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新浪潮-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7。科斯塔加华斯的政治惊悚片造成激进电影派莫大的批评声浪。重点是其作品毫无批判地承袭好莱坞的戏剧和表演法则,使观众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思考的余地。政治只是作为背景陪衬,简化成“孤独的主角对抗庞大的镇压机器”。批评者认为这派导演(此时已被冠名为“Z系列”和“Z效果”统合的政治惊悚后遗症)缺乏对政治表达形式及媒体的自觉,总体而言,意识形态仍是保守的。
科斯塔加华斯也受到某些人的揄扬(支持者以为戈达尔那些高路派的“济加韦尔托夫”小组影片究竟有多少人看过?有多少人看得懂?)。不论毁誉如何,他仍坚持同一种风格,20世纪80年代更迈向好莱坞寻求更大的政治影响力。不过此时他已将代言人转为女性,像西西·什帕切克(Sissy Spacek)在中美洲营救政变后不见的丈夫的《失踪》(Missing,1982)、《背叛》(Betrayed,1988)和杰西卡·朗热(Jessica Lange)揭露自己父亲为纳粹战犯的《父女情》(Music Box,1989)。
第四部分:新潮派的美学与政治电影理论的政治
电影理论在1968年后有了革命性的改变,首先又以《电影手册》的立场和方向最具说明性。《电影手册》共有三次大转变: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作者论代表巴赞的现实主义批评哲学;第二次则是1968年后的鲜明政治立场、强调意识形态的斗争性。梁浓刚指出,这个转变共分三阶段:
1编辑集体执笔分析福特的《林肯的青年时代》(Young Mr。 Lincoln)。这种做法强调唯物主义的方向。
2群众记忆及历史问题争论期。
3精神分析时期。
在这三个过程中均可看出《电影手册》不再相信新浪潮作者论对政治社会漠不关心的批评法。当年新浪潮的那批推动作者论者,喜欢宣称好导演最坏的作品也比坏导演最好的作品优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人的观念也有了改变。比如戈达尔便在评述布雷松晚期的创作时说:“我不认为一位电影作者能够像画家一样在四五十年里创作出超过两三部的杰作。他可能可以拍很多,像我就拍许多,但只有在某些影片中出现不错的镜头,但就这样,影片仍然很烂……”他也不客气地认为自己以前的电影《圈外人》(Bande Part)是一部烂片,而“《男性—女性》就好一些”。①①Jacques Ranciére,Charles Tesson访问,黄建宏译,《一个漫长的故事:访让吕克·戈达尔》,《电影欣赏》,2002春季号(111期),40页。
现代文化批评的大师理论如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作品意义及生产过程的看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和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对无意识及自我构成的研究,都成为《电影手册》上的显学。随着《电影手册》编辑方针的改变,作者论的时代意义也颇有变化。这一点将在第七章中详述。
第五部分:电影手册派让…吕克·戈达尔
让 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1930—)作品年表
1954《混凝土工程》(Opération Béton,短片)
1955《风骚女子》(Une Femme Coquette,短片)
1957《所有男生都叫帕德希克》(Tous les Garsons s’Appellent Patrick,短片)
1958《夏绿蒂和她的朱尔》(Charlotte et Son Jules,短片)
《水的故事》(Une Histoire d’Eau,10分钟短片,与特吕福合导)
1959《断了气》(A Bout de Souffle)
1961《女人就是女人》(Une Fermme est une Femme)
1962《七大罪:懒》(Les Sept Péchés Capitaux中“La Paresse”一段)
《赖活》(Vivre sa Vie)
《RoGoPaG新世界》(“Le Nouveau Monde”一段,与罗塞里尼、帕索里尼、葛莱柯瑞堤合导,片名为几位大导演姓氏的字母缩写)
1963《小兵》(Le Petit Soldat,1960年已拍完,被禁三年)
《枪兵》(Les Carabiniers)
《世界最著名的诈骗案:超级大骗子》(Les Plus Belles Escroqueries du Monde中“Le Grand Escroc”一段)
《轻蔑》(Le Mépris,又译《春情金丝猫》)
1964《圈外人》(Bande Part)
1964《已婚妇人》(Une Femme Mariée)
1965《……看巴黎:蒙巴纳斯勒法卢瓦》(Paris vu par。。。中“MontparnasseLevallois”一段,或名《公元两千年的爱情》)
《阿尔发城》(Alphaville)
《狂人皮耶侯》(Pierrot le Fou)
1966《男性—女性》(MasculinFeminin)
《美国制造》(Made in USA)
1967《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Deux ou Trois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
《世界最古老的职业:期待》(Le Plus Vieux Metier du Monde中“Anticipation”一段)
《远离越南:电影眼》(Loin du Viêtnam中“Cameraoeil”一段)
《中国女人》(La Chinoise)
《爱与怒》(Amore e Rabbia)
《70年代》(’70)
1968《周末》(WeekEnd)
《像其他一样的电影》(Un Film Comme les Autres)
《电影传单》(Cinétracts,与马克、雷奈等人合作的短片)
《愉悦的智慧》(Le Gai Savoir)
《一部美国片》(One AM,未完成)
1969《传播》(Communication,未完成)
《一加一》(One Plus One)
《英国之声》(British Sound/See you at Mao)
《东风》(Le Vent d’Est)
《真理报》(Pravda)
《意大利的斗争》(Luttes en Italie)
1970《直到胜利》(Jusqu’ la Victoire,又称《巴勒斯坦将获胜》,未完成,部分想法和毛片用于之后的《这里和那里》)
1971《弗拉米尔和罗沙》(Vladimir et Rosa)
1972《一切安好》(Tons va Bien)
《给简的信》(Letter to Jane)
《钢铁厂之调查》(Investigation of a Still)
1973《我,自己》(Moi,je,未完成)
1975《二号》(Numéro Deux,又译《第二台》)
1976《传播面面观:六乘二/与下/沟通》(Six fois Deux/Sur et Sons/La Communication,电视,为星期天晚上八点半在法国电视台播映的节目,每次两段,共六次,所以称为“六乘二”)
1976《你好吗?》(Comment a Va?)
