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504-中国人三书 >

第34节

5504-中国人三书-第34节

小说: 5504-中国人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中国留学期间,尤其是在北方的时候,从未见过中国人在一处扭打的场面。即使是非常激烈的争吵,也决不动手。偶尔有一次见有人打架,站在旁边观看,也不由让人急得难以忍受。    
    中国人的争斗多是动口不动手,很自然也就不喜欢流血战争。中国的“武”字是由“止戈”二字组成的会意字,所以,“武”并非是指使用武器(戈),而是不用武器的意思。《左传》中有“武禁暴戢兵”的句子,《易经》也宣称“神武不杀”,武的精髓正在“不杀”二字,滥施暴力者是不能称之为武的。制止暴力分子滥用武力才是“武”的本意所在。    
    中国从唐代开始设立武庙。人们把周的军师太公望视为军神,推崇其作为武庙的始祖,就像文庙尊孔子为圣人一样。以后,历代的名将也都被引入、供奉于武庙。然而,北宋的宋太宗参拜武庙时,曾指着秦朝白起的灵位说,这个人坑杀了数十万的降兵,违背了“武”的精神,没有资格供奉在这里,应该将其逐出武庙。宋太宗的话与前面“神武不杀”对照来看,“武”的本意就更加清楚了。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与楚国在泓河附近进行一场交战。宋襄公的部下建议趁楚军渡河时发起进攻,宋襄公未予准许,认为君子不能乘人之危。等到楚军全部登岸,在整队布阵的时候,部下又建议趁机出兵,宋襄公命令按兵不动,说礼仪不可违。待敌军准备就绪,才光明正大地开战,而宋襄公最终战败,自己也身负重伤而丧命。这就是所谓的“宋襄公之仁”,也成了留给后世的一个笑柄。但《公羊传》里讲到“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可见当时对宋襄公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他是纵然战败也不失礼仪的君子。    
    在中国的文学里,崇尚武力的作品也是很少的。与其相反,厌恶兵役、诉说征战之苦的作品却相当的多。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后世的诗文中这一倾向愈加明显。


《东洋史说苑》热爱和平(2)

    东汉的陈琳曾作《饮马长城窟行》诗写道:    
    生儿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唐代大诗人杜甫《兵车行》这样描述: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因为在长年战乱中,男子不得不服兵役,所以人们不希望生养男子而想要女子,以免于受劳役之苦。另一方面来看,认为生养男子反倒不如生养女子更好些,就很直接地表达了人们计较利害的思想。    
    杜甫在《兵车行》中也描写了出征士兵与家人惜别的场景: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在我看来,牵衣扯袖、撕心裂肺般的哭泣不是太没骨气了吗?    
    唐代王翰的《凉州词》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中虽颇有洒脱之气,但对于出征的军人应有的心态来说,还相差太远。李白的《战城商》、李华的《吊古战场》,诗文中表现的也都是对战争的厌恶、痛恨。    
    古人诗中表现战乱之苦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唐代白居易的新乐府《新丰折臂翁》。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位居住在新丰的断了右臂的老人的故事。老人在24岁的时候,被征派到云南服兵役,出于对战争的憎恨,也为了免除兵役之苦,在途中趁夜深时自己将右臂折断,成为了不具备服役条件的人,被放还故乡。而今老人已80岁了,断臂虽经常疼痛,甚至痛得彻夜难眠,可看到昔日被征往云南的人,没有一个人再回来,都成了异域的孤魂,他乡的野鬼,断臂老人感叹自己的一生,也算是相当幸福了。    
    此臂折来六十年,……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    
    这首乐府诗虽然是为了劝诫统治者慎耀边功而作,不也太过激了吗?事实上,白居易所记之事,决不是虚构的,而确有其事。在正史里有明确的记载,从隋末到唐代战乱年间,当时的青年将折伤自己的手足,称之为福手、福足,以此逃避兵役。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不愿意服兵役,视当兵是件丢脸的事,不得不说是这种风气的沿袭。    
    举例来说,在唐代,当时军人的地位极其低下,一家人中若有个当兵的,别人不用说,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会看不起他。热衷于文官科举考试的人很多,而对军人武举考试感兴趣的人几乎没有。    
    唐代的兵役制度与日本的很相似,用来守卫京城的士兵都是从地方上挑选出来的,称为“卫士”或“侍官”。可是在当时,人们争吵恶言相加时,便骂对方是“侍官”。其意义基本相当于日本称为“贱民”或者“隐亡”(火葬场焚尸工)之类的人。可见中国当时军人的地位,低下得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如果认为军人的地位低下的状况仅限于唐代,那就错了,这是中国历朝历代共有的现象。中国有句俗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的铁不会打成钉,有用的人决不应入伍当兵。还有类似的一句话是“铁到了钉,人到了兵”,是说人当了兵就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了。由此推断,在当时的中国,人们视士兵如同乞丐。    
    军人被视为那样卑下的职业,在这样的中国社会中,出现勇将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翻开历史史书,又记载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事实到底是怎样呢?    
    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开始征伐高丽。当时领兵的是有名的大将李勣,据说唐太宗也亲临辽东,以督三军,对高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    
    没用多长时间,李勣率领的大军就攻下了辽东许多城池,即将兵临高丽都城平壤。在这时,大军碰到一处坚固无比的要塞——安市城,此城是前往平壤的必经之地之一,现位于奉天省盖平县的东北处。


