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二人转档案 >

第2节

二人转档案-第2节

小说: 二人转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意特别好。”赵本山不解地问:“听说现在的二人转演出特别脏,是这样吗?”阎学晶说:“有这种情况,但我家的二人转剧场演出很干净,有几个演员也很有本事,赵老师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我家园子去看看。何老师和高老师都去看过,不信你问他们。”在得到何庆魁、高秀敏的证实后,赵本山说:“我好多年没看二人转了,如果真像你说的这样,我还真想去看看。”坐在一旁的范伟对此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对赵本山说:“本山哥,干脆咱们抽个时间去看看吧!”赵本山说:“好!过了年咱就去!”赵本山说到做到,他真的带上一帮人马奔向吉林市,观看自己的老本行——二人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普通的吉林之行,对二人转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本山其人 如今,赵本山的名字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辽北农村长大的孩子,自主演《摔三弦》以来,20年间不断制造轰动效应,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层层笑浪。如今赵本山已成为一个品牌,不管在任何场合,他只要一出现,哪怕是只说几句话,唱几首歌,老百姓也愿意看,更不用说他演的小品了。自1990年起,他已连续12年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他表演的小品《相亲》、《我想有个家》、《红高粱模特队》、《老拜年》、《牛大叔提干》、《卖拐》、《卖车》、《心病》已成为最受全国观众欢迎的作品。他导演、主演并担任制片人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更是火遍全国,在央视播出时,创下10.17%的高收视率。《刘老根2》播出后,又再次掀起了赵本山热,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难怪有人说2002年是“赵本山年”。    
      赵本山出生于铁岭市开原县莲花乡一个叫石嘴沟的偏僻小山村,在他还不满5岁时,母亲便撒手人寰。7岁时,父亲因受不公正待遇被送进监狱,自家的三间土房也被生产队没收了。一年后父亲出狱,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无奈只好带着哥哥、姐姐去黑龙江当盲流,把他这个不是孤儿的孤儿,扔给他的盲二叔、五奶和干妈。    
      盲二叔是五奶的二儿子,他农忙时为生产队放马,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农闲时靠卖艺维持生计——他二胡拉得好。小山子的到来,给这个原本就很清贫的家庭增添了很大负担。善良的盲二叔并未因此怨天尤人,而是从心里接受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为了让本山开心,一有空就拉二胡给他听,《二泉映月》、《小拜年》、《放风筝》是他常拉的曲目。为了让本山掌握一门技艺,二叔开始教他唱二人转。本山非常刻苦,接受能力也强,很快就学会了十几个二人转小帽,并且唱得有滋有味儿。为了生活,农忙时盲二叔就带着本山到街头卖艺,十里八村、街头巷尾都曾留下他们的踪迹。    
      有一次,赵本山见一个盲人给人算命挣钱特别快,就跟盲二叔说:“我给你拉弦,你也去给人算命。”盲二叔生气地说:“那些都是骗人的鬼把戏,我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不挣昧良心的钱。”这句话在本山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为了提高本山的表演水平,凡有剧团来演出,不管多远盲二叔都要带着他去看戏。盲二叔记谱、听唱腔,本山看表演、身段,回来后一老一少凭着各自的记忆模仿着学。本山还让五奶给他做了两块手绢,一有空就在院子里练。    
      依着本山,他是不想上学的,怕上学耽误学戏。但盲二叔坚持让本山去上学,他对本山说:“没有文化,长大了你什么也干不成,你必须去上学。”    
      1968年3月1日,赵本山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成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入学不久,赵本山的艺术天赋就显露出来,在班里担任音乐课代表。在他的组织下,他们班在学校每次汇演中都能拿到好名次。到中学后,赵本山更是如鱼得水,成为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每次上台表演,都会把同学们逗得前仰后合。    
      赵本山16岁那年,生产队照顾盲二叔,把他送到了敬老院。本山每逢放假都要去敬老院看望盲二叔,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听说本山会唱二人转,每次去都要让他唱上几段。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夸本山唱得好,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本山唱得更来劲了。    
    


第一章 赵本山与二人转赵本山与二人转(3)

