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504-中国人三书 >

第46节

5504-中国人三书-第46节

小说: 5504-中国人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看来,纳妾这一主题公开谈论,恐怕不仅是一个困难的主题,而且还是一个危险的主题。但是,就像英诗所说的那样:“傻瓜闯进了天使畏惧不前的地方。”我将在这里尽我的最大努力说明,为什么在中国纳妾不是人们一般想象的那样;是不道德的习俗。    
    关于纳妾这一主题,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是中国妇女的无私使得纳妾在中国不仅可能,而且并非不道德。但是,在我更深地论述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和大家说,在中国,纳妾不是说有许多个妻子。    
    根据中国的法律,虽然有“一个男人只允许有一个妻子”这种规定,但是,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有许多侍女或妾。在日本,“手靠”或“眼靠”就是侍女或妾的代名词,它的意思就是在你累了的时候手可以依靠、眼可以注目的地方。    
    我曾经说过,中国的女性观念是,作为一个妻子,要绝对无私地忠诚于她的丈夫,而不是一个男人用整个一生去爱抚和崇拜的女性形象。    
    所以,正如欧美的一个好妻子在其丈夫病了或需要时给予他一把靠椅或一杯羊奶一样,当丈夫生病或由于其心脑过度操劳而疲惫,需要一个侍女,一个手靠或眼靠来恢复健康以适应其生活和工作时,中国无私的妻子就会给予这些。    
    实际上,中国男人能够拥有待女或妾正是由于中国妻子的这种无私,她的义务感,这种自我牺牲的义务感。    
    但是大家就会问,“为什么只要求妇女无私和牺牲?男人呢?”说到这里,我想说,男人同样也有这样的要求的,比如说丈夫辛辛苦苦地为家庭而工作,尤其如果他是一个绅士时,他就不只是为他的家庭尽他的义务,而且还要为他的君主和国家尽其义务,而且这样做的时候,有时候甚至需要献出他的生命。    
    这样的牺牲难道还不够吗?为了验证这一点,康熙皇帝就曾经在临终前,在其病榻上发出的遗诏说:“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在中国做一个皇帝是多大的一种牺牲。”    
    在此我顺便再说一个问题,康熙皇帝被J。B。布兰德和白克豪斯先生在他们最近的著作中,描述成一个身材高大、无助、令人恐怖的淫棍,说他是被他那些众多的妻儿拖进了坟墓。当然,对于J。B。布兰德和白克豪斯这样的现代人而言,纳妾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败坏了想象,只能想到肮脏的、卑鄙的和令人恐怖的事情,所以纳妾只能被当作某种令人恐怖的、卑鄙的和肮脏的事情。当然这些话说远了点。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一切从皇帝到人力车夫、苦工等,真正男人的生活和一切真正的妇女的生活,都是一种牺牲的生活。    
    在中国,绝对忠诚于她称之为丈夫的人就是妇女的牺牲,而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个妇女或者他带进其家庭的所有妇女,以及他们生养的孩子就是男人的牺牲。


《中国人精神》中国妇女(3)

