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三十而富 >

第17节

三十而富-第17节

小说: 三十而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所有的消极思维都与人们曾经经历过的某段不愉快有关。而当一个人考虑到自己的目标时,他就会以积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可以强迫自己去畅想未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去想未来的生活方向而不是过去的所作所为。设想一下理想生活以及美好前景,关于未来的梦想和假设一定是令人振奋的,当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不可能再去想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了。    
    另外一个方法是让自己忙于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惟一令人担心的就是没完没了的工作。像有的诗句所说:“我必须令自己忙于工作,以免迷失自我。”忙于工作的时候,所有忧虑和担心就会不翼而飞。    
    


第三部分:靠自己去成功态度决定一切(2)

    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和谐相处、密切合作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研究表明,大多数商业合作伙伴是因为相处不和睦而分裂的,这一原因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原因。积极开朗的人在几年之内取得的成就比消极的人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的成就还要大。人们都喜欢与乐观的人共事,因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感觉非常愉快,言谈举止会很自如。把握自己的言行和举止,确保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自己有帮助。一个人希望别人怎么看待他,他就应该以什么方式与别人交往。    
    最后,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外在形象非常重要,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外在形象是内心态度的体现,有时候它能决定一件事,甚至一个人一生的成败。    
    人们往往很看重第一印象。有这样一句话: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来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研究表明,人们4秒钟之内就会对另一个人的外表留下深刻的印象,30秒之后,这个印象就会定型。然后再观察相关的事情来证实第一印象。由于人类的思维方式,所有人对事件的感受都是有选择的,所以会忽略那些与他们的判断无关的事情,即使这事情能够传达非常重要的信息。    
    最成功的人往往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他们会努力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因而在外表上颇费心思。他们研究其他成功者的着装并效仿他们,他们总是关注业内的成功人物,然后不断向他们靠拢。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成功的人穿着也越考究。就像鸟类能够通过羽毛来识别自己的同类一样,人类也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识别自己的同类,他们是通过着装和服饰来相互识别的。即使是在一间拥挤的房间里,成功者也能相互认出来。在社交场合和商业交易中,那些相似的人总是能够相互吸引。    
    事实上,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最好。如果某个人想让重要人物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感觉轻松舒适,他的着装和行为举止就应该首先得到他们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成功人士总是衣着笔挺,腕带金表,虽然这对他们因努力工作而疲惫的身体可能并不合适。    
    细节决定成败,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一名推销员可能仅仅因为刮去胡子就使他的事业有了飞跃,但这确实是事实。当一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的时候,他的自我感觉也会非常好。当他环顾四周并发现自己穿得最为得体的时候,他会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并充满自信。如果一个人穿得像一个赢家,他的所作所为也会像一个赢家。如果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服装打扮像一个成功人士,久而久之,无论他做什么事情都会感觉自己确实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    
    成功的公式是对人生目标的想法乘以投入其中的感情将决定实现目标的速度。对自己的目标或者蓝图投入的感情越多,它对人的潜意识的作用就越大。如果一个人对实现目标有着强烈的渴望,就会激发他内心的热情和决心,任何困难都将被克服。    
    瑞士的埃尔德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但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因业务代表的消极心态,曾让公司面临全盘溃败的窘境。于是总裁查菲尔先生亲自来到业务代表中间探访。业务代表们抱怨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一半人都坦陈自己在另谋出路。    
    于是查菲尔叫来了公司门口那个每天替员工擦鞋的小鞋匠来给他擦鞋。查菲尔问他:“你几岁了?在我们公司门口,擦鞋有多久了?”     
    小男孩回答:“我9岁,来了6个月了。”     
    “很好。你擦鞋一次赚多少钱?”    
    “擦一次5分钱。”男孩回答,“但有的时候,我会得到一些小费。”    
    “在你来之前是谁在这里擦鞋?他为什么离开?”.    
    “是一位叫比尔斯的男孩,他已经17岁了。我听说,他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活而离开了。”    
    “那你擦鞋一次只赚5分钱,有办法维持生活吗?”业务代表们都惊异地听着男孩下面的回答。    
    “可以的,先生。我每个星期五给我的妈妈10元钱,存5元到银行,再留下2元做零花钱。我想我再干一年,就可以用银行里的钱买辆脚踏车了,但妈妈并不知道这件事,我要给她一个惊喜。”小男孩,边卖力地擦着鞋子,一边微笑着回答问题。    
    查菲尔对业务代表们说:“这位男孩现在做的工作,过去是由一个比他大8岁的男孩负责的。他们的工作相同,索取的费用相同,服务的对象也相同。”    
    “但是,”他激动地说,“两个人的结局不一样!这个小鞋匠内心充满着生活的希望,当他工作时,他脸上总是面带微笑。他期待成功,所以成功也就走向他。而原来那个男孩性情非常冷漠,悲观失望,心情不稳定。而且,当顾客给他5分钱时,他也不会说声‘谢谢’,因此,他的顾客也不会再给他小费,自然也就不愿再看到他冷淡的脸……所以,他的生意越来越惨淡,当然无法赖此为生。”    
    业务代表们明白了,他们之所以销售得不好,就是因为他们被对方的困难吓退了,而没有在销售收银机的时候,用他们的快乐和胜利的信念感染对方,并消除对方的恐惧心理。结果,第二年,埃尔德集团就依靠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走出了困境,在全球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想取得成功的人都应该知道:没有一个百万富翁可以消极、懒散、悲观、忧虑、草率……地面对这个世界,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只在心态。一个9岁的小孩子,都会漠视困难的环境,积极销售他的乐观和自信,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就。那么每一个有智识的青年都可以像这个9岁的小孩子一样。只有这样,当一个人步入30岁的门槛时,才不会为自己消极的心态而感到懊悔。    
    


