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8-生命淡如水-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文作者:林维兵)
第一章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看来只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牢靠,可它的内涵涉及到对世界是否郑重。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问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他母亲仿佛是个职业孕妇,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形象不外乎两种:一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家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下,就倒在桥洞中熟睡,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是我和那男生的惟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这类的字眼,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那个男生后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遗忘了我们相处的这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一诺千金看来只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牢靠,可它的内涵涉及到对世界是否郑重。诚挚、严谨的人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精神和正气在其中。
然而处在大千世界,有着太多随意许诺,却从不兑现的人。那种人较之于一诺千金的人似乎活得轻松,可惜,这种情景不会长久,一个人失信多了,他的诺言也就被当成戏言,大打折扣,全面降价,且不说别人会怎样看轻他,就是他自己,那种无聊、倦怠都会渐渐袭上心。人一沾上那种潦倒的气味,做人的光彩就会大为逊色。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当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暴雨中的少年。
(本文作者:秦文君)
第一章谢谢你刺痛我
每当我满足现状,停滞不前时,我就想起一件件往事,是那些刺痛我的人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走向成功。
写下这个题目,并非想哗众取宠,只是觉得在我的奋斗历程中,确实应该感谢那些刺痛我的人。
我在哈尔滨有一个比较大的家族,众多亲属中有一位颇有能力的堂叔,很多亲戚都沾过他的光。从记事起,每逢春节亲朋好友相聚时,堂叔的周围都会被一张张讨好奉承的笑脸围绕着。正所谓看父敬子,我的一对堂弟、堂妹由此大沾其父之光,受到众人的另眼看待。而我这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自然难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一次聚会完毕,一位开车的亲戚送我和堂弟回家,行驶至距我家尚有四五百米的一个高坡时,亲戚停下了车:“林涛,你从这儿走回去吧,我不往下拐了。”下车后,我的泪水怎么也控制不住。“我毕竟是个孩子,这么黑的天让我自己走回去,要是换成堂弟,他会不送到家门口吗?要是我父亲有能耐,他会这样吗?”想着想着,我甚至埋怨起父亲的无能。于是,我流着泪在黑夜里一口气跑回家,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场。我心中暗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比他们强。那一年我14岁。
没想到事与愿违,到头来我还是没能考上大学,进工厂当了一名工人。10年前能进效益不错的国营企业亦很不容易。起初虽挣钱不多,工作倒也安心顺当。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赤裸裸地表现在金钱和互利上,就连中学时代无话不说的同学聚会也变了味,成了论权比阔、炫耀身份的聚会。学生时代一位叫峰的男孩,上学时我俩形影不离,经常吃住在一起,好得胜似亲兄弟。然而参加工作后,峰靠着有背景的父亲很快有了起色,成了部门一个小头头。再见面,他似乎不屑与我这个小工人为伍,言行中流露出颐指气使的神色。朋友的变化,强烈地刺痛着我的自尊。可难过归难过,毕竟还要面对现实,命运只有靠自己去奋斗、去改变,正如“水不击不越,人不激不奋”一样。几番思忖,我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作为事业冲刺的目标。可“无冕之王”的光环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戴在头上。文字功夫来不得半点取巧,于是,我自费上了电大中文班,买来新闻方面的书埋头苦读,笔耕不辍地向外投稿……可半年下来,我投出的稿件如石沉大海,半篇也没能在报刊上发表。一次次碰壁,更坚定了我自强自信的决心。我奋发写稿,一篇、两篇……渐渐地,报纸上有了我一些豆腐块文章。
正当全家人为我高兴时,一位好心人给我介绍了一位某报社负责人,看看是否有机会到他那儿去工作。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父亲特意给我买了件新衣服打扮一番,在一家比较不错的饭店订了一桌酒席,专门宴请“贵人”。开席后,这位姗姗来迟的负责人只和同来的几位侃侃而谈。尽管我们父子一再小心翼翼地陪话,但仍博得不了他的一丝笑意,当他听说我在车间当工人时,脸上更是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虽然介绍人一再极力地推荐,可对方总是不置可否。整个过程,我第一次体验到求人难,低三下四求人更难的苦楚,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晚被人蔑视、看人脸色的滋味。
也就在那个晚上,我深深读懂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含义。父亲是个性格耿直、不爱应酬、不爱求人的人,可为了我的将来,老父亲隐藏起真实的性情,忍辱负重地周旋在形形色色的权贵之间。那晚以后,我对父亲的种种埋怨和偏见,都化做了深深的愧疚。
都说成功垂青于勤奋的人,可尽管我很努力,成功还是与我擦肩而过。今年初,某系统电视台招人,为了这次机遇,我使出平生所学,经过两轮笔试、一轮面试,在300多人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为了不出意外,我找了一位老师辅导。一天中午,赶上那位老师正与别人打牌,我饿着肚子一等就是两个小时。而那位老师出来后,却三言两语就把我打发了。一次次被人蔑视,我的每一根神经都快被拉断了。直到有一天,电视台派人来厂对我进行考核,我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真希望这次能圆了我的记者梦。然而希望还是破灭了,原因是,因为我是工人编制。其实我心里明白,原因不仅仅是一个编制问题,我当时已取得了大专文凭,正在念新闻本科函授班,其中有很多不可言传的内幕才是真正的原因。
虽然这次又失败了,可我成功的信心却比以前更强了,一次次的失败使我一步步成熟起来。我一定要给他们看看,我靠自己能不能走出一条路来,一些大作家、大记者不也是工人、农民出身吗?
