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香格里拉 05年3-4月刊 >

第1节

香格里拉 05年3-4月刊-第1节

小说: 香格里拉 05年3-4月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前二世纪,昔日辉煌无比的古巴比伦被沙漠彻底摧毁,许多城市被埋没在滚滚黄沙中,巴比伦城自此成为了传说中的王国。而随城市消失的“空中花园”,更是成了人类无法再追寻的幻梦。为爱情而建的花园    为什么要在平原之上建造这样一座耗资巨大、难度极高的花园?传说,是因为爱情。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美丽公主安美依迪丝为王后。可婚后不久,国王发现公主总是愁容满面。深爱公主的尼布甲尼撒便问其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木扶疏,景色非常喜人。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实在太荒凉。我每天都在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公主的思乡病使尼布甲尼撒二世深感不安,他萌生了建造一座美丽花园的想法。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一个梯型花园,上面栽满奇花异草,下面流水潺潺,园中还有许多幽静的山间小道。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如此美丽的园林景色终于使公主眉开眼笑。而生性残暴的尼布甲尼撒二世也在这故事里展现了温柔的一面,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空中花园的建造过程颇不简单。当时,尼布甲尼撒召集了几万名能工巧匠,用人力推了一座小山丘,在上面种满植物,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呈多层塔寺式的建筑,一层平台就是一个花园。每层内部都有砖拱、石板做成的斜坡式阶梯通向上一层。建筑物内部都以芦苇为心,外部堆积着厚厚的泥土,在每一层泥土上都种满了茂密的树,各种美丽的花草都种植在表面的泥土中。为了防止上层水分渗漏,用拱顶石柱支撑着,以台阶上铺上石板、芦草、沥青、硬砖还有铅板。虽然最上方的平台只有60平方米左右,但高度却达到105米,大概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小山丘。给人感觉花园像是悬挂在空中,因此称之“空中花园”,又叫做“悬苑”。公元前1世纪,作家昆特斯·库尔提乌斯对“空中花园”作了这样的描述:“无数高耸入云的树林给城市予荫蔽。许多树有12英尺粗,高达50英尺。远处看去,如荫灌木丛让人认为是生长在高大巍峨、树木繁盛的山上森林。”花园的灌水系统也非常先进,花园最上面建有大型水槽,通过水管,随时供给植物适量的水分。有时候,也用喷水器降下人造雨。在花园的低洼部份,建有许多房间,从窗户里可以看到成串滴落的水帘。即使在炎炎盛夏,感觉也非常凉爽。长年平坦干旱、只能生长若干耐旱灌木的土地上,出现如此美丽优雅的绿洲,令人惊叹。公元前3世纪的菲罗曾记述道:“园中种满树木,无异山中之国,其中某些部分层层叠长,有如剧院一般,栽种密集、枝叶扶疏,几乎树树相触,给人以舒适的遮阴,泉水由高高的喷泉涌出,先渗入地面,然后再扭曲旋转喷发,通过水管冲刷旋流,充沛的水气滋润树根,土壤永远保持湿润。”整个花园飞瀑流泉、花木葱笼、小径曲折、建筑辉煌,好像是梦里突然出现的空中天堂。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成了巴比伦城的标志。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传说尼布甲尼撒的妻子、空中花园的主人安美依迪丝最终化为鸽子,飞天而去。这给空中花园又增加了些神秘、阴柔的气息。    

