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1-持不同性见者-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七七: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你认为”文化批评”有着怎样的意义?而对于一个“批评家”来说,立场与态度是重要的吗?
张念:在一个长期有政治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传统的社会,文化批评当然含有前两者的意味,但文化批评的进入角度不同,文化批评更加“务实”,更加形而下,也就更加“肉身化”。文化批评是从世俗生活的层面切入,然后才带入社会学、哲学、历史、精神分析、符号学和人类学的眼光。如今的生活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生活(狭义的)已经不是生活的全部主题。尤其互联网的出现,比如那些在论坛上进行民主言论和意见表达的网民,你说这是乐观还是悲观的,文化角度说,虚拟的民主空间既乐观又悲观,是一种悲喜剧呢。是绝望和希望,冲动和耐心的复杂织体。而“马甲”一词的出现,必然会让精神分析学家兴奋,人格内涵就有了新的业务单。文化批评方法,依然来自西方,是在看起来“历史已经终结”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把批评的那眼光转向个人,转向生活方式,转向消费社会、转向物质世界,但并不意味着文化批评在中国就水土不服。个人生活(女性主义尤其重要)的民主操练,对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准备,这准备是指向”历史并未终结”的将来,也许不久哈。这样,文化批评家的立场就显得软弱和狡猾(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斗争策略吗),因为他们没有和最根本的社会矛盾针锋相对,但文化批评家做的依然是基础性的工作,制度大厦的地基是什么,依然来自我们对最亲近的经验的理性认识,大众文化里隐含民主活性因子,是身体严肃性的在场。只不过一个中国的文化批评家,他(她)更迂回一些而已。
苏七七:说到马甲,你对网络实名制是怎么看的?在中国的语境下,文化批评与言论民主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张念:实名制好像行不通咧。实名制违背了“在网络空间生而平等”(比尔·盖茨语)的精神。实名制能遏止谎言或者谣言的散布吗,这好像不太可能,更何况在现实社会,以机构或者真实个人的名义散布的谎言,我看,并不比网络更多,或者更少。那么堵上人的嘴,就没有谎言了吗?谎言像空气一样,遍布在我们的周围,和网络空间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谎言本身是挟裹着某种不安全感,说谎者本身是权力压制的牺牲品,一个控制型的社会,是谎言滋生的根基,而不应该把这笔帐转嫁到自由言论头上。如果非要把文化批评与言论自由弄成辨证关系,这是乎很俗套。而当下中国的文化批评,和言论民主一样,需要的是激情和真诚的品质,需要的是对真问题的阐释和回答,文化批评本身也是言论民主的一部分。
《持不同性见者》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痛女性主义是一种知识维度(3)
苏七七:在你的符号分析中,有许多感性因素掺揉其中,这可以视为是一种“女性的”文化批评吗?
张念:符号分析方法中的感性元素,不是因为我刻意地”女性化”,更何况一个男性符号学家,比如罗兰·巴特,他感性起来,让女人都望尘莫及呢。符号分析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在加密和解密之间游荡。这个是女性比较擅长的嘛,这样,正如你说的,符号分析是“女性的”文化批评。比如,玫瑰就是玫瑰,但有人可不这样认为,玫瑰是浪漫、玫瑰是爱情,玫瑰是战争(英国),玫瑰还可以是老电影上地下党人的接头暗号呢。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符号分析就去发现文化的各种符号建制,去揭示这些符号系统的配制秘方,从而,以玫瑰就是玫瑰的”原始蛮力”,去破除神秘,解构权威,规避权力对生命的钳制。而文化研究导论性的教材,女性主义是基本的章节,或者可以这样说,女性主义是文化批评的重要方法,而相应的,女性主义思想从来也没有放弃过文化批评。尤其女性主义中的精神分析流派,包括整个后现代精神分析,都受到符号学的影响,而整个后现代的第一块基石,是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苏七七:在我看来,你的符号分析,不只是在“解密”,而是通过感受的时间维度,在加密与解密之间,添加进个人的、身体的因素,也正是在这个维度上,“回避权力对生命的钳制”吧。
张念;对,这是哲学家福科对知识的巨大贡献。福科曾说,写作可以改变自我,同样我们可以说是知识在改变人类。这看起来比较专业的智力活动,实际上是为每一个人的具体的日常生活寻找解放之路。福科还说,自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而自由同时也是在丈量绳索的长度,在更加微观或者不易觉察的地方,去“回避权力对生命的钳制”。只要有权力等级,就有政治。因此,文化批评从来也没有放弃对政治批判的努力。
苏七七:在书中的最后一个部分,你提供的可以说是一份私人阅读笔记?从知识谱系上说,能够看到你受到的从存在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西方当代文论的影响,而你对他们的阅读与理解,则是不那么理论的,而有着更多的”体验”在里面,你说杜拉斯是个“体验型”的作家,从这个角度看,你是不是也是个“体验型”的阅读者?
