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象:最后一个问题,我发现在你的片子里,爱情总是等于,或者说或多或少包含着欺骗。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受你个人对于爱情看法的影响?
○娄:有吗?我怎么没觉得?
●现象:比如《周末情人》里,阿西出狱后,就认为是李欣背叛了他。《苏州河》里,牡丹知道马达欺骗了她以后,跳进了苏州河。《紫蝴蝶》里,章子怡和伊村亨重叙旧情也是别有所图……
○娄:哦,这个你没说我还真没发现。但你得承认,我的电影里还是相信爱情的存在吧?
●现象:对,这个当然有。
○娄:那就得了,那就说明我还是有积极的一面嘛!(笑)
(采访:张宏宇)
第一部分娄烨/《周末情人》1993(4)(图)
《苏州河》
《苏州河》
彩色35mm 1997年
导演编剧:娄烨
制片人:耐安菲利普•;泊拜
摄影:王昱
剪接:卡尔•;里德
作曲:约克•;莱茵伯格
美术:李卓艺
主演:周迅贾宏声耐安华仲恺
词曲:窦鹏
出品:梦工场伊圣制片公司故事梗概
这是一个由我——一个摄影师——讲述的故事。马达在这个城市里是个跑腿的,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一个地方取货,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另一个地方,拥挤的城市和让人叫苦连天的道路交通,使马达从事的这个新兴行业生意兴隆。
马达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客户。他们送什么的都有,有些看上去还有些奇奇怪怪的,有一天居然有人让他送“人”。这个人是个小女孩,她叫牡丹,牡丹的父亲是个酒商,他生活中只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酒和女人,每次找来女人,他就会打电话招来马达,让马达把牡丹送到她姑姑家里去。
几次下来,马达和牡丹也混熟了。牡丹也经常要求马达在送她到姑姑家之前,带她去一处自己常去的酒吧。然而,没有人知道一个阴谋正在进行,马达不单单是一个跑腿的,马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他的老情人萧红一起搞这个阴谋。可是马达已经开始喜欢可爱的牡丹了。牡丹也喜欢上了马达,牡丹得知自己所爱的马达绑架了自己之后,绝望地跳入了苏州河,牡丹失踪,马达被捕。
几年后,出狱后的马达在城市中到处寻找牡丹的踪迹,他沿着苏州河寻找着,因为他认为牡丹没有死,仍然活着。于是,马达在苏州河畔偶然碰见了一个酷似牡丹的女孩“美美”,美美又把他带到了一个叫做“开心馆”的酒吧,于是马达见到了一些美美身边的人:“开心馆”的老板、美美已经分手的男朋友和一个从事“摄影服务”的我,故事就在这些人物之间展开,马达不断地向美美讲起他和牡丹之间的故事。美美在听马达讲述牡丹的故事的时候,对马达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的叙述里,后来马达在一家24小时店找到了他的牡丹,他们喝下了有毒的伏特加酒,他们的尸体在苏州河里被发现。美美目睹了马达和牡丹的爱情故事的结束,而“我”因为无法回答美美“假如我消失了,你是不是也会像马达寻找牡丹那样找我”的问题,而错失了美美的爱情,期待着下一次爱情的到达。
《紫蝴蝶》
《紫蝴蝶》
彩色35MM2003年
片长:127分钟
出 品 人:朱永德
总 监 制:卓伍王薇
监制:耐安杨诚仲峥
导演:娄烨
编剧:娄烨
主演:章子怡刘烨仲村亨冯远征李冰冰
摄制出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故事梗概
1928年,满洲。日本翻译伊丹英彦离开中国情侣丁慧返回东京。数年后他到上海时,已成为一名特务。而丁慧目睹了主办抗日报纸的哥哥被日本人刺杀之后来到上海,参加了对日地下抵抗组织,并与组织首领谢明产生感情。
