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 >

第8节

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第8节

小说: 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路学长导演的这部作品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他那熟悉的“在心灵上长大成人”的主题,但是这一次,它渗透在一个叙述娴熟的犯罪故事里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的。这里有经典犯罪片里罪犯与英雄的对抗,尽管这英雄在开始时曾那样怯懦,但他却能赢得观众的认同,这里也有发挥到极致的紧张和悬念,但它和对主人公的怨悔和自责的细腻心理描写并呈,并不让人感到突兀和不和谐。正是创作者的才华使得这部表面看来很常规的低成本电影不仅超越了常见的刀光剑影的犯罪片,也超越了仅仅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的简单社会学宣传片。它不仅好看,而且也渗透出作者严肃的人文思考和关怀。


第一部分路学长/《长大成人》1997(4)

    《卡拉是条狗》    
    彩色 35mm2003年    
    出 品 人:王中军    
    监制:冯小刚 王中磊    
    策划:王一 杜扬    
    导演:路学长    
    编剧:路学长    
    主演:葛优 丁嘉丽    
    联合主演:李滨 李勤勤 夏雨 李敏    
    出品: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故事梗概    
    工人老二的家庭成员很简单:下岗在家的老婆玉兰,上高中的儿子亮亮,还有一条叫卡拉的杂种狗。    
    一天晚上,玉兰下楼去遛狗,这事儿原本是老二的,但这天正好赶上他上夜班。玉兰怎么也想不到,老二上夜班,警察晚上也不闲着——加班抓没有狗证的狗!卡拉没狗证,玉兰觉得在这么一条杂种狗身上花5000元钱办个狗证,这日子就别过了!要不是老二把卡拉当亲儿子似的,玉兰压根儿就不打算养它。警察说了,如果第二天下午四点以前不去办狗证的话,老二可能就永远见不着卡拉了。    
    亮亮对卡拉被捕的事,表面上觉得无所谓,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谁让卡拉老把他私藏的肥腿裤找出来,害得他净被他爸数落。但孩子毕竟是孩子,顺从忠诚的卡拉要是真的就这样从家里消失了,亮亮的心里也挺难过的。半夜,亮亮想通过同学“胖子”的关系,把卡拉从派出所弄出来,但“胖子”的爸爸——民警老梁没给他这个面子。    
    第二天早晨,下夜班的老二知道了卡拉被捕的事,心里的别扭劲儿就别提了。可事已至此,要让卡拉重新回到这个家,办法只有两个:要么花5000元钱办个狗证,要么托熟人走关系把狗拿回来。5000元钱对老二这样的家庭来说真不是个小数。玉兰不答应不说,他自己也不忍心为了养一条狗,从人的嘴里抠那点过日子的钱。灵机一动,老二想出一个主意。    
    杨丽原来是老二的同事,30来岁,离婚了。就是在她闹离婚的时候,老二和她慢慢熟了起来。那时候杨丽苦闷,有什么话她总愿意说给实在的老二听。一来二去,俩人成了朋友。卡拉就是杨丽家的狗下的仔儿。所以当老二向杨丽提出借狗证的事,她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可事情并没有老二想的那么顺利。警察看出了狗证上的照片与卡拉的样子不相符合。老二的主意落了空。为了一条杂种狗,杨丽觉得老二犯不着这么折腾。但老二告诉她,从单位到家里,每天自己都想着法儿让别人高兴,只有卡拉每天想着法地让自己高兴。在卡拉面前,老二才觉得自己有点人样儿。杨丽决定再帮帮老二。    
    杨丽带着老二去找她认识的熟人。她托他,他再托他……俩人在喧闹拥挤的城市里没头苍蝇似地转来转去,低声下气地托朋友找朋友。费尽周折,朋友的朋友送来的依然不是卡拉。    
    事情似乎只剩下一个解决办法:花钱办证。当老二从阳台的破纸箱里拿出他为卡拉攒下的1500元钱的时候,一场家庭战争爆发了。玉兰觉得老二委屈了自己。她为这个家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可老二却为了条狗藏私房钱,还跟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杨丽)不清不楚的……看着老婆委屈的样子,老二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存折上的那点定期存款,一家人得靠它吃饭,孩子要用它上学,生了病要用它看病……老二还不是那么不顾家的人。    
    更糟糕的事情接踵而来。中午放学的时候,亮亮阴差阳错地卷进了“胖子”——一个专门在学校门口劫钱的社会青年的纠纷中。无意间,亮亮撞断了那个青年的胳膊,而被他的家长告进了派出所……    
    下午四点,也就是警察说的办狗证的最后期限,老二、玉兰、亮亮,还有卡拉,这个简单的三口或者说四口之家集合在派出所。玉兰为了卡拉还是把钱取出来了……老二告诉儿子,他已经托人了,晚上有人把卡拉给他们送回来……而亮亮却对老二说,他已经不信他的话了,他从来就没瞧得起他这个爸爸……卡拉被警察装上了运狗的车,它伸出头来,发出了无力的哀叫声……    
    运狗车开出了派出所的大门。    
    老二心里还在想着,晚上七点会有人把卡拉送回来的……


