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6070-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民村 >

第29节

6070-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民村-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甪直文化    
    甪直文化底蕴的深厚不仅仅是它有很多名胜古迹,还表现在这里曾有过很多名人。这些名人或者为甪直做出了贡献,或者走出了甪直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最为著名的是当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早年在甪直第五高等小学执教5年,叶圣陶先生深情地称甪直是自己的第二故乡。1988年叶圣陶先生逝世后,家属遵其遗嘱,将叶圣陶先生的骨灰葬在他曾经耕耘过的校园里。同年,当地政府将叶圣陶先生执教的旧址修建成叶圣陶纪念馆。至今,它已成为江苏省和苏州市的德育教育基地。    
    此外还有我国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和近代报刊的创始人王韬。他曾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中国的四书五经译成英文,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1998年甪直镇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位思想家,弘扬他的爱国思想和开放意识,筹建了这座王韬纪念馆。


《名城名镇民村》 第四章、魅力名城《名城名镇民村》 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

    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    
    ——福建泰宁    
    泰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居闽赣两省三地市交界处。泰宁历史悠久,人文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    
    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盛况。    
    丹霞地貌    
    泰宁,是我国现有600余处丹霞地貌中,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面积之大为我国东南大陆之最。赤壁丹崖、尖峰巷谷,与蜿蜒百里、烟波浩渺的金湖交相辉映,造就了世所稀有的“水上丹霞”奇观;造型各异的丹霞洞穴和规模宏大的丹霞岩槽,更堪称“天然岩洞博物馆”,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成为全球33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福建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泰宁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四个园区和泰宁古城游览区组成。它的风景资源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为主体,是中国丹霞地貌青年期的典型代表和研究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以来地质构造演化的典型地区。同时兼有花岗岩、火山岩、构造地质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是一个自然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丰富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丹霞特色    
    峡谷及其发育是青年期丹霞地貌的最主要特征。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复杂断裂系统加上流水作用,雕塑了地质公园沟壑纵横的地貌景观。由80多处线谷(一线天)、150余处巷谷、240多条峡谷构成的峡谷群,以其峡谷深切、丹崖高耸、洞穴众多、生态天然为特色。    
    “水上丹霞”是泰宁丹霞地貌的又一特色。被誉为“天上第一湖山”的大金湖,水上丹霞奇观国内罕见,整个湖区呈新月状,在全湖景象万千的水上大佛寺,游弋万倾碧波上,举目可见一樽樽天然“大佛”,形成了世间绝无仅有的佛像奇观。赵逊教授在这写下了“丹霞六百五,独恋大金湖”的诗句。    
    而大金湖上游的九龙潭,是峡谷中的一个小盆地,原名黄龙冈,因有九条蜿蜒如龙的山涧溪水注入潭中,故得名九龙潭。它是由丹霞地貌构成的丹霞湖,其中应龙峡堪称稀世奇观,全长约1000米,两岸绝壁,一脉水天,让人惊叹。    
    同时在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下,这里的丹霞地质又形成千奇百怪的岩穴地貌。有人类活动及历史记载的有72个,当地人称“七十二洞”。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这些丹霞岩穴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小的属虫窝鹰巢,大的则被作为房舍庙宇,从而形成了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奇特景观。    
    深邃幽静的峡谷曲流、遍布幽奥的丹霞洞穴,千姿百态的峰林峰柱以及奇险峻伟的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融汇于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构成了泰宁地质公园独特的自然风光体系。    
    此外,泰宁还是中华苏维埃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曾是中国革命的军事指挥中心,10万工农红军在此饮马屯兵,当年的标语和布告保存完好。    
    “十个弟子九担箱,摩郎腔唱到大天光”,1992年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美誉、独一无二的珍稀地方剧种梅林戏,是闽越艺术的标本和文化使者。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傩舞,中原发端,泰宁兴盛。其傩舞古朴神秘、粗犷奔放。    
    闽南革命古镇——福建古田    
    古田镇,位于福建省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地处龙岩市新罗、上杭、连城三县区结合处。北通连城、长汀,连接江西,西南达上杭、武平,通往广东,东连龙岩、漳平、达厦门,交通便利,来往旅客川流不息。    
    古田会议    
    古田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古田这片红土地上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    
    会议根据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指示信的精神,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建设的经验,批评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来建设党和人民军队。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任前委书记的新前敌委员会。古田会议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来的丰富经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古田会议会址位于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建于道光二十八年。民国初为“和声小学”,1929年5月红四军进驻古田后,将其改名为“曙光小学”。砖木结构平房,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坐东朝西,依次为前院、下厅、天井、上厅,左右两边为厢房。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在这里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会议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的主持下召开。    
    大会主席台设在上厅北边,主席台有一张讲台,背面是木黑板,会场排着课桌椅。北边墙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横幅,中间是中国共产党党旗,下方是马克思、列宁的半身像,像的左外侧是一个挂钟。    
    上厅的四根圆木柱上贴有革命标语。会议期间,毛泽东把右边厢房第一间作为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前院左侧墙上刷有“保护党校红军”的标语。会址左边有荷花池,右边有红军检阅台,后面竖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    
    古田是一块有着毛泽东革命豪情的土地。与古田会议会址遥相呼应的群山,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主席山”,因其酷似毛泽东的头像而得名。远远望去那后梳的头发,宽广的前额,高耸的鼻梁,饱满的下额,莫不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仿佛伟人仍然在这里静静地思考、求索。    
    距古田会议会址两里多路的古田赖坊村“协成店”,因毛泽东在此写下光辉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闻名天下。这本书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中国伟大革命的到来。    
    与协成店相去不远的苏家坡树槐堂,是中共闽西特委的旧址。1929年10月,朱德奉命率领红四军出击东江后,在地方指导工作的毛泽东和贺子珍等人随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来到苏家坡,居住在树槐堂左侧的小阁楼上。并在树槐堂内办起平民小学,亲自教当地农家孩子识字,传播革命的道理。当时,闽西特委的主要领导人邓子恢、蔡协民等人也住在树槐堂。    
    距树槐堂不远,小山上一片茂密树术遮蔽着一个不易被发觉的岩洞。当年毛泽东经常在洞中休息读书。后来,当地人把它称为“主席洞”。    
    今日古田    
    为保护革命遗产,国务院将古田会议旧址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8月,它又被列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长期以来,古田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新闻热点,1989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古田并亲笔题词“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2004年9月再次为古田会议题词“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临视察过古田这片红土地。    
    