1977《这里和那里》(Ici et Ailleurs)
《南北对抗》(Nord Contre Sud,莫桑比克政府的教育影片)
1979《法国/旅游/改道/二/孩子》(France/Tour/Detour/Deux/Enfants,电视)
《人人为己录影纪事》(Quelques Remarks Sur la Realisation et La Prodiction du Film Sauve Qui Peut[la vie])
1980《人人为己》(Sauve Qui Peut[la vien])
1981《给佛莱迪·比阿许的信》(Lettre Freddy Buache)
1982《穿凿附会的标题:浮光掠影》(Le Changemant Plus d’un a Titre中“Changer d’Image”一段)
1982《激情》(Passion)
《激情剧本》(Scénario du film Passion,《激情》电影的录影带版本)
1983《芳名卡门》(Prénom Carmen)
1984《万福玛利亚》(Je Vous Salut,Marie)
《侦探》(Détéctive)
1985《软硬兼施》(Soft and Hard,录影带)
1986《夭寿片商》(Grandeur et Decadence d’un Petit Commerce de Cinéma,录影带)
1987《神游天地》(Soign Ta Droite)
1987《华丽的咏叹:阿咪德》(Aria中“Armide”一段,12分钟短片)
《李尔王》(King Lear)
1988《翘头》(On S’est Tous Defile,为MFG服饰拍的13分钟广告片)
《话语的力量》(Puissance de la Parole)
《最后的话》(Le Dernier Mot,为庆祝Figaro杂志九周年所拍)
1989—1998《电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
1990《新浪潮》(Nouvelle Vague)
《孩子们好吗?》(L’Enfance de l’Art Comment Vont les Enfants一段)
《主客关系》(Le Rapport Darty,为达帝家电拍的广告录影带)
1991《德国九零》(Allemagne Neuf Zero)
1992《给汤玛士·温格》(Pour Thomas Waingga,Contre I’Oubli一段)
1993《伤口是我》(H las Pour Moi)
《孩子扮俄国人》(Les Enfants Jouent la Russie)
1994《十二月自画像》(JLG Autoportrait de Decembre)
1995《我向塞拉耶佛致敬》(Je Vous Salue Sarajevo)
1996《法国电影2×50年》(2×50Ans de Cinema Francais)
《永远的莫扎特》(For Ever Mozart)
1996“Adieuautns”“Plus Oh!”(Music Video)
2000《21世纪之婚》(Origin of the 21st Century)
2001《爱之礼赞》(Eloge de l’Amour)
2002《老了十分钟》(Ten Minutes Older,短片)
2004Notre musique
第五部分:电影手册派神话的诞生(1)
评论和创作的一致目标
除了戈达尔,我丝毫看不出“新浪潮”有什么新东西。
——布努埃尔①①孟涛:《电影美学百年回眸》,217页,台北,扬智出版公司,2002。
戈达尔是所有新浪潮运动中影响力最大、生涯变化最大也最特立独行的怪杰。他为自己塑造出一个永恒的叛逆者形象,而他所拍的影片对主流电影及中产社会的颠覆,对现代社会价值无情的质疑,以及他恪守原则不惜和老朋友翻脸互骂,都成了电影史上的神话。而他对电影的种种思考,都说明他是整个新浪潮运动最重要的创作者,用他的创作不断重新定义电影结构和风格。和他比起来,其他导演都显得过分保守、传统。特吕福就曾赞美他改变了电影史:“电影史可分成戈达尔之前的电影和戈达尔之后的电影。”①
①Bordwell,David,History of Film,Hudson,NY,1995,p526出身富裕的戈达尔(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瑞士银行家之女,继承庞大遗产)在巴黎读大学时迷上电影,开始整日徘徊在河左岸的电影俱乐部和电影图书馆间,狂热地想吸收一切知识。他的朋友说,他性格很急,到朋友家常常一翻就是40本书,每本书却只看开头和结尾。特吕福也曾和别人说戈达尔看片的习惯是,每天下午看5部电影,可是每部可能只看10分钟,因为“他永远急躁不耐烦”。这些习惯说明了日后为何戈达尔的电影显得那么渊博,并显示出对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社会学的广泛讨论兴趣(但每种讨论似乎也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当然,他那急躁的毛病也是他急于推动各种改革及革命的动力。
戈达尔的影迷生涯对他帮助甚大,他因此结识了特吕福、夏布罗尔、里韦特、侯麦这些志同道合的影迷朋友。1950年他结识了《电影手册》的巴赞,之后开始长期为《电影手册》和《艺术》写稿(1956—1959年),并担任艺术家协会(Artistes Associés)新闻发布人。他甚至曾和侯麦、里韦特共同出版了只维持了五期的《电影公报》(La Gazette du Cinema,1950年5月至12月)。戈达尔这时用的笔名是汉斯·卢卡斯(Hans Lucas),其实这是JeanLuc二字的德文翻译。在影评上,戈达尔以凶猛犀利、辩证性强、文字精简、个人色彩鲜明著称,虽然有时过于模糊哲学化,被其文章的英文译者批评为晦涩难懂、不忍卒读,不如特吕福重点分明。但回顾来看,他的影评与他的电影作品一样,比特吕福的思维更审慎有理,在新浪潮美学中居前卫地位。摩纳哥(James Monaco)在1968年戈达尔影评集出版之后,发现戈达尔的电影要说的东西,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