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婆在解放后的隐居生活中很少说话,更极少谈论国家大事,但她上海时期的护士小吴阿姨告诉我:“姨妈不止一次对我们说过:彭德怀是不会反党的。”1975年,彭德怀元帅逝世。他临终希望见见毛泽东,或者朱德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这一消息当时是保密的,不过这倒也避免了让外婆伤心。
海峰姨告诉我:1976年7月6日朱总司令逝世,外婆得知后神情痛苦地拍着椅子扶手,一字一顿地说:“老总!老总走了!好人呐!……”
而最曲折的则是陈毅逝世。“文革”中负责管理外婆生活的祝处长今年春天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逝世。亲人知道这一噩耗对外婆会造成多大的刺激,一直瞒着她。而此前几天,我刚刚在上海出生,这当然使暮年的外婆得到少许安慰。大家收起了报纸,关上了电视,藏起了广播,封锁了消息,把外婆的注意力集中到我这个小女孩身上。很长时间内,她对此事果真一无所知。
后来,江西老同志刘俊秀(省委农业书记)与夫人孙亚衡(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到上海湖南路262号看望外婆。刘老是外婆的永新老乡,长征干部,性格豪爽,又是她在南昌居住期间的邻居,关系非常亲密。外婆很是高兴,吩咐搞了不少酒菜,大家热热闹闹坐了一桌。
在这种比较难得的欢快场合中,刘老也比较放松,不知怎么,就说到陈毅逝世上面去了。谁知,刘老一句“陈老总不在了”刚出口,大家都楞住了。外婆明白以后,当即离席跑上楼去,把卧室门一关,谁叫也不出来。只留下慌张的大家和尴尬的刘老。孙亚衡直怪刘老粗心,刘老则委屈地说:“我哪知道她不知道啊……”
大家于是上楼去劝,外婆口中一直说:“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祝处长告诉我:陈老总和你外婆关系,就跟亲人一样的。
1970年,外公最后一次登上庐山。那年夏天,他在“芦林一号”同服务员聊天,说了这么一段话:
“贺子珍对我最好,长得也最漂亮。她后来有病,老怀疑别人害她,谁都怀疑,但不怀疑我。”'注11'
说到这里,外公感叹不已。这可能是外公最后一次谈到外婆。庐山,为他们的爱情落下了最后的注脚。
资料附录
'注1'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毛泽东在上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424至第429页
'注2'胡志亮:《木石魂——赖少其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2月
'注3'尹纬斌、左招祥:《贺子珍和她的兄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7月,第225页
'注4'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上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34页
'注5'王行娟:《李敏•;贺子珍与毛泽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4月,第197页
'注6'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330页
'注7'王行娟:《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12月,276页
'注8'林克等:《历史的真实——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证言》,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2月,第61页
'注9'水静:《特殊的交往――省委第一书记夫人的回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第25页
'注10'马社香:《一个女革命者的历史见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1月,第362页
'注11'李国强等:《毛泽东与庐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