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秋雨梧桐叶落时 >

第52节

秋雨梧桐叶落时-第52节

小说: 秋雨梧桐叶落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咬嚼”王蒙先生文章时,后来发现确实有一条“咬”错了,该刊主编郝铭鉴先生去年在沪遇到了王蒙,特地向他道歉。岂料王蒙先生大度地一笑说:“你‘咬’错了,还是让我受到了启发,我可以举一反三啊,我非常欢迎你们‘咬’。”言为心声,真让人敬佩得五体投地。这就是真君子、大作家的风范。我暗自思忖:文场上的“复杂”纷争,简单起来就是两个字———谦虚!循此,不仅可防“战”于未然,也是可以早日偃旗息鼓的。若是真以济世之志为文,不为名利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话,实在因为:万事不如公论久,毁誉从来不由人啊!以此寄望于天下才子,三思之,共勉之!  (10月8日《太原日报·双塔周刊》)    
       金按:老卞是大学中文系的古汉语教授,学问渊博,宅心仁厚,在本文中引用了大量古今“一字师”的故事,苦口婆心地规劝那些“当红文人”、“大文化人”,别再不识好歹地拒绝批评,坚持错误。文章虽未点名,但余秋雨显然也可包括在应受教育者的范围之内。    
    


第八部 波澜迭起,方兴未艾(2003年9月——12月末)第5节 《从余秋雨想到胡适》

    10月18日,《三湘都市报》发表曾伯炎先生的文章《从余秋雨想到胡适》。转录如下:    
     从余秋雨想到胡适 曾伯炎    
     金文明出版新著,名《石破天惊逗秋雨》,纠正了余秋雨著作中130多处文史差错。余秋雨不仅不感谢,还狡言诘语相向,硬撑着面子不认错,逼着旁观者也来同余秋雨较真,人家质问:道家的始祖是余秋雨所说的唐代道士吕洞宾吗?金文明给你指出乃是汉代张道陵,不是如同你坐在央视歌手竞赛点评台上给回答错了的人指正一样吗?而范仲淹在邓州任上著的《岳阳楼记》,余秋雨错误地说成登楼作的,也属简单的是非答题,居然坚持以非为是,这是做学问的态度吗?    
    我看见重庆80高龄的辛文纪忍不住也著文评议,余秋雨的老师徐迅雷也以《与秋雨同学谈心》为题发表文章,给余秋雨继续讲课,忆及当年向余秋雨讲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名文,认为余秋雨应比两千多年前的邹忌高明,为什么不如古人的纳谏。徐老师还带头检讨自己,认为可能讲课时太注重语言美,忽视了思想启迪。余秋雨头上,不仅有教授头衔,还有“大师”的光环了,那就放在先师孔子面前检验一下这位大师吧。孔子要求学生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余秋雨却反其意而行之,把不知也当成知,不懂“致仕”是“告老还乡”,却解释成“想当官”,就不是在求知传授知识,而有误人子弟之嫌了。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认为任何人都有长处可学,68岁的金文明是上海十大藏书家之一,曾参与编撰《辞海》,担任过《汉语大辞典》编委,这么学养深博的专家学者,不是孔子所说的三人中之师吗?    
    余秋雨不正视错误,由来久矣,青年学者余杰希望他忏悔文革中的表现,他不屑。古远清作学术文章涉及他,又揪着这位古教授打官司,结果,并未赢官司。这些都使知识界反感,反感其错谬已居次位,更多的则是其不认错的骄横态度了。笔者建议余秋雨大师参照一下已故的胡适,看看他是怎样对待批评的。上世纪50年代批判胡适运动中,郭沫若受命带头攻击胡适,文化界、学术界、文学界纷纷上阵。对这种无理批评,胡适很理性地以学者求知的态度对待,此时,他已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图书馆长,唐德刚教授回忆胡适时说:“对批评他的几百万字,一篇篇都看了”,“胡适未写过只字反驳,但也未放过一字不看”。当年严秀(曾彦修)参与出版,批胡适的8大卷文集(是他与王子野共同签字付印的),他和王子野都未通读过,且相信大陆没人认真读过,几百万字,只有被批的胡适读完了。这是一件奇事。    
