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平坦的路面相比,山区的小路是极为难行的。若是我们欧洲人遇到这种路,肯定是火冒三丈,但是具有极强忍耐力的中国人却很少有怨言。此刻,我们就身处山区。这里几乎没有路,惟一能叫做〃路〃的是一道道的沟壑,可惜,这些沟壑又被当地的农民填上碎土种上庄稼了。实在是无路可行了,向导只好把我们引到隘路上。还好,现在不是雨季,尽管十分艰难,但是轻装上阵的我们还是能应付过去的。不过,这就要苦了我们身后的轿夫了。况且,轿子里坐的还是一位胖人。看到如此难行的〃路〃,再想想轿子里沉重的〃包袱〃,轿夫们实在是忍不住了,他们破天荒地叫骂起来。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抬着轿艰难地前行。
虽然中国山区的道路崎岖不平,但是喜欢旅游的人则会得到极大的享受。因为这里高山险峻,风光秀丽。如此美丽的景色足可以去掉您一路的疲惫与怨恨。
一路上,最引人入胜的当属那些铺设在湍流不息江河上的一座座桥梁。这些由中国古代建筑师设计并建造的桥梁,座座独具匠心,美观别致。我们过夜的旅店附近就有一座横跨大江支流的大桥。大桥的长度约三英里。桥基依山石而立。桥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桥下轻风泛起层层涟漪。此桥建于一千年之前。据说,在没建桥之前,当地人都是靠渡船摆渡到对岸,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很不安全。这时一位有权势的人站出来,自己带头号召大家一齐捐钱、捐物建造大桥。虽然动议、资金有了,但是建桥的困难是极大的,这里河面宽阔,水急浪深,而且每日潮涨潮落,十分危险。但是,建设者没有惧怕这些困难,他们依河下的地势立墩,然后在桥墩上架起拱门。也就是说,设计师与建筑师们建造了一座拱桥。要说的是,建造这座桥,当时的朝廷、官府没有拿一文钱。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位官员去关注并管理交通事宜。而老百姓建交通,包括建桥、拓路也都是为了行动方便。至于谁人使用、怎样使用则与他们无关。但是,如果哪条路,不论是〃大路〃还是〃小路〃的朝向正对着某户的家门,那么按中国人的迷信说法,是极不吉利的。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户主会请来木匠、瓦匠在家门前建一个影壁墙,借以避邪。影壁墙所用的材料一般都是石灰、黏土或是圆木、方木。除了民宅、院落外,凡是作坊、工厂的门对着路口的,老百姓倒是不十分介意。
谈到使用或占用道路的问题,想结合一个具体例子来加以说明。记得在有关章节里我们曾提到过街头演出事宜。一般情况下,有钱的富户为纪念或庆祝某个日子,比如说祝寿等,都愿意请个戏班子来家里助兴。通常情况下,戏台子都要搭在当街。但这样,那本来就很窄小的街道就只能全部封闭了。如果有挑夫、搬运工想从这里经过,一看到满街兴高采烈的人群就只好自动自觉地退却了。硬是要达到目的地的只好绕道而行。不过那些朝廷的官员除外。如果台上台下的人从很远就听到敲锣声,那戏就会戛然停止。演戏的、看戏的要迅速站到一边给〃大人〃让路。
除以上特殊情况,平日里可以随便地占用。尤其是热闹地段:卖货的、算命的、看病的、说书的、写字的……各种职业,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地挤满路边两侧。
在古老的中国,这种堵塞交通、摆摊卖货的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千年。现在,随着铁路的开发与电报、电话线的架设,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希望中国的交通也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那种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上抬轿子、担担子的现象,恐怕也不会在短时期消失。
第六部分第二十二章 妓女 乞丐
娼妓在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似乎只有中国的娼妓准确地说是那些高级妓女,堪称是一种高雅甚至有些浪漫色彩的文化。