第一部分霍建起/《赢家》1995(1)(图)

    霍建起    
    霍建起1958年1月20日生于北京。    
    1978年9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担任美术设计。    
    1982年到1992年10月间,在十余部影片中担任美术师。与导演田壮壮合作,拍摄了影片《九月》、《盗马贼》;与导演夏刚合作,拍摄了影片《大撒把》、《遭遇激情》等。    
    1995年独立执导第一部影片《赢家》。这是一部表现残疾人爱情生活的影片,在国内取得很大的成功,获得当年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拍摄、最佳男演员五项提名,并获得导演处女作奖;同时获得华表奖优秀影片奖,最佳编剧奖、上海影评人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等奖项。    
    1996年拍摄影片《歌手》。这是一部表现现代都市爱情生活的影片。    
    1998年拍摄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这是一部表现父子之间情感的影片。该片获得1999年金鸡奖六项提名,并获得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男演员奖;获得1999年第23届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观众最喜欢的影片大奖、2000年第31届印度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孔雀奖、上海影评人十佳影片奖。    
    1999年拍摄了影片《九九艳阳天》,这是关于老年人生活的影片。    
    2000年拍摄了影片《蓝色爱情》,该片获得2001年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华表奖优秀导演奖,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等。    
    2002年拍摄影片《生活秀》,该片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奖;金鸡奖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奖。    
    2003年拍摄影片《暖》,该片获得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麒麟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    
    2004年拍摄新片《情人结》。    
    导演访谈/霍建起    
    ●现象工作室(以下简称现象):《暖》在日本获奖,《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也获得了极高的票房,也受到观众的好评,而在国内却反映不是那么高,你认为是和观众的欣赏水平有关呢还是中国的电影发行的问题?    
    ○霍建起(以下简称霍):观众倒没什么,片子也不是特别费解看不懂。可能我们没有很好的发行影片的不同方式,使得对影片都是一种发行方式。    
    ●现象:在日本呢?    
    ○霍:日本的发行方式比较多,不是用一种方式发行不同的片子,我觉得可能差距在这儿。再一个,日本多年的电影经营已经形成了一套模式,我们这方面可能不够健全,但是我觉得现在好多了,比如说过去去国外特羡慕在一个地方有这么多影院,可以选择不同的影院看,现在我们影院多起来了,变成老百姓看电影和娱乐的场所,这就给不同的影片提供了不同的机会。另外,现在很多影片也都在考虑商业因素,但不是考虑了就能有商业成果,最主要的是把电影做好。不同影片有不同的观众群。    
    ●现象:在《暖》中您起用了日本演员,是不是出于商业考虑?    
    ○霍:说明投资方已经开始考虑商业的因素。考虑到在日本的发行,考虑到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那个演员也很合适,形象比较好,再说又演一个哑巴,不说话,没有语言障碍。    
    ●现象:您的影片在描述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之间差别很大,乡村生活给人的感觉很轻松很唯美,而城市生活很灰暗,像《生活秀》就让人觉得生活太艰难了。    
