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二人转档案 >

第3节

二人转档案-第3节

小说: 二人转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家乡举办赈灾义演,为希望工程举办扶贫助学义演,并将演出的全部收入捐给了有关部门。2003年6月5日,在辽宁电视台录制的《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晚会现场,赵本山为奔赴小汤山医院的辽宁医护人员的家属捐款十万元。    
      赵本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他天资聪颖,具有表演天赋外,还缘于把他引上演员之路的本体艺术——二人转,他自称是喝二人转奶长大的,二人转赋予了赵本山丰富的表演灵性。赵本山的嗓音条件并不太好,但他的演唱韵味十足,字正腔圆,他塑造的人物活灵活现,和观众的交流十分自如。演到动情处,催人泪下,演到高兴处,令人捧腹大笑,自然顺畅地调动着观众的情绪。赵本山演红的拉场戏《摔三弦》,充分继承和发展了二人转的丑角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催生了东北喜剧小品。    
      在艺术形式上,二人转和喜剧小品有着亲密传承的关系,或者说,二人转是东北喜剧小品产生的艺术土壤。二人转的丑角艺术是东北喜剧小品的根,没有二人转,就没有东北喜剧小品。所谓二人转的丑,是指丑的说唱扮舞的特殊技艺,是喜剧范畴内的丑,幽默、诙谐、松弛、即兴是其表演特点。丑是二人转表演中的灵魂。东北喜剧小品发轫之初,大胆借鉴了二人转丑角艺术中的说口,观众听起来自然、亲切,就像邻家大哥在和你唠家常,极具亲和力。在我们所熟悉的小品演员中,如赵本山、高秀敏、潘长江、黄晓娟等都曾演唱过二人转,小品作者崔凯、何庆魁、张超等,也都从事过二人转创作,他们将二人转中的精华部分融入到小品创作和表演中,拉场戏《摔三弦》、《一加一等于几》是东北喜剧小品的雏形,后来才有了《相亲》、《我想有个家》、《红高粱模特队》、《桥》、《过河》、《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等红遍全国的东北喜剧小品。    
      作为东北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生命体,二人转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它产生于荒山野岭之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一铺炕、一个院子,都可以是二人转的舞台。长期的演出实践,让二人转艺人懂得怎样演、演什么才能抓住观众。二人转是活的艺术,其活力,来源于表演的灵活性和即兴性。灵活性和即兴性使二人转转得很鲜活、很风光、很滋润。    
      东北喜剧小品以二人转为母体,继承和发展了二人转的灵活多变性,节目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求新、求变已成为一种自觉。在表现形式上,东北喜剧小品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二人转及其他艺术表现手段,不断丰富自己,形成了火爆热烈的表演风格。《过河》写的是科技兴农题材,将这种枯燥的内容写成喜剧小品难度是很大的。编导者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了演员能歌善舞的优势,还将八名伴舞者引入到剧情中,时而表现荷花的美丽,时而又将荷花拟人化参与到剧情中来。在音乐创作上,将二人转和现代通俗音乐巧妙嫁接在一起,运用二人转中的“羊调儿”和“对花儿”的基调,发展出新的旋律,既上口又流畅,在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上又很熨帖,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第一章 赵本山与二人转赵本山与二人转(5)

