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人间之剑[战国篇] >

第5节

人间之剑[战国篇]-第5节

小说: 人间之剑[战国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在川中岛总共进行过五次交战,永禄四年(1561年)九月十日的第四次交手,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激战。    
    永禄四年,刚刚接任关东管领不久的谦信,向北条的本居地小田元城发动了攻击。    
    此间武田信玄也于俯视善光寺平的要地海津(现松代町),修筑了城砦。从信玄角度看来,筑城目的,是为了将同盟国北条氏康从危机中救出;而对于谦信而言,此举无异于一把尖刀插在喉颈之上!    
    谦信一方面保留小田原战略的攻势不变,一方面急邃从信浓调兵前来支援。信玄也没有想到,为救同盟国,无意中竟引来了谦信的总兵力。两军总力对决迫在眉睫,战争一触即发。    
    正当川中岛风云告急的时刻,丑松也正在为筹集身代金,往返奔波于亲朋好友之间。    
    抢走妻子的兵士,究竟隶属于上杉军还是武田军已无从考查。但听口音似乎是甲州一代的方言,亲自去一趟甲府的话,说不定还真能找到妻子。    
    一定要赶在妻子被运往京都之前找到她,一旦被运往京都,就是找到也无法付得起那笔巨额赎金了。按当时惯例:奴隶在人贩子中间每一过手,价钱起码翻一番。    
    丑松怀抱贵重的身代金,一路行色匆匆,大步向甲府赶去。    
    来到海津附近:但见街头巷尾满布军兵,过往行人排队依次接受检查。看样子像是上杉军。武田方面新近在海津修筑了城砦,为防止武田军发动突袭,上杉军也在海城附近配备了大量兵力。    
    丑松不知道,为海津形势所扰,最近上杉军队几乎神经过敏,他们在海津周边地区发行关札,要求行人必须持札方能入城。    
    但上杉军发行的关札,并不能在武田领地内通用。否则持札者就有奸细的嫌疑,按规定可以格杀勿论。    
    兵士要求丑松出示关札,丑松手里怎么会有那种东西呢?他摇摇头,表示没有。    
    “没有?你小子看起来就不像好人!打算去哪里?”上杉兵盘问道。    
    “我要去甲州赎回被押作人质的妻子。”丑松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去甲斐?这就更有嫌疑了!你小子该不会是甲斐的探细吧?”    
    上杉兵说着,开始对丑松进行搜身检查,随即发现了那笔身代金。    
    上杉兵的眼中闪烁着贪婪的目光:    
    “你一个普通百姓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身代金被没收了。    
    “老总,行行好,还给我吧。这是为赎回妻子,千辛万苦从亲朋好友处筹集而来的血汗钱呀。”丑松哭着恳求道。    
    “闭嘴!真他妈烦人。你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再吵我一刀砍死你!你小子长得就像个奸细,快滚!”上杉兵恫吓道。    
    两手空空的丑松跌跌撞撞地走在归去的路途中。村庄已毁,家园荒废,他不知自己究竟该去往何方。    
    丑松一路徘徊,不知不觉间还是朝着残破的村庄走去了,毕竟那里是他的家。    
    自家残破的屋檐下,竟然有人影晃动!丑松怀疑是自己的幻觉,他揉了揉眼睛,仔细又确认了一下。    
    没错,一个步伐蹒跚的身影正在朝自己走来。    
    来人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名武士,身材相貌都不差,就是看起来似乎是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此地。脸色被太阳晒得漆黑,衣服上沾满尘埃,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武士踉踉跄跄走过来,突然一头倒在丑松面前,他病了,刚才那几步像是已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丑松大惊,急忙上前一步搀扶他。    
    “水……给我水。”武士用微弱的声音恳求道。    
    丑松抱起武士来到储藏室中,房屋被毁后,这里成为他唯一可以容身的地方。    
    丑松将武士放在自己的寝榻上,又从附近取来生水,用仅剩的柴梓烧得微热服侍他喝下去。心地善良的丑松虽然憎恶武士,但病人终归是病人,他不能见死不救。    
    三天过去,在丑松的精心呵护下,武士逐渐恢复了元气。    
    武士现在已能自己从寝榻坐起来了。他站起身来,想对丑松深鞠一躬表示谢意,但刚鞠到一半,顿觉头晕目眩,踉踉跄跄地又倒了下去。    
    “武士大人,这可不行,您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呢。这里虽然不像样,但还是委屈您再多养两天吧。”丑松劝道。    
    “在下奉主公之命长途跋涉来此,本是有急事要办,不料因病竟迟到了三日,已经没有时间再继续耽搁了。承蒙您搭救,目下身体已无大碍。您的大恩大德,在下永世不会忘记。”    
    武士此行似乎有极为重要的使命,不然何至于对救命恩人丑松,也不肯透露自己和主公的姓名呢?    
    说完,武士又要鞠躬,丑松急忙伸手上前阻拦。孰料武士躬身从背后取下一个包裹,顺势递到丑松手中。    
    “一点谢礼,不成敬意,这把刀还请阁下笑纳为盼。”    
    丑松大吃一惊:    
    “哎呀,您这是说得哪里话呢。对武士来说,刀就是自己的灵魂呀。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您这么贵重的东西。遇到困难就应该互相帮助,对我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您赶紧收好吧,说什么我也不能要。”    
    说完,他将包裹又塞到了武士手中。    
    “请恕我一时口误,将刀说成了给您的谢礼。其实包裹内还有些金叶,虽然不成敬意,但作为谢意,请您务必收下为盼。至于这把刀……”武士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这把刀可不是作为谢礼送给您的,是它自己想要替您了却几桩心愿。”    
    “刀自己要替我……”被武士这么一说,丑松惊呆了。其实刚才接刀在手的那一瞬间,他已经感觉到,刀自身像是有意识似的,将把柄紧紧贴在了自己手中。    
    “这把刀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在下也是受先前持有者所托,暂且代为保管而已。这些年来,在下一直在寻找下一个有资格拥有它的人。刚才我听到这把刀说:只有您才有资格成为它下一位拥有者,想必您也听到了吧?”    
    将刀托付给丑松后,武士一副如卸重担的样子,匆匆告辞后就急忙离去了。    
    