抵抗组织从外地聘请了一名杀手,计划暗杀日本情报人员山本。在火车站,一个非常偶然的纰漏,使火车上坐在该杀手对面的小职员司徒被误以为是杀手。抵抗组织成员上前与司徒接头并提供暗杀对象资料,“杀手”的异常反应引起混乱,枪战中,负责掩护接头者的丁慧误杀了来接站的司徒女友依玲。
拿到资料的司徒被山本的手下伊丹英彦抓获,严刑拷打之下的他对这一切懵然无知。伊丹从抵抗组织内部的奸细处得知司徒的确是盲打误撞进来的倒霉蛋,便把他放了。抵抗组织却认为被释放的司徒已成为汉奸,要将其消灭。司徒从一个局外人变成深陷混乱,受到日本情报机关与抵抗组织的双重威胁,却对任何一方都完全无法解释。而伊丹偶遇旧情人丁慧,两人的会面偏又被司徒发现,这让司徒对身边的事情彻底迷惑,而为依玲的复仇更是完全没有目标。
对失去真正杀手的抵抗组织来说,他们必须自己完成暗杀山本的计划。新旧情人正好分处两个阵营的丁慧,成为双方互相设局必须利用的重要对象,加之误杀无辜的内心折磨,她同样极度茫然。
丁慧随伊丹来到日本人的会所参加聚会,两人相拥起舞。伊丹告诉丁慧,山本不会来了,谢明也不会来了,他已经死了。震惊的丁慧刺伤伊丹,司徒闯进舞场,枪杀伊丹之后,调转枪口对准了丁慧。
《周末情人》
彩色:35mm 98分钟1993年
导演:娄烨
出品人:章绍同
监制:阎一展
制片人:耐安张海明
编剧:徐勤
摄影:张锡贵
美术:李继贤
录音:吕家进
主演:马晓晴贾宏声王志文耐安王小帅
出品:福建电影制片厂
摄制:海南星海不动产有限公司故事梗概
阿西和李欣是高中同学也是相好,他们每周末趁李欣父母不在家时约会。不料事情被某同学告发,阿西愤而报复,失手将其打死,在1985年的一个周末被捕入狱。
一次误会让李欣认识了拉拉,拉拉每个周末都邀李欣看电影,渐渐地他们成为情人。
1993年阿西出狱了,他的突然出现给李欣的感情世界刮来了一股飓风。阿西打伤了拉拉,受伤的拉拉被晨晨救起,并被介绍到她的丈夫张驰所组建的摇滚乐队中任主唱。张驰和他的乐队成员的生活笼罩在焦躁、迷惘的情绪中,他们都面临着事业和情感的困境。李欣说:“我们把自己当成社会上最痛苦的人。后来我才明白,不是社会不了解我们,而是我们不了解社会。”拉拉准备演出,阿西想去挑衅,在李欣的哀求下未果。李欣在两个男人之间奔波,精神上处于撕裂状态。拉拉愤而与阿西对质,一怒之下刺死阿西。不是生活变了,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变了,我们开始学着回过头来看自己和做过的事。若干年后拉拉出狱,迎接他的不仅有李欣、晨晨、张驰们,还有一个怀抱中的婴儿,婴儿名叫拉拉。他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
第一部分刘冰鉴/《砚床》1995(1)
刘冰鉴1963年10月出生。
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1994…1995年拍摄电影《砚床》,获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美术两项提名,并参加第49届戛纳电影节。
1999年拍摄电影《男男女女》,获第52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大奖,参加阿根廷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
2001年拍摄数字电影《黄蝴蝶 蓝蝴蝶》。
2002年拍摄电影《哭泣的女人》,参加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展映,女主角获评委会特别提名奖,参加温哥华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
2004年新片《春花开》。
导演访谈/刘冰鉴
●现象工作室(以下简称现象):《砚床》、《男男女女》、《哭泣的女人》都是胶片作品,有一部数字的《黄蝴蝶 蓝蝴蝶》我没有看到过。
○刘冰鉴(以下简称刘):《黄蝴蝶 蓝蝴蝶》是一个半纪录性质的电影,一直没有做完,做了很多年了,记录中国和国外的几个变性人的生活。
●现象:最近在创作什么作品呢?