《东洋史说苑》热爱和平(3)

    唐太宗知此情况后,对李勣说,我听说安市城地势险要、兵力强盛,而且守城的将领智谋非凡,孙子兵法所说的“城有所不攻”,这座城池就在此列吧。如果我们发兵直接攻打此城,恐怕对于最重要的平壤城的攻破不利。李勣对唐太宗所言不以为然,认为要是因为安市城难以攻下,就放任不顾,军威将会大受损伤。但是若攻下了这个要塞,那么我军将士气大振、所向披靡,所以,他主张一定要先把安市拿下。    
    唐太宗虽然心里有所顾虑,但是碍于李勣作为统帅的威严,还是点头同意了:“以公为将,安得不用公策。勿误吾事。”就这样,攻陷安市的责任全部落在了李勣身上。李率领军队接连不断地向安市发起了猛攻,但天不遂人愿,大将李勣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也没能攻下此城。天气转冷开始下雪,由于战事旷日持久,粮食也匮乏起来,唐朝大军只好放弃攻城,凄惨地撤退回国。    
    说起唐太宗,在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三代以后的明君。但是安市的失败,虽然责任不在于他,却给他一生赫赫战功带来了污点。反对唐太宗的建议,力主攻打安市城的李勣难辞其咎。    
    李勣作为一个将领,就要明白自己言责、职责的重大,认识到这点,他要做的就只能是竭尽全力攻下安市,绝无后路。即使最终没有成功,那么,他也应该醒悟到该一死谢罪。而不是为免死罪,在极力争辩说“吾不关焉”,得以度过余生。李勣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很难让人恭维。    
    天正十五年(1587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攻伐九州的时候,也出现了类似的事件。当时敌对方丰前的秋月种宝的军队得到岛津方面的帮助,得以固守在岩石城内,静待丰臣秀吉的进攻。    
    岩石城是有名的险要之地,守城的将领熊谷越中又是一员猛将,考虑到这种情况,丰臣秀吉决定不攻此城,而计划让蒲生氏乡领兵监控牵制岩石城守军,自己则带兵前进。    
    听了丰臣秀吉的计划后,蒲生氏乡强烈反对,坚决请求攻下岩石城。丰臣秀吉并没有轻易应允他的请求,在蒲生氏乡再三强求下,丰臣秀吉才勉强答应了。于是,蒲生氏乡抱着不攻下此城就切腹自杀的决心,向坚固的岩石城发起了勇猛的攻势,仅在一天之内就取得了胜利。丰臣秀吉的军威也因此大振,很快就平定了九州。    
    安市城和岩石城的情况或者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攻城时如果李勣抱着和蒲生氏乡一样的决心,或许会有一个较好的结果,这是毋庸怀疑的。虽然大唐将军李勣的名望远在日本武士蒲生氏乡之上,但是在看重自己责任这一点上,却是远远不及的。    
    热爱和平(下)    
    中国人一般不会侵略其他的国家,因为他们以兵役为苦,厌恶战争。中国人凭借着自己灿烂的文明,自古以华夏自居,将四周的少数民族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以示他们未加教化,并加以排斥,虽然如此,但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决不对他们以兵力相加。中国人对蛮夷的大原则就是“辉德不观兵”、“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当然不可否认,这一原则有理想化的倾向,但是实施起来的效果是很令人怀疑的。    
    中国北方的塞外民族,不从事农耕生产,以掠夺杀戮为业,被视为野蛮的民族。不管中国是多么热爱和平,他们都毫不留情地以武力相加。像殷代的獯鬻,周代的猃狁,秦汉时的匈奴,隋唐时的突厥、回纥,宋时的契丹、女真、蒙古等都是如此。    
    但是,对于这些北狄的侵略,中国人并不愿以武力相抵抗。虽然有时也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对付他们,但更多的时候是赠以金帛讨他们的欢心,用来缓和其掠夺的势头,这是历代当权者惯用的策略。1911年秋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在讨伐满清的战斗檄文中,有着如此愤慨的措辞:“汉人实耕,满奴食之。汉人实织,满奴衣之。”    
    这种情况并不只限于清朝。中国自古以来就被北狄认为是宝藏金库。南北朝末期的突厥王——他钵可汗就曾经说过:“但使我在南两儿(北齐及北周)常孝,何忧于贫。”可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北狄的君主都有着他钵可汗这样的用心,那就是以武力的方式胁迫汉人,进奉金帛以享荣华富贵。    
    当然,中国也曾有征伐北狄的豪杰式帝王出现,像秦始皇、汉武帝。但是在民间,人们却对他们的行为持否定的态度,批判他们使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同样,在国内人们也不太欢迎在异域建功归来的军人们。