张念:在这份私人阅读笔记中,不仅仅是体验式的,因为体验必然挟裹着情感,尤其克尔凯郭尔的绝望(他习惯在舒适的环境让自己更加的不舒服),穆齐尔的纯粹(他要创造伟大的小说),杜拉斯的岩溶激情(她是爱情女超人),茨维塔耶娃(她复杂得如此清澈)都曾激荡起我们内心的风暴,而德里达,我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接近他,我们对他的爱,近乎一张写错地址的明信片(POSTCARD,POST同时也是英文单词后现代的前缀),我感到只能这样,才不至于被他讪笑。哈,不说了,我不仅误读,误写,还误投呢。
苏七七:在误读、误写与误投中,新的文本成长与加入到“上下文”(context)中去了,真实与文字的世界,都因此而更加丰富了。张念:罗兰·巴特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作者死了”。德里达甚至说,正是翻译,或者翻译的不可控制,构成了他作品的一部分。一个具有中国经验的批评家,不仅参照这这些西方学术的成果资源,而且必然也会丰富这些知识的内涵,重新理解,或者一种准确的生存感受的重新表述,在这边和那边构成知识共享的局面,都是对这些大师们的一种严肃回应。而那种创建本土理论资源的说辞,就变得如此的空洞和狭隘。
苏七七:在关于女作家、女诗人、女批评家的系列文章中,你是有着感情的投射在里面的,同样作为一个写作者,你自己是如何在性别、写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或者说,放弃平衡?
张念:我没有不平衡呢,我每天做饭给自己吃,热爱我的两个弟弟,与我爱的人煲电话,和朋友逛街,涂指甲油,满大街寻找我喜欢的银饰、一星期换一次床单、电路跳闸自己搞掂、寻思怎么让我的学生学会快乐地思维,我每天都活着,这就是生活。如果有不平衡的时候,作为女人,不是我个人的问题,放在整个文化背景之下,是女人类共同的问题,这样想心里就好过一些,并且激发了我改善局面的热情,而写作不就是改变我们的一种方式吗。写作和生活没有冲突,写作是生活的重要部分。当然写作是摧毁与重建并行不悖的生涯,一个大部分时间对着电视,和一个大部分时间对着电脑的女人,她们的快乐指数没有差别。正是性别的麻烦——我是30岁以后才体会到的,但我18岁的时候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仅仅观念),让我天然地亲近女性主义思想,只不过现在的麻烦更加宏大一点,更整体一些。
苏七七:一个又平衡又热情的张念,几乎可以当“不咬人的女权主义者”的形象代言人了。说到这里,我想到我们在广州头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穿着背心和七分裤,颜色鲜艳,还有画得很鲜明的眼线,我当时想:在生活与理论之间,你好象走在一条奇妙的平衡木上。理论没有影响一种活泼世俗的生命力与生活态度,而写作则没有让生活因为足够自足而沾沾自喜,去损害可能有的宽度与深度。
张念:或者说是理论带来的理性力量,这和世俗生活没有什么冲突。长期以来,社会对于学者的刻板印象,不仅强化了知识和实践(生活)的脱节,而且对学者本身也造成某种暗示,或者不自觉的自我分裂,我们不可想象一个大谈自由主义的学者,却在现实中,培育学术特权,大搞山头和派系斗争。这本身就是思想破产,人类从来不是为了思想而思想,思想从来就是为了更好地回馈于生活。最近看到陈丹青的一篇文章,拿现在的知识分子跟民国时候的知识分子相比较,说,不谈学问,我们在相貌上就输给了他们。这种容貌的意识形态分析很有意思,因为民国知识分子“身”与“心”的分裂,没有我们那么严重而已。
苏七七:在读第一部分的时候,特别是几篇关于现实女性生存状态的文章中,我看到的是一种“义愤”,而在最后一个部分,我看到的是一个学习者的理解力,这种理解是善意的,以感情的体认为基础,同时力求在思想上能进行平等的对话的。如果说对于文化批评中,也可以将“真诚”这样的词作为评语的话,那么我觉得一种宽大的真诚是不容易的,因为真诚也常常固步自封。
张念:对。这个问题我也在思考中。“真诚”是否就淡化了冷竣和审慎。文化批评的对象千变万化,尤其大众文化,自己也深陷其中,一个参与者和一个评判者的双重角色,应该适当的剥离。文化批评的工作,常常要学习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在粘连组织和血管之间,游刃有余。这是一项艰苦的操练,在智力和知识层面,尤其女性主义批评,对自己下手是需要勇气的。关于女性主义批评,我正在试图填补”义愤”的沟壑,我想在自己的思考路径上有所改变,重新建立起“女性话语”,在差异性的框架里,来考量女性主义的思想活力,比如在《消费社会的女幽灵》文章中,我正在进行着这样的尝试,让“女性话语”在长久的哲学沉默中,发出她的声音。
2005年8月于上海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