第三部分:靠自己去成功精益求精才能创造奇迹(1)

    有个学习绘画的学生问著名的画家,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地把画卖出去。画家说:如果你花十年的时间画一幅画,两天就可以把它卖出去;相反如果你只花两天的时间画一幅画,十年也不一定能够把它卖出去。    
    约翰·保罗·盖蒂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想出一种更好、更快、更经济的做事方法或者生产方法,他的未来和财富就尽在掌握。”如果一个人想要塞30岁之前快速的获取财富,而没有时间等待财富慢慢积累的话,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事业做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很多不成功是不能累加为一个成功的,那只能让人浪费宝贵的时间。    
    社会上有两个关于成功的比喻使用得非常频繁:运动和商业。在这两个领域中,竞争中的优胜者赢得承认和回报。那些在竞技中取胜的人获得称赞,人们向他们致以敬意,在商业领域人们购买那些物有所值的产品和服务。无论是哪种情况,人们选择的标准都是质量,只有优胜者获得奖励。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事实是,在竞争中,如果表现出众,回报就会很丰厚;如果表现平平,回报也不过一般;如果表现欠佳,那么相应地,回报只会低于平均水平,而且很不稳定。在社会上盛行两种心理,一种是不劳而获的心理,另一种是急于求成的心理。任何一种都能阻碍人的成功,而两种结合起来更是成功的致命障碍。    
    有第一种心理的人认为他们的收获一定会大于付出。他们希望投入一块钱能立刻获得两块钱的回报,他们总在寻求这种看起来可以投资少而收效大的机会,他们试图在别人推动旋转门的时候趁机穿过门去。这种人试图违反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即收获与耕耘成正比的规律。有人可能听过下面这个笑话:一个人从30层高的楼上跳下去自杀,当他落到15层的时候,有个人从窗户里探出头问他:“感觉如何?”这个正在快速下降的人回答:“到目前为止还不错!”每一个希望投资少而收效大的人都处于相似的境地。他可能在短期内感觉良好,最终却还是会幡然醒悟、后悔莫及的。    
    来自哈佛大学的布雷格斯校长曾经这样写道:“首先完成你的本职工作,再去做更多的事情。即使你遭受磨难,也应该继续工作。在你的工作和磨难结束之后,你将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彼得·德鲁克有一次这样写道:“即使你的新事业从你的餐桌起步,你的目标也应该是成为业内的领导人物,否则你根本就不应该开始。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迅速地赚一笔钱或者一点额外收入,你永远不可能非常成功。你很可能面临既失去时间、又失去金钱的境地。”    
    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自己创业,在竞争环境中提供优于别人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全力以赴地朝着这个目标奋斗,那么他最终将在你自己确定的领域内获得巨大成功。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斯尼亚克就是在汽车库里设计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的,其他任何人也可通过努力建立一个庞大的事业。    
    当然,即使一个人的目标不是成立一个大公司,他也应该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期的成功。    
    就个人而言,向往三十而富的人的目标应该是跻身业内10%的成功人士之列,不求最好不应该是他的目标。下定决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克服所有困难,解决所有问题,不惜一切代价做到最好。    
    现代社会是一个专业化的社会,一个人只有业有所专、技有所长,使自己在某一领域中有过人之处,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否则,自认为是多才多艺的人,实则是样样不精。    
    许多年前,当电脑自动化的新技术还未面世的时候,在工商管理方面极负盛名的哈巴德曾经这样说:“一架机器可以取代50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取代专家的工作。”现实证明,现代数以万计的普通工作都已经由机器取代了,但专门人才的地位还是稳如泰山。因为没有这些专家来操纵机器,机器就会像废物一样毫无用处。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只要是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可见,一个人只要能把自己锻炼成为某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就能有所作为。古代天津有位小名叫“狗子”的生意人,只是对蒸包子有所专长,就成功地创下了一个名扬中外的包子老字号;北京的王麻子只是剪刀做得好,他却凭借它成功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相反,许多知识涉猎广博的人,对各个领域都是浅尝辄止,结果一生平庸,默默无闻:    
    多年来,罗伯特自认为自己有多方面的才华和兴趣,但这却把他弄得很狼狈。他大学时主修经济学,毕业后到一家出版公司工作了几年以后又回到学校念了个MBA学位。    
    学成之后,他到一家公司做咨询顾问,他认为那家公司有生意可做,但是至于什么生意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他认为如果能说清的话,公司就会限制他的服务范围。这与他自认为无所不通的信念是不符的。    
    


第三部分:靠自己去成功精益求精才能创造奇迹(2)

    罗伯特很少拒绝客户提出的要求,似乎他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提供正确的指导,他工作得非常认真、辛苦。由于他非常聪明并且凡事不屈不挠,因而总是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解决客户的问题。即使客户提出什么特殊的要求,他也总能想出办法。    
    罗伯特一直致力于使自己成为多面手。他一直很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他自己的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把自己比作救火员,总是自豪地说:“公司总会有什么地方发生问题,接着警铃响起,然后就来找我万能的罗伯特,由我先去抢救。专业咨询顾问就应该是这种样子,要能应付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