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档案-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不好整。二人转这玩艺儿,当热闹看,挺有意思,真要往书里写,不好整。
金:听你这话的意思,是想打退堂鼓?
霍:那倒不是。现在二人转艺人上台的第一句话十有八九都是“不好整”,可没见哪位这么说完真的就不“整”了。二人转不好整,不等于咱们不“整”。
金:“整”是“整”,我担心咱们“整”不好,让人笑话。
霍:这倒大可不必,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大狗叫,也得让小狗叫,咱们把自己当做小狗就是了。没有大狗凶猛,声音也比大狗小,可不能拿小狗不当狗啊!闲话少叙,咱们“唱”起来。
金:先来个“小帽”?
霍:来个小帽。不过,不是咱俩唱,是请我的一个朋友唱。
金:和我唱?
霍:他自己唱。
金:那不成了“单出头” ① ?
霍:单出头咋了,单出头也是二人转,更要紧的是他比咱们唱得好。
金:行,把他请出来。
霍:有请刘嘉陵先生上场。
我的家乡东北盛产大豆,高粱,乌拉草,笨棉裤,顺口溜,浪荡小调,胡子响马,纯粮烧酒,北风烟儿雪,荒漠大甸,还有苦中作乐永远死不绝的一代又一代大姑娘小媳妇大碗酒大块肉通身酸臭的黑大汉。
我们那“关外”之地还有一样地方特产,就是流传了二百多年的二人转,又叫“蹦蹦”。它虽然远没有京剧富丽堂皇,但它的容纳百川、博采众长同京剧是一样的,其中包括了秧歌,莲花落,东北大鼓,皮影戏,太平鼓,霸王鞭,子弟书,评剧,河北梆子,民间逗哏,杂耍等多种成分,因而它获得了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和深广的民间基础。关外本来就是个多民族杂居、移民化的地区,二人转成长的过程也正是关外大家庭相互融合、兼容并进的文化积累过程。走遍关东大地,只要你嗅得到马厩、旱烟和炕洞的浓烈气味,就不愁听不见那咿咿呀呀一波三折的曲调。站在乡野土道上你问随便什么路人,刚才那个车老板或荷锄而归的农夫唱的是啥呀?那个随便什么人——挎小筐的老妪、奶孩子的媳妇会脱口而答:《梁赛金擀面》嘛,这都不知道?
二人转的草台班子就像四处流浪的吉卜赛人一样,顺着小村小店一溜走下去,几个小钱或一顿饭足矣,把人家的不屑接过来,将自己一身笑料两行热泪留下。街头巷尾,炕头场院,山林店栈,尽是舞台。马灯松油火把照明,吹吹打打舞舞咋咋一番,静下,先抱拳客套几句:掌包的南走一千,北走八百,啥好酒没喝过,啥阵势没见过?唱好唱赖,多多担待。明儿早上起来,车走平川路,开船得顺风,阴天卖白菜,越卖越支棱,朝哪儿走哪儿平坦,往哪儿去哪儿顺溜……言罢开板便唱。一男一女,且扭且唱,扭得狂,唱得浪,双手还将那彩巾、扇子弄得七灵八巧,令杂技艺人咋舌,浑身上下就没一处闲着,也没一处不大汗淋漓。那大红大绿的装束土里土气燥燥火火,在雅人们眼里简直俗不可耐,但却是辽阔荒远的关外大地上给苦命人带来瞬时欢乐的大红大绿呀。据老艺人讲,二人转数得着的段子能有二三百个,咱中华古国各个角落里发生过也传唱过的悲欢离合,忠奸善恶,上下几千年历史,二人转唱段里几乎无所不包。
关东二人转土得掉渣,永远难登大雅之堂,是下里巴人中的下里巴人。因为它从来就属于满脑袋高粱花子的庄稼人,属于长年在井下铿铿抡镐的煤黑子,属于走南闯北的车老板儿、淘金人和在关东大地走江湖的一切“下九流”。二人转的来源之一即是河北莲花落,那是漫长的垦荒年代由衣衫褴褛的乞丐们打着竹板从关内传唱到关外的,它永远脱不尽社会最底层穷欢乐的基调。
关东二人转就像关东人一样,粗豪,拙重,可着嗓门大吼。这当然让听惯了越剧和粤剧的南国人觉得闹得慌,让听惯了豫剧和晋剧的中原文化的正宗传人觉得少了些端庄。但它与关外高朗的天,广远的地,人高马大的汉,泼辣诙谐的妻,以及那些随风刷刷起舞、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却是那样的般配。穷欢乐的关东父老虽然常为《猪八戒拱地》和《猪八戒背媳妇》一类的喜剧唱段哄堂大笑,然而弥漫在农家土屋柴垛老槐之间经久不衰的,却多半是《包公赔情》、《冯奎卖妻》、《井台会》、《梁赛金擀面》这类令人鼻酸的悲调。