      没有二人转就没有东北喜剧小品,而作为东北喜剧小品领军人物的赵本山,经过二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创造东北喜剧小品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做出了突出贡献。    
      著名学者余秋雨是这样评价赵本山的:“在文化转型时期,许多艺术作品的前行是艰难的,而对于表演,掌声是艺术反馈的真实,是根。赵本山找到了活在世界上的根,作为作家,有读者心里便会踏实,而表演有观众,演员心里也就踏实了。赵本山的表演已不是简简单      
    单的笑星就可以概括的了,可以说他在10年前,在我心里便是表演艺术家了,而我们对艺术上的共识,使我们成为好朋友。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的旅行、思考,是‘到国外去看中国文化’,而赵本山是离开二人转,走遍全国后,回头看这门艺术,他的视野更开扩了,气度越来越高了,知道土的、地道朴实的东西,是百姓真正热爱的,本山这样做,能够进行这样的反思,我佩服他、尊重他。”    
      这就是赵本山,家喻户晓的著名笑星,给亿万百姓带来欢乐的辽北农民的儿子!赵本山出名了,但他并没有忘记那块养育他的黑土地,在二人转不太景气的时候,他挺身站了出来 —— 他要拉二人转一把。    
      二人转大赛 2001年2月26日《时代商报》登出醒目标题《赵本山密谋匡扶二人转》,详情文中是这样表述的:作为中国目前绝对的小品王,赵本山一直有个心愿,让二人转重新转起来,“二人转其实不‘黄’,要说‘黄’,舞厅比二人转还厉害。”对目前社会上的二人转,本山很有看法。“二人转其实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我就是想把二人转的一些精品重新搬回舞台,让二人转在沈阳,在辽宁重新转起来,改变大家的看法”。    
      “赵本山要匡扶二人转”的消息一见报,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赵本山说,那几天他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心二人转,看来二人转有救了。《时代商报》的热线电话更是接连不断,二人转演员和喜欢二人转的观众都打来电话表示支持这一行动。为了将这次活动办好,赵本山请出了他的老搭档、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听说赵本山要匡扶二人转,崔凯当即表示,不管是个人行为,还是组织行为,都全力支持。崔凯说:“现在的二人转演出有不文明的色彩,这不是二人转的本质和主流,在新世纪我们要重新审视二人转,结合新时期的特点,还二人转一个本来面目。”    
      经赵本山、崔凯和时代商报精心策划,最后确定由辽宁省文化厅、新华社辽宁分社、辽宁省曲艺家协会、《时代商报》社共同主办“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这也是辽宁省首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赛事,旨在通过赵本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挽救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辽宁省文化厅的领导对这一赛事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委派艺术处处长宋关林专门负责此事。6月12日大赛组委会在沈阳格林大酒店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至此赵本山发起的匡扶二人转活动在新世纪拉开了序幕。    
      辽宁即将举办“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的消息迅速传遍东北三省,到7月中旬,有近二百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最后有73名选手进入决赛。2001年8月5日2时,“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在沈阳隆重举行,开幕式现场——东北电影院被热情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剧场内观众爆满,过道上都站满了人,真可谓盛况空前。有人说:“这是二人转的节日,也是辽沈观众的节日。”    
      开幕式由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主持,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刘效炎致开幕词。赵本山即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二人转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是辽宁最具区域特色的文化艺术。看到今天观众热情的场面,让我看到了二人转的希望,在新世纪,二人转一定能转出时代特色来!”    
      为了更好地宣传这次大赛,让更多的人了解二人转,喜爱二人转,大赛期间组委会印制了精美的巨幅海报,悬挂在每个比赛现场的门前,沈阳的各主要干道上的广告牌也贴满了宣传海报。    
      经过八场紧张激烈的角逐,吉林市戏曲剧团的阎学晶和吉林关东林越艺术团的张小飞获最高奖——本山杯奖。王小宝、佟长江、路小波、翟波、杨金华、高明娥、李林获表演金奖;唐鉴军、阎光明、王小利、董兴顺、刘万春、郭旺、赵海燕、孙丽荣、王永慧、赵小波、杨晓凤、董明珠获表演银奖;蔡维利、沈阳、王小权、王朋、光亮、毕长发、张可、沈春阳、贺美玲、周晶、于淼、袁秀芝获表演铜奖;王超、王金龙获新苗奖;其他奖项也各有其主。    
      8月11日晚在辽宁人民会堂举行了盛大的颁奖晚会,辽宁省省长薄熙来及省有关领导张文岳、张锡林、焦利等出席颁奖晚会。薄省长为赵本山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并发表了即兴讲话,他风趣地说:“我在大连当市长的时候,觉得不懂得足球当不了好市长,现在我感到不懂得二人转就当不好省长。二人转是辽宁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希望本山和艺术界的朋友们,为繁荣辽宁的特色文艺多做贡献。”赵本山面对领导和热情的观众,感慨万千,他说:“举办这次大赛的目的,是要强调二人转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其丰富的表现手段和文化内涵足以吸引和征服观众。当然,在发展二人转丑角艺术的同时,也要下决心剔除二人转表演中那些不健康的成分,引领二人转往正路上走。”    
    


