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青春向北漂 >

第14节

青春向北漂-第14节

小说: 青春向北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平说,我送你回去睡觉。    
      冷高推开冷平说,别送我回去,我要回去就会给学生讲故事。    
      冷平说,你还是坐这里给我们讲吧。    
      冷高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他们学校老师的笑话,此老师也是从建筑工人里挑选出来的,姓方,只有初中文化,本不想干子弟小学的老师,包工头许诺他,教够三年,把自己的小姨子介绍给他当媳妇。方老师信以为真,安心当了老师,可还没到第三年,包工头就因为嫖娼给抓了。包工头的老婆和小姨子哭着来了,方老师不关心别的,只关心包工头的小姨子,一看,长得难看得没法看。方老师去探视包工头时,扇了包工头一耳光。包工头得意地说,你就认命吧,我现在也进来了,不可能给你调整工作,你等我出去,出去了我给你一个小工程。方老师不再相信包工头的话,认命当老师了,现在当我们学校的副校长。这个人喜欢喝酒,有时候从酒桌上直接到课堂上,面对学生,他还没从酒里面醒过神来,总是手里拿着一根粉笔说,来,同志们,大家把笔拿起来,端好了,一起干了。    
      冷高说,你看看,我们学校里竟然有这样的老师,我真想让他走,可他走了,谁来教孩子们呢。所以,他一直就在我们学校当老师,这样的老师,我如果把他的工资拿去入股了,他一定会跟我端杯干出血来。    
      冷平认为他哥是后悔入股了,让他哥反悔。    
      冷高说,不行,不赌一下,永远没有机会。唐天白想反悔第二天,唐天白突然反悔了,说自己是一个傻瓜。    
      他不等我说话,又说,只有傻瓜才学汉语,我不能一拍屁股就跟着你们办什么狗屁汉语狂学习班。    
      他又说,现在都他妈的什么年代了,中国人还用学汉语,生为中国人,听也听会了,谁不是拼了命地学外语,哪怕学一门阿拉伯国家的小语种,考职称和找工作时都不用发愁了。    
      唐天白说着,就去找冷平。    
      结果,冷平不让他进门,说他这种容易动摇的人不配跟自己说话。    
      唐天白拍着冷平的门让冷平开门,冷平不开。唐天白只好用脚迫使冷平开了门。    
      冷平满脸愤怒地拉开门问唐天白想干什么。    
      唐天白说,什么都不想干,就想跟他讲讲道理,为什么不一块儿弄个英语狂学习班。    
      冷平说,北京已经有疯狂英语学习班了,咱们跟在人家后面干什么。    
      唐天白说,弄个疯狂阿拉伯语学习班也行,再不然,弄个新西方学习班也行,好好教大家怎么出国,不挣出国人的钱挣谁的钱,反正那群人是一出国就不准备回来了,趁他们走之前,黑他们一下也应该。    
      冷平说,你别发昏了,北京现在的外语学校都快比中文学校多了,咱们再办一个,存心是找死。    
      唐天白说,我不信,    
      冷平说,你不信也得信,那些为了出国差点把自己考成孔乙己的人才知道怎么办英语学习班,也知道挣那些想出国人的钱,咱们还没有到他那个层次,办了,准栽。    
      冷平一番话算是把唐天白说服了。但唐天白很快又反应过来说,难道中文还用教吗。    
      冷平说,是教小孩的,又不是教大人的,你应该这样理解,大人学英语是为了出国,小孩学汉语是为了早日摆脱汉语,提前为学习英语出国做准备。    
      冷平的话还是不能说服唐天白,这个家伙仍然坚持认为,办汉语学习班没有出路。他又一拍脑门说,就是办个汉语狂网站也行,网站来钱多快啊,花钱也不多,像榕树下网站那样,包装一个癌症病人,一下就能出名了。    
      冷平也不是思想落伍之人,觉得唐天白的话不无道理,就试探着说,那咱们就注册个汉语狂网站,你当站长。    
      唐天白说,那我就说干就干了,但是只能先注册在别人的网站下面,等咱们有了钱,再成立自己的网站。    
      冷平说,这还用说,网站弄好了,先把咱们的疯狂汉语识字口诀弄上一部分。    
      唐天白说,我就是这么想的,点了咱们的网,就得掏钱。    
      成立汉语狂网站纯粹是唐天白捣乱的结果,但这个结果没什么坏处,按照唐天白的话说,这是我们未来事业的一个宣传窗口,一个招牌,没准也像搜狐和新浪一样,能到国外上市去圈钱。    
      余烨说我们,你们真是能做梦。伟大的包装唐天白拿着冷平给他的3万块钱买电脑弄网站去了,我和冷平则拿着宣传计划去请教一个高校的教授。这个教授也是我们校友会核心层的,就是直接能与林大人说上话的那种,能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多少都有点小本事或门道。据说这个教授是文化界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早年写下的一篇文章还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必背课文,70年代出生的这代人没有不认识他的。    
      冷平当场就被教授骂了个狗血喷头,老教授说冷平根本就不懂中国文化,不仅是个文盲,还是个文化盲。他给冷平指出一条道路说,任何时候学习中国汉语都必须扎根于民族文化中,你们的失败不是失败在不够现代,而是失败在不够传统,学习汉语仍然要打传统这个牌。    
      教授又亲切地教导冷平,你应该回老家一趟,听说咱们那里新出土了一个文物,据说是孔子讲学授课的地方,正准备建一个孔夫子庙,你正可以借机以孔子故里之名,取仓颉造字之义,传你们识字之法,最好同当地教育部门的人合作,有了他们的支持,不久的将来,农村包围城市的星星之火就可烧遍神州大地,到时,你也是为中华儿童立下功劳的人,一定可以青史留名,干吧,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光大中华文化的事业。    
      被老教授一说,冷平也觉得这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腿都忍不住打哆嗦想跪下来,奉教授为再生父母。    
      冷平回来后,觉得有必要给李成仁重新包装一个身份,小学教师显然不行,背景与孔子、孟子、仓颉他们相差太远,尤其是流氓罪释放犯的身份,更是要不得。    
      打了一个电话,唐天白过来了。来了就像人物似的让我们以后没事少叫他,说他好歹也是一个网站的站长,有自己的事。这才几天,他就把自己当人了。    
    