《名城名镇民村》 第五章、名园名村《名城名镇民村》 “活化石”——党家村

    第五章名园名村    
    古民居“活化石”——党家村    
    位于陕西韩城市区东北9公里,距黄河仅3公里的党家村;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被称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村寨之奇    
    党家村的俗名叫“党圪”,“圪”是当地方言,指下凹之地。村寨地处韩城东北方向9公里,西距黄河3.5公里,泌水河谷北侧一处葫芦状的沟谷之中。沟谷北岸有三四十米高地,是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形中被称为塬的大面积平地。塬上有平坦的公路通向党家村。只不过没走到塬边那深深的高崖边上,你是看不到村寨的。紧紧地走到塬边缘向下望去,许多人字坡屋顶面与无数条笔直横卧着的屋脊,井然有秩地展现在你眼前。那景象,恰似大地上一块硕大化石上的图案。    
    你见过一个村的1400多人都住在古老四合院的村寨吗?目前,在全中国仅此一村。它的独特就在于别处的四合院是“树”,党家村的四合院是“林”。    
    这里每个四合院大多建在一块面积约270平方米的地面上。房要沿着四面端端正正的盖。上首厅房,下首门房,两者间相向盖着厢房,中间狭窄的一块青砖铺地就是内院。各房的背墙山墙连为一体,构成整个院子的界墙。这是定规。即使谁得了上千平方米的地皮,也不得盖成地皮面积那么大的院子,只能两院三院并排而建。总之,你得保持与村中其他院子相仿的格局。在党家村人看来,四合院就是四合院,离开这个模式,那就是什么府、什么宫的了。500多年来,村中无逾此制者。这种四合院便如化石般被镌刻在黄河边的泌水沟谷里边了。


《名城名镇民村》 第五章、名园名村《名城名镇民村》 建筑之雅

    建筑之雅    
    四合院的外形是清一色的青瓦盖顶,“五脊六兽”。起墙是一砖到顶,各院虽有高低大小之分,却少有形态装饰之异。这种形制是其他地方,尤其是北京的民居所不敢采用的。因有“僭越”之嫌,即超越封建社会对不同等级身份者建房的礼制规定。    
    更别有情趣的是院门,大多开在门房偏右或偏左的一间,或背墙上,少有开在中间的。开在背墙上的门,窄小朴素,略作装饰。有钱人家则大多占用门房一间的面积专建个“走马门”,高大、气派。门的上下四周都有“三雕”,各家所雕形式内容必有所区别,争奇斗艳之心态必要在此尽情表现一番。我看到有户人家,大概是虽有钱却未能当官的。主人便将门上阁楼建成官轿模样,进出门必从轿下经过,以示坐了官轿,每日里都可做回当了官的白日梦。凡“走马门”,门旁总有上马石、拴马桩或环等设置。门前若设有旗杆斗子,那必定是官宦人家。门前有双斗旗杆者为进士,单杆者便是举人。    
    门额题字是每户建院时不可或缺之事,这也是韩城地方一传统风俗。走进院门,先抬头观门额上大字。若写着“进士”、“世进士”、“太史第”等内容的,这是宅主人在炫耀自己的政治地位或官爵。“忠恕”、“富德居”、“和为贵”,是宅主人对门第不凡、很有道德修养的显示,且有警醒自己、训诫后人之意。还有祝颂幸福、平安吉祥,抑或标榜自己文化修养和情趣追求等内容的,如“居之安”、“诗礼传家”等等。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题字大多由当时当地有书法根底者所书,书法讲究,制作精细,绝非涂鸦敷衍。    
    还有一绝为“门庭家训”,其训词之多,内容之丰,保存之全,无处可比。无论你走到哪个院里,在正对大门的照墙,或厅房两侧的山墙上,均可拜读沉思一番。这些训词让所有拜读过的人受益颇丰。


《名城名镇民村》 第五章、名园名村《名城名镇民村》 民间城堡——王氏庄园

    民间城堡——王氏庄园    
    出保定顺平县东北10余里,乡路迂回在黄草相夹的田间,车轮和着斜阳缓缓起落。车前的远山轮廓渐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