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独领风骚 >

第7节

独领风骚-第7节

小说: 独领风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品展览上展出。    

  第一次反“围剿”就这样快捷利索地胜利结束了。    

  毛泽东在一首词中依然是纪实般地作了描述——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这首《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还只有上阕,就已经写到把张辉瓒捉住了。    

  不过,南京国民党政府很快就为这首词的下阕送来了素材。    

  1931年2月,何应钦指挥20万人马,布成700里的弧形阵线,严密包围,步步为营,向中央苏区推进,其势汹汹。    

  毛泽东便有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下阕——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词向来便于抒情,而不长于记事。这首《渔家傲》却是典型的用兵纪实,语言直白,不用任何雕饰。诗人省略了繁复的战斗描写,直接写张辉瓒的被捉。    

  “齐声唤”,看来是先听到战士的高喊,不知怎么回事,细一听,原来是“前头捉了张辉瓒”,诗人显然是在后面指挥时听到这一捷报的。由此渲染出战士们的兴奋之情和疾速进军的行动特征。    

  “不周山下红旗乱”,则是30年后毛泽东以从容的时间和心态来咀嚼这场战争时,改写出来的句子。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个叫共工的人,敢于挑战权威,同当时的颛顼争夺帝位,不惜以自己的头颅,去碰撞不周山,结果,折绝了天柱地维,使山河改变了形貌,日月星辰也换了位置,于是,旧的秩序被破坏了,新的秩序出现了。


第二部分用兵纪实(4)

  在毛泽东看来,共工并没有死,他是胜利的英雄。    

  眼前的红军,不正是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英雄气概,进行着一场针对强大旧秩序的伟大挑战吗?他们也像共工那样,充满着献身精神,也充满着悲壮的诗情。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现代的“共工”们打的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不但胜利了,而且胜利得依然是那样的干脆利索。    

  何应钦指挥国民党军队20万人马“围剿”根据地时,汲取第一次“围剿”“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失败教训,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战术,从江西吉安到福建的建宁长达700里的战线上,从东往西布成一条弧形的阵线,向根据地步步推进。    

  毛泽东采用的依然是调动敌兵打伏击的老办法。红军在江西吉安的东固一带,秘密埋伏了25天,在5月16日那天,出其不意地对来犯之敌发起攻击,全歼敌人一个师。接着,转入反攻,由西向东横扫700里,16天中打了5个大胜仗,歼敌3万余人。    

  毛泽东后来称这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他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也写得痛快淋漓——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古代写战争场景的诗人,多是一介书生。出色一点的,也多只是一员战将。    

  在刀光剑影中奔突的诗人毛泽东,不只是战场的亲历者,不只是一般的战场指挥者,作为一方的统帅,他常常还是整个战役的导演者、策划者。    

  于是他有了和古代战争诗人不同的感受——“枯木朽株齐努力”,不同的视野——“七百里驱十五日”,不同的气魄——“横扫千军如卷席”,不同的诗趣——“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这首《渔家傲》,也同前面那首一样的直白。    

  “枯木朽株齐努力”与“雾满龙冈千嶂暗”相呼应,有些斩木为兵、草木皆兵的味道。    

  “飞将军自重霄入”则同“天兵怒气冲霄汉”相衔接,生动写出红军如神兵天降的态势。    

  “七百里驱十五日”则如“前头捉了张辉瓒”一样,明明白白的纪实,没有任何雕饰,却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抒发。    

  第二次“围剿”结束不到一个星期,蒋介石便开始筹划第三次“围剿”。这一回,他决心亲自出马了。他心中显然存有一个大疑问: 当年耍笔杆子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理部长,哪里学来这等打仗的本事。    

  1931年6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率30万人马,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新战术,意在寻红军主力决战。    

  3万红军主力四面受敌,可以回旋的余地仅方圆几十里。毛泽东亲率主力从敌军结合部实行穿插,竟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突破重围,然后从后面打一个措手不及。毛泽东为这一战法取了一个兵书上无法找到的名字—“钻牛角尖”。    

  古人说:行非常之事,得非常之功。    

  这一战,打得很险,也更精彩。    

  可毛泽东却没有写诗。    

  这时候,他在党内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受到党内“左”倾路线的排挤和打击。    

  谁不希望脚下的道路平坦,然而坎坷更能使意志顽强,才华高涨。    

  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造就了政治家毛泽东。    

  正是革命战争的严酷悲壮,造就了军事家毛泽东。    

  也正是战争生涯的惊涛骇浪,造就了诗人毛泽东。


第二部分狂飙图(1)

  莎士比亚有一段名言:“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显出非常的气节。……当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智慧是战胜险难的钥匙,勇气是战胜险难的力量。    

  在险难面前,毛泽东以独具的智慧和勇气去迎接挑战。    

  不断经历的险难,又反过来磨练着他的智慧和勇气。    

  正像一位哲人说的那样:“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1929年初离开井冈山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毛泽东的军旅之路,惊险危殆相继,始终是曲折连接着坎坷,希望伴随着失望。    

