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对孩子说话-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你身上找到了快乐和慰藉。你抱着狗打滚亲吻,冬天忘带帽子,都不会因此生病。星期六你常常在家,很少得到特殊的照顾。然而又是你,使我们摆脱生活中的烦愁苦闷,享尽天伦之乐。
你是我们匆匆奔忙,雄心勃勃年代里的一部分。可当我们眼前一片迷惘时,是你的纯朴自然,使我们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返朴归真。你用你对生活的火热感情激励我们热爱生活。
你不屈不挠,我爱你!
妈妈
给三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汤姆:
作为母亲,本不应该对谁有所偏爱,但我一直是最爱你的。正当爸爸、妈妈感到青春年华将从我们身上消失时,你降临人世。你使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还有生命的光和热。你使我们的头发变黑了,你加速了我们的步子,抬高了我们的肩膀,唤起了我们的想象,激发了我们的幽默。你使我们第二次领略了五彩缤纷的人生。
你好象一下子长大成人了。也许是我们不愿去追忆流逝的时光吧。而你得到的只是破损了的棒球击球棒,电动玩具火车不复行驶,冰箱里没有牛肉,却满是酸乳酪和减肥食品。而且你还面临着一件我们没有想到的事:那就是我们终将死去。然而,从你的成长中,我们进一步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爱的伟大。
我喜欢你那35岁般的忍耐、50岁般的实际和90岁般的悲天悯人之心,但我更喜欢一个将上述品格溶于一身的14岁的你,虽不乏笨拙愚钝,却超然不俗。
你是我们生活中的顶点,我爱你!
妈妈
葬礼上,邻家的两个女人在悄悄说:“看看那些没有母亲的小伙子,多叫人心酸啊!”
“可不是,我听说医疗费用已经使他们倾家荡产,她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东西就去了。”
然而,我却认为,她为孩子们留下了爱,留下了耐心、精力和青春。而这才是能够真正呵护孩子们一辈子的!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学会对孩子说话>正文回目录
第7节:最不该说的话
作者:黄 莉
1、别跑,会摔跤的。
在呵护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出于溺爱或“责任心”,做父母的常常以“消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所遭遇的一切。
比如,父母怕孩子出意外,便在孩子的探索范围内设置障碍:他们常常对孩子说:“别跑,会摔跤的”、“别乱动”、“我来拿吧,你会打坏这只杯子”、“我来帮你叠被子,你去玩或听儿歌”等等。你当然是好心,作为父母,你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还是想说,诸如此类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让孩子遭遇挫折。因为,你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你肯定他会出事;你肯定他会打坏你的杯子。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更好的说法也许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小心一点”、“把杯子拿稳”等等。这样你强调的是鞋带、是小心、是杯子,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而且,当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没有变成现实(小心,果汁会洒出来的!你会把杯子打碎的!),你的孩子也就慢慢地对你的建议表现出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你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只不过,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还不算太要紧。若从更深一个层面来看,父母对孩子设置的这种障碍还会“蔑视”、“限制”并“剥夺”孩子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没有了需要,人的生命便会在无所欲求中自形枯萎。而需要分不同的层次,从生理的需要到安全的需要,从社交的需要到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居于最高层次。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呢?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总是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向完美。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是很小很小的孩子。因为虽然他对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还无自觉,但是,通过积极的看、积极的听和积极的触摸,他也就已经开始努力实现自我的需求,以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成人们大都比较重视“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能充分领会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生命的意义。但为什么做父母的往往却对孩子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加以“蔑视”、限制呢?答案就在于:正如前文所说,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考验的是父母的勇气而不是孩子的勇气。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往往无法接受孩子受到伤害的事实,他们的心理没有具备这样的承受能力。
他们习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无处不是危险,这个世界到处都可能发生意外。因此,为了防止孩子遭遇危险和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孩子时时置身于“安全”的范围之内或自己的庇护之下,远离一切想象的或可能的潜在威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在“保护”了孩子的同时,却限制了孩子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空间,从而也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生命。
2、你还小,让妈妈来帮你。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一篇教育观察日记里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些玩具。
