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宏开解救网瘾孩子-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特殊,其实难教育的是你们自己。
我认为,孩子都有向上的心,而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教育往往挫伤了孩子的向上心。
但家长不但认识不到这点,去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反而进一步责怪孩子没有上进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且,当我要求家长去改进自己的时候,家长往往是表面上说改,而事实上太难改了。
有很多家长,无论是从心理上来说,还是从自己受教育的水平来说,在还不具备做家长的素质时就匆匆忙忙生下了孩子,而做了家长之后
只是按照自己所知道的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不但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一味地训斥责怪孩子。当旁人提醒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固执己见。你叫别人如何帮你,如何解决你孩子的问题?
其实我也不愿只是责骂家长,因为这里还有学校和社会的问题。但在我目前的状况下,我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力量去改进整个教育制度,更谈不上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地去促使家长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去改进他们自己,从而帮助他们的孩子解决问题。
现在,大多数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里人都指望孩子光宗耀祖。孩子的学习进步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孩子的前途是他们唯一的寄托。
因此,一旦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他们就会绝望,就会用极端的手法去逼孩子,甚至骂孩子、打孩子,使得代沟矛盾更加严重。
现在许多父母受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就想让陶教授教给他们两三招,然后回去一用,孩子马上就能变得完美无缺,像个小狗一样地听他们的话,这样他们就满意了。可是他们根本没想到首先自己要改进,他们只会觉得都是孩子不好,都是孩子不听话,所以他们很难真正去改进自己,去想到自己要与时俱进,要提高自身素质。
我也感觉到了,现在要叫这些父母去彻底改正自身的问题,难度是很大的,但改变孩子必须要先改变父母。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对父母教育的力度,甚至严厉地责备他们、批评他们,要他们知难而进,但另一方面我也必须面对现实,只能是希望他们能一步步地自我改进,与孩子一起成长。
有一部分家长就是听了我的报告以后才真正想到自己应该提高的。但是能听讲座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我只有借助这本书在这里提醒家长们,孩子不难教育,难教育的其实是你们,只有教育好了你们自己,才能去教育好孩子,孩子才能得救。
第一部分第5节 教育孩子是家长最重要的工作
在这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都是因为忙于他们的本职工作,或者做生意赚钱,而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当然,在这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他们也难以拿出大量的时间去教育孩子,特别是有些家长本身的教育程度不够高,自身素质不够理想,就更谈不上去好好教育孩子。
然而,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目前这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同步的现状下,孩子们就更容易出现严重的问题。一般来说,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以前都比较单纯、听话,家长容易掌握。十来岁以后,孩子的自主意识日渐增强,加上上述家长的原因和我们时代的异常特色,家长就会越来越不理解孩子,而孩子在情感上也会越来越疏离父母。这时候,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才发现他们的一般说教,甚至打骂根本不起作用了。而越不起作用,他们越急于求成——这恐怕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当我向家长提出要从小一贯地和孩子进行沟通时,他们总是说,我们哪有时间,我们不工作吗?我说,那教育孩子不是你们的工作之一吗?其实,教育孩子是家长最重要的工作,若不认识到这一点,你钱赚到了,却把孩子丢了,值得吗?这需要一种平衡,只有学会平衡的家长才能够把本职工作和教育孩子的工作兼顾好。
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很难意识到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工作。孩子出生以后,孩子的教育就应该是每个家庭生活的重心。很可惜的是,某些家长甚至把教育孩子看成只是学校的责任,有的还把它当作是自己额外的负担。
我认为,工作忙不能成为放弃教育孩子的借口,因为人类的繁衍是这个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孩子当然应成为父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所以,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是一种严重失职的表现,不仅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如果孩子迷失,不能成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实际上是对父母不负责任的最大的惩罚。
就这一点,我举个西方社会的例子便能说明问题了。
我在纽约的时候,认识一个从国内去的博士,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30来岁,他女儿才4岁多。有一天,他把孩子放在浴缸里准备给她洗澡时电话铃突然响了,他赶紧跑去接电话,结果电
话还没有接完就突然听见女儿在卫生间里惨叫起来。他丢下电话冲过去,才发现原来女儿把热水龙头打开了,身上大面积烫伤。他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抢救。结果孩子刚被送进急救室,他就被医院报警叫来的警察给抓了。在法庭上,虽然他的同事和朋友都向法官解释他是如何深爱孩子,但是他还是被判了刑——由于对孩子忽视造成了对孩子的严重伤害也被美国法律界定为犯罪。
你看,对孩子的忽视也可能导致犯罪,那如果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不是更值得我们家长去反省吗?