与花园有关的文明    巴比伦古城遗址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90公里的地方,最初不过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一个无名小城,后来不断壮大,带来人类历史空前的辉煌,成为两河流域的明珠。人们把这个古老文明称为“巴比伦文明”。《圣经》中把这里称为“天堂”。美丽的巴比伦—城市占地达2100英亩,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幼发拉底河把整个城区分成两部分,河西为新城,河东为旧城,河两岸架设了大桥。整个城市被一条长约18公里,高约3米的城墙围绕着,城墙上塔楼林立,每隔约44米有一个塔楼。整个城墙分为内外两重。外城墙又分为三重,最厚的达7。8米,最薄的也有3。3米,上面建有较小的战垛以利于隐蔽射击。内城墙间建有壕沟和上围,宽约20米到80米不等的护城河蜿蜒于内城墙外。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的内墙和外墙各有一处王宫,称为北宫苑、南宫苑,“空中花园”便在南宫苑的一侧。巴比伦城的建筑大多用上了釉的彩色砖块修成,神庙和王宫更是如此。这种镶有彩色图案的建筑使整座巴比伦城更显得斑斓壮美、富有激情和迷幻气息。巴比伦的城门为世界城市城门之最,共有1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北门—伊什塔尔门。城门高达12米,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给人以坚不可催的感觉。每道门有4个望楼,望楼和望楼之间有拱形过道连。墙外壁都是用色彩艳丽的彩釉砖砌成。门墙和塔楼上嵌满蓝青色的琉璃砖,砖上饰有野牛和龙等兽类的浮雕,每块浮雕高约90厘米,共有575座。每座都精雕细绘,生动传神,显示了古代艺术的高度智慧,极大影响了后来西亚地区的伊斯兰建筑艺术。    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6位国王汉谟拉比。这位智慧英明、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登上王位后,在巴比伦帝国建立了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制度。他独揽军权,振兴经济,重视农业,开发水利,使巴比伦帝国日益兴盛。在巴比伦城,他兴建了豪华宏伟的宫殿和神庙,架建了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大桥,还制造了能够跨海运输的大商船,使巴比伦城成为一个极具实力的世界性大都市。汉谟拉比最大的贡献是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分地、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是世界上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巴比伦还第一个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实行七日一周的制度。后来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都深受巴比伦的影响。而新巴比伦城自从尼布甲尼撒一世建都以后,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城中建设,包括王宫、神庙、大道和寺塔。巴比伦城以其豪华壮丽而著称于世。到了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代,城市建设已呈现出十分繁荣的面貌。    

文明陨落,花园消失    《圣经·旧约》中的一个故事几乎可以作为巴比伦陨落的先兆。这与一座塔有关。据说人类的祖先本是讲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修起城池定居下来。后来,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开始异想天开想到天堂去看看。他们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堂去的高塔—巴别通天塔。他们用砖及河泥作材料,充满激情地一层层将塔顶越建越高,最后冲入了云霄。上帝耶和华不干了,立即下凡视察。看到的情景让他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他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这样一座巨塔,日后还不知会干出什么来!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大家彼此无法沟通,这样,巴别塔也就无法再建下去了。从此,巴比伦被称为是“冒犯上帝的城市”。冒犯上帝必然会受到惩罚。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占领巴比伦城,巴比伦城开始失去往日的辉煌,到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巴比伦城逐渐式微。亚历山大曾拜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自幼接受希腊文化教育,梦想征服世界。继承王位之后,通过一系列改革,使马其顿迅速成为军事强国。他开始了对东方的远征。征服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埃及后,公元前331年10月初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将波斯军主力打得落花流水。随后亚历山大乘胜南下一举夺取巴比伦,占领波斯都城和波斯利斯等地,掳掠大量金银财宝,把城市里大部分居民流放出去,巴比伦就此丧失优势地位。从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到塞琉西王朝时期,巴比伦城开始沙漠化,城市居民逐渐离去。    

