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说明中国-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他在出发前喜得千金,在给战友们传看宝贝女儿照片的同时,他说:“我能看到女儿出世,死而无憾了。”派克军士长在奥马哈作战中失踪,在他的家乡他那已年届60的女儿仍珍藏着她年轻英俊的父亲的照片。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第一部分 演讲录第25节 两个世界最古老的民族
(2002年10月20日回访美国犹太人大会时的演讲)
尊敬的理思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的工程师费了这么大力气,仍不能让我们的便携电脑和你们的投影器匹配起来,这是高科技带来的新问题。机器之间不愿沟通,但我们之间可以沟通。(掌声)我就先讲起来吧!也请李先生费力举起电脑给大家看一看图片。
感谢主席先生盛情邀请我回访你们这个负有盛名的组织。感谢纽约犹太人大会和犹太人社区委员会联合主持今天的早餐会。多年来,你们为反对种族和宗教歧视,维护美国犹太人的权益,促进各国、各民族、各种宗教信仰的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对此我们表示赞赏和敬意。(掌声)
今天我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着重谈谈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两个古老民族和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传统友谊。
在我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和浦东新区领导人期间,有几次难忘的经历使我体会到我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具有多么巨大的力量和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提到的是我的朋友──已故的肖尔·艾森伯格先生。他在二战期间逃离纳粹统治下的欧洲,来到上海避难,战后经过奋斗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在上海投资建立的耀华─皮尔金顿玻璃厂就非常成功。他一直致力于促进与中国,特别是与上海的经贸合作。他曾对记者说,我之所以要在上海投资,是因为上海在二战期间拯救了我和其他许许多多的犹太人,我们对上海具有报恩之情。就在他因心脏病去世前几天,我还与他在上海亲切交谈,他还与上海市签订了建立浦东钻石交易中心的协议。现在他生前的愿望已经实现,浦东钻石交易中心已正式开业。
另外,我还要提一下奥地利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先生。他1995年10月来上海访问,我陪同他专程去虹口当年欧洲犹太难民聚居区参观。他说,奥地利对不起犹太人,使他们避难来到遥远的上海,是你们救助了他们,所以今天我要来这里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着就流下了眼泪,当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他与周围的中国群众热情握手,情景十分感人,我也不禁热泪盈眶。克莱斯蒂尔总统还给我讲了一个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而我则告诉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掌声)
这两件事使我深感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友谊的巨大力量,它不但在历史上发挥了作用,也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你们一定知道,犹太人早在古代就来到了中国,形成了著名的开封犹太社团。近代以来,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和来自纳粹欧洲的犹太难民先后来到中国,形成了犹太人移民中国的三次高潮,出现了上海、香港、哈尔滨、天津等地的犹太社团。值得强调的是,尽管从古至今有许多犹太人来华定居,但在中国的土地上从没自发地产生过源于欧洲的那种反犹思潮和运动。相反;中国人和犹太人在上千年的交往中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谱写了友谊的历史篇章;使中国成了失去祖国的犹太人可以安居乐业的国家。那么,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反犹主义源自历史上根深蒂固的宗教偏见,而中国是一个深受儒教、佛教和道教影响的国家,因此这种伴有宗教偏见的强烈的反犹狂热在中国人民中从来就没有思想基础。
2。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华文明和犹太文明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两种文明都相当重视家庭联系和教育的作用。在一块1489年建立的石碑上,开封的犹太人就曾写下了这样的话:“其儒教与本教,虽大同小异,然其立心制行,亦不过敬天道,尊祖宗,重君臣,孝父母,和妻子,序尊卑,交朋友,而不外于五伦矣。”这些就是我们传统友谊的文化基础。
3。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和犹太人一样历经磨难。流落在外国的中国人常受到排挤与歧视。在二战期间,当600万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之时,有近3500万中华儿女在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伤亡。过去几个世纪里世界一些地方的反华行动,与在欧洲蔓延多个世纪的反犹恶行极其相似。这一遭受迫害、屠杀的相同经历;使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互相同情,互相支持,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同甘苦,共患难。(掌声)
今年7月19日,我和理思邦主席在北京初次见面。我们谈得非常愉快,就像老友重逢,共叙旧事。我清楚地记得你对我说: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在二战期间的命运极为相似,值得记忆。
60多年前,当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许多正义之士挺身救助犹太难民,但也有不少国家却对急需救助的犹太难民关上了大门。回顾那段历史,我们可以说,中国人民在这场善与恶的搏斗中作出了正确的抉择。中国的有识之士尽全力援救犹太难民,当时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先生,就是最早向犹太人签发签证,帮助他们逃离大屠杀的外交官之一。1938年后,中国的上海成了全球惟一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城市,向在死亡边缘痛苦挣扎的犹太人伸出了救援之手,给他们提供了一处生死攸关的避难所。从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除了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外,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之时,仍有大约2。5万犹太难民在上海栖身。
回顾犹太人在中国的这段历史,我们不仅看到,在中国生活的犹太人自然地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也看到,他们为中国引入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艺作品,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修养,有些还曾在中国的高校任教,如一些犹太音乐家就在上海培养了多位优秀的中国音乐家。两个民族的文化交融至今还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更令人难忘的是,在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中,不少犹太人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甚至牺牲了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许多犹太人也积极参与中国的建设,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今日的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有11位外国出生的中国公民,其中就有5位犹太人。为《犹太人在中国》这本画册作序的爱泼斯坦先生就是一位备受中国人尊重的犹太裔中国公民。
今天强调我们之间的传统友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因为我们友谊的历史篇章在犹太学、汉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哲学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次在反对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促进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与文化融合,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世界上还有少数人公然否定法西斯犯下的历史罪行。
1995年我读了潘光教授主编的《犹太人在上海》画册,觉得该书很有价值和意义,于是就建议他进一步拓展这个题目,编一本《犹太人在中国》的画册。经过我们共同合作和努力,这本画册终于在去年问世。它全面叙述了古老的犹太文明在中华大地上走过的传奇历程,颂扬了许许多多普通的中国人和犹太人共同谱写的中犹传统友谊的历史篇章。我今天特意为你们带来了这本书,并赠送给你们。希望它能使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永远记住那段难忘的历史,并珍惜中犹两个民族的传统友谊。
最后,再次祝愿中美两国,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两大民族——两个世界最古老文明之间的友谊不断发展。(热烈掌声)
谢谢大家!