第一章 赵本山与二人转赵本山与二人转(6)

     著名学者余秋雨和冯巩、宋祖英、高秀敏、范伟、王军霞、梁天、马兰、董洁等文体明星也前来助阵,出席颁奖晚会并为获奖演员颁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北也曾多次举办过二人转赛事,但本届大赛是历史上最受关注、影响面最广的一次大赛。    
         
      在二人转的发展历史上,素有“南浪北唱,西路板头东耍棒”的说法,这说明了二人转发展有很强的地域性差异。本届大赛首次打破了东北三省之间的地域界限,集中展示了东北地区独有的民间艺术二人转的特色和发展现状,通过比赛,达到了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促进发展的目的。    
      大奖赛严格恪守“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原则,给来自各省的参赛选手创造了一个良好、平等的竞争环境,极大地激发了演员的热情。演员们演得带劲儿,观众们看得起劲儿。大奖赛期间,除决赛场外,组委会还安排了近20场的公演场,直接观众5万余人次。沈阳三家影剧院一改以往萧条的景象,连续几天爆棚,以至场内经常出现“挂票”(站票)情况,有的观众甚至连看了二十来场。    
      本次大赛打破了专业与业余的界限,找到了专业与民间的结合点。    
      二人转起源于荒村野岭之间,流传于辽、吉、黑和内蒙古、河北等地,是东北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她产生二百多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三省建立了许多专业的二人转团队,加之许多专家参加创作和研究,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登上了大雅之堂。但是在东北各地,广大人民群众仍然迷恋着未经改造、近乎原始状态的演出形式,因此,仍有大量民间艺人活跃在民间各种演出场所。民间艺人具有很强的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在长期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他们更了解如何去和现场观众交流。为了避开以往获奖作品流传不开这个一直困扰着组委会的难题,本次大赛将专业与民间放在同一环境、同一赛事中进行评比,让来自专业团体的演员和民间艺人将自己的优势都充分展示出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001年8月10日,大赛组委会召开了“新世纪二人转艺术研讨会”。会上,常祥林、田连元、崔凯、李下、耿瑛等曲艺界专家和赵本山坐在一起就二人转是否刻意地追求进入大雅之堂;它现在急需解决的是吃饭问题、生存问题、提高问题,还是发展问题;如何在继承民间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了认真、深入的探讨。    
      2001年8月11日,著名学者余秋雨也专程抵达沈阳,并就二人转的艺术价值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存问题,做了一台生动的学术报告。余秋雨说:“中华文明的厚重事实是很少被国外了解的,这种问题的产生当然存在多方面原因,如同二人转的本身艺术价值及实际文化含量很少被人所知一样,若想让其发扬光大,就必须寻求方法、途径。二人转艺术风风雨雨历经二百年沧桑,却一直和东北的百姓在精神上相依相伴,这就是魅力,是这门艺术本身的魅力!”    
      当有记者问,为什么在比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艺术表演流露粗俗的现象,余秋雨说:“这是正常的,现在我们就是让他们把问题表现出来,实事求是,不要遮盖问题,发展就是需要发现这些东西,解决这些实质问题。”余秋雨还以辩证的眼光剖析了二人转的实质规律:二人转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