○刘:还是部胶片,这几天在看景,5月份差不多能完,剧本也还在修改。
●现象:儿时的记忆里,关于绘画的,电影的,有没有什么触动自己的东西留存着?
○刘:我们这拨人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期出生的,大家都看相同的东西,样板戏,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电影,翻来覆去地看。那天几个同学在一起还聊到,有时候想想我们这代人也很有意思。小的时候也玩了,也不太知道大人们的斗争运动,初中毕业之前都是放羊的状态,挺自由的,没有限制,没有人管治约束你做什么、看什么,有什么就看什么,书呀电影呀。 那时的禁书,都拿来看,就是一些文学书,现在已经不算什么。
●现象:走进电影是一个偶然?
○刘:对。从小学画画,那时候也不认为像我们这样的人能走入电影这个行业这个圈子。那时候才十几岁,快二十岁才来到北京,从小在安徽长大,当地文化也不发达,信息也不多,刚刚开放的时候。绘画一直在学,那时候也有条件,有名师,以为考美院才是自己的道路。后来因为一个偶然,再有觉得能从这个地方,先走出去,就选择了“曲线救国”,美术考不上也许考别的,摄影等和美术有关的专业。非常偶然。当时对摄影,说实在的从技术上和感觉上都没有。也是条件限制,那时家庭里,照相机相片都不是轻易就有的。进了电影学院学两年还没有转过脑筋,因为都是绘画的思维在里面。可是两年学的都是很多技术上的东西,全是化学、物理、光学、胶片什么的。当然也学了构图等美术方面的东西。但是总觉得,那是不是艺术?!后来进入电影这个圈子,一点点地了解,才发现是有很多意外的不知道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进入的过程,最后转入导演行业,似乎感觉是在靠近,慢慢接近小时候的梦想。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自己做完电影。现在想想,还是觉得最幸福状态的还是不要了解这个过程。作为一个观众去看电影是最幸福的。
●现象:那你觉得这个偶然给你带来了什么,是你想要的吗?
○刘:是一个偶然——但也是我梦想的一个道路。如果没有进电影学院,也许将来也会转入到电影上来,但是可能没有这样的一个途径、桥梁,这么快、这么方便。如果没有走这个路子,也许会从多媒体的、材料的东西、DV等等进入,肯定也会做些与影像有关联的东西。
●现象:有一个细节,你刚才提到了名师指导绘画?
○刘:绘画从小时候到中学,一直是凭兴趣来,后来去考学,才系统学素描、色彩、油画等。特别感谢这个老师,是他把我领上了这个路子。所以说,命运有时候很有意思。这位老师是五六十年代北京、天津最有名的版画家,老家是在我们那里,文革才下放到我们那里。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接触,这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转折,之后才一步步地走到现在。所以这种经历对我的创作和生活的态度也有影响——不那么较真,有些东西这样看来可能走不通,反过来换一个角度看看,没有预想到的东西可能结果比你原来那条路更好。
●现象:希望还是自然的状态?
○刘:对,也不去苛求。
●现象:所以在创作态度上,在创作过程中也不是一个独裁的人?
○刘:在这一点上来说一直和我的性格、做事的态度是一样的。电影创作可能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规律。不管与电影有没有关系的人、不管在我的影片的创作前前后后有没有联系的人,我都希望能对我的东西有一种发言,都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现象:会不会对某种作品、某个导演有一个情结?
○刘:当然了,就是像你说的有那么一个开放的态度,但是最终还是从自己的想法里冒出来东西。所以对某个东西肯定是有喜好在里面,在电影学院里也看了很多电影史上大师的作品,经典的东西,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现象:我知道,从经典的东西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我想知道你情绪上最接近哪个东西?
○刘:有些是阶段性的,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