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3255-全球中产阶级报告 >

第27节

3255-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第27节

小说: 3255-全球中产阶级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世纪初,社会学家托克维尔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和欧洲的区别在于没有任何等级制度妨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社会发展到了20世纪,很多学者却发现美国各阶层间的弹性大不如前,社会阶级结构趋向凝固化。    
    与收入有直接关系的变量是职业和社会声望。人们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的蓝领向白领的转变是一大进步。从以蓝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变为以白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的趋势,也被许多人视为“中产阶级社会”的特征之一。随着自动化的增加,体力工作越来越少,服务部门开始增加。但是,服务行业的人员收入也很低。所以工业经济向后工业经济变革对底层中产阶级而言不是一个进步,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换制服运动”。正如有关学者所指出:美国在社会结构上,仍是一个阶级社会,并且工人阶级在数量上仍占最大的比例,即低等级的白领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无产阶级化的。Wright:《美国阶级结构》,《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分层理论》,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第16页。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工人阶级进入了新时代,他们认为现在大多数工人受到了保护,有一定可观的收入和失业保险、病假和带薪假期,这些都是进步,虽然有机器化的威胁,但这可以促使他们向技术化的工人转化。其实工人从未真正满意过,他们和以前一样受到压榨。在1970年代,40%的美国家庭年收入在5000~10000美元之间,但他们大多都卷入到债务网中。简单说,就是收入无法和消费平衡。    
    1960年代后期以前很少人关注工人的情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人的地位直线下降。①手工劳力的地位下降,他们对技术进步所作的贡献被忽视。②由于自动化的入侵,他们的经济地位也下降了。③他们在物质上的改善只是表面现象,在社会排序上,他们也处于下层。这些被忽视的下层中产阶级强烈感到,美国社会对富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他们有种被剥夺感。美国以自己的法律自豪,但这些法律并不是为蓝领阶层服务的。    
    1970年代美国大约有3500万蓝领工人,他们不富裕。在美国有时只是“感觉”还可以,但感觉有时并不是事实。底层中产阶级主要由体力劳动者和服务性行业的工人组成,而上层中产阶级大部分是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近十年来,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收入雄踞收入排行榜的上游。这为人们对后工业化生活的狂热追求提供了基础。人们将专业人员和管理者的扩大看成未来的必然范式。但这个论点忽略了这个事实: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管理人员,而且,上层中产阶级不但没有和下层中产阶级融入一体,差异也越来越大,下层中产阶级想进入上层越来越难。所以这种观念更正确: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富人阶层越来越接近。    
    有人认为蓝领阶层的工资增长了,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了更多的教育机会。虽然变化是巨大的,但实质的问题仍存在: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所以虽然蓝领的受教育机会增加了,但要找好工作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下层中产阶级要获得管理性质的工作素质教育远远不够,高等教育不但没有模糊阶层界限,反而加深了区隔。由于自动化,蓝领阶层越来越少,事实上所谓的白领工人所得到的利益也比期望少得多。“从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中间薪资开始降低。最先受到影响的是……靠体力工作没有什么技术的人……然后,无情的利剑逐渐向上砍杀……薪资最少的美国人,自70年代以来所得降低了20%以上,到90年代终于回升,可是只提高大约1%。”理查德·隆沃思,同前引书,第217页。从蓝领到白领的转化并不能改变许多工人的生活。由于技术的虎视眈眈,越来越苛刻的学历要求,工人的工作朝不保夕。工人的妻子不得不上班,承受妻子、母亲和工人的内外双重负担。甚至本应得益于更多教育机会的蓝领阶层的孩子也没有想象中的成功,这样工人的孩子不得不“继承”其父母的阶层地位。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了这样一个论点:蓝领阶层向白领阶层的流动相当艰难。    
    