追寻“空中花园”    虽然“空中花园”深埋地底两千多年渺渺无踪,但人们没有放弃过对她的追寻。1899年,热情的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德卫在巴比伦城遗址进行挖掘,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出一个面积有1260平方米的略带长方形的奇异建筑,处于半地下状态。这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两排小屋由一走廊分开,布局对称,周围被高而宽厚的围墙所环绕。在西边那排小屋中还发现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呈正方形,两个呈椭圆形。考古学家分析这可能是传说中“空中花园”的遗址。因为小屋极可能是原来的水房,水槽则显然可用来安装压水机。当年巴比伦人用土铺在小屋坚固的拱顶上,层层加高,栽种花木。至于灌溉用水则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压水机源源不断供应。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证明,那时压水机的使用原理与现在用的链泵基本一致。把几个水桶系在一个链带上,与放在墙上的一个轮子相连,轮子转动一周,水桶就跟着转动,完成提水、倒水的整个过程。水再通过水槽流到花园中进行灌溉。在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种植花木的痕迹。但后来的考古学家纷纷提出质疑,因为无法证实这些推理是否正确。在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巴比伦楔形文字的泥版文书中,还没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后来又有人提出“空中花园”并不在巴比伦城,而在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城。修建者也并不是尼布甲尼撒,而是亚述国王西拿基立。依据是:凡亲身到过巴比伦城访问的古典希腊作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丝毫没提到“空中花园”,包括专门报道各地名胜古迹、奇闻轶事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著作。另外,尼布甲尼撒诏令流传至今的有很多,但并没提到修建空中花园一事。而西拿基立留下的诏令却提到他在尼尼微兴建花园,并把流经尼尼微城的底格里斯河水引进花园以灌溉树木。诏令中还提到花园中的提水机和铜制水管。而且,在尼尼微宫廷浮雕中,还发现一幅名叫“尼尼微空中花园”的浮雕,其景致与古典作家对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描述十分相似。    其实不管是巴比伦,还是尼尼微,“空中花园”到底存在于地球上哪一个角落,甚至于是不是真的存在过,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想像和追索。她像一个许久之前的美梦,穿越时空进入我们心里。梦虽已做完,却会因为我们各自的幻想而长久地延续下去、丰富下去。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空中花园”。她,已经成为了一座永远的花园。


第一部分天才在美貌的怀抱中绽放

    当德·朗布依埃夫人家会客室大门徐徐打开,风度翩翩的才子佳人鱼贯而入时,一个长达二个世纪的惊才绝艳的法国沙龙年代也拉开序幕。大厅内,金色的阳光透过长长的窗户披泄下来,窗外的小花园直通往杜勒丽宫,室内陈设精美;蓝色和金色交错的垂幕,造型奇特的橱柜,精心挑就的艺术品,威尼斯风格的灯盏,还有水晶花瓶,瓶中鲜花不断,四时如春。    在沙龙中,人们讨论当时的各种话题,从时尚到政治,从文学艺术到飞短流长,无所不及。他们诵读作品,讨论批判,互相比试,即兴作诗。“神秘的灵感如露珠般洒落,创作者满怀喜悦,毫不费力。大家谈笑风生,相互挑战,应答,诘难,反驳。”在座的有孟德斯鸠、丰特奈尔、梅朗、伏尔泰、卢梭等等,都是学者或文人。他们簇拥着一位聪慧敏锐的妇人。这些客人都是来一显身手的,每个人都努力迅速领会别人的话,并抓住时机趁机表现自己。    沙龙一词的本意只是指有知识、有身份的男女人物以言谈和娱乐为目的的经常性的非正式集会,一般是在宅院的客厅里举行。在沙龙中,个人的价值得到尊重。财富的重要性被淡化,而才华,加上必备的交际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在沙龙中的地位。在当时的历史中,沙龙扮演重要的角色。世袭贵族生活需要文艺性的消谴,需要文人的才华作为点缀。因此,沙龙与两百多年最优秀的精神生活交织在一起,它们是当时最显赫的名士淑女汇聚的场所。这些光彩夺目的社交中心产生了新的文学风格。内阁要员的政治生涯在这里起落,作家和艺术家在这里开始成名,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也从这里产生。这里是18世纪伟大的哲学摇篮,这里端坐着礼仪的裁定者和社会成就者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