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击掌为盟 >

第3节

击掌为盟-第3节

小说: 击掌为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跟车看着他,”米尔特对艾伦说。医护人员先是用绷带把已经失去知觉的蒂姆固定在特制的担架上,然后再抬上救护车,此时离蒂姆出事已经过去了18分钟。“我去找他爸爸。南顿会照顾其他孩子,确保孩子们的父母都在家,并把情况向他们解释清楚。我不想让哪个孩子单独回家。”    
              在救护车里,蒂姆的身上连着好几个监护仪器。    
              一个救护人员冲着不知安在哪里的麦克风喊道:“正在运送一个十岁的男孩,冰球比赛中受伤,没有知觉,头撞到了围栏墙上,正发送主要症状的数据。”救护车箭一般地冲向前方,警笛不停地鸣道开路。    
              “他没事吧?”艾伦焦急地问。    
              “是爸爸吗?”    
              “不,是冰球队的教练。”    
              “他现在还算稳定。其他的我也不知道。我们正把他所有的关键症状都发往急救中心的医生那里……”    
              “十一组,确认收到数据,”救护车顶部的一个扬声器里突然传来一个女医生的声音,“头部固定好了吗?”    
              “是的,医生。”救护人员答道。艾伦注意到,他正在检查固定在蒂姆头部两侧、看上去像沙袋一样的东西。    
              “先注射20毫克的可待因。我会保持监控。你们拐进来时马上通知我。急救队已经集合好了,随时准备迎接你们。”    
              “20毫克可待因。”那个救护人员重复说道,一边确认医生的指令,一边往蒂姆的胳膊上注射。    
    


第一部分第3章 蒂姆受伤(2)

    “这样可以让他保持睡眠状态,以免他突然醒过来。在急救队进行确诊以前我们不想让他有半点闪失。”救护人员对艾伦解释道。    
              救护车突然刹住了,停在一个有取暖设施的帐篷里,明亮的水银蒸汽灯发出的黄光照亮了整个帐篷。救护车后门哗地一声拉开了。几双手伸过来,解开车上固定担架的搭扣,蒂姆躺在担架上被顺下了车。    
              等艾伦慌忙爬下车时,蒂姆和那些医务人员已经消失了,只见医院的那扇大门来回摇摆着。艾伦冲过去跑在他们身后,他们正把蒂姆推进一个房间,在那里蒂姆被抬下担架,转移到医院的移动床上。    
              艾伦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便跟着进了屋,房门在他身后关上了。他紧贴着墙静静地站在一旁。在灯光通明的房间里,艾伦站在那里很显眼。但是这群身穿绿色大褂的技师、医生和护士,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他们都在紧张地处理蒂姆的伤势,对他的情况进行诊断。    
              有一个医生的声音艾伦听着很耳熟,就是在救护车的对讲器里传达指令的那个女医生,她说话的时候带着浓重的爱尔兰口音,所以一听就听出来了。急救队的每个人都套着那种肥大的绿色外套,下身穿着同样肥大的绿色短裤,手术室里的大夫经常是这样一身装束。他们个个头上戴着发网,脖子上挂着口罩,而且大部分人的外衣口袋上都别着对讲呼机。他们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互相招呼一下,而且都是直呼对方的姓名,而不是职位,所以外人根本看不出来他们当中谁的职位可能是最高的。每个人似乎都很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并且能及时让其他人了解自己这边的情况。决定出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这是全体人员做出的判断,而不是某一个人独自做出的决定。艾伦也说不太清楚他们具体的工作程序,只是他们如此流畅的分工合作仿佛完全出自于下意识的行为。    
              这时,一部X光机从墙上探了出来,在蒂姆的上方盘旋着。那个女医生和其他两个人看着监控器,几次要求调整X光机的位置。艾伦听明白了医生之间的一些对话,从他们的交谈中,艾伦听出来蒂姆虽然还是昏迷不醒,但是颅骨没有裂缝,背部和脖子也没有出现骨折。    
              “好了,送他去核磁共振成像室,快!”医务人员从蒂姆身边散了开来,有人看到了艾伦,于是艾伦被迅速但礼貌地推了出去,来到了候诊大厅。而蒂姆被推向另外一道门。    
              20分钟后,蒂姆的爸爸在米尔特·戈尔曼的陪同下赶来了。就在这时,艾伦刚才认出来的那位女医生正好从候诊大厅的另一端走了过来。    
              “哪位是伯罗斯先生?”她问道。    
              “他怎么样了?我就是伯罗斯。”    
              “你儿子出了重大事故,但是我们认为他还是有希望彻底复原的。他的硬脑膜下出现血肿,我们必须减轻肿块造成的压力。我已经叫来了南希·坎托医生,她是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    
              “是要动手术吗?”蒂姆的爸爸问道,他的声音颤抖着,突如起来的坏消息让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坎特大夫很出色。我相信蒂姆会没事的,他还小而且身体很结实,但是我们必须减轻血肿造成的压力。我这里有些文件需要你过来签一下名。”    
              “哦,好的。”说完,蒂姆的爸爸就跟着这个医生去了办公室。    
              艾伦和米尔特坐在一边等候。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们还在等着,和蒂姆的爸爸一道,等待手术室里的消息。    
              终于坎托医生出现在候诊大厅里,面带微笑,他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蒂姆活着,情况还算可以。    
              “你儿子表现得不错,”坎托医生说,“他们把他送到特护室了。你很快就能见到他了。”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问题和医生估计的一模一样。现在惟一的问题就是蒂姆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麻醉的作用会很快消退,但是他可能不会马上苏醒,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第一部分第3章 蒂姆受伤(3)

