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新传-第1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在处理国内其它势力,贾宝玉给人的印象总是力求谋定而后动……”
“风格?一个黄口小儿有什么风格?不过误打误撞而已……”多尔衮长笑不已:“依本王看来,黄得功与贾宝玉早有积怨……黄得功是目前南京唯一一个堪与贾宝玉一拼之人,贾宝玉既领为兵部尚书,怎可能放任这股势力在外?江北四镇他已得其三,还留着这一个干什么?贾宝玉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动手,一则是要留一段时间消化手中的势力,二则等待一个合适的借口……”
“说实话,本王也觉得此时并不是贾宝玉动手的最好时机……一来山东新败,折损了他不少人马,二则他前一阶段刚用兵于东瀛,剩下的人马还要防守河南和山东,能用于对付黄得功的兵力并不多……”多尔衮说道:“但目前的局势却是逼得他不动手不行……在我们的帮助下,南京现在是黄得功与清流联手对付贾宝玉……贾宝玉、若是退让,在朝,其权力将被清流瓜分,于老百姓中的威信与人气也将大为降低,在野,则将坐视黄得功飞扬,给各地军阀树立起一个很不好的例子……贾宝玉年青新贵、傲气十足,怎么可能忍下这口气?”
多尔衮这句话倒是以已度人,他之所以能走上今日的满清权力中心,便是踩着无数同族人之鲜血爬上来的,他的亲哥哥、堂哥哥、亲侄子、堂侄子,诸多都成为了他的牺牲品。
“摄政王的见识自然高奴才万倍……”龚鼎孽忠于国事、敢于进谏的品性表露无疑:“可是您刚才也说现在不是贾宝玉动手的好机会,别的不说,单凭贾宝玉现在的兵力……”
“你这个狗奴才,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多尔衮大度的笑骂道:“本王跟你打个赌,贾宝玉这一仗肯定是准备动用他在东瀛的那个军团……”
“您是说庄子固的那十万人?”龚鼎孽终于恍然:“难怪那贾宝玉在情况如此危急之下还要去苏州干什么催粮纳款……王爷,您真是太高明了……”
“以前对贾宝玉来说,东瀛最为重要,不过现在,当然是黄得功最重要…拿下了黄得功,贾宝玉足以掌握整个明廷的命运……”多尔衮得意地一笑,然后顿了一下说道:“不过打归打,真要打起来也得是几个月之后事情了……从东瀛至南京可不是几天能赶到的,没有几个月的准备,十万人马想拉动到南京根本不可能……”
“几个月?”金陵城中,王燃笑着对来访的唐王及陈子龙等人说道:“几个月之后连黄花菜都凉了…这一仗我连庄子固也只给二十天的准备,其余部队十五天之内必须准备完毕……打就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我就放心了”,唐王说道:“现在的局势只能用‘扑朔迷离’四个字来形容,非要再加四个字……这四个字还真不好找……总之就是乱的一团糟”……越早结束越好,省得天天提心吊胆,对,这四个字就是‘提心吊胆’……“
唐王倒没有说错,他这个百官之首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诸多清流或单个上书、或三五成群结伴投诉,纷纷要求朝廷加紧惩办贾家宁国府违法之事、释放堵胤锡之事、为黄得功洗冤之事等,再加上王燃对清流的抗议根本是置之不理,只顾着整兵砺马、磨刀霍霍,一哥大干一场的架势,把其它事情全部推到唐王这里,搞得唐王大伤脑筋。
“唐王殿下,您恐怕得有个思想准备……”王燃笑着说道:“这提心吊胆的日子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结束的。”
金陵城的战争气氛突然浓重了起来,一股剑拔弩张之气也开始在朝廷之上蔓延开来。
《人民日报》继大力为北伐外敌造势后,又开始展开内讨国贼的运动……稍有些不同的是,外敌已经说得很清楚,就是满清,而这国贼是谁还没有明说。
……
“这还不是明说?”金陵的朝堂之上,黄宗曦拿着几份《人民日报》跳脚:“大家请看,这一期的标题,‘深层次分析某些将领不与清军主动交锋的原因’……什么深层次的原因?不就是想说黄将军与清军私下有什么协议吗?”