《东洋史说苑》热爱和平(4)

    在西汉的时候,一位名叫陈汤的西域副校尉,袭击并且杀死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这无疑除去了汉朝的一大心病,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汉朝天子知道后,欲加赏于他。但是,当时有名的儒者丞相匡衡却认为,陈汤的这种做法违背了用兵先制,没有经过天子的许可就擅自行动(当时陈汤远在西域,遇到紧急情况,做事不可能全都等天子许可)。如果赏赐他,那么以后就会有许多人以此为榜样争相效仿,如此以来,塞外的祸事定会不断。最终陈汤没有得到任何犒赏。虽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陈汤尽管建立如此大的功勋,其晚年还是陷入了悲凉的境地。    
    还有一个例子,唐玄宗在位时,有一位叫赫灵筌的大将军。当时突厥可汗默啜称雄塞北,经常入侵唐朝的领地,赫灵筌杀了默啜,取了他的首级,并将默啜的首级献给朝廷,以期自己的功劳能得到奖赏。但是当时的宰相宋壕却认为,如果为此给赫灵筌以厚赏,恐怕将来会在年少气盛的天子面前夸耀自己的边功,权衡之后,就没有犒赏其功。赫灵筌听说后,心中十分的不平和失望,过于伤心痛哭导致吐血而亡。    
    中国人具有的文弱的特点,很早就为国外人知道。曾在中国居住了几十年,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曾说过:“蛮子(中国南方人)如果是一个侵略性很强的种族,他们会很轻易地征服全世界。但是各位也不用杞人忧天,事实上,这些南中国人只是精明的商人,伶俐的工匠,而一点也不具备当兵打仗的资格。”另外,清朝初期曾在中国传教的西班牙人纳波雷托也说:“中国人善于做学问、经商、制作精美的古董,却不会打仗。”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黄祸论”——即黄种人渐渐会压倒白种人的论调(这种说法从甲午战争前开始,到日俄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