    ○霍:我就想把乡村生活表现得很诗情画意,略去了艰苦,把城市优越生活中的艰苦表现出来。    
    我想从电影本身找到一些特殊的方式,那些华美的生活大家都见过。在如诗如画的环境里生活依然是艰辛的,我觉得这样的影片反而会更凝聚。    
    ●现象:《那山那人那狗》和《暖》在日本发行很好,你觉得拿到西方一些国家还能像在日本一样受欢迎吗?    
    ○霍:这两部电影有日本民族的特殊的东西在里边,在西方很受欢迎,在美国纽约也放映了半年,听说很好,这个影片只要看了就会认同就会传播,这主要是在于它人性上的普遍的认同。西方人同样有父子关系,日本人可能体验更深,但西方人依然有这种感受。因为父亲出去做事情是为支撑家里的生活,这种情况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    
    ●现象:《蓝色爱情》里面的台词有没有特殊处理过?像旁白和舞台剧和主人翁的生活及剧情都是同步的,你是怎么考虑的?    
    ○霍:当时是有意识这样去做,这其实也是做一个实验看看能不能把戏和她的生活融在一起,是不是更有艺术。    
    ●现象:您的影片有些是从小说改编过来的,像《暖》结尾和原著就不一样,为什么要做那样的变动?    
    ○霍:改动的因素比较多。我们想了好多,比较艰难。莫言也出了主意,想了这样的结尾,我觉得挺好。    
    ●现象:剧本大多都是您夫人改编的,有没有想过以后让别人来写或改编呢?    
    ○霍:会呀,这都是原来拍片的时候形成的一种习惯,以后如果她有时间有感觉也可以写,她也希望我能和其他人合作。    
    ●现象:您的影片大多艺术性要比商业性强,那您觉得以后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有个什么样的定位?    
    ○霍:电影既是商品也是艺术,它负载着这两种东西,做艺术电影自主权相对大一点,因为它的规模没那么大,只要能把故事拍起来就可以了,而商业电影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很好的商业机制运作。这离导演其实挺远的。    
    ●现象:那您有没有想过拍几部商业电影,赚来大量资金后再做自己喜欢的电影?    
    ○霍:没想过,我现在也能拍自己喜欢的电影啊。    
    ●现象:以后有没有想过拍一些纯商业性、娱乐性因素很大的影片?    
    ○霍:首先要有一个这样的选题,最主要是有这样一笔钱。什么是商业影片?商业的运作,明星的阵容,商业的宣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业影片的宣传费比我们拍一个普通片子的制作费都要高,如果说有这样的机会又觉得故事特有意思,可以做,没什么不可以做的,我绝对不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我必须要有感觉。    
    ●现象:您是不是会对像《那人那山那狗》和《暖》这种题材更有感觉呢?    
    ○霍:那当然了,这种题材有心灵上的震动。那种纯商业性的影片,跟你生活太远了,已经没有感觉了。拍你自己有感受的东西会特别有意义。    
    ●现象:您的影片有些是描写乡村生活的,那有没有想过像《寻枪》一样适当添加一些方言?    
    ○霍:当时也想过,但我是北京人,不好把握他们的方言,拍出来之后或许人家会说这不是标准的江西话或者陕西话,就像北方人在一起说笑话我们可能会哈哈大笑但南方人未必会笑,它需要语境。再说电影是风格多样的,要是大家都去拍方言片了,可能大家就不愿意看了。


第一部分霍建起/《赢家》1995(2)(图)

    《那山那人那狗》    
    作品赏析/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    
    彩色 35mm1998年    
    长度:90分钟    
    导演:霍建起    
    编剧:思芜    
    摄影:赵镭    
    美术:宋军    
    录音:关键    
    作曲:王晓峰    
    主演:滕汝骏 刘烨    
    摄制:潇湘电影制片厂故事梗概    
    山里的老邮差年老多病,即将退休,儿子接了他的班。第一次去送信,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