人民无知所致……    
    “李鸿章虽身为议和大臣,而清廷却无人主政,办理交涉,颇费周章,尤以德、法、意三国力主向山西进军最感棘手。由我对叶、李两氏说明山西教案之真相,而英美乃坚定立场,决定由联军要求清廷惩办祸首毓贤等,不再进军扰民。于是联军入攻山西计划,就因外交之折冲而作罢。    
    “联军方面的放弃山西,连李鸿章都觉得有些奇怪,他摸不清联军的态度何以会由强硬转为缓和了,就向各方面打听其中的缘故。……吴挚甫(汝纶)知道联军态度转变,其中有一部分是我的作用,所以就把这始末根由向合肥(李鸿章)说了。    
    “合肥那时已经七十有八岁了,凭他几十年办理外交的经验,知道折冲是很难办的一回事,我这个刚刚走出茅庐的后生晚辈,居然可以片言解纷,化干戈为玉帛,替国家在外交上解决了重大的困难,使他非常惊异,凭着他那喜欢‘奖掖后进’的脾气,立刻命吴挚甫……来找我,约去谈话,并且想要邀我出来‘参办教案’,给我一个‘帮办洋务’的名义。但是我因前时曾发誓不与西太后主持下的政府合作,同时觉得要为国家做事非求新知不可,所以就谢绝了李合肥的好意。    
    “后来我想起山西那几位被害的传教士,有两位是美国人,曾经托我把他们的信送回家去,我借着这个机会,何不到美国去一趟,而且顺便在美国读书深造呢?我把这个意思间接和李鸿章说了,李鸿章表示同意……发给了我一个赴美的护照,动身的时候,李鸿章还电我国驻美公使伍秋府关照。这种殊荣,简直就不是我始料所及的了。”


《孔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 一留洋海外(1)

    1901年初,孔祥熙以优异的成绩从潞河学院毕业。由于在山西教案中“忠心事主”的突出表现,在华北公理会的推荐下,孔祥熙被资送到美国读书,这在当时是很多人的梦想,孔祥熙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当时摆在孔祥熙面前的还有另外一条路:在山西教案过程中,李鸿章对孔祥熙在其中起的作用大加赞赏,他认为正是孔祥熙在其中的调停,才使得八国联军放弃进攻山西,所以李鸿章极力推荐孔祥熙出来做官。但是当时的孔祥熙志向却不在此,他向往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政治、经济、文化等。    
    孔祥熙从10岁进太谷仁术医院治病,11~15岁就读于福音小学,16~20岁只身到潞河学院学习直至毕业。这中间每次都要经过他自己顽强的苦苦拼搏奋斗,都需要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来冲破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阻挠,包括他的特殊家族的指责,而最终得以实现的。这些经历都给孔祥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孔祥熙都非常珍惜。这次留洋海外的机会,更是不能放弃。再加上孔祥熙小的时候,在父亲的教导下读过四书五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较深层次的理解。经过对中西文化的反复比较,加上他在潞河学院读书期间中国所发生的种种事实,他对当时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心里已然是非常明了。所听的、所见的和所亲身经历的都使孔祥熙深深地感到,当时中国的文化状况,已不能适应今天世界发展的需要了。只有打破中国几千年的闭关自守和故步自封的传统局面,吸取西方文化精华,中国才能进步,民族才能自立,人民才能获得新生。此时正处于敢想敢干的年龄段的孔祥熙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抱着实业救国的远大理想,他决心远涉重洋,赴美留学。    
    在麦美德教士护送下,他们取道上海、日本,远渡重洋,前往美国。这一年,孔祥熙21岁。进入欧柏林大学后,从1901~1904年孔祥熙在此学习了4年。在校期间,孔祥熙称得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他读书用功,孜孜不倦,惟恐落在美国人后面而让人看不起。本来在潞河学院读书时,孔祥熙的英语已具备了一定的根基,每次考试在所有学生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