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 作者: 阿越-第6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有劳桑公子,我方才从兵器研究院过来,看到有一处地方正在大兴土木,却不知道那是什么场所?”吕惠卿一边和桑充国二人向外走,一边问道。
“那多半是体育场。”叶祖洽笑道。
“体育场?”吕惠卿大惑不解。
“那是给学生们练习马术、剑术、格斗、射箭,还有蹴鞠,毽子之类的场所……”叶祖洽解释道。
“这马术、剑术不论,蹴鞠,毽子不有点玩物丧志吗?”吕惠卿忍不住问道。
“这是石子明大人的主意,他说服了教授联席会议。”叶祖洽笑道,他也是教授联席会议的成员,想起那天石越异常严肃地旁征博引,就是为了说服大家同意让学生们踢蹴鞠,组织蹴鞠比赛,他就不禁莞尔。石越和程颐为此还辩论了一上午,程颐是主张养“浩然正气”的,所以要打坐,和石越的观点明显不符。
“石子明真是让人捉摸不透,这次讲演会也是他的主意吧?”吕惠卿不动声色的探问。
“这倒不是,这是桑山长和程颢先生的主意。”
……
“吉甫,听说你这十多天,一直在白水潭学院听讲演?”王安石喝了口茶,随口问道。
“是啊,丞相,我获益良多。”吕惠卿笑道。
“这些学生的确不错。”王安石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吕惠卿倒吃了一惊,奇道:“丞相你怎么知道?你也去过吗?”
“虽然没有过去,不过报纸有专栏介绍,听说昌王也去了,是确有其事吧?”
“是,昌王这十几天,几乎是呆在白水潭没有回王府。”吕惠卿笑道。
“桑充国这一着,很聪明呀。皇上也夸过这件事几次,说是大宋建国百年来的盛事。他们在报纸上说禀承我‘学者贵全经’的精神,给我送了一顶好大的高帽。”王安石淡淡的说道,连吕惠卿也不知道他是高兴还是反对。
“丞相,这次在白水潭呆了十几天,倒也没有白呆,我现在更坚定的支持丞相以前提出来的订《三经新义》的想法了。”吕惠卿开始向王安石提出自己的主张。
“哦?”王安石不置可否。
“丞相,变法之要,依然在于得人。官员老朽,皆不可待,所以我们应当把目光投向年轻的士子。石越其实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当我们还在讨论着《三经新义》的时候,《石学七书》已经大行于世,当我们还在议论着经义局、三舍法的时候,白水潭学院隐然已执天下学术牛耳。现在的情况,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我们能尽快置立经义局,推出《三经新义》,培养出一批支持新法的青年,新法就不会有人亡政息的一天。而若能用《三经新义》取士,更会不断地给我们补充了解丞相思想的新官员,对新法的执行,是非常有利的。就是对丞相本人来说,就几乎是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伟绩。”吕惠卿把他心中的想法合盘托出。
王安石点了点头,说道:“还是吉甫你最了解我的想法。我个人的荣辱不足道,不让新法人亡政息,才是最重要的。”
吕惠卿见王安石支持他的主张,便顺着思路继续说道:“创办经义局,不仅仅是培养人材,还有争夺士子之心的作用,可以让天下人明白,我们的主张,才是儒家正统,才符合先王之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当仿效白水潭学院,创办《经义局月刊》,每月刊发我们的见解,以争取士林的认可与支持,另外,更可以太学为依托,让国子监创办《国子监月刊》,解说新法与新学的要义,这都是争取士林支持好办法。”
王安石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这种可能性,当时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才回过神,叹道:“吉甫,你真是奇材,我以前竟没有想过,石越可以办的东西,原来我们也可以办。”
“丞相谬赞了,您公务繁多,虑不及此也是难免。我从家乡抵京,倒是有点旁观者清了。”吕惠卿笑着谦虚了几句。
“既然如此,除了《月刊》之外,我们也可以办一份报纸呀,难道只有桑充国能办报纸吗?”思路一旦打开,王安石立即就往更深一步想了。
这也正是吕惠卿想要说的,他笑道:“《月刊》是阳春白雪,用来争取士林的道德支持,报纸则是用来影响清议,解释新法,各地执行新法得力的情况、取得的成绩,我们都可以通过报纸报道出来,让百姓知道我们的成绩,让他们理解新法,让反对者无话可说。”
“不错,这个想法不错。”王安石不禁站起身来,踱到窗外,想了一会,说道:“报纸的名字就叫《新义报》!这件事可以让陆佃去办。”
“《新义报》,好,好名字。”吕惠卿拊掌笑道,“不过丞相,这事还有为难之处。”
“有什么为难之处?”
