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这就是坤沙 >

第7节

这就是坤沙-第7节

小说: 这就是坤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炫耀他的武力,他的胜利。    
    “李弥要做缅甸王”的报道,在国际上引起了一片哗然。蒋介石迫于国际舆论,一道密令,结束了他的政治与军事生涯,他从此被软禁在台北新店镇北新路住所。    
    已被软禁在家的李弥也牵挂着金三角,他经过一番冷静考虑,突然发现自己在最后走错了一步棋,他不该把权柄交到柳元麟手上。他明白他走后,柳元麟肯定把握不住局面,那将令天下大乱。他悔不该没将李国辉尽早尽快地提拔在身边,若是他把权柄交还李国辉,则金三角的事业还有希望。他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提笔写了一封给李国辉,信中直白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希望李国辉要紧握兵权,率领旧部在金三角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回台湾。但李国辉此时去意已定。    
    自从拉牛山战斗之后,坤沙和张苏泉结成了生死之交,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武功和战术问题。李国辉也很欣赏这两个战功卓著的部下,经常找他们来聊天。现在准备走了,他又把他们找来,让他们一起帮他捡点行装,一边聊着天。    
    张苏泉对李国辉说:“既然师长知道去台湾日子不好过,甚至还要受李主席的牵连,为什么不留在金三角呢?为什么不继续带我们创业呢?你不知道啊,人们在背后都称您为‘金三角之父’呢!”    
    李国辉说:“有这种说法,上面会更容不得我。我是“国防部”点了名的人,也是国际舆论所指的人。我不下地狱,谁下?”    
    