王燃连续几天一直告病假,除阎应元等手下大将及唐王等“亲朋好友”外,任谁也不见。黄宗曦等人找不到王燃,只好请“大家”看。
“话不能这么说……‘某些将领”又没指名道姓说是黄将军,不过是个代指而已……“唐王”替死鬼“的身份让他不得不站出来:”我有三个方面可以支持这个论断,第一,虽然文章中涉及到的大多案例象是以黄将军为背景所写,但谁能说别的将军就没有类似的经历?我统计了一下,有以下三个案例属于作战时常见的……“
“那这一期呢?”黄宗曦脸部的三条黑线相当明显,也不顾唐王的身份,打断他的话说道:“‘如果黄得功真的里通外敌,我们将面临什么样地安全威胁?’……这可是指了名、道了姓了吧!”
这篇文章是林黛玉请《人民日报》特邀军事评论员史湘云所写,对黄得功一旦叛变南京局势的发展进行了预测。至于预测结果自然是坏到不能再坏……凡是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立刻心生警惕之心、恐惧之意。
需要附加指出的一点是,《人民日报》提供的稿费相当丰厚,一般情况下,林黛玉都会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便宜自己的姐妹。
“这个问题要分几个层面来看,里面对黄得军地分析不过是一个推测而已……”唐王的条理相当清晰:“下面我列举三个方面地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里面大量使用了‘如果’、‘可能’、‘或许’、‘是不是’等明显具有不确定性含义的词汇……文章的标题就建立在‘如果’这一概念之上。我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如果可能’这个词在文章中出现了二十八次。‘可能’这个词……”
“唐王殿下,这一篇总没有‘如果’、‘可能’了吧……”黄宗曦地脸已经全部被黑线覆盖,翻出第三份报纸:“‘试论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性’这又该作何解呢?”
这是一个老话题。由薛宝钗、柳如是等人合作完成,稿费则是被她们在难得一闲时。用于举办了一次什么诗社,也就是吟诗作对、赏花弄月,当然这里面没王燃什么事。
“这,需要什么解释?”唐王做浏览全文状。然后带着一丝疑惑看向黄宗曦:“这通篇没有一个地方提到黄将军啊……好像连一个‘黄’字都没有,难道我地统计有问题?我再仔细看看……”
“唐王殿下,请把这三篇文章合在一起再仔细看……”黄宗曦的脸色完全是黑里透着红,咬牙切齿地说道:“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说明什么问题?合在一起那也是三个独立的文章……”唐王透着惊奇说道:“总不能把任挑两篇文章放一块,就把事情也合在一起了吧……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篇是讲助人为乐地。一篇是讲杀人越货的,如果都不指名道姓,均以‘某人’代替,你总不能说是一个人干的吧……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能稍复杂一些……”
“唐王殿下,您就不用再替那贾,贾大人掩饰了……”看见黄宗曦已然有吐血之势,刑部邓炜达赶紧上来助阵:“兵部这些日子一直在整军备武,不是想对付黄将军又是为何?”
邓炜达确实比较郁闷,一个专管刑狱之官却根本见不着犯了案的贾珍、堵胤锡等人……人全部被请到了国家情报厂,连案卷都不向他透露半个字。
“对啊,你也说兵部‘一直’在整军备武……”唐王有条不紊地说着绕口令:“大家都知道,自山东之战后,兵部就‘一直’在整军备武……那时候,好像还没黄将军什么事吧……不信的话,我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局势……”
“当时整军是为了北伐!现在整军又是为何?”邓炜达虽然自号口才无双,年轻时还经常参加什么辩论大赛,但碰上唐王却也一样地不敌,直接被唐王一段绕口令搞得同样脸色发黑:“《人民日报》前面还总提北伐二字,可现在呢,根本提都不提!通篇大论全都在谈‘内忧’、‘内乱’、‘内贼’这不是摆明了要打内战吗?!”
“国难当前,不去阻外敌入侵,却一心对内,单凭一些‘可能’、‘如果’等词便为独揽大权而要除去国之栋梁,”黄宗曦缓过一口气,立刻加入战团:“这与当年岳飞岳鹏举地‘莫须有’之罪又有何区别?!”
