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386-千万别教坏孩子 >

第9节

5386-千万别教坏孩子-第9节

小说: 5386-千万别教坏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老师,你将会在某一天悲哀地发现:自己创造的所有教学成绩,都因为自己的一个丧失人性的行为,而变成了一张被野蛮污染的废纸。因为你的这种行为,你不但要永远离开神圣的讲坛,还要永远背负沉重的心灵之压。    
    毕竟,我们是人。既然是人,就一定要讲人性,不但对自己,也要对孩子、对学生、对每一个人。学习成绩好自然值得骄傲,教学成绩好自然值得自豪,但是,如果在你的身上缺乏人性的东西,那么,这样成绩反而会使你更深地堕入黑暗的深渊———正是这些表面的东西,掩盖了你的缺陷,甚至代替了你的缺陷。    
    还是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这样的话、想想这样的话———    
    思想家别林斯基说:“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个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    
    这时,你可能要问:我该怎么办?    
    我这样回答你:请回到文章开头,认真去读,答案就在其中。


第二辑 倡导法制精神倡导法制精神

    一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不是来源于无拘无束的自由,而是来自于有所禁忌的约束。就像没有堤坝的江河,一旦泛滥开去,无穷尽的灾难,就会伴着汹涌的波涛,席卷而来,奔腾而去,无数幸福之花、希望之光,就会随之而凋零、黯淡。在一个人的奋斗历程中,法制精神犹如无形的堤坝,时刻约束着、保护着、推动着人,去追求人生理想、创造人生功业、谋取人生幸福、提升人生高度。只有法制精神的堤坝坚不可摧,人的奋斗才能步伐坚定,而不会南辕北辙。    
    对人来说,良好的法制精神,还是一面坚固耐用的盾牌,可以最有力、最适宜地保护自己,使权利不被侵犯、公平不被践踏、幸福不被掠夺、正义得到伸张;必要的时候,它还可以化身为一柄利剑,通过主动出击,斩断正在伸向人的魔爪,以更好地维护人的权利。人一旦具备良好的法制精神,一生的平安幸福,将不再只是一种希望的祝福,而成为真真切切的现实图景。可以说,法制精神是从成功之门上走下来的“活门神”,永远忠诚守护人的利益。    
    倡导法制精神,就是为孩子筑起现代文明的堤坝。    
    实践法制精神,就能让孩子领略人生的壮丽风光。


第二辑 倡导法制精神他为何杀死母亲

    对辍学贫困生来说,转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成才观,奉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生观,敢于直面磨难,在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鼓舞下创造条件积极自救,非常重要。    
    2004年1月13日,河南省《大河报》报道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惨剧。    
    2004年1月8日上午,因贫困辍学的河南省灵宝市17岁少年谢翔,发现自己的10元钱不见了,就去问父亲,父亲说没看见。他又去问母亲,母亲也说没看见,还劝说他丢了就算了。    
    谢翔怀疑母亲拿了钱,非要她说清楚。母亲说,没拿就是没拿,拿了还能不给你说?话刚说完,谢翔突然抽出砍刀向母亲砍去。母亲倒下后,他非但没害怕、没后悔,反而又朝她连砍数刀,直到母亲身首分离。随后,他将这一切平静地告诉了父亲和办案民警。    
    是什么力量促使花季少年犯下了弑亲重罪?在这起人间悲剧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需要人们认真反思的问题?    
    谢翔的父亲说,谢翔本是个学习用功、成绩也不错的孩子。2000年,他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一年后,因家庭贫困辍学。从此,他整天闷闷不乐。其姑母说,娃天天都想着上学,有一次,恨得把自己的裤头都撕烂了。其姨母说,去年麦收期间,她与谢翔说话,不知是哪一句话刺激了他,竟被他在肩膀上砍了一刀。当时,亲人们谁也没报警,怕传出去影响谢翔的名声。    
    透过这些信息,我们不难看出,谢翔之所以弑亲,和他因辍学而形成的心理障碍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直是国人成才观的“主旋律”。在它的影响下,青少年把上学读书视为至高无上的事情,而且认为只有上学这一条路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孩子想上学,当然是对的,而且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实际上,绝大多数家长也正是把孩子的幸福、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学业上。    
    为了筹集孩子上学的费用,不少家境贫寒的父母甚至做出了乞讨、卖血等严重损害个人尊严和身体健康的事。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许多学校采取种种措施,不少社会团体和公民纷纷伸出慈善之手,尽可能满足每一个贫困生上学的愿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并非现实,而只是一个美好愿望。这样,如何让辍学后“赋闲”在家的青少年,顺利度过心理危险期,平静面对并且接受已经开始的新生活,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方面,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有责任。学生因贫困辍学后,学校应本着对这些苦孩子终生负责的精神,适当延伸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制定新的学习和生活计划,直到其基本走上充满希望的人生新路;家长应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多和他们亲切交流,让他们理解家长的苦衷;社会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至少做到不歧视、不羞辱、不轻蔑、不嘲讽,在条件许可时,通过其他合适的方式,帮他们重圆上学梦。    
    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在其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里曾说:“你能自救,上帝才能救你。”我觉得,对辍学贫困生来说,转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成才观,奉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生观,敢于直面磨难,在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鼓舞下创造条件积极自救,也非常重要。要知道,知识固然就是力量,但性格才是命运。如果一个人视风霜雪雨为人生洗礼、搏击大波大浪如闲庭信步,那么,又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向理想攀登的脚步呢?    
    教育指南    
    因为10元钱,辍学的谢翔就将母亲杀死,这样的事情也许是极端的个案。不少家长可能会觉得,类似的事情,永远也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然而,他们错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杀害家长的案件时有发生。    
    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怕被家长埋怨;过早地交往了异性朋友,怕被家长责怪;偷拿了家长的一笔钱,怕被家长发现;甚至仅仅为了不想听家长的唠叨话,想耳根清静一点儿;再不然,只是为了能够自由自在、无人管束地打电子游戏,就将家长杀害,或者加害于家长的新闻故事,时不时就会在媒体上出现一回。    
    当然,这些发生在别人家庭里的事,和你是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下面类似的事情,你可能就应该很熟悉了吧:    
    当你告诉孩子,因为家里的资金暂时紧张,不能为他买他希望得到的东西时,他会非常生气,甚至会因此而暴怒得摔东西、打人、绝食。    
    当你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比如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严厉批评、教育他时,他也会因此而大发脾气,或者对着家里的宠物、玩具,残忍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或者干脆离家出走。    
    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够好,你虽然没有打他、骂他、埋怨他,但却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唠叨,在他耳旁强行灌输上了大学前景多么好,不上大学人生多么无望的观念;甚至通过自虐的方式,给孩子施加无形的心理压力。结果,在孩子的眼里,上大学就是生活的一切;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有这些,都在点点滴滴地损伤着孩子健康的心理,一旦这种损伤超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上述的悲剧就随时可能会发生。因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