第三部分遇险不惊

    张苏泉和坤沙见李国辉的行装除了衣服鞋帽和一些日用品,既无金银,也没鸦片,不觉都有点诧异。李国辉明白他们的意思,说:“我是不会拿走军队里的一点东西的。”说着,他解下自己的佩枪,说:“我本来想带走这把跟了我多年的手枪的,但现在看起来,带它也没什么意思,台湾是不会让我再带兵的,我回去后唯一的出路是申请退伍。我还要枪干什么,我也希望后半辈子再也不摸枪了。”他把手枪递给坤沙:“留给你做个纪念吧!那天在战场上,我看你刀战那会儿,很激动,这就是战士本色!但你要记住,不管你的武功有多高,还是斗不过枪!”    
    坤沙接过手枪,说:“我一定记住师长的话。”    
    张苏泉是个重感情的人,他噙着泪说:“当兵当了半辈子,当到如此地步,真的没什么当头!我们愿意随长官回台,一起种田去!”    
    李国辉说:“这不行,你们都还年轻,不能这么没出息!尤其是张奇夫,是有掸族血统的人,更应当留在这里,为自己民族去战斗!往后,金三角会乱得很!但乱世出英雄!你们是金三角的希望!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要看清方向,看好前途,努力去拼杀!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军人,但光是军人还不够,还得有点政治头脑,有点管理头脑!”    
    张苏泉和坤沙都频频点头。    
    撤台工作一直进行到1954年5月。撤台官兵走后,柳元麟把李弥的“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改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志愿”二字,表示这支军队已经是自发武装与台湾完全没有瓜葛,以此达到掩耳盗铃的目的。柳元麟把部队改编为四个“军”,由于部队都掌握在云南人手上,吕继英担任了“第一军军长”,甫孚云任“第二军军长”,李文涣担任“第三军军长”,段希文担任“第二军区司令兼第三军军长”,柳元麟能够直接指挥的仅有总部两个直属团,人数不过千人。    
    九十三师的班底被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的亲信吕维英接管,改编为“第一军”,张苏泉担任六师第十八团团长,坤沙在张苏泉团里,被提拔为上尉连长。    
    果敢县城,狭小而肮脏。几天后,在果敢的一间竹楼前,挂出了一个“果敢兴汉贸易公司”的牌子。当年和坤沙一起执行过侦察任务的罗兴汉此刻正身穿湖绸长袍,头戴礼帽,威风十足地坐在经理室里。因无意中受到当地极具有强大势力的杨二小姐的资助他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兴汉公司。    
     “救国军”撤台之后,缅军在金三角安营扎寨,缅军总司令认为鸦片是金三角的万恶之源,就大张旗鼓地开展禁烟运动。这一来,鸦片买卖的风险就大了,有些鸦片贩子收敛了许多。罗兴汉不但不收敛,反而借机大发展。他看准时机,知道现在卖鸦片和买鸦片的人都不敢太争价钱高低货品纯杂了,于是,把原先高价买进低价卖出的“政策”完全倒了个个,他从卖不出鸦片的山民手里低价买进,甚至借口钱带不够打个白条就把鸦片拿走,对收购回来的鸦片他掺杂掺假后,再高价卖出。由于这时候想卖的人卖不出去,想买的人又难以买到,没办法都只好由他捏弄,他这么一搞,生意似乎比以往扩大得不多,但利润却节节攀升。一下子暴富了。    
    由于在果敢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实力。腊戌地方长官亲自和罗兴汉谈了几次话之后,还委任他当了果敢县自卫队队长。    
    1962年3月2日,罗兴汉身穿中国式湖绸长袍马褂,头戴一顶美国西部牛仔式佤邦带羽藤帽,踱着四方步走进政府。果敢的掸邦土司、头人和佤帮沙曼都来向他祝贺。    
    夜幕降临,初登县太爷宝座的罗兴汉依旧兴致盎然,还不想离开县政府回他的小竹楼。忽然手下人来报告,说有两个军官,带着庞大的卫队前来向他祝贺。    
    他一惊,不知是何方军官来向他祝贺,为何要带着庞大的卫队?但他心想,人家既然来了,那就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也只好硬着头皮出迎。一见面,他更是大吃一惊,来人不是别人,竟是他在部队里认为高不可攀的老长官段希文与李文涣!两位军长大人呐!    
    他诚惶诚恐地把他们接进办公室。坐下之后,两位军长先不说明来意,只是说知道当年的老部下当了县政府主席,所以特地赶来祝贺,讨一杯酒喝。    
    罗兴汉赶紧吩咐摆酒。席间,罗兴汉听了两位老长官的叙述,才知道了他在果敢的这些年里,当年他所在的部队发生的诸多往事。    
    罗兴汉问起了坤沙,李文涣告诉他:“坤沙在我的军里一路晋升,几年前就当上了上校团长。他是个真正的军人,也是个道地的福将,屡建奇功却次次遇险不惊,有惊无险。在猫吼谷的战役中,他的团守着石墙阵地阻击缅军,激战七天七夜双方死伤惨重,而他没擦伤一点皮肤。此次在老挝撤军,他带着他团里的几十个掸族官兵跑了,听说也是跑回了金三角。说不定,哪天又能见面了。”    
    罗兴汉听了心里一惊。他心想:“坤沙若是知道我因为嫉妒曾想打他黑枪的事情,是非亲手砍下我的头不可的!”    
    罗兴汉把杨二小姐找到,把她介绍给段希文和李文涣。然后,他们开始密谋如何使军队与地方结合,大做鸦片文章。    
    三天后,果敢县政府贴出了一张“关于大力发展鸦片生产的通知”的文告。    
    金三角一个巨大的土著制毒,贩毒集团公开亮相,正式成立。    
    