     “几小时?几天?”蒂姆的爸爸追问道。    
              “我们真的不清楚。”这名外科医生回答道。    
              “不清楚”,这样的回答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很清楚地意识到一点,这就是蒂姆有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坎特医生好像读懂了他们的心思,说:“蒂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我对他的情况不是很担心,我想你们也没有必要太担心了。”    
              “谢谢你,医生。”蒂姆的爸爸说,“谢谢你救了我儿子蒂姆的命,多亏了你。”    
              “说实话,我不过是个小角色,”医生说道,“急救中心和救护车里的医务人员对他采取的救护措施非常到位。然后评估组告诉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做好哪些手术准备。在手术室里,我们手术组共有十个成员,每个人都负责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现在特护组的医务人员正在照料蒂姆。所以,您的盛情我心领了,但是实话跟您说吧,我不过是整个医护团队中的一员而已。我们大家是缺一不可啊。”    
              说完,医生告诉蒂姆的爸爸,他可以去探望一下儿子了。在紧邻着特护室的地方是一个家属区,里面有一张床位,他可以在那里守护一夜。这时,米尔特提出可以顺便开车送艾伦回家。    
              和米尔特一道正准备上车时,艾伦不禁感慨万分:“你听到刚才那个医生说的话了吗?”与其说他是在问米尔特,倒不如说他是在自言自语,“她真的特别注重团队的价值。别忘了,她可是个有名的外科医生啊!可见世道真的是变了。我过去有个女友,她爸爸就是个外科医生。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上帝,和他一起在手术室里忙碌的人不是他的队友,那些都是他的仆人!”    
              “世道的确是变了。”米尔特说。这时车已经拐进了艾伦家所在的那条街。    
              “我们今晚遇到的这个外科医生是个典型的优秀领队。她的目标不是要当老板,不是要让每个人都明白一切都是她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不惜一切代价让整个团队在工作中有上乘的表现。必要的时候,她可以做领队,可以主持工作,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知识或技术胜过她,她会很乐意让出位子让别人来主管工作。她更愿意看到的是团队的集体成绩,而不是自己一个人高高在上。”    
              “这些都是你卖瓶装水学到的经验吗?”艾伦问道。    
              “生意不是很忙的时候,你就有大量的时间去读书,”米尔特笑了笑,说,“我特别爱看管理方面的书。”    
              艾伦没再说话,不一会儿,车就已经在他家门前停住了。    
              “问题的关键不是你个人是否站在团队领导的位子上,对吗?”艾伦突然若有所思地说,“那个医生今晚所说的这番话实际是在强调,自己是团队中有用的一员。在她的团队中,每一个人包括她自己,都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集体的功绩上,而不是强调个人的成功与否。他们每个人都是在为集体的利益而工作。”    
              “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他们当中不存在什么领衔主演。大家都必须为自己的团队尽忠职守!这是他们惟一的信念。”    
              “没错,”米尔特说,“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仅仅靠互相帮助和团结配合还不足以让整个团队成为一支成功的队伍。他们必须为病人服务。他们是被一个义不容辞的目的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这就是——挽救生命。”    
              “这点提得太好了。”艾伦说。    
    


第一部分第3章 蒂姆受伤(4)

     “遗憾的是,”米尔特说,“人们有时候太注重过程,或者太注重如何打造最好的领导风格,结果却本末倒置,忘了他们自己最根本的行动宗旨是什么了。你在冰球运动中就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当然了,五年级赛事的级别还太低,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在其他更高级别的比赛中,这种现象可是屡见不鲜啊。技术漂亮,传球频繁,每个队员都尽忠职守。可就是不射门。就像我说的,有时候他们在组织配合时太注重完美的过程,竟然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要想走对路子首先要上路,要着手去做该做的事情。”        
              晚上,艾伦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他在想蒂姆,想自己在急诊室里目睹的那一幕,还有医生说的那一番话。确实是一队人共同挽救了蒂姆的生命。那个医生说他们只有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仪,才能弄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这样她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她对蒂姆的爸爸说:“我确实是外科手术的主刀人,但是真正的英雄是核磁共振成像仪,而我根本不会操作这种仪器。”    
              后来艾伦终于昏昏欲睡了,临睡前,他抓住了医生那番话中蕴涵的要义:是所有医务人员,是他们这个相互配合的队伍——而不是单独的哪一个人——救了蒂姆的命。如果他们各行其事的话,就无法做到这一点。相互配合与技术综合使局面大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艾伦相信那个医生还说对了一点,这就是没有哪门技术拥有比其他技术更重要的地位。总而言之,一门独立的技术只有和其他技术相结合时才能发挥它全部的潜力。    
              艾伦对自己说,这些逻辑只适用于医务界,商界的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但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心存疑虑。他的心里打了一个激灵。或许他可以坚持认为商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可这样一来,他还得坚持认为在空军服役时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如果他接受医生所说的逻辑,并用这个逻辑来分析自己在空军服役期间的经历,那么很显然他之所以是个成功的飞行员,并不仅仅是因为在机舱中的他个人飞行技术过硬,甚至于他对天气预报一贯所持的那种小心谨慎的态度,也并不能说明太大问题。    
              归根结底,他之所以成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完全是因为他身在一个团队之中,在这个团队里有飞机的设计人员,有维修发动机的技师,有固定机身的工人,有地勤人员,有他的领航员……这个名单可以不断地延伸、再延伸。这些都是他所仰仗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人提供的技术帮助,他的个人飞行技术根本就派不上用场。他以前也知道这些人很重要,但是他只是把他们看做是辅助人员,从没把他们当成是队友,从没觉得他们的贡献和自己的一样大,更没有意识到他们有着和自己同等重要的地位。现在艾伦意识到他从前对这段经历的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