第二辑 倡导法制精神当心败类教师的性侵害

    青少年遭受教师性侵犯的案例,在最近一些年来,一直层出不穷。对此,家长必须高度警惕。要知道,一旦这样的悲剧发身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其后果之大,可能会伤害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毕竟,这种伤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体罚,它更多的是对孩子心灵上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将是深入骨髓的。    
    2002年9月,吉林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强奸、猥亵幼女罪一审判处通化市某小学教师栗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父栗福臣以包庇、窝藏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栗峰在任班主任期间,利用其班主任的职务便利,在学校教室、水房及自己的家中等处多次强奸、猥亵19名女学生,其中有9名女学生被栗峰强奸,10名女学生受到栗峰的猥亵、污辱。其父栗福臣在明知其子栗峰涉嫌犯罪的情况下,仍然资助栗峰4000元人民币,帮助栗峰逃跑。    
    2003年11月24日,波阳县人民法院以强奸罪、猥亵儿童罪,一审判处江西省波阳县高家岭镇站前小学教师董衣生有期徒刑12年零6个月。现年53岁的董衣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已有30余年。在此前短短3个月内,他以要学生背书和检查作业为由,频频将班上的女生带到办公室或教室旁边的空房间内,先后13次对5名三年级女生实施猥亵、强奸,其中年龄最小的仅9岁。    
    实事求是地说,类似栗峰、董衣生这样的教师性犯罪案,在今天海量的新闻信息中,已经很难再吸引公众的眼球,更不用说激起大家愤怒的情绪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教师中的败类被揪出来绳之以法。新闻好像变成了一版再版的旧故事。    
    然而,这恰恰是最让我深感不安甚至恐惧的地方,感觉的麻木正日益使公众对此类事件放弃关注,放弃思考。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不但是必将会有更多的青少年深受其害,而且还将严重影响教师职业的整体形象,进而酿造更大的教育悲剧和社会悲剧。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与青少年的日常直接接触机会很多,青少年对教师的爱戴、畏惧和崇拜心理普遍存在,戒备意识十分淡薄甚至根本没有。在此情况下,一旦个别教师心怀叵测,那么,青少年就会成为极易受侵害的、不设防的无助羔羊。更可怕的是,因为青少年性教育的长期缺失和不到位,一些人即便受到了性侵害,也常常意识不到或者羞于、惧于告发。这就更加助长了个别败类教师的凶焰。时间一长,他们就必然逐渐蜕变成恣意嚣张于羊群中的恶狼。    
    为了预防和制止教师性犯罪,很多人提出了诸如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加强性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法制教育的解决办法。这当然都是对的,也的确很有必要。但是。这些解决办法并不能为青少年构筑起滴水不漏的安全防线。因为它所加固的只是教师和青少年的主观思想阵地,而不是客观制度壁垒。如此一来,假如个别教师没有或不愿积极主动地守好自己的主观思想阵地,而面前又没有客观制度壁垒阻挡,青少年遭受性侵害的悲剧就会不可避免地一再上演。    
    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在上述解决办法的基础上,还必须立即全面建立教师性犯罪预防和报告制度,用制度的砖石为青少年,同时也是为教师在主观思想阵地的外围筑起安全壁垒。这是刻不容缓的事。这样,既可以确保青少年不被或少被个别败类教师性侵害,也可以对教师起到保护作用,使他们不能轻易迈出性犯罪的脚步。    
    在教师性犯罪预防制度方面,其内容除包括常规教育外,主要应考虑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其核心是避免异性师生的单独接触、身体敏感部位的接触等。在教师性犯罪报告制度方面,学校发生教师侵害青少年的性犯罪案件的,要立即向上级公安部门报告,对败类教师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凡是隐瞒不报的,学校负责人要被严肃追究责任,涉案教师要被坚决开除,永不录用。只有内外两部分形成合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性犯罪。    
    教育指南    
    青少年遭受教师性侵犯的案例,在最近一些年来,一直时有发生。对此,家长必须高度警惕。要知道,一旦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其后果之大,可能会伤害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毕竟,这种伤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体罚,它更多的是对孩子心灵上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将是深入骨髓的。    
    在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