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局副局长徐英
启正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良师益友。为他的演讲点点评评,显然是件难事。好在他平易近人,毫无做官当老爷的架势,我也就难得恣肆一回了。
他2002年10月访美,我是陪同,因而颇知他当时的胸臆。那时的纽约依然飘荡着“9·11”的悲情,而拜会美国犹太人大会是在一个阴沉的早上,我们的车子来到大会门口,汽车排出的尾气白茫茫、湿漉漉。但进得大门,立刻感受到一股亲切的气氛。大会主席理思邦先生亲迎我们走上二楼的会客厅,与各位领袖人物会见。然后走下楼去,进入演讲厅,那里早已坐满了近百名各界犹太人代表,其中有些人的长辈曾在中国避难。
启正的这篇演讲,似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小见大。通过讲述不同历史背景下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阐述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两个古老民族和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传统友谊。演讲中提到的艾森伯格先生、何凤山博士的事迹,从不同侧面生动地佐证了我们之间的患难真情。
2。以情动人。奥地利总统克莱斯蒂尔先生“说着就流下了眼泪”、“当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我也不禁热泪盈眶”等语,富有感染力,充满人情味,让听者潸然泪下。演讲配上幻灯图片(是举起电脑给大家看的),更让听众仿佛回到了过去。
3。语言朴实,但意味深长。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是寻找共同点,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融合。他没有高谈阔论,而是从宗教、文化和历史等视角把中犹人民之间友好相处的原因娓娓道来。演讲篇幅不长,但时间跨度甚大,勾画出中国人和犹太人上千年友好相处的全貌。用一些与会者的话说,演讲真正打动了他们的心。众所周知,当年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蹂躏,民不聊生,水深火热,但没有拒绝帮助和我们一样苦难深重的犹太难民。法西斯给犹太人的是焚尸炉、毒气室、奥斯维辛集中营,而中国人民给他们以避风港,尽管自己风雨凄凄,艰虞不堪。
美国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约有600多万。美国犹太人大会在全美有5万多会员,纽约犹太人大会则是该组织最大的分会。一些美国犹太人同时也是以色列公民,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犹太人占全美人口比例不大,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很大,美国政界、商界、传媒界、法律界和教育界等都不乏犹太人中的佼佼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奥尔布赖特等是犹太裔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以及被称为世界“金融大鳄”的索罗斯等也是犹太裔人。纽约的房地产商和珠宝商大多也有犹太人背景。诺贝尔奖的美国得主中,近一半是犹太人。在文学界,美国当代的一流作家中,犹太裔作家占了半数以上。《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也是由犹太家族创办的。此次举办早餐会欢迎赵主任的理思邦先生就是报纸和杂志的发行人,他旗下的一份月刊在国会山具有较大影响力。难怪有人说,犹太人有一只无所不在的手,左右着华尔街、好莱坞和新闻媒介。但犹太民族也是一个颠沛流离、饱经沧桑的民族,曾受到不少国家的迫害与排挤。中国人民则以温厚的善良之心,对犹太人民敞开双臂,接纳了这些异乡游子。中国的上海、哈尔滨等城市曾是当年犹太人在亚洲的主要聚居中心。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为数较少的不存在对犹太人迫害的国家之一,为寻求庇护的犹太难民提供了无私的人道援助。
启正是在前往得克萨斯州,举行二战期间援华抗战牺牲的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铜像揭幕仪式,途经纽约时应邀在纽约犹太人大会和犹太人社区委员会联合举行的早餐会上发表此演讲的。演讲虽短,但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珍视友谊、主持正义、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之意为消释“9·11”悲情开出了一剂良药。
第一部分 演讲录第26节 开创中俄友好的新世纪(1)
(2003年8月20日在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的演讲及答问)
尊敬的普罗霍连科副市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今天,我们从遥远的东方来到美丽的涅瓦河畔、波罗的海之滨,举办“中国周”活动,共同庆祝伟大的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在此,请允许我向圣彼得堡人民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圣彼得堡是一座美丽而神圣的城市,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城市,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与俄罗斯和苏联历史上许多著名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