第二部分:雾弥川中岛海津筑城的报告

    这是一把古刀,长二尺四寸,把柄缠着粗线,鞘上漆纹已经斑驳脱落,赤铜打造的锷口耀眼鲜红。    
    丑松诚惶诚恐地拔刀出鞘,目光立刻被深深吸引:青黑色的刀身上,刃纹如丛云状团团簇拥,呈现出海一般深邃的颜色。    
    丑松凝视刀身,没有铭记,他感觉自己如同掉进十八层地狱的万丈深渊中无法自拔。握剑在手,一股神奇的力量顿时充斥全身。    
    这把刀在手,天下再也没有值得恐惧的事情了。武田军强行夺去他的妻子;上杉军无耻没收了他千辛万苦筹集而来的身代金。无论蹂躏村庄、火烧家园,还是双亲病逝,妻离子散,两军都是罪魁祸首。宝剑在手,复仇的怒火滚滚涌向丑松心头,他要报仇。丑松自信:天下所有邪恶之徒都必将死于此剑之下。    
    丑松,这个生长于贫寒土地,饱经战乱一无所有的农民,此刻凭借手中的无铭剑,向日本武力首屈一指的上杉、武田军团正式宣战。    
    2    
    接到信玄于海津筑城的报告,上杉谦信知道:和武田军总兵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此前在川中岛,他与信玄已进行了三度交战,但都谈不上大规模作战。双方都视彼此为不寻常的对手,极力避免总兵决战。    
    若举倾国总兵一战,双方无论胜败,都将付出极大代价。即使讨伐对方成功,自己也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纵然关东的北条,尾张的织田,近江的浅井,越前的朝仓等近邻诸国的大名,都是非同一般的角色,但双方还是将彼此视为最强大的对手。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双方都极力避免总兵决战。按照信玄、谦信的心理:最强大的对手应当留到最后收拾,此前需要做的,是本着优胜互补的原则,将周围其他对手逐个清理干净。    
    但武田在海津筑城一举,却使事态迅速恶化。其实按信玄本意,筑城海津只是为了救援同盟国北条。但此举最终结果使双方都坚定了正面对战的意图,准备随时决一雌雄。    
    实事求是地说,对信玄、谦信双方而言,现阶段各自的存在皆不足以对彼方构成致命威胁。对谦信而言:与其同信玄围绕川中岛进行无益的血战,倒不如好好打点一下刚刚接手经营的关东势力。同样,对信玄而言:刚刚于桶狭间之战讨伐今川成功,风头正劲的织田信长才是己方最值得警惕的人物。    
    谦信的帷幄重臣甘糟近江、诹访小四郎、直江山城、柿崎和泉等人皆不赞成现时与武田军进行总对决:    
    “信玄在海津筑城,依臣等之见,算不得什么大事。现阶段的信玄还没有以海津为据点,攻击越后的企图。今川大败后,织田、德川风头日劲,两家无一不对甲斐虎视眈眈,信玄此时根本没有余力攻打越后。海津筑城无非是信玄为救援北条所做的牵制之计罢了,望殿下不要多心。” 他们纷纷进谏道。    
    “诸位此言何讲?信玄乃精细之人,海津筑城,意在染指我土。如任其妄为,纵然我国无恙,近邻诸国也必遭其侮。唇亡齿寒,诸位万不可轻敌!信玄此举如同一把利刃架在我方的喉颈之上,如果示弱,我谦信必将遭受世人的嘲笑,死后还有什么脸面再见上杉家的列祖列宗?!再者说,谦信刚刚接手关八州不久,背后北陆本愿寺门徒无不蠢蠢欲动,伺机作乱。如果敌人打到家门口我等都无动于衷的话,岂不等于向此等鼠辈自甘示弱吗?此战诚关存亡之秋,诸位勿需多言!”    