第六部分:美国(下)神话的建构和幻灭二神话的幻灭(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新阶层,大多是“由人文知识分子和技术知识分子组成的”。阿尔文·古德曼:《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第1页。他们往往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被视为“科技贵族”。新阶层的崛起背后是社会对富裕、科技、教育迷信的反映。经济学家热衷于报告不断上升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下降的失业率,并将之视为美国的胜利。经济学家不但欢呼经济的增长,还认为这些经济成果被国民平均分享了。经济学家的理论是,随着经济发展上升,阶级间收入不公平的现象会慢慢消失。人们对科技兴趣盎然,认为50年代不但美国的经济,而且科技上也进入新时代。原子弹、半导体、电脑,这些科技发展使美国进入“电子革命”。1957年,苏联的卫星上了天,美国的“科技革命”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对科技的迷恋,也影响了大众对科学工作者的态度。科学技术家被授予了很高的社会地位,政府和企业也增大了对科技的资本投入。这样,知识分子、企业家、政府官员就形成一个松散的联合体。20世纪50年代强调普及教育的观点。在20世纪初,美国只有4%的人高中毕业。但在50年代下半叶近60%的人是高中生。教育的普及往往会招致怨言,因为扩招降低了学校的门槛和标准。在1950~1960年,公共教育扩招了近50%。当然受教育的水平和经济呈相关性:1956年,大学生的收入比高中生的收入要高近50%。种种教育普及的迹象也被视为美国进步的标志之一。但很少有人诘问昂贵的私立大学和经济窘迫的国立大学间的区别,或者富人及上层中产阶级家的孩子在好学校就学的比例。    
    新阶层的背景之一是受过高等教育。在大学里受到教育是在技术型社会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很显然,大学文凭是获得高薪职业的要件。但这不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进入专业或管理阶层。毫无疑问,高学历能够使人更容易地进入高层,但真正的问题是获得这种高资历的机会非常有限。大学毕业生的孩子比一般人的孩子更易进入大学。这种情况挑战了我们所谓平等的概念。哈佛大学里80%的学生来自专业管理者家庭,只有8%的学生出自蓝领工人家庭。    
    这意味着,在美国,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有限。因为更高更好的受教育经历才有助于个体进入这个科技社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集中在管理者、专业人员、行政人员等,他们的收入一般在中上水平。而那些下层中产阶级则鲜有高学历者,他们是小商人、技工、售货员,收入也在国民平均水平以下。    
    教育的普及化带来“新阶层”的出现,但教育人力资源过剩,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在60年代后期,新阶级中的失业人数更多,这迫使他们接受了自己并不想做的工作,结果是增加了从业者对工作的不满情绪。新阶级以前的上升流动在40年代至60年代经历了成长期,如今受到了阻碍。”阿尔文·古德曼,同前引书,第82页。所以教育也陷入两难境地:应该扩大普及化还是该受到批评。    
    70年代后期,很多人(尤其是新阶层)认为美国大部分家庭步入富裕生活。纽约《时代》杂志宣布:富裕正成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上。事实上,媒体对美国社会的描述是单维的,他们完全忽视了美国社会存在的贫困现实。尽管60年代初的贫困和蓝领工人的困境有所显示,但上等中产阶级仍然相信这是个富裕的社会。新阶层在看到自己的待遇后,就假设其他人和他们一样富裕,虽然很多家庭拥有电视,但这并不代表富裕。汽车、电视大多集中分布在上层阶层。更为紧张的问题是住房问题。1969年《财富》杂志宣布美国正在经历住房危机,而且可以想见,住房短缺的负担必然要落在那些最无力承担的人群身上。    
    这些不愉快的社会现象并没有随着全球化、高科技的福音得到缓解,相反,中产阶级在全球化背景下被置于更让人烦恼的局面中。    
    


第六部分:美国(下)神话的建构和幻灭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中产阶级(1)

    80年代研究美国社会分层的学者吉伯尔特和约瑟夫将收入来源、职业、和教育文凭的标准结合起来,构造了一个有关美国阶级结构的“理想型”概念。认为在美国可以识别出六个阶级:资本家阶级、上中层阶级、中层阶级、工人阶级、劳动贫穷阶级以及下层阶级。他们将上中层阶级定义为“受过大学培养的专业人员和经理”。将中层阶级定义为“在工作上接受来自具有上中层阶级证书的那些人的命令,但也具有充分的职业技能,维持良好的生活,享受舒适的主流生活方式。他们通常感到地位稳定,有时也会渴望向上流动。其中大部分为白领人员,但有时也是蓝领人员。”丹尼斯·吉伯尔特、约瑟夫·A卡尔,同前引书,第394页。他们的研究结论是:美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变化。他们认为“从比例上看,工人阶级正在下降,同时,上中层阶级、中层阶级、劳动贫穷阶级以及下层阶级都在扩大。蓝领和白领的界限已经失势,位于阶级结构上半部分的美国人看来是在靠损害下半部分人的利益而获得优惠和权力。”丹尼斯·吉伯尔特、约瑟夫·A卡尔,同前引书,第394页。如果说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新中产阶级的兴起,那么进入后工业社会后,产业工人的数量开始减少,白领阶层内部的分化和差别日渐扩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分化的趋势也加速了。    
    全球化是近十多年来学术界热烈讨论的主题。人们日益认识到这是一种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生存环境。全球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出现。全球化就其本质来说是现代性市场经济的发展极致,是自由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市场的发挥。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也是西方发达工业国20世纪70年代危机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场危机导致了完全浮动利率货币制度的出现,接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政策。严重的危机还促使发达国家建立起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从而使市场和金融走向联合,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种种因素相互影响,联合作用,催生了全球化的形成。    
    然而,声称经济全球化的扩张会带来生活水平快速增长、收入趋向一致的神话并未如期而至。到80年代,世界各地经济交往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应该说,全球化浪潮给美国又带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1991年开始的持续经济增长,迄今已创下美国历史最长的持续增长纪录。但是,反讽的现象是,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趋势更加严重,出现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马太效应”。华盛顿预算及政策优先中心以及经济政策研究所发表报告指出:在90年代,美国最富的和最穷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了。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的数据表明,在90年代末,美国收入最高的1/5的家庭平均每年约收入137000美元左右,而最穷的家庭平均年收入为13000美元,还不到高收入家庭的1/10。调查还发现,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最穷的1/5的家庭在过去的10年中收入增长不到1%,而最富的那1/5的家庭收入跃增了15%。“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美国确实有许多值得庆贺的理由,但与此同时,要看到存在的问题,采取谨慎的态度……比如,在快速增长的劳动力大军中还有上百万工人拿不到全额工资,没有安全保障和事业发展前景,市场的全球化更加剧了他们的担忧……国内财富和收入的差距仍在无情地扩大着,当前广泛传播的媒体文化用对待合法经营者的态度向有钱人表达庆贺,以示其来源的合法性……所以,对许多人来说,美国梦仍然是个幻想。”奥托·纽曼、理查德·佐萨;同前引书,第2页。    
    不断加剧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很多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工资不平等加剧最厉害,收入不平等也最厉害。“美国的贫困人口在1979~1991年间以24%的速度增长,1979年后,收入不平等变化:美国1979~1995年,基尼系数的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