      1976年,赵本山离开五奶家,搬回到被生产队占了10年的自家小院。单挑门户的他由于还在上学,没有生活来源,饥一顿饱一顿是经常的事。同学李兴华的母亲周淑梅,看着他可怜就收留了他。李兴华家兄妹6人,粮食本来就不够吃,本山正是能吃的年龄,他不好意思给人添麻烦,执意要离开,周淑梅却死活不让他走,对本山说:“孩子,只要有我孩子吃的,就有你吃的。”赵本山在周家一住就是三年。从小失去母爱的本山,重又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家庭的温暖,也学到了做人的纯朴与善良,他认周淑梅为干妈,直到今天,已经      
    成名的赵本山仍亲切地叫周淑梅干妈。1999年赵本山还将干妈请到中央电视台,在《综艺大观》直播现场,赵本山向全国人民介绍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    
      1976年,莲花公社成立剧团,点名让赵本山去。由于本山多才多艺,很快便成了剧团的台柱子;他还向团里的民间艺人学了许多传统二人转剧目。正当本山想在小剧团大干一番的时候,为了“抓革命,促生产”,剧团被公社解散了,本山只好背着行李回家当农民。    
      赵本山从小身子骨就弱,干农活就是累个半死也跟不上趟儿,别人一条垄都铲完了,他还没干完三分之一,无奈本山只得耍点小聪明,趁休息时在地头唱二人转,把大伙唱乐了,他的任务也就着自然有人给完成了。当然,大家从心里喜欢这个会唱二人转的大男孩。    
      1982年冬天,公社剧团恢复,本山又被招回剧团担当主演,不久又被当做人才调入威远公社剧团。很快威远剧团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剧团。不久,本山和同团演员朱文萃代表剧团参加铁岭地区汇演,唱的是传统二人转《包公赔情》。《包公赔情》是本山的代表作,剧中有一大段唱腔,说的是包拯要将犯了法的侄儿斩首,请求嫂子原谅。赵本山唱得特别投入,唱到动情处,声泪俱下,台下鸦雀无声,戏唱完了好长时间,观众才回过神儿来,热烈地鼓起掌来。《包公断后》获奖了,赵本山也因此调入西丰县剧团。经过近十年的摸爬滚打,赵本山终于成为专业剧团的演员。    
      到西丰县剧团主演的第一个剧目是拉场戏《大观灯》,讲的是瞎子白莲灯和“借光亲家”瘸腿庙二和尚正月十五逛庙会的事。赵本山饰演瞎子白莲灯。赵本山曾有过和盲二叔生活的经历,因此对盲人的举止、表情特别熟悉,表演起来可谓得心应手。赵本山塑造的盲人形象,从表情到行动,再到语言都惟妙惟肖。特别是赵本山的说口,有许多都是即兴的,极具爆发力,每次观众听后都会捧腹大笑。《大观灯》的成功,让赵本山在辽北地区小有名气。    
      1981年剧作家崔凯(当时任铁岭地区文工团副团长)和铁岭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忠堂合作,创作了拉场戏《摔三弦》。这是为参加辽宁省农村曲艺调演赶写的剧目,写的是瞎子张志为了挣钱给儿子娶媳妇,外出算命骗钱,不想竟算到了亲家母和未来儿媳妇的头上,羞愧难当,最后自揭算命骗人的鬼把戏。当时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这个作品很有现实意义。剧中的盲人张志是一个会说、会唱、会弹弦的多面手,在选择演员时有人提议用赵本山,这个建议当即得到了崔凯和李忠堂的认可。赵本山因主演《大观灯》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再演盲人更是形神兼备,他将盲人张志的愚昧与狡诈、朴实与善良的矛盾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剧中有一段自述身世的“靠山调”,赵本山唱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摔三弦》在全省农村曲艺调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1984年又被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成戏曲电视剧,获中国电视剧鹰像奖一等奖。    
      1987年赵本山从铁岭县剧团调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多年的泥饭碗终于变成铁饭碗。    
      同年铁岭民间艺术团排演拉场戏《大观灯》,由赵本山和潘长江主演,在省内外产生很大影响,演出合同纷至沓来,在沈阳大戏院连演了208场,场场爆满,最多时一天加演五场。有对夫妇在沈阳大戏院一连看了11场,竟没看够,《大观灯》到铁西一个剧场演出,他们夫妇又追到铁西去看,他们说:“赵本山每场演出的内容都不一样,让人百看不厌。”《大观灯》创下了铁岭民间艺术团的最高演出记录。之后赵本山又与巩汉林表演了小品《如此竞争》,赵本山饰演一个卖报的盲人。    
      从《大观灯》到《摔三弦》再到《如此竞争》,赵本山塑造的盲人形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87年《辽宁日报》上发表了一遍题为《天下第一瞎》的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赵本山塑造的盲人形象。    
      1986年,在东北三省民间艺术节上赵本山又因主演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获最高奖。如果说拉场戏《摔三弦》让赵本山一炮打响,那么《一加一等于几》则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赵本山 —— 他成了东北家喻户晓的笑星。1988年赵本山又凭着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首次闯入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这标志着赵本山的艺术人生又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下面是赵本山1990年至2004年的艺术简介:    
      1990年小品《相亲》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同年主演的电视戏曲片《摘幌》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第一章 赵本山与二人转赵本山与二人转(4)

     1991年小品《小九老乐》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    
      1992年小品《我想有个家》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同年主演的电影《一村之长》获飞天奖。    
      1993年小品《老拜年》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二等奖。    
         
      1995年小品《牛大叔提干》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二等奖。同年被评为“辽宁文艺新星”。    
      1996年小品《三鞭子》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二等奖。    
      1997年小品《红高粱模特队》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二等奖。同年主演的电视剧《一乡之长》获辽宁电视剧一等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8年小品《拜年》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二等奖。    
      1999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同年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获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2000年小品《钟点工》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    
      2001年小品《卖拐》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    
      2002年小品《卖车》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同年导演并主演的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创下该时间段电视剧收视最高记录。    
      2003年小品《心病》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同年导演并主演电视剧《刘老根》(第二部)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间播出;成立辽宁民间艺术团;创办刘老根剧场。    
      2004年小品《送水工》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    
      赵本山凭着自己的实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到今天。赵本山成名了,但他并未忘本,本色是赵本山做人的根本,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也永远忘不了是家乡那丰厚的民间艺术土壤滋养了他。赵本山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成名后,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到家乡,汲取养份,调整心态,让自己始终保持本色。他爱自己的家乡,更爱生他养他的这块黑土地。    
      赵本山的艺术人生精彩,他十几年来为社会捐献几十万的慈善行动更精彩。赵本山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了希望小学,在青岛福利院他还收养了十个孤儿。他为家乡举办赈灾义演,为希望工程举办扶贫助学义演,并将演出的全部收入捐给了有关部门。2003年6月5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