    谦信态度强硬的拒绝了群臣的谏言。    
    对于和信玄早期对决的不利状况,他其实比谁都清楚。但战国乱世的大名领土和近世大名的邻国不同,诸侯纯粹凭借武力和威势震慑统治领域。倘若威势衰退,势力范围就随时会有缩小的可能性。    
    如果听任信玄在己方势力范围内修城筑砦,就等于默认敌方势力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群雄不断侵入近邻诸国不光是单纯的势力扩张行为;最主要的,是为了在维持迄今势力范围的前提下,更进一步扩大威势影响。    
    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战国时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有不断侵略邻国,才能避免己方急速走向衰败的道路。诸侯大名好比正乘坐一台正在飞速下降的电梯,如果不拼命按上升的按钮,就将迅速下坠。而下方—正是通往十八层地狱的无底深渊。    
    谦信的话说出了战国生存的基本游戏规则,重臣们再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了。    
    绝不容许武田在自己眼皮底下为所欲为,否则就等于默认信玄的势力渗透。如果武将们对此再有异议的话,就等于违背了基本的游戏规则。    
    “攻打海津,信玄必然出动全军救援,这正是大决战的绝好时机。诸位不必多言,将身家性命暂且借我一用吧!”谦信决心已定。    
    谦信下达完对武田总力对决的命令后,春日山城内很快筹集了庞大的兵员、马匹、食粮以及其他军需品。    
    城内居民此前已数度目送谦信军出师作战,但如此大规模的兵力骤然聚集城下,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关东远征战纵然残酷,武田信虎(信玄父)的越后侵略防卫战纵然艰辛,但此二战并未能使上杉家倾尽举国之兵。此次同信玄的总决战却不同,自谦信以下,上至大将、下到马夫,全部倾巢出动。在上杉家史上,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兵。城内所有住民都被告知—此战诚关越后兴亡。    
    永禄四年八月十四日,谦信命长尾政景守春日山城。亲率主力精锐部队约一万三千兵力,抱着必胜的决心,浩浩荡荡一路南下,向目的地信浓前进。    
    接到上杉军从春日山城出发的报告,信玄亲点一万八千兵马,即日从甲府出发迎敌。    
    两军共同中意的战场,还是此前已进行过数次交战的川中岛。    
    同谦信一样,信玄也知道,此时同上杉家进行总对决尚且为时过早。但得知谦信已举总力向信州倾巢而出,他明白自己已没有了退路。    
    


第二部分:雾弥川中岛众所公认的事实

    信玄是被将军足利义辉正式任命的信浓守护职,信浓属于他的领地是众所公认的事实。如果说武田方在海津筑城,被谦信认为在自己的喉颈架了一把利刃的话;从信玄的角度而言,此刻谦信的举动,亦如同要在自己的领地内横竖一条钢枪!    
    对于信玄而言:倾举国之兵来犯的谦信是侵略者,如不出兵讨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