北京最有名的娼妓区就是八大胡同了,这里住着许多位高级妓女中国人称之为名妓,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中国设有像欧洲国家那些奢华的社交场所,这些高级妓院也就理所当然地承担着社交界的职责,无论是朝廷的达官贵人还是京师的有钱人,在这些高级妓院里摆酒请客已成为一种时尚了。
当你走进这些妓院时,你绝不会相信那是人们通常观念上肮脏、下流的性交易所。这里摆设的是仿古的桌椅家具,四壁悬挂着名人字画,尽管看不懂,但依然能令你强烈地感到:那就是艺术。四周的仿古香炉里冒出缕缕的沁人心脾的香气,令你飘飘然如在云端,整体的风格毫无淫荡猥亵的味道,反倒是典雅高贵,却又不失人情化的温馨。
要在这里摆酒请客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不仅费用高昂,而且因空间有限,必须提前预订,并要交付高额的定金。也许正是因为费用高和预订难,才使得请客者和被请者都感到很有面子。在这里请客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可以请到某位名妓坐陪这当然另外还要付一大笔费用。这些名妓个个姿容艳丽,身形婀娜,走动之间就带有无穷韵味,仿佛一位小提琴家在演奏一支名曲。不要以为这都是天生的,而是自小便接受的严格而又正规的训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培养出一位能红遍京城的名妓绝对不比培养出一位小提琴家名家更为容易,这既需要天生的丽质,更需要她们自己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尤为奇妙的是,她们又绝不显露出半点她们的职业特点,似乎真的是生来如此,在她们身上,你找不到一点轻佻放荡甚至淫荡的痕迹,但她们开口说句话或者一个微妙的眼神,就足以让你心旌摇荡,情难自已了。
假如你想和这些名妓过夜,那就不仅仅是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是一段艰难而又痛苦的历程了,几乎没有人能一下子就得到这些名妓,无论你愿意付出多少钱。你必须如同追求一个所爱的女人一样,经常来看望她,每次的费用也都不低,她只会陪你聊聊天,喝杯茶,次数多了还会给你弹弹琴,下盘棋,甚至会向你显露一下她作诗写字的才华,你还需要不断地送她鲜花、各种奢侈的礼物,想尽办法讨取她的欢心,这其实既是她也是妓院老板赚取金钱的途径,所以无论最后怎样,她都不会拒绝你,当时间足够长了,你的耐心和金钱也消磨得差不多的时候,她才会作出抉择:或者同意和你过上一夜,来抚慰你那颗受伤而又疲惫的心灵,或者干脆冷冰冰地将你拒之门外,因为在这里,和不和客人过夜是她的权利,而她也只挑选她自己喜欢的人过夜,这是通行的规矩。
我的一位同事就曾苦苦迷恋过一位名妓,追求了有大半年,自然也花费了无数金钱,最后依然遭到冷酷的拒绝,理由只有一句〃她不喜欢外国人〃。我的同事竟如同失恋一般,险些发狂,只得把他调回国内。这种事自然极不道德,却不会受到任何指责,因为没人会奢望能在妓院里寻找到道德,不论这妓院多么高级。
谈起中国名妓,自然就不能不谈到一位曾经名闻西方的人物绰号〃赛金花〃的名妓,她那位因她而闻名的状元丈夫曾出任大清驻德大使,她则作为大使夫人和丈夫一起住在柏林,并在柏林的社交界享有盛誉,后来她丈夫任期结束后回国,又不幸病死。失去了依靠的她为生计所迫,竟流入风尘,并成为名妓之首。
不过她与那些名妓不同的是,她是自己做自己的老板,手下也培养了一些姿容秀美、可望成为名妓的侍女,她并不在八大胡同,而是独自挂牌经营。
当各国联军攻打北京时,勇敢的她并没有逃走,并且意外地遇到了在柏林时结识的朋友联军统帅德国瓦克西将军,虽有传闻两人在柏林时就有私情,却不大可信,然而赛金花的风采曾令许多柏林社交界的要人倾倒却是事实,瓦克西将军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两人异地重逢,竟产生了一段强烈炽热的爱情。
当联军和逃难中的大清政府谈判趋于破裂时,大清的首席谈判代表李鸿章就曾派人请求赛金花从中斡旋,赛金花果然凭借自己的魅力,说服了瓦克西与大清政府达成协议,而当联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在这座古都做出一些令人不耻的暴徒行径时,赛金花又劝说瓦克西严格约束手下将士的残暴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居民的受害程度。
那次联军的行动因火烧了闻名于世的圆明园而使联军的声望蒙受耻辱,所以人们把这件战乱中的爱情传为美谈也是想冲淡那段令人不快的记忆吧。