学校里有个刚刚两岁半的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心。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去,但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站着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流露出来的思想非常有意思,当时我要是有个照相机把他拍下来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老师走过去蛮横地(她可能会说是轻轻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使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才有的那种呆滞表情。
蒙台梭利的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他告诉了我们,过分爱护孩子的结果,就会过分地只注意到细节,从而阻碍孩子发展他的生活技能。对孩子来说,这等于是提前遭遇了一种残酷的待遇。
然而,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却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母亲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便陷入无穷的担忧之中,担心孩子长得不好,甚至活不下去。在这样的母亲眼里,那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极其平常、普通的事情,也会被当成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她随时处于极度紧张和敏感的状况之中,深怕一不小心,哪儿就出了问题。
在一天之中,她只要有空就会检查孩子的呼吸,测量孩子的体温,担心孩子的睡眠。孩子睡着了的时候,她怕孩子着凉了;孩子哭的时候,她怕孩子哪儿又不舒服;孩子发烧了,她就认为孩子已到了死亡的边缘。
这样的母亲过得非常辛苦。不论事情有多么小,她都要为孩子去做。凡是她能做的,孩子就不必动手,哪怕是孩子愿意做而且做得到,也不让他去做。这样的母亲为孩子穿得厚厚的,吃得多多的,如果办得到的话,她甚至愿意帮孩子消化吃下去的东西。
简单地说,这样的母亲把孩子生活所必须的工作和机能都接了过来,其结果必然是相当糟糕的:孩子长大了,但是不成熟。他虽然活了下来,但是却生活在借来的自我当中,没有发展出自己的自我意识。他始终停留在依靠母亲的婴儿阶段,不知道自己的感情和愿望。他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对周围的世界也缺乏洞察力。他不会从原因推出结果,只会满足于奇幻的解释。如果他有什么暗淡的愿望,想自发自为,那么,即使这点点暗淡的愿望,也会被在长期依靠母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依赖性而消耗殆尽的。
3、因为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原因,小草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一位新上任的牧师到草原上的教区里去作他第一次的讲道,可是到时候只来了一位牛郎,别的人一个也没来。这个牧师拿不定注意到底是该照原定计划讲呢,还是不讲算了。他给牛郎说出了他的犹豫。
牛郎说:“我只是个赶牛的,不能告诉你该怎么做。我只知道,我要是去喂牛的话,如果因为只有一只牛来,而不喂它,那我就成了大笨蛋了。”
牧师听了,谢谢他,就照原定计划讲了一个钟头的道。他讲完了以后,问牛郎觉得他讲的如何。
牛郎回答说:“我对讲道的是一窍不通。我只是个赶牛的,但是如果我去喂牛,而只有一只牛来的话,我要是把所有的饲料全给它吃下去,那我不是笨蛋也是糊涂虫。”
3岁的吉姆是一个“问题篓子”,对什么都很好奇。一天,他问正在修剪草坪的爸爸,“爸爸,为什么小草的叶子是绿色的?”
听到儿子的询问,受过大学教育的爸爸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儿子智商颇高的一个标志,于是开始滔滔不绝地给他讲述关于叶绿素以及光合作用的道理。整整10分钟过去了,爸爸耐心地、完整地讲解了“叶子为什么是绿的”的科学道理。听完爸爸的解释后,吉姆蹒跚地在草坪上走着,低头自语,“我只是想知道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而不是什么叶绿素和阳光的事情。”
很多做爸爸的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孩子本来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听完爸爸的回答后,他反而更加困惑了。因此,在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方面,我们也要克制住想把整框食物全倒给孩子的冲动,或急着要尽快多给他一些的诱导。我们应坦白地回答孩子所提出的各种希奇古怪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答复用不着非要“科学”不可。相反,我们的答复应该是简短的一两句话,尽量不要长篇大论。
然而,由于孩子的思维是由特殊的“逻辑”组成的,如果从成人的眼光来看,他的问题很有可能显得不合逻辑、幼稚可笑。因此,为了有效地回答3—6岁左右的孩子们的此类问题,做父母的必须具备发挥幼儿想象力的特殊机制。父母必须知道儿童的心理是怎样发展的,并且摈弃成人世界的一切先入之见。在此,我建议有时间的父母,多读一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专业书籍。
对于那些缺少相关知识的父母来说,下述例子不失为一个可资效法的选择:
“9.11事件”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电视、报纸每天都有连篇累牍的报道。大人们在纷纷议论,而小孩子也天天观看飞机撞向“双子星座”的“壮观”情景。一时间,“本?拉登”成了四岁的儿子文文的口头语。
一天,文文突然问爸爸说:“爸爸,为什么本?拉登要开着飞机去撞人家的大楼呢?难道他不知道他会死吗?”
爸爸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感到无法向儿子解释有关基地组织、种族冲突、国际政治、文化矛盾等问题。他灵机一动,反问了儿子一句:“儿子,你认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恨他们!”儿子很严肃而又坚定地回答说。
爸爸说:“是的,他恨他们。你理解得很对。”
4、你最好别和那群不三不四的人搅在一起!
从理论上讲,大多数父母都宣称给予孩子交往的自由。但是,从呵护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父母都会担心孩子交友不慎,从而走向歧途。且不说孩子在外所进行的父母不知情的交往,即使是孩子带回家里的“朋友”,往往也是我们所看不顺眼的。因此,在孩子的交友问题上,几乎没有父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
只不过,即使是你特别讨厌他所带回来的暴徒和吹牛大王,或一碰就哭鼻子的“娇气姑娘”,除非是他们的行为真正令你受不了,在我们开始采取什么行动干涉孩子的交往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孩子在交友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和喜好。
我们该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孩子对朋友的选择呢?
通常而言,朋友之间应该能彼此给予对方以助益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