第三部分鱼死网破

    坤沙回到了莱莫山。    
    安顿下来后,他带着人开始穿山越岭,走家串户,对着当年爷爷和父亲的老部下和老山民们,亲切地问道:“叔叔,伯伯,你们看谁来了?你们看看我是谁?你们认不出我,我可还记得你们!”    
    “山民奔走相告,都说是当年大土司的孙子坤沙带着队伍回山了!当年的坤塔是个大英雄,他的孙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莱莫山有希望了。    
    莱莫山上坤沙的新草房里开始热闹起来,山民们一拔拔地来拜望小土司,带来他们家最好的东西,有粮食,腌肉,各种用具。同时,也带来了小伙子和大姑娘,他们要求在土司家做事,或在坤沙的队伍里扛枪。    
    坤沙的队伍一下子膨胀起来,枪,是没问题,离开部队,作为独立团团长的他,下令跟他一起离队的兄弟们尽量多带些枪械弹药。但人多了,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他开始在方圆几十里的山间要道上设卡收取税银。    
    他明显感到了莱莫山的穷困,他明白光靠在莱莫山上固守是没有前景的,于是他乔装打扮,只带一、二个新招收的,熟悉附近情况的兄弟,到处去查看,以便寻找发展的机会,和寻找扩展的突破口。    
    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大寨子前,看到一大一小两个小女孩正走出寨子。大女孩十七、八岁的样子,皮肤白皙,不仅眉清目秀,娇小的小鼻子和樱桃般的小口尤其迷人。那小一点的女孩拿着两条水布。显然,她们是要到附近无人的溪涧里沐浴。    
    坤沙见了这个大女孩,不由一怔,心想,这深山陋寨的,竟出了个这么出色的姑娘。随从见他看着姑娘发呆,便说道:“这女孩是这个大寨子头人云砬的独生女,从小像掌上明珠一样宠着,有谁敢动她一根汗毛,头人会带着全寨子的人和他拼命。”    
    回到莱莫山,坤沙眼前老浮动着那大女孩的影子。他还不得不承认,这女孩的长相,比小薇和莎莎还出众,不知道为人怎么样?想着想着,他突然计上心来。    
    他从队伍中挑选了五十名精壮小伙子,他站在队伍前面,微笑着问大家:“你们说,我坤沙该不该有个老婆了?”    
    大家先是一愣,然后是一阵嘻嘻哈哈。    
    坤沙严肃地喊道:“回答我,应不应该有?”    
    大家这才认真地齐声答道:“应该!”    
    他云于是利用自己强大的武装力量和近乎强奸的方式把当地头人云砬的女儿云吉掳来为妻。此后他又用“借刀杀人”和杀人灭口的方式分别干掉了自己的老丈人和他请来除掉了老丈人的杀手。从老丈人处占有的资产为坤沙的发展打下了第一步基础。这一切云吉一无所知。    
    云吉悲哀之余,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好丈夫,不然的话,老父突然被刺,叫自己一个弱女子如何是好!    
    坤沙理所当然地成了两个山寨的头人。在一次政府组织的部落会议上,坤沙慷慨激昂地陈述了自己对部落间应团结一致,拥护政府,统一地方的政治见解,深得腊戌地区长官的赏识。这时,罗兴汉已与段希文、李文涣合流,成为地方一霸,政府奈何他不得,为了抑制他的势力,腊戌地区长官鼓励坤沙成立“弄亮地区民众自卫军,扩大地方武装,保障地方安全。”坤沙概然承诺,政府并当即给他下了“弄亮地区民众自卫队队长”的委托状。    
    此刻做了雇佣军又遭米。诺沙万将军暗算的张苏泉正被打得溃不成军。好在张苏泉头脑清醒,根据经验判断出敌人的布置弱点,率领残军冲出了重围。    
    夕阳西下,张苏泉的队伍刚摆脱缅军的追剿,大伙儿已经疲惫不堪。忽然,一支四、五百人的地方武装包围了上来。而且,从来者的阵势,部队进攻的层次,看得出来这支地方武装训练有素,并非乌合之众。眼看突围无望,张苏泉只好悲凉地下令拼死抵抗。在双方接上了火后,张苏泉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兄弟们,最后的时刻到了,拼他个鱼死网破!”没想到,他的喊声停下来之后,包围着他们的武装部队却骤然停止了射击。全部人都匍匐在地停止了进攻。张苏泉的人为了节省子弹,也都停止了射击。张苏泉正怀疑对方军队在耍什么花招,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这个声音用汉语清晰地高喊着他的名字:“张苏泉!”张苏泉仔细一听,叫喊者不是别人,正是他一生中唯一的生死之交坤沙!他马上也高声回喊:“坤沙!”    
    他们都丢下自己的部队,快步走向对方阵地,旁若无人地奔向对方,来不及细看对方的面容就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金三角鸦片史上具有历史性的一页,是又一次历史性的会师!    
    张苏泉担任了民众自卫队的参谋长。    
    莱莫山上正在大兴土木,所有工程用的都是上等木料与上等铁皮。    
    张苏泉的队伍碰上了坤沙,实在是绝处逢生,福从天降。    
    坤沙腾出自己的书房作为张苏泉的临时卧室,两人当下准备香炉和三牲美酒,当天盟誓、永结同心。    
    举行完结拜仪式,坤沙举杯道:“大哥,小弟我先敬你三杯,然后我有话要说。”    
    张苏泉喝了酒,说:“请说。”    
    坤沙说:“我想,从今以后,小弟我一切听大哥的,这里的大小事情,都由大哥来拿主意。我想学我们师长,成立一个自卫队的指挥部,大哥你来当总指挥,我当副总指挥,大哥手下的梁中英可以来当参谋长。”    
    对坤沙的“赏逢” 张苏泉婉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