黄宗曦也是被气得有些昏了头,此话已经将王燃等同于了陷害岳飞的秦桧。这绝对可算得上是一句饱含人身攻击的骂人话了……如果要选举十大汉奸,秦桧肯定是不负众望。
不过清流就是这样,上起火来便毫无顾忌,连皇上都敢比做昏君……众多清流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要求唐王给出一个合理地解释。
便是顾炎武也上来半打圆场半将军地说道:“贾大人一代名将,运筹于帷幄,传奇之名播于四方。自然不会冤枉黄将军,也自然比我们更懂得此时发动内战的后果……可他总不露面给大家解释,只是一门心思地备战,到现在连我们这些挂着参赞军务之务的大臣都搞不清要和谁开战,这未免也太……”
“各位,各位。”唐王提高了声音,一面在心中大骂王燃等人不讲义气……王燃告病。陈子龙等人见此场景早就离唐王八远……一面摆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范:“不提北伐,也不代表不北伐,更不能代表着就要打黄将军吧……国家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常备军务也实属应该……现在国家形势地确不容乐观。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分述之……”
“唐王殿下,您不必再替他分辨了……”黄宗曦大呼道:“他就是想对付黄将军。现在之所以不公开喊出来,不过是疑兵之计、在等待时机罢了!”
黄宗曦所说的“他”自然就是指王燃。
“这一点你说的不对,什么疑兵之计……”唐王直接让众人感觉到那种挫败后的无力:“贾大人可什么时候也没提过要对付黄将军……这一点从他写的文章、说过的话等方面都找不出证据……”
“说地不错,我们现在的关键就是在疑兵之计四个字上!”兵部里。王燃与史湘云、阎应元等手下大将正聚在一起对作战计划进行进一步地推演分析:“疑兵之计,就是让对手猜东猜西,拿不定主意!这可是弥补咱们兵员不足的唯一方法!”
也难怪清流上火,王燃打着病假的旗号不上朝,可却频频出现在兵部,上蹿下跳。大呼小叫,精神好的完全可以进精神病院。更可气地是,每天一上班这家伙都会首先声明一句“请大家记住,我这是带病坚持工作”……骗了人不说,还干拿一份病补。
“得意什么?”史湘云在一旁抿嘴笑着说道:“都被人比做成秦桧了……” ,王燃等人虽然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们就不了解朝中的动态。
“那只能说明咱们疑兵之计的效果好……”王燃还是很得意地笑道:“虽然还不知道满清的反应,但已经骗住了清流……”
“总体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看来运转正常,王燃自然比较高兴。
“怎么,被人比成秦桧,我看你还很高兴嘛……”史湘云轻笑着。
“有什么不高兴的?我又不是真的秦桧,也不想当秦桧……”王燃一副上位者地态度,笑着说道:“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等打完这一仗,那帮清流到发现自己是错的、自己才是制造冤假错案的家伙,那见了我会是什么表情?光想想就够爽的了……再者说,咱们也算是骗了人家,被骂上几句又不会掉肉,有什么大不了的?”
“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李文达摇头晃脑起来:“我们明着要对付黄得功,既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战争动员,又掩盖了我们的真正作战意图……等把大家地视线全部牵到铜陵,别人放松警惕时,突然转身对付满清……嘿嘿,绝对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要是满清和这些清流的想法一样,我们可就省精神了……”阎应元开始畅想:“一套a方案就能一路杀到底,其它什么备用方案也不用,那就太过瘾了……”
阎应元说归说,乐观归乐观,但此战的风险却是大家都明白的。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没有一套计划能够包打天下。况且,与在军事上尚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的清流相比,满清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长期的征战使得满清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别人不说,单就是多尔衮自己,他的地位和荣誉就是从小在战场上真刀实枪打出来的。
那些降清的前明军将领更不用说,对明军那是直接的知己知彼,像现在山东的洪承畴,原本就主管着全国的兵事,对明军可谓是了如指掌。当然,对现在王燃带领的明军还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