“《月刊》还可以由朝廷出钱,可是报纸由朝廷出钱,只怕会有争论。”
“官办报纸,有何不可?没有人规定报纸只能民办。”王安石不以为然。
吕惠卿担心的却不是这个,“若是官办,自然是翰林院主办,断没有国子监主办的道理,若是翰林院主办,只怕麻烦更多。“他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学士们未必都听话。
王安石笑道:“吉甫,谁说我让国子监主办了?中书门下省主办,翰林院也无话可说。”
吕惠卿这下倒真是佩服王安石了,中书省要办报纸,虽然没有先例,但是别人的确也不好去抢。
※※※
石越当真是没有想到王安石多了个吕惠卿,就气象完全不同了。创办经义局,《经义局月刊》、《国子监月刊》,让人根本提不出半分反对的理由。王安石亲自指定的一班人,从此天天开始聚集经义局,编修《三经新义》,希望有一天让这本书成为“全国公务员考试的唯一指定教材”。
石越从心里面就反感这种指定唯一教材的做法,明清八股取士,其实八股文的形式并不足以为害千古,真正为害千古的,是所有经文的解释,都必须来自于朱熹的理解,这样才会严重束缚读书人的思考。这一点石越心里是知道得很清楚的。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取士,也算是其始作俑者。
虽然反对,但是想要正面辩论,以王安石、吕惠卿对经义的了解程度,石越根本不是对手,他也不会自取其辱。至于和皇帝谈论统一思想的害处,那实在是对皇帝要求太高了,赵顼绝对不会反对统一思想,实际上自有人类以来,几乎所有的人类都希望别人能接受自己的思想。
好在《三经新义》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编成的,所以石越还有时间去想对策,何况这也不是最出乎石越意料的事情。
最让石越吃惊的事情,是王安石提请皇帝,中书门下省要创办机关报《新义报》!
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诞生,石越不太明白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是自己对这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有了一丝成就感,还是政敌越来越聪明带来的忧虑感,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这件事没有人说得清楚。
石越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王安石要创办《新义报》,其目的绝非为了促进言论自由与新闻监督,而是明显的要利用巨大的行政资源来影响舆论,攻击反对者,以求顺利的推行新法。《新义报》从一开始,就注定它是一份全国性的报纸,其影响绝对不会比《汴京新闻》要低。
“丞相,石越对于办报纸一定很在行,既然中书省想办《新义报》,朕以为就让石越主编如何?”赵顼很容易被王安石说服,同意了办《新义报》的主张,同样,他很容易的想到了石越。
“陛下,臣以为石越在中书省检正三房公事,事务烦忙,又要顾及白水潭学院诸事,恐无暇脱身。臣推荐许将、彭汝砺、许安世三人为编辑,陆佃为主编,必然不负陛下所托。”王安石从容的把石越从《新义报》中踢开了。他举荐的三个人,全部是状元出身,其中许将更是文采出众,深受赵顼器重,曾经免试为知制诰,三日三迁。而彭汝砺也是深受王安石器重,做过国子直讲,为人正直敢言;许安世则是陆佃的学生,陆佃又是王安石的学生。(阿越按:陆佃此人,或者不甚著名,但他孙子陆游,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如此超强大的阵营,皇帝还有什么怀疑的理由,自然照准。而《新义报》单单是三个状元做编辑,就足够先声夺人了,在当时的状元,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耀,石越虽然无法理解,却是相当明白的。