    确实,有许多人认为中国的纳妾是不道德的。我认为,拥有群妾的中国达官贵人,至少为他的群妾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让自己对那些他拥有的妇女的抚养负责,难道不比骑着摩托车在大街上勾搭一个无依无靠的妇女,与其调情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重又把她抛回到大街上的欧洲人,更少自私、更少不道德吗?    
    罗斯金说,“一个真正的战士,其荣誉绝不是因为他能够去屠杀,而是他愿意并准备随时献出生命。”一样的道理,我说,在中国,—个真正的妇女不仅爱她丈夫并对他真诚,而且绝对无私地为他而活,这就是一个中国妇女的荣誉。    
    其实,正如我在别处尽力说明的忠诚宗教是男人的宗教一样,中国绅士的宗教,这一无私的宗教是妇女的宗教,尤其是中国贵妇或夫人的宗教。外国人在真正理解了“忠诚宗教和无私宗教”这两种宗教之后,他们才能够理解真正的中国人或真正的中国妇女。    
    但是大家又会问了,“爱是怎么回事呢?一个真正地爱着他的妻子的男人,还有心去爱家庭里除她之外其他妇女吗?”对此,我要说,当然能,为什么不能呢?一个男人是否真爱他的妻子真正的检验是,他是否渴望并试图合理地保护她,而且不伤害她,不伤害她的感情。而不是他是否用一生拜倒在她的脚下奉承她。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把一个陌生女人带进家里,妻子以及妻子的感情肯定会受到伤害。但在这里我要说,正是我所谓的无私的宗教使得他的妻子免于伤害。在中国,因为妇女的这一绝对的无私,当她看见其丈夫把另一个女人带进家庭时,有可能不感到受伤害。    
    也就是说,因为中国妇女的这一无私,使得丈夫,允许丈夫能够纳妾而不会伤害到他的妻子。在这里,我想说明的一点是,一个绅士,—个真正的中国绅士,从来不会不经他的妻子的同意而纳妾的,而一个真正的中国贵妇或夫人,对于丈夫纳妾,无论什么时候,她不会不同意的,因为她有一个健全的理性的认识。丈夫中年之后无子嗣,都想纳妾,但是由于妻子的不同意而终止了这样的想法。诸如此类的事情我知道许多。    
    我还知道这样一个事情,丈夫由于不想伤害到多病体弱的妻子,在妻子催促他纳妾时拒绝这样做,但是他的妻子,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仅给他纳了一妾,而且迫使他与其同房。其实,在中国,丈夫对妻子的爱就是保护她免于受到妾的侮辱。    
    因此,在中国,正是因为丈夫非常爱他的妻子,他才有纳妾的权利和自由,妻子也不会担心他会滥用这种权利和自由,而说丈夫因为他们纳妾而不能真正地爱他们的妻子这种说法是不贴切的。    
    这种自由和特权常常会被滥用,尤其是当这个国家的男人的荣誉感像现在无政府主义的中国那样低下的时候。但是我还是要说,在中国,丈夫允许纳妾就意味着对妻子的保护,是丈夫对妻子的爱,是丈夫之爱,而且我还要补充说,这种爱是得体的,而且是真正的中国绅士的完美得体。    
    我觉得在一千个普通的欧美人中间,根本就找不出一个人能够在家里容纳一个以上的妇女,而不至于把家里搞成一个斗鸡场或者地狱的家庭。简单地来说,正是这种得体——真正的中国绅士的完美得体,使得中国的妻子在丈夫与她同一个屋子里拥有一个侍女、一个手靠、一个眼靠的时候,有可能不受到伤害。    
    总之,正是这种妇女绝对无私的宗教,贵妇和夫人以及丈夫对其妻子的爱的得体的宗教,即真正的中国绅士的完美得体的宗教,如我说的那样,使得纳妾在中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不是不道德的。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现在,我要从中国历史和文学中提供充分的例子——使那些可能依然表示怀疑的人相信中国的丈夫们能够真正地爱他们的妻子,能够深深地爱他们的妻子。为此,我本来是想引用和翻译元禛(唐朝诗人)在其妻亡故时所作的一首挽歌,遗憾的是,这首诗不适合于在这篇本来已过长的文章中引用,因为它太长了。    
    然而,那些知道中国人的人,如果想要知道这种感情到底有多深,应该去读一下这一首挽歌,这种感情指的是真正的爱,而不是现代常常误认为的爱的性欲。这一首挽歌在任何一个普通的唐诗选集中都能找到,它的的标题是“遣悲怀”。    
    由于我在这里无法引用这一挽歌,我准备用一个现代人所写的一首四行诗来代替,他曾经是已故总督张之洞的幕僚。他曾带着他的妻子到武昌,多年之后,他的妻子亡故。之后他不得不离开了武昌,这首诗就是在他离开武昌之前所作。这首诗如下:    
    此恨人人有,    
    百年能有几?    
    痛哉长江水,    
    同渡不同归。    
    用英语表达大概如下:    
    The feeling here is mon to everyone,    
    0ne hundred years how many can attain?    
    But It’s heart breaking,O ye waters of the Yangtze,    
    Together we came,but together we return not。    
    与丁尼生的诗相比,这里的这首诗在言词上更为精炼;虽然所表达的感情没有它深沉。丁尼生的诗写道:    
    撞击啊,撞击啊,撞击啊,    
    撞击在冰冷灰白的岩石上,噢,大海呀!    
    ……