  一旦脱离了根据地,红军就十分被动,常常遭敌人伏击、穷追,连连失利。红四军军长朱德的妻子,也在转移途中被俘牺牲了。    

  一种前途茫然的情绪开始在部队里滋长,连毛泽东手下的爱将林彪,也发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对朱、毛红军的命运也悲观了起来。    

  1929年2月,中央给红四军发出指示,让他们把红军分成小股部队,散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同时决定,朱德和毛泽东马上“脱离部队,速来中央”。    

  毛泽东4月间才收到这封著名的“二月来信”。    

  战略家的判断,加上诗人的直觉和激情,使他作出了另外的选择。    

  毛泽东在回信中直陈中央的指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认为红军分散活动的前途只能是被敌军消灭和瓦解。    

  在逆境中坚持理想,在黑暗中预见光明。    

  早在半年前,毛泽东就预言: 蒋介石和广西桂系军阀之间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军阀间的争斗,恰恰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果如所料,毛泽东的回信刚刚发出,蒋桂战争就爆发了。    

  红四军趁敌人在赣南闽西的兵力空虚,转战几千里,除赣南以外,又先后打下福建的永定、长汀、龙岩,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红色政权。9月间又攻占“铁打的上杭”县城,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正在永定合溪养病的毛泽东闻讯,心境顿时好了起来。    

  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纷乱局势,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带来的热闹场面,交错在他的脑海里,便有了一首《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上阕写天怒人怨的军阀争斗,不乏嘲讽。    

  下阕写红军“跃过”、“直下”,何等轻快。    

  军阀给人们带来的“怨”和红旗到处带来的分田之“忙”,不正是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武装割据思想的诗意显现吗?    

  在鲜明的对比中,毛泽东对未来的预见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富有诗意了。    

  1930年1月4日那天晚上,他住进了红军“直下龙岩上杭”的上杭县古田赖坊村一家临街小店。    

  在一盏马灯下,毛泽东铺开纸来,调墨挥笔,畅想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高潮——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是一封写给红军将领的信,也是一首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的诗。    

  这时,太阳还没有出山,可随着一声鸡叫,天边露出了曙色。    

  当天下午,毛泽东就跨上了他的大白马。    

  红色政权,毕竟只有在马上才能开拓。    

  这时候,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敌军,已调动14个团对闽西根据地进行“会剿”,其先头部队还有30里路就要抵达毛泽东的驻地古田。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前往小池迎敌,掩护红军主力转移。


第二部分狂飙图(2)

  接下来,毛泽东又率部向北进军,经过福建的宁化、归化(今明溪)和清流,翻越武夷山,进入江西。历经20天的长途转战,终于在1月下旬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部队在广昌会合。    

  1月30日这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在毛泽东的感觉中,令人舒心的新春气息似乎已扑面而来。他忘不了由福建入江西赣南一路跋涉的情景,遂写成一首《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寒冬时节,一路是陡峭崎岖又窄又滑的山林小道。虽是艰苦异常,可走在前头的毛泽东,站在山顶极目一望,在竹木枝杈的掩映下,猎猎红旗若隐若现,旗下一队队官兵,伏身前行。    

  好一幅壮美的行军图。    

  诗人的笔,与其是写行军,不如说是在展露作者良好而舒心的感觉。全词字韵清越铿锵,节奏朗朗上口,把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表现得如此轻松。    

  好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    

  《如梦令》是典型的短歌小令,毛泽东这一时期写的小令,别具风采,别有神韵,也别开生面。在他的笔下,小令不小。体裁小而气势大。    

  毛泽东几乎总是在马背上指挥着红军,穿行在密林丛中,疾驰在乡间小道。    

  红军反反复复的进攻、转移和撤退的行军路线,尤如一条流动的诗韵,随便截取一段,便成一幅气壮山河的图画。    

  在赣南汇集在一起的红军第四、五、六军声势浩大起来。他们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吉安,红四军奉命由藤田地区经水南,准备先夺取吉水,然后向吉安进军。    

  行军途中,遭遇了南方罕见的风雪,毛泽东又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写的依然是行军,又是一首小令,又是一幅壮美的行军图,又是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    

  一生喜欢白雪的毛泽东,第一次用诗笔写下了雪景,写下了与猎猎红旗交相辉映的雪景。“漫天皆白”,一个“漫”字,点化出风飞雪舞的强烈动感和雄浑大境。 “情更迫”三字,透露出行军背后的整个战局。“风卷红旗过大关”,同唐代诗人岑参笔下沉重悲凉的“风掣红旗冻不翻”相比,更有一种开拓、舒展和从容的气度。    

  接着,在“行军”、“过关”、“何去”这一连串动态描写的铺垫之后,陡起一句“十万工农下吉安”, 犹如一支势不可当的利箭,射穿了迷迷漫漫的千里风雪,透露出诗人那流动顺畅的感觉和此行必胜的豪情。    

  《如梦令·元旦》和《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的都是行军所见,一样地感觉愉快。    

  毛泽东似乎有意要把自己的这种感觉,这种情绪,流播于军营,在1930年2月间把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