    笔者也走笔来置喙这件文事。早在10多年前,余秋雨这名字还无人知晓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楼肇明先生,就在信中要我注意一下余秋雨的散文,我寻来读了,也就是《文化苦旅》中某些篇章,认为与多年来文坛流行的散文题材与格式确有不同。我也信服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精纯与精美的笔墨。后来余秋雨与余光中都被邀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余光中的学问学风学养令听者钦仰,而余秋雨的演说却在学界引起非议。我尤其想到余秋雨的出道,就是在文革大批判之中,未见过真正的学术批评,金文明先生来恢复这种做学问批评,应该支持与倡导。    
      金按:曾伯炎先生的文章说:现在知识界对余秋雨,“反感其错谬已居次位,更多的则是其不认错的骄横态度了”。此话可谓击中要害。余秋雨在“文革”中批判胡适,恶言谩骂,无所不用其极。但在2003年6月25日攻击我的文章中,却又若无其事地把胡适前辈拉出来助阵。曾先生以胡适对待批评的学者风度跟余秋雨的拒谏饰非相对照,直有霄壤之别。不知这位当代的文化明星会脸红吗?    
       10月19日,上海《文汇报·笔会》发表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的文章《恐非正解》。此文从表面上看,是以一个权威的架势,对9月26日《笔会》上闲斋先生《“宁馨”“落霞”正解》一文进行全面的批驳。但写到中间,却突然调转枪口,对我作了荒唐的指责和攻击。说我指出“余秋雨连‘致仕’是什么意思都不懂”,是对他的“诬陷”,而且“在媒体的炒作下,一夜之间名传遐迩”。看来章教授大概还嫌余秋雨官司打得不够,又来鼓动他把我告上法庭了。    
    据有关人士透露,章培恒的这篇文章确有来头,主要是冲着金文明来的。这一来自内部的消息,证实了8月间那个“有人动员复旦大学教授写文章”的传闻并非无根之谈。章教授可以算是应召而来、蓄势已久的一号种子选手,从理论和材料上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好,来就来吧!前段时间冒出来为余秋雨叫阵的,尽是些小角色,实在没劲透了。现在的章教授可不是等闲之辈,跟他引经据典,就文论文,辩清一些学术上的是非问题,恐怕也是近几年来文场上难得一遇的赏心乐事。不管有来头没来头,讨论学术只能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没听说来头大、权势重、地位高的人,真理就一定攥在他的手里。我跟章教授的学术论争,就是根据这个原则展开的。    
    拜读了章培恒这篇近三千字的大作,实在让我感到非常失望。怎么这样一个名声籍甚的教授,写出来的东西会如此功底浅薄、不堪一驳呢?不仅在训诂学方面一窍不通,而且连他本行的文学鉴赏能力也低得出人意料。现将其文章中指摘闲斋先生关于“宁馨”、“落霞”二词的解释和借“致仕”活用为由对我恶意攻击的内容摘录如下:  恐非正解 章培恒    
     ……首先,所谓“宁馨二字,出于‘宁馨儿’一词”,这就是违背常识之谈。《说文》:“宁,愿词也”,“馨,香之远闻也。”可见宁、馨二字至迟在秦代已有;而根据现有文献,“宁馨儿”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怎能说秦代已有的“宁馨二字”,“出于”晋代的“‘宁馨儿’一词”?其次,即使把“宁馨”二字搭配起来始于“宁馨儿”,但前人把某两个字搭配起来在这种意义上使用,后人把同样的两个字搭配起来在另一种意义———甚至在相反的意义———上使用,只要不违背词义,也无所不可。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但行文至此,却非举不可了。那就举两个吧。    