我希望家长们有空的时候去看看《动物世界》之类的反映大自然的教育片和书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连动物在自己觅食求存的生活过程中都会花很多时间去教它们的孩子如何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长,那么我们人类不应该做得更好吗?孩子生而无辜,他们没有选择父母的可能性,作为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教养他们成人,所以,我们不应该强调自己因为谋生赚钱而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
孩子的成长跟物还不一样,比如说,一把椅子坏了可以修好,一桩生意没有做好可以再做另外一桩,但一个孩子若是学坏了要把他教育好,难度是远远大于修好一把椅子或是另谋一份职业的。因为教育孩子的失误,其影响很可能是一辈子的。
我强调,你们的房子现在买不了,10年以后再买也来得及,可孩子的教育却是耽搁不
得的。然而,现在很多家长还意识不到这一点儿,忙着先去买好房子、高级车子去炫耀自己的能耐,而没有把教养孩子看作最重要的事情,没把教育放在第一位。
这里我再说一遍,教育孩子是重中之重,不但是家庭的重心,也应该成为社会的重心。
第一部分第6节 切忌乱给孩子贴标签
在我30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经常碰到家长们喜欢给孩子乱贴标签的情况。他们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向我“投诉”,说孩子懒惰、不上进、倔强等等。还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有严重的问题,就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甚至到神经病医院去看病。其中有些医生给孩子贴上了可怕的标签,诸如“多动症”“狂躁症”“社交恐惧症”“自闭症”等等。有的还给孩子开大量的镇静剂强迫孩子服食,结果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甚至是生理上的不良影响。因为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思想上还不够成熟,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当他们听见家长和医生给自己定位时,往往会觉得自己真的是有严重问题的坏孩子,甚至是病人,因此就更容易自觉不自觉地变得更懒、更多动、更狂躁、更自闭,这样他们离理性就会越来越远,离正常的生活轨道就会越来越远。所以,胡乱给孩子贴标签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在这次“挽救青少年上网成瘾者行动”开展的过程中,很有一些家长在向我倾诉时都提到,为了挽救孩子,他们找遍了全国最好的心理医生。医生说他们的孩子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上网成瘾综合征,需要3到8个疗程。这似乎听起来很精确,有道理,而事实上是糊弄人。
河南有个学生的父母花了数万元钱带他看遍了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心理医生,光药钱就花了1万多,还将孩子关在精神病医院里关了15天。武汉也有一个孩子因为上网成瘾在精神病医院里关了两个多月。同样,云南有一个大企业家的孩子,因为不肯吃药,妈妈就长期偷偷地把药放在饭里或饮料里让他服用。有一次,无意中被孩子发现了,孩子大发雷霆,说妈妈给他下毒,从此便再也不愿吃家里的任何食物,亲子关系也更加恶化。
这样的事例我举不胜举,我真心希望,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冷静地理性地对待,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以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实际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从来不把被家长认为有麻烦的孩子当成是问题孩子。
当他们把这些孩子带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往往是把他们贴上的标签撕下来。
我从来没有让任何孩子去吃药,都是通过理性的心灵沟通去一步步地找出孩子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种药就是我所说的心药,是让孩子去一步步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加以改正。
第二部分第7节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我接到一封新疆孩子的来信,他在信中这样向我求助:“我很想和我父母像朋友一样交流,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他们说,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经历毕竟比我多,可以帮助我。但我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因为每当我一开始和他们讲我不好的感觉时,他们就马上拿出家长的架势来给我上‘政治课’,让我实在受不了。所以,我现在就不说,他们也就更不了解我了,我实在是苦恼呀!我该怎样和他们很好地交流呢?怎么才能让他们走进我的内心呢?您可以和我说说吗?”类似这样来自孩子的信件,我已收到数百封,确实让我感到震惊,这些孩子都苦于难和父母进行沟通。
其实,这种感受我早就从父母那里感觉到了。很多家长也说,我们做家长的也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我们也知道自己有很多问题,但确实是束手无策。那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使得父母很容易把孩子看成是私有财产,他们认为,我生你养你,你就应该听我的。且不说过去养儿防老的思想,就是现在,家长们也还是普遍认“你是我的,就该听我的。”把孩子当成自己所有的一个物,是自己所有的。他们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不懂得孩子既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孩子应该是相对独立的,绝不应该是你要他怎样他就必须得怎样。
沈阳有一个例子。在一次见面会上,一个孩子在与我沟通的时候说他爸常常打他,有时候还打得很重。我问他爸爸,你为什么打孩子?他爸说,我就是这么长大的。我小时候,我爸一瞪眼,我们这些孩子就一个都不敢动了。我说,那你爸就是对的吗?他爸说,自己的儿子,打一下怎么了?我这是为他好呀!我说,你打了这么多次了,孩子变好了吗?如果打能把孩子变好,你还把孩子带到我这里来干什么?他低下头不作声了。我接着说,打孩子是不理智的表现,是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且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他同时是属于社会的,他既是你的孩子,也是社会的孩子、国家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世界上的一切人和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我们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然而,现在许多中国家长仍习惯于中国的传统观念,要孩子从小就绝对地服从自己,就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你是我的,我要你怎样你就得怎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敢不亡”,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封建文化误区的一个延续。
又比如,中国人总是习惯于把一切东西,只要是跟他沾边的都看作是他自己的。甚至有些手中握有一点权力的人,也往往把权力看作是属于自己的,我该用就用,不然过期作废。他们应该知道他们的权力是被给予的,是社会给的。你是社会人,你的所作所为就应对社会负责,而不能一朝权在手便为所欲为。
也正如上面所说,家长认为随意打骂孩子是自己的权力,是不违法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