当李丁文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吕惠卿,真聪明之士。”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五日,晴,《新义报》创刊,首发十万份,其中由驿亭送往全国各路郡县州军官员的报纸占两万份,汴京城卖掉八万份,超过《汴京新闻》,成为大宋第一大报。
做为官方报纸的《新义报》(正式的名称是《皇宋新义报》),影响力远远超过《汴京新闻》,虽然模仿《汴京新闻》的体例,但是这份报纸的特殊身份,无疑使它具有了官方喉舌的意义。因此对报纸的控制权,同样会牵动许多人敏感的神经。
在《新义报》创刊三天之后,已经身为经义局编撰的王雱被任命《新义报》副主编,成为《新义报》的太上编辑,因为《新义报》完全是一个新生的机构,而且不涉及具体的政务,因此王雱并无回避的必要——虽然冯京提出宰相子侄最好回避,但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而石越则被突如其来的事务给忙疯了,王韶不断的要钱要粮要兵器要衣服,冬天就要到来,将士们没有寒衣怎么行?一方面要和文彦博这个老头子沟通,一方面要小心处理王安石的关系,还要去军器监这个名义上的下属机构和吕惠卿这个笑容可掬的家伙打交道,石越一天差不多有半天时间是在马车上。幸好曾布和自己关系不错,和三司那边的沟通还算比较顺畅。
吕惠卿办起事来很痛快,处事利索,让石越很是欣赏,而且对人和气,很多时候,石越都有点怀疑《宋史》把这个男子名列《奸臣传》,是不是出于成见。
“眼见一天天入冬,从各地都作坊调集寒衣,时间上只怕来不及。将士们受冻,影响战局,不是小事。”吕惠卿沉吟道。
石越不动声色的看着吕惠卿,调集不了应有的寒衣,不是他的责任,吕惠卿如果想向他石越诉苦,只怕是找错了对象。
“京师的绢、布、棉花也不能全部征购完了,十月一到,就有例行的赏赐,数十万禁军,上万的官员,还有数十万户的老百姓,都需要这些东西过冬。到时候汴水冻冰,漕运不通,说什么都有点来不及,毕竟京师是根本之地。军器监我才上任,之前的准备不充分,我也很为难。”吕惠卿向石越摊摊手。
石越却不去看他,把目光转向文彦博,果然,文彦博急道:“兵者,国之大事。从陕西调集一些,四川来的全部运往前线,再加京师的储备,应当够了吧?”
吕惠卿摇了摇头,“军器监的储备,不到两万。可是因为胄案改军器监,又接连出了事情,没有人理会到这件事情,当时正是盛夏,谁会去想冬衣呢。”
王安石望了望政事堂外的那棵大树,沉着脸说道:“不管怎么说,前线将士的供需一定要保证。”王韶的每一次胜利,都是给皇帝和新党的一剂强心剂。
吕惠卿听王安石定了基调,便改口笑道:“虽然困难重重,但未必没有办法。”
“吉甫,你说说有什么好办法。”王安石看着吕惠卿,问道。
“京师唐家棉纺行的棉花和棉布,有十万之巨,我们可以先全部买下来,吩咐几家成衣店连夜开工,再加上军器监的工匠一起,二十万冬衣,半月可成。然后再叫薛向从江准诸路调集棉布过来,在京师卖掉。那么就可以先应这个急了。”吕惠卿笑道。薛向是六路均输使,总管新法中六路均输法的实践。
文彦博皱眉道:“十万匹棉布,要多少钱呀?再说马上入八月,薛向有三头六臂,现在才征调,十月汴水结冰前这些布进京是不可能了。唐家棉纺行的棉布没有了,老百姓怎么办?到时候布价肯定飞涨。”
吕惠卿笑道:“我就不信薛向没有一点储备。再说了,本来朝廷有严令,非官船不许入京,所以私船都是到了附近就转陆路,这样就慢了太多,这次我们可以暂时放松,允许唐家租私家船向京师调棉布,唐家在江准积屯的棉布棉花,决不会少。就算这一条不能通过,那么让薛向先向唐家借一点先供给京师,也就是了。”
王安石不经意的看了石越一眼,问道:“子明,你的意思如何?”石越和唐家的关系,众所周知。
石越琢磨着吕惠卿的话,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除了让薛向向唐家“借”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