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3-细节决定成败-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中求]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是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本书或者是什么样的经历决定你要写?
[汪中求]最早我是做营销的,相对来说对营销比较专业一些。在做的过程当中就有一些体会和心得,也有效地做了一些总结,就写了一本书《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主要谈我对营销的一些理解和感受。这里面就包含很多观点,可能是过去国外的、国内的一些专家没有涉及到的一些观点,其中就包括一个观点,把小事做细。
[汪中求]书出来以后,得到一些反馈,很多读者要求我把里面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单独成篇,其中呼声比较高的就是把小事做细。我也有责任把自己体会比较深的东西跟大家交流一下,成书的时候,深感“细节”的重要,所以把书名改成了《细节决定成败》。
[主持人]从您的经历来看非常重视细节,要把小事做细,你觉得细节对做人、做事、做管理来说有什么意义?
[汪中求]目前我们所处的时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大的决策或者是战略方针路线,我们认为都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现在确实是英才辈出,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另外一种可能会出现,很多大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很对,但是具体落实下去以后就走样、变形,甚至会完全失败。这种情况我们见得非常多。
[汪中求]如果认真反观自己走的每一步路,会发现很多事我们自己没有做透。中国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是很高的,但同时还有一个数据很关键,就是中国的核心的竞争力并没有真正的、有效的、同步的提高,这应该说是一个隐忧。主要原因还是跟民族素质相关的一些方面,特别是在执行上面的一些差距,就是很多事做不到位,这样总的效果就不理想。
[汪中求]现在在西方非常强调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在好的方针政策基础上如何做到位。我们国家更应该强调把细节做到位,细节做到位,执行力就不存在问题。这个概念或者说这种理念对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团队,甚至整个民族都是有必要谈一谈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跟每个人都有关。
[主持人]有些网友不太同意你的看法。
[爱NIMEN!]我认为不是细节决定命运,对于企业而言是战略决定命运。
[老怪wgm]成功细中取,宝贵险中求。
[汪中求]关于战略和战术、宏观和微观,这之间的差别到底怎么掌握?我是这样认为的,应该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任何一个公民能做的大事是非常少的,芸芸众生当中,能做大事的人特少,你我能给党中央提建议是不大可能的。从个人力量来讲都是很微弱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每一块,把自己岗位的事情做到位就OK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做小事的。
第二,所谓大的战略,定战略的人,每一个团队、每一个民族或者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核心在做这件事情,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参与制定宏伟的战略,大家的意愿会通过很多细节表现出来,但是真正确定这个战略的时候还是少数高层的人员去负责。一个企业发展也一样,一个企业战略是需要人来定,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是来做战略的。我是某一个单位的人,这个单位的战略我能左右吗?不能左右,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战略的一种支持。不要因为战略而废弃这种细节。
第三,现在社会有很多好的现象出现,同时也有一个不好的现象,中华民族在现阶段,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些浮躁的现象。这种浮躁会使人们不屑于去做小事,总觉得我最了不起。现在整个民族素质确实提高,但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不去做小事,那整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浮躁,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下。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发现,很多小事没有人去做。我刚刚来的路上坐地铁,在地铁的车门上发现投诉电话号码。上面有四个投诉电话号码,一线和环线是不同的电话号码,白天和夜间是不同的投诉号码,其中两个号码还是带分机号的。公布投诉号码的目的是让坐地铁的乘客如果有问题能够迅速记下来,这是服务意识。但是一下公布四个电话号码,让乘客怎么能记住呢?这就是说你本来就没有打算让乘客记住。为了你的方便,投诉电话白天和晚上还要分开,一线和环线还要分开,那是你内部管理的问题,而不应该强加在乘客身上。这本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就是没有人去考虑,没有人认真去做。
[汪中求]这种问题我们每天都能发现。现在细节问题的重视应该到了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时代了,就是这个时代太需要强调这个了。
[主持人]您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那么我们的企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去保障不折不扣地执行呢?
第七部分作者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对话实录(2)
[汪中求]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当年谈话中反复谈到一个词汇“解放思想”。现在很多事情本原的问题还是思想意识问题,首先思想上没有解决问题。我们有很好的战略,但是,没有很好地执行;有很好的制度,但是没有严格地实施。这个问题首先是个理念问题,大家就没有服从规则的意识。
[汪中求]中国思维的排序是情、理、法的排序。按道理来说,特别是欧美国家是一个法、理、情的排序。我们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就是这样,所以很多很硬性、刚性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视。德国的游行示威队伍在游行示威的过程当中,遇到红灯都会停下来,这个我们很难想象。我的同学在德国,在德国煮一个白水蛋,肯定要拿一个操作手册,我们觉得很可笑,但这是人家的一种习惯和规范。
[爱nimen!]细节是本的铺垫,本还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不是细节决定命运,对于企业而言,战略决定命运!如果一个战略发生错误,人们盲从地执行这个战略,那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失误?