我曾有幸在上海她的寓馆内见过她本人,一睹她迷人的风采,当我很不识趣地问到她和瓦克西的那段逸事时,她只是微笑地看着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似乎和她本人无关。她的笑容如窑藏百年的美酒,令我心醉神驰,虽没得到回答,却已心满意足。
鉴于我同事的痛苦经历,我从未敢踏上追求这些名妓的畏途,但她们是我所见过的最有魅力的东方女性,她们能把一种下贱的职业变成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更令我终生难以忘却。
这里谈到的仅仅是名妓,至于那些普通的、低等的妓女,则和其他地方的妓女一样,境遇之悲惨自可想象而知。
在世界上,恐怕很难再找到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度了。这里,肥沃多产的平原与源源不竭的河流的有机结合,使得这个国度更加富有。不仅如此,大自然还赐给了他们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中国,不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到处都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煤、铁等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由于有了大自然的慷慨解囊,人们本应不费很大力气就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但是迷信与偏见阻碍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其结果:在如此地大物博的国家里,人们整日为吃饱肚子而拼命奔波。看看中国人的生活现状吧:他们争先抢夺的,都是我们抛弃的残羹剩饭。
这种状况使人感到,贫穷与乞丐也仅一步之遥了。促成这种由贫民向乞丐急剧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任何救济或慈善组织。所以,国民一旦遭遇不幸或失去收入来源,迫于生存,他们要做的只能是沿街乞讨,沦为乞丐。事实上,在中国,尤其是在城市,乞丐之多,令人瞠目。而当地政府为了减轻自己的监管压力还常常在乞丐帮里指定出一位帮主,来协调和处理乞丐与当地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丐帮帮主是很负责的。他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把城里的所有乞丐都集中到了郊区。因为城里人,不仅是那些权贵、富人,就是普通平民都忍受不了由衣衫褴褛的乞丐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极令人作呕的气味。
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比中国的乞丐更加肮脏丑陋的人了。英国也有乞丐,但是在衣食上,要比中国的乞丐好得多。通常情况下,英国的乞丐衣着完好地站在路边。他们并不直接向过客乞讨,而是很文明地向对方展开一张纸,纸的上面仅写一行字:〃我们饥饿难忍。〃在中国,我们从未见过这种方式。按照我们的理解,如果这里的乞讨人能衣着完好的话,那么他一定不会是乞丐。因为中国各地都有当铺。而衣着完好的人如果真的无法垫补肚子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脱下自己的衣服,送到当铺里去换钱,买饭吃。我想,凡是能解决饱暖的人,都不可能十分尴尬地站在街上向行人伸手讨饭。现在就让我们观察一位乞丐。这是一位老人,他正衣衫褴褛地站在街上。其实他身穿的已经不能称其为衣服,而只是碎布褂。哪怕是一阵轻风袭来,身上的碎布条也会被吹得四处飘落。而那时,老人的身体几乎就是赤裸裸的了。眼前的这位乞丐,最令人作呕的是他那肮脏的身体:蓬头垢面,想必用最尖硬的梳子去理他的发,也无济于事;布满灰尘的脸上、眼窝、皱纹及鼻孔里到处都是泥垢;油黑发光的双手嵌着一层层的〃鱼鳞〃片;还有那臭气熏天的双脚,其中有一只已经溃烂到外胫。可能是为了引起过路人的同情,乞丐特意把一只溃烂的脚伸到最前边。一有过路人走来,他就开始大声呻吟。
在中国考察的日子里,我经常遇到身患疥疮、溃疡及创伤的乞丐。令人奇怪的是,这些疾病又无一例外地都长到了身体的〃招眼〃处即肢体的前部。这可能是由乞丐们专门设计的、让过路人因怜悯而投钱的一个招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