《中国人精神》中国妇女(4)

    轻抚的双手突然消失,    
    你的声音却犹然在耳!    
    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妻子对丈夫的爱又是怎么样的呢?我认为这无需什么证据来表明。的确,在中国,有规定说新郎和新娘在婚前不能相见的,但是,即便是这样;新郎和新娘在婚前也是有爱的,正如唐朝的一首四行诗中所说的: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此诗是唐代诗人朱庆余的诗,题为《近试上水部》),用英语表达大概如下:    
    In the bridal chamber last night stood red candles;    
    Waiting for the morning to salute the father and    
    mother in the hall,    
    Toliet finished,———in a low voice she asks her sweethearthusband,    
    “Are the shades in my painted eye brows quite alamode?”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以上这些,我想告诉大家一些关于中国的婚姻的某些风俗。    
    在中国的合法婚姻中存在着六礼:第一,问名,也就是正式提亲;第二,纳彩,也就是订亲;第三,定婚期;第四,迎娶;第五,奠雁,也就是雁前洒酒,即盟誓,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雁被认为是配偶之爱中最为忠贞的;第六,庙见。这六礼里面,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是迎娶和奠雁,接下来我就要关于这两个礼节做更为详细的阐述。    
    第四个礼节——迎娶,因为这一礼节给新郎那一方的家庭增添了太多的麻烦和费用,现在除了在我的家乡福建省还保存着这一古老风俗之外,一般都省去了。如今,新娘直接被送到新郎家,而不再是被迎娶。当新娘到达的时候,新郎要在门口迎接,并且要亲自打开轿门领她到屋子的厅堂。    
    在厅堂里,新娘新郎拜天地,也就是他们双双跪在摆有红烛燃烧的桌子前,这桌子必须是摆在大门口的,面对苍天而拜,接着丈夫洒酒在地,当然前面放着一对雁(如果没有雁,普通的鹅也可以),雁必须是新娘带来的。这就是在雁面前洒酒的奠雁。就好像他们眼前的双雁一样,男女双方盟誓——他发誓忠于妻子,她发誓忠于丈夫,彼此忠于对方。    
    从此时开始,他们成了道德法的范围内的自然甜蜜爱人,但在他们彼此被给予忠贞的荣誉君子法中,还没有得到公民法的认可。因此,这一礼节可以被叫做道德或宗教婚姻。    
    接下来的礼节,就是新娘与新郎之间的交拜。新娘站到厅堂的右侧,跪在新郎之前,同时新郎也跪在新娘面前。之后他们交换位置再行跪拜礼。新郎继续在新娘面前跪下,只是他必须站在新娘刚才站的位置上,新娘也按新郎刚才所做的那样做一遍。    
    这里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这种相互交拜的礼节是建立在男女之间和夫妻之间的完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种相互盟誓的礼节被叫做道德或宗教婚姻,它和三天之后举行的公民婚姻是有区别的,即在道德或宗教婚姻中,男人和女人在道德法——上帝面前成为夫妻。这一契约只是存在于夫妻之间有效的国家,就像在中国,在所有的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国家被家庭取代,国家只是被当作申诉的法庭。在这种男女之间的婚姻或契约,即道德或宗教婚姻中,家庭是没有裁判权的。


《中国人精神》中国妇女(5)

    其实,在公民婚姻开始的第一天到第三天,人们不仅不能介绍新娘,而且新娘不允许被新郎家庭的成员看见,新郎本人是更不能看见新娘的。    
    因此,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新郎和新娘单独地度过了两天两夜,只是在甜蜜爱人的意义上讲的,不是在法律的意义上来说的。    
    第三天,也就是中国婚姻中的最后一个礼节——庙见,或公民婚姻,第三天举行的庙见在《礼》中有明确的规定。现在,一般都在当天就举行庙见,为了省却麻烦和节约费用。    
    对于庙见来说,假如这个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