[汪中求]事实上比较起战术来讲,战略是一个大的东西,从战略的制定过程来说,它仍然是个小的东西,就是战略是怎么制定的?如果战略是拍脑袋的,一下子拍出一个大的决策,那就没有什么讨论的。战略决策是一个过程,这要经过若干个调查、研究、分析、评估等程序才能做出。不要把战略抽象去讲,如果战略制定的过程是很严密、科学的,也是很扣住细节的,这种战略犯错误的几率很小。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战略是怎么制定的。
[汪中求]事实上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高级管理阶层或者老板阶层、总经理阶层,他们应该抓的事情就是三件事:第一,制定和审核战略;第二,抓队伍的执行效率;第三,密切关注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主要层面在相对宏观一点的层面,至少是中观一点的层面,其中很重要的是战略问题。但是把战略解剖下来,它也是通过大量的数据搜集、分析、整理,最后通过解剖、反复比较、优化得出来的,这样失误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小了。
[汪中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作为一个普通的下层的员工也好或者说一个管理者也好,你很难断定战略是对的还是错的,很多东西在实施过程中无法确定它是对是错。从社会学意义来讲,很多东西的结论不是惟一的,它本无所谓对或错,只是有合适不合适,是不是更合适。就像某一个企业说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战略一开始也是这样的,如果一开始就提出来我是个雄才大略的人,我就开始对这个战略提出疑问,如果大家都去这么想问题,那再好的战略也会垮掉的。
[汪中求]当然曾经确实出现过战略的错误,但是绝大多数的战略错误原因还是细节没有做好,前面的调研、分析、解剖不到位。换句话说,从责任分析来说,真正战略错了也是上层负责,也不是你负责,我们应该把每个人该负的责任负起来,这个民族的力量就会非常强大。任何一个团队,任何一个民族的前进都要交很多学费的,不可能消灭为零。战略问题应该说不是每个人都反复思考的问题,应该考虑把这个岗位的事情做好了,如果站在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我想就可以了。
[主持人]你在这本书当中举了很多德国、日本的案例,我们知道德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以精细、严谨甚至刻板闻名。那我们的企业员工如何去学习他们?从哪儿开始?
[汪中求]任何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优势,我们一概而论说哪个民族就是优秀的,哪个民族就是劣等的,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是以更博爱的心态来看待整个人类。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我们的优势地方,但是我们的文化在某些阶段看来不一定是有意义或者是有利的东西。西方国家,特别是德国、日本这样的民族,他们有一些我们所不欢迎或者不支持的概念,但是他们确实也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很难做到而又必须学会的东西,比如严谨的态度。
[汪中求]现阶段的相对比较浮躁的心态跟三个内容有关系:第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对来说一些抽象概念的东西多一点,很数据化的科学定律的东西少一些。还有中国人讨论问题,经常用一些概述来讨论,我从深圳过来问北京的一个朋友冷不冷?他就说挺冷的。那挺冷的到底是多冷?说不准确。事实上他就告诉我最冷的是零下3度,我就知道了。比如说中国的中医很少分析细菌或者是病毒,他根据血气、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诊定。
[汪中求]第二,为什么这个时代显得特别浮躁?我觉得跟我们“文革”阶段相对来说过于禁锢有一定关系。从一个黑屋里面跑出来的一个人,跑的方向可能是乱跑,我们民族从过去的这种状态一旦冲出来以后,刚刚打开禁锢,有些事情方向性不明确,必然出现很多浮躁的东西,这种浮躁也许是成长的必然,不能用对不对来衡量,但是浮躁的现实是存在的。这种浮躁跟这段历史过于禁锢有一定关系。第三,现在的浮躁跟整个全民的教育,特别是舆论的诱导不到位或者是偏差有一定关系。比如邓小平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政府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教育重视的不够。当时理解这种教育不是反映学历教育或者是学生教育,而是指全民素质的教育。整个社会这种素质教育不到位或者导向出了一些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引导的东西是什么?暴富的、速效的、速成的,给社会感觉是必须是一夜致富,必须一夜成名。当然历史给了我们一部分人这样的机会,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还只能是过普通的生活,逐渐地推进自己,提高能力,获取自己的利益。
第七部分作者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对话实录(3)
[主持人]在暴富或者一夜成名这方面,过分的夸大了,所以很多人就产生了一夜暴富的思想,产生了浮躁的情绪。汪先生在营销道路上走得非常好,在很多人眼里也算是很成功的人士,您是如何把握这个心态的?您觉得自己是暴富的那一族人吗?
[汪中求]首先成功的定义不需要去谈,因为很难界定,我不说我成功,但也不轻言失败。在我的每个生活阶段实现了我自己的价值或者说我承担了我的责任。我认为人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某种责任是不是承担了。你从小学考上中学了,你就成功了,为人父、为人母,养育了子女,从这方面来说你就成功了——我是能承担责任的那种人。从富裕这个角度来讲,因为我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下海的,从经济意义上来讲会有一些收获,不是金领,也是高级白领吧。
[汪中求]从生活角度上看,我可能是个富人,从投资角度我是个穷人。我认为我的利益是靠我的一步步努力获得的,我的努力提高了我的能力,我的能力会帮助我换取利益。
[汪中求]你坚定地做一件事,做到位了,做成功了,社会自然不负于你,这是我朴素的一个认识。所以我不去追求所谓一夜暴富。至于其他方面的成功,关键看你的执着、你的努力程度。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
[汪中求]人不要太浮躁了,一下子想搞那个,一下子想搞这个,我觉得绝大多数人是不需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