    先举一个古老而来头大的。《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孔颖达《正义》:“《释诂》云:‘乱,治也。’”这里的“乱臣”乃是能把天下治理好的贤臣。然而,《孟子》却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可是把“乱臣”作为违反臣道之人来看待了,与《泰誓》中的“乱臣”的意义恰恰相反。因为在词义上,乱既可释为“治”,也可释为通常意义上的乱(“乱”字左边的形状是用手整理一团乱掉了的丝,故可从正、反两个意义来理解);“乱臣”的这两种用法全都符合词义。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个人昏愦到说“孟子连‘乱臣’出于《泰誓》、为‘治臣’之意都不知道,却胡说什么‘乱臣贼子惧’”。再举一个即景的例子……把“武林”作为地名(指今杭州)则始于唐初。其地本称虎林,因唐朝皇帝的祖先中有以“虎”为名的,为了避讳,就把“虎林”改称为武林了……由此可见,只要不违背词义,对同样的两个字,前人可以在这种意义上使用,后人完全有权利在另一种意义上使用。所以,不但将“宁馨”作宁静、馨香之意来使用的“宁馨的氛围”没有什么错,连余秋雨先生颇为某些人所诟病的把“致仕”作为到达仕途的意义来使用,也绝不是所谓连“致仕”的意思都不懂。《说文》:“致,送诣也。”也即送到之意。从“送”的这一层意义来引伸,可以释为送还;从“到”的这一层意义来引伸,可以释为到达。所以,在古书中,有时把“致”作为归还的意义用,有时又作为到达的意义用。前者如《国语·晋语》的“余将致政焉”;“致仕”之语即源于此。后者如《仪礼·聘礼》的“卿致馆”、《论语·子张》的“丧致乎哀而止”、《庄子·外物》的“而垫之致黄泉”,“致”皆为“至”之意。既然如此,余秋雨先生将“致仕”用作到达仕途之意,有何不可?这与孟子的不遵以“乱臣”作“治臣”的传统用法,却将“乱臣”作为逆乱之臣来使用,不正如出一辙?当然,读者可以接受这种用法,也可以不接受,甚或说他“哗众取宠”;这是读者的自由。但如说“余秋雨连‘致仕’是什么意思都不懂”,那却必须举出确切证据来,否则就是对余秋雨的诬陷。可悲的是:时至今日,对作家作这种无端的攻击乃至诬陷,不但用不到负什么责任,却反而可以在媒体的炒作下,一夜之间名传遐迩。第三,闲斋先生自己对“宁馨儿”的解释极为可笑。他认为不但宋废帝的母亲所说的“宁馨儿”是贬义词,连山涛之称王衍为“宁馨儿”也是作贬义词用的;换言之,“宁馨”只能用于贬义。但他所引的《懒真子》明明说“宁馨”“犹言恁地也”;“恁地”就是白话中的“这样”,也可释为“这样的”。难道“这样”、“这样的”是只能用于贬义的吗?可见他虽在引《懒真子》,却连《懒真子》的“犹言恁地也”的话也没有弄懂。至于山涛之评王衍,见于《晋书·王戎传》附《王衍传》:“(衍)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此处的“宁馨儿”倘为贬义词,则其下径接“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即可,怎会于其间加一个表示意义转折的“然”字?这样一加,岂非山涛连话都说不通顺了?或者《晋书》此传的作者也早就跟现代的某些作家一样,是个连文章也写不通的家伙!闲斋先生除了对“宁馨”作了如上的“正解”以外,不知是为了表示古文的不易理解抑或为了显示自己的渊博,又扯到了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说是根据“杂书”,此处“落霞”乃是“飞蛾”,上句写“野鸭飞逐蛾虫食之,所以‘齐飞’。云霞是飞不起来的”。然而,“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何等壮阔的气象,配以一只野鸭在啄食飞蛾这样的凡俗事件,岂非佛头著粪?要知文学创作须凭藉想象,古人虽未发现光速之迅疾,却早就在使用“飞光”一词———沈约的《宿东园》诗就有“飞光忽我遒”之句,江淹《别赋》也说过“月上轩而飞光”(或以为后一句的“飞光”指月光照射,恐怕不确,当指月光飞驰;意为月刚上轩,很快就要消失)。霞乃是出现于天空或云层上的彩光;光既能飞,霞岂不能飞乎?所以,“落霞”句是说,在晚霞飞逝之际,孤鹜仍在不停地奋飞;再接以下句,整个景色遂于壮丽中见悲凉,而此二句也就成为千古绝调。“杂书”之以“落霞”为飞蛾,不过是不解文艺者的妄说,不料闲斋先生却奉为金科玉律。至于闲斋先生把“云”也看作“飞不起来”之物,则似乎连刘邦的《大风歌》也没有读过,那里早就说过“大风起兮云飞扬”。    
      金按:从学术角度来看上面引录的内容,章培恒的差错实在太多,而且错得十分荒唐。下面组织两篇文章对其进行批驳。第一篇是我写的《正解、误解和歪解》,着重驳他关于“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