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多走一步就是天堂 >

第16节

多走一步就是天堂-第16节

小说: 多走一步就是天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8年,特奥的母亲去世了,留给特奥和他哥哥的只有一个小小的商店。这一年,特奥25岁,哥哥卡尔27岁。两兄弟使出全身解术,把小小的店面扩大了,还开了几家分店。可是由于他们的资金有限,所以店面比较破旧,只能卖一些点心、罐头、汽水一类的小东西。到了年终一算账,除去成本,所剩无几。    
    两兄弟对这种情况很不理解,常常坐在一起讨论。    
    哥哥问:“同样是开小商店,为什么有的赚钱,有的折本,有的挣大钱,有的挣小钱?”    
    特奥说:“这是因为经营方法不同,所以有的挣大钱,有的挣小钱。    
    哥哥卡尔点头说:“这倒是个道理。只要经营得法,小本钱也可以挣大钱。”    
    “关键是要找到经营的窍门!”    
    “经营的窍门是什么呢?”    
    特奥想了半天答不上来。兄弟俩又讨论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经营的窍门。最后他们决定到外面去看看别人是怎么经营的。    
    第二天,弟兄两人安排好店里的事情,骑上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转来转去,看看别人是怎样经营的。他们只要看到商店都要进去看看,了解别人是怎样经营的。可是一连转了三天,什么有用的经验都没有发现。可是他们并不灰心,特奥认为,如果经营的窍门是这样很容易就找到了,天下的人不都成为富翁了吗?    
    兄弟两个一点也不灰心,继续寻找致富的窍门。    
    一天,他们来到一家“消费商店”,只见那里顾客盈门,很多人的手里都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好像被这家商店的东西迷住了似的。这种情况引起了特奥兄弟的注意,于是进到店中仔细观察。    
    在商店的门口,一块精致的告示牌上,清晰地写着:凡是在本店购买商品的顾客,请您务必保管好购物的发票,年终的时候可以凭发票免费选取款额3%的货物。他们把告示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窍门找到了,兄弟俩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们就商量起具体的操作办法来。    
    特奥说:“这家商店之所以这样兴隆,靠的就是那种‘告示’,很多顾客就是希望得到那3%的免费赠物,所以才不断地从他们那里买东西。如果我们‘阿尔迪’也采用这种方法,就会很快兴旺起来。”    
    卡尔说:“你的主意不错,但是我们不能照虎画猫,应该照猫画虎。”    
    特奥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商店从开始的时候就让利3%,这样就比‘消费商店’更便宜了。”    
    “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让出一年的那一点点利润,就可以提前售出那3%的商品,这样我们就可以招揽更多的顾客,说不定生意比消费商店还要兴隆呢。”    
    就在第二天早上,“阿尔迪”商店门口贴上了这样一张大红告示:    
    本店从今天开始实行让利3%,如果哪位顾客发现本店出售的商品不是全市的最低价,并且所降低的价格不到全市价格的3%,可以到本店退回差价,并且给予适当奖励。    
    没过几天,“阿尔迪”商店门口就出现了奇迹,家家“阿尔迪”商店都生意兴隆,门庭若市,营业额很快就增加了几倍。    
    可是特奥兄弟对此并不满足,因为他们发现,来“阿尔迪”购买东西的顾客大都是附近的农民,这说明他们的经营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他们就在报纸、电台等传媒上做广告,让更多的人都知道“阿尔迪”商店是全市最便宜的。    
    不久,“阿尔迪”就出现了购物的热潮,仓库的库存几乎为零,特奥兄弟成天就是满足顾客的要求和组织货源,保证供应。他们很快又在城里开了10多家“阿尔迪”连锁店。    
    “阿尔迪”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很多人都知道“阿尔迪”的商品最便宜,市民、失业工人等都成了“阿尔迪”的忠实顾客。    
    为了迅速扩大战果,特奥兄弟把“阿尔迪”连锁店开到了四面八方:汉堡、科隆、波恩、杜塞尔多等地方都很快出现了“阿尔迪”。在这个时候,“阿尔迪”的陈设比较简单,装潢也比较简单,营业的面积也不大,但是由于价廉物美,生意特别兴旺。    
    经过一段时间,“阿尔迪”的规模和气派都大起来了,北起弗伦斯堡,南到阿尔卑斯山的加米斯小镇,到处都是“阿尔迪”连锁店。    
    特奥兄弟之所以能够成为零售大王,其起源不过就是看到“消费商店”的经营方式。“消费商店”没有成为“阿尔迪”,而靠模仿起家的“阿尔迪”却成为世界知名连锁企业,足以证明模仿也是创造的道理。


第三章  讯息是导向天堂的扶手第四节  思考多一步(4)

      思考是一面镜子    
     即使是从事最为艰难的事情,也没有人自以为笨拙;人们虚荣自欺,而时间证明我们不过是浪得虚名。    
     身居高位,却庸碌无为,大可借口自己若是居平庸之位,则更无法造就卓越之功。如果做最高之事能成第一,做最低之事却一无所成,就没有任何借口和遁词了。    
     世上有可以端正仪容的镜子,若是有可以端正悟性的镜子,该有多好!然而悟性注定要以自己为镜,但人们总自欺欺人,而且常常暗晦悲观。当人们担任审判自己的法官时,不但会对自已大开方便之门,机巧地为自己开脱,甚至枉法屈理,接受个人情绪的贿赂。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座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自己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    
     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    
     “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你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么说。    
     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想法,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    
     “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    
     “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    
     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某个阶段的归宿。    
     生命历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很多人会犯偏执的毛病:自大、自妄、自欺,自己困囿住生命的发展。自己不行的,就推论是事情太难,命运不顺;自己做得到的,便妄自尊大,骄傲自矜,导致人人生厌。葛拉西安明言“悟性注定要以自己为镜”,如果自己不能反省自己,不能破去偏执的藩蓠,不能从本身先觉悟,恐怕永远没有超越自我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