东北三省经历了日俄战争和几十年的殖民统治,历史上它承接过数不胜数的闯关者,逃荒人,浪迹江湖的草台艺人和满腹诗书的南国罪臣,因此这块土地上蓄满了各种辛酸悲凉的人生故事。无论二人转唱的是哪一出戏,在那高亢粗豪的拖腔里,似乎总挣不脱一条悲情线索。透过那眼花缭乱的大红大绿大喊大跳,你仿佛嗅到了关外烈日罡风中早年垦荒者们身体的气息,你仿佛已看到列祖列宗们耕耘收获、歃血为盟,婚丧嫁娶,青纱帐偷情,看到了他们焚香,跪拜,负重,奔逃,忍气呑声,酩酊大醉,破口大骂,号啕恸哭,鼓着腮玩命吹双筒唢呐,在北风烟儿雪中抄着手跺脚暖足,甚至看到了他们深褐色脖颈上一道道年轮般的褶皱…… ①
第一章 赵本山与二人转赵本山与二人转(1)
吉林市的雾凇闻名遐迩,那美丽壮观、自然天成的迷人景色着实让人留连忘返。吉林市还有一个绝不亚于雾凇的风景,那就是能让你如醉如痴的二人转。吉林市的市民自不必说,二人转已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就是外地人,三五成群结伴到吉林市看二人转也是常有的事,二人转也因此成为吉林市一道美丽的风景。
2001年正月十七,吉林市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年气儿
十足。一个由八辆“奔驰”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入位于吉林市中心的“艺吧”,让这节日的北方江城平添了几分热闹,也吸引了过往行人的视线。当人们纷纷猜测车内坐的是何人时,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等微笑着从车内走出来,他们亲切地与大家打着招呼。事前赵本山就表示此行不要惊动太多人,可是他这张全国人民都熟悉的面孔,要想让人认不出来那才怪呢!
能在春节期间见到自己喜爱的笑星,真是喜上加喜。“艺吧”门前被热情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赵本山等亲切地向大家招手示意。有人问赵本山:“你们到这来是演出吗?”赵本山说:“不,我是来看演出的。听说吉林市的二人转演得好,我今天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个好法!”赵本山话音刚落,就有人兴奋地说:“这话一点不假,你看了就知道了,不怕你看后不喜欢,就怕你看上瘾。”赵本山笑了笑说:“我一看就会知道是不是像你说的那么神!”
吉林“艺吧”是个350平方米的综艺性演出场所,舒适高贵、富丽典雅,极具艺术性。“艺吧”每天晚上9时开始营业,顾客在茗茶、品酒的同时可以欣赏到歌曲、时装表演、器乐等节目,10时30分以后演出二人转。为了让赵本山一行大饱眼福,“艺吧”的主人——林越决定“艺吧”当晚不营业,还将自己另外两个二人转剧场关闭,把最好的二人转演员张小飞、翟波、王金龙、阎光明、于小飞等集中到“艺吧”,为客人做专场演出。
晚7时演出正式开始,当晚的演出盛况,赵本山的弟子 —— 张小飞是这样描述的:
当时我正在辽阳参加一个开业庆典,林哥给我打电话说:“赵本山老师要来看戏,我去接你,演好了,没准拍电视剧时能让你演个小角色。”林哥开车把我和媳妇接回吉林。林哥让我唱大轴。听说要给大腕演出,我化妆都不会了,手直抖,怕唱不好,就跟林哥商量:“别让我唱大轴,我先唱,唱完就走,让郭旺压轴。”郭旺一听让他压轴说什么也不演了。没办法,我只好压轴。光明开场,翟波、阎学晶第二个。唱完后,阎学晶把赵本山老师请到台上,老师一上台,又把高秀敏老师叫上去了。他们一表演,观众像炸雷似的,我当时想:“这不完了吗,我哪能接住呀。”没想到赵老师表演完,却对观众说:“大家慢慢看,好戏还在后头呢!”于小飞上场后,光观众的赏钱就接了四千多元,王金龙上场跟头一翻也火了,得了三千多元赏钱。最后轮到我上场了。我腿肚子直哆嗦,但心里有底。上台后我说:“今天能从辽宁到吉林来给诸位老师演出,我非常荣幸,感谢能给我这个机会。”我先唱了一段靠山调,见赵老师带头鼓掌,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情绪一下就上来了,把这些年的本事全露出来了,唱了一段京剧,吹了一段萨克斯,一段唢呐,又演了段《傻柱子接媳妇》。观众爆棚了,我得了四千多元赏钱。