我现在从车间调到厂报做编辑已经两年有余,这期间,我事业、生活都有了一些长进。可以说,这些进步,都应该“归功”于那些蔑视、刺痛我的人。每当我满足现状,停滞不前时,我就想起一件件往事,是那些刺痛我的人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走向成功。
(本文作者:吴林涛)
第一章我有一个车夫爸爸(1)
捧着尚带着爸爸体温的包子,目送爸爸离去的背影,我不禁泪如雨下。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爸爸对我那如大地般深沉的父爱……
“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总是很羡慕别的小朋友,因为他们的爷爷总是把他们抱在怀里亲个没够。而我爷爷却总是紧绷着一张脸,从来就没给我一个好脸色,就更别提抱我亲我了。
有一次,我看爷爷笑眯眯地给大伯二伯的儿子买冰糖,我吮着手指怯生生地一步一步凑上前去,可他却看都不看我一眼,仿佛我压根儿就不是他的孙女。那天,我哭了,跑去问爸爸爷爷为什么不喜欢我。爸爸一把搂住我,眼泪刷刷地往下淌,我一下吓呆了,赶忙哭叫着:“爸爸,我不要吃糖了,也不要爷爷抱了,你别哭了……”哪知爸爸的眼泪顿时淌得更凶了,他一个劲地对我说:“倩倩乖,是爸爸不好,爸爸这就给你买糖去!”第一次看见爸爸流泪的情景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1988年,为了供我上学,爸爸买了一辆人力三轮,干起了蹬三轮挣钱的活。
上小学四年级的一天,我到偏房拿东西,看到墙上写着一行毛笔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是什么意思?我好奇地把这句话抄了下来去问爸爸,可爸爸只是满含歉意地看着我,一言不发。
爸爸越不说,我就越好奇,于是,我又把这句话抄下来带到学校去问语文老师。老师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界上最难相处的就是女人和小人。尽管老师的话我半懂不懂,可在我心里,我好像明白了那句话中的“女子”就是指的我。
回到家里,我去问爸爸,这句话是不是谁写在那儿骂我的,爸爸叹了一口气,对我说:“乖倩倩,你懂事了,有些事,爸爸也该告诉你了……”
原来,1979年12月26日,在乡电影队当放映员的爸爸已一个星期没回家了。为了不让田里的胡豆秆被雨淋湿,妈妈不顾自己已身怀8个月的身孕,咬着牙把近百斤重的胡豆秆挑回了家。不料动了胎气,当邻居将她送到县医院不久,便小产生下了我。
爷爷读过私塾,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爸爸在三兄弟中排行老幺,两个伯伯先后都是生的儿子,爷爷一直将这视为曹家的荣幸,并十分希望爸爸能为曹家再添一个孙子。
我出生后,整整一个月,爷爷都没问过妈妈一句,也没看过我一眼。爸爸深怕他不在家时我和妈妈会受到爷爷的刁难,毅然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放映员工作,回家务农。
按老规矩,我们这一辈人的名字都该在满月时由爷爷起。可一转眼我都两个月了,却还没有名字。一天,爸爸去偏房拿东西,看到墙上有一行爷爷刚写了不久的毛笔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那一瞬间,他的心仿佛被针尖狠狠地扎了一下,回到房里,他就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曹倩。因为“倩”是“歉”的谐音,爸爸一直对我怀着一份深深的歉意。
小学快毕业的一天,我趁爸爸忘了锁小木柜子,偷偷拿出了他藏在里面的几本笔记本。因为我已不止一次在半夜醒来时看到爸爸借着昏暗的灯光在笔记本上边写边流泪。
打开笔记本,我终于走进了爸爸那痛苦、无奈的心里。就因为我是个女孩,主宰家里经济大权的爷爷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