演完回到后台我的心情也好了,心想能和大腕照张相就好了。林哥说:“你别走,到饭店吃饭,照完相你再走。”这正合我意。我和大伙一起去了江南四季饭店。事后听说,在去饭店的路上,赵老师对高老师说:“这孩子挺有意思。”高老师说:“这小子谁要拉一把就能起来。”阎姐在一旁说:“小飞人品好,岁数也不大,赵老师你收他做徒弟吧!”赵老师没吭声,只是抽烟。高老师也说:“这小子绝对是干这个的玩艺儿。”赵老师说:“收了也行。”到了饭店,阎学晶心里有底了,她在饭店门口等我,对我说:“一会吃饭时我给你说个事,你先别着忙。”我当时估计赵老师可能答应让我在电视剧中演个小角色,心里乐坏了。吃饭时领导、记者来了一大帮,可赵老师却和我们这些唱二人转的坐在一起。阎姐致祝酒词,她说:“欢迎赵老师一行来吉林看戏,今天有三大喜事值得庆贺,一是赵老师一行到吉林来。二是吉林的领导能参加这次活动。三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赵老师看了小飞的演出,准备收小飞做徒弟。”阎姐话音刚落,林哥就站起来说:“咱们大家把杯举起来,祝贺一下。”我当时脑袋都晕了,看眼前吃饭的大桌子都变形了,我急忙站起来给赵老师敬酒、磕头,跪在那举着酒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脑袋一片空白。赵老师说:“小飞演得不错,我也是二人转演员出身,小飞我看好了,我收他做徒弟。过些日子要举办本山杯二人转大赛,开新闻发布会时宣布一下。”听说要办本山杯二人转大赛,全体鼓掌。
当天晚上我兴奋得一宿没睡觉,半夜赶回辽阳,先给我爸妈打电话。我爸一听就哭了,对我说:“儿子,你爸唱了一辈子二人转也没出名,赵老师能收你,这是咱祖上烧高香,积德了,这么大的雨点落在咱身上,你可要好好珍惜。”那一晚上我像做梦似的,自己跟自己说,“这是真事吗?”二三天后,我又激动了,在家里跪在地上又给师傅磕仨儿头。我到辽阳的第二天报纸就登了师傅收我做徒弟的事,还发了我给师傅磕头的照片。这事在辽宁一下就传开了,再去演出,大家就跟我说:“这回你妥了。”也有不信的,问我到底有没有这么回事。记者也到剧场采访,这事就在东三省传遍了。
第一章 赵本山与二人转赵本山与二人转(2)
尽管这件事已过去两年多,而今张小飞已是辽宁民间艺术团的专业演员,并因在《刘老根》中扮演二柱子而为观众所熟悉,但提起这段往事时,他仍记忆犹新,就连当时的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说到动情处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其实赵本山的其他几位弟子也和张小飞一样,他们为能成为赵本山的弟子而感到光荣和自豪。是啊!作为一名民间艺人,即使在东北三省小有名气,但在大多数人眼中,也永远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地蹦子”,没有人能瞧得起,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地位。赵本山在成为全国著名艺术家后,非但没有回避曾是二
人转演员的经历,还将民间艺人收为弟子,仅凭他不忘本,不爱慕虚荣这一点就值得称道。
现在,我们应把赵本山此行的缘由做个交代。
2000年12月,正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剧组参加小品《三号楼长》演出的阎学晶经何庆魁、高秀敏介绍结识了赵本山。当赵本山知道阎学晶是二人转演员时,就向她打听二人转的演出情况。阎学晶说:“我老公林越在吉林市开了三个二人转剧场,每天演出两场,场场爆满,有时还得加座。生意特别好。”赵本山不解地问:“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