第三章汉语狂(2)

      冷平说,去你的吧,汉语班办不成的话,你的网站永远都得挂到别人的屁股下面当手纸用。唐天白被冷平这样一说,方觉得自己虽然是个人,但还不是个人物。    
      经过集体的智慧,李成仁有了下面曲折而动人的身份。李成仁,神州人氏,1950年生,汉族,祖父系清朝最后一批秀才,民国时,任国民政府教育督察。1949年后,隐居乡间,修文著书近20余载,著成李氏幼儿识字法。生前,将其心血之作,传之于长子李成仁。成仁先生又历尽20年之心血,终得正果,将其李氏幼儿识字法修改加工,终成为《成仁汉语狂识字口诀》。立志倾尽后半生为振兴中华传授其识字口诀。此口诀现已申请专利,本人在京开办有成仁汉语狂识字研究所。    
      唐天白觉得李成仁出生地神州有点不确切,面积太大了,不如改说他是河南某地人。唐天白的理由有二,一是河南有古老的传统文化,从盘古开天地到宋朝,一个省就有好几个地方是古都,不会有人再质问他的文化根基,二是造字的仓颉也出在河南,孔子也到过河南,并且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就在河南,且是历代名家讲学之所,咱们这次的识字教学计划也应该属于讲学的范畴。    
      唐天白接着说,河南人现在就是中国的孔乙己,经济不好,又是落第秀才,谁说两句都没关系,说是没有力气争也行,说是大气不屑于争也行,反正,把李成仁说成是河南人没有一点问题,绝不会有河南人找你麻烦。他说着,又开了冷平一个玩笑,让冷平也弄一个河南人的身份。    
      冷平说,你还别说,我河南还真有一个亲戚在新郑。    
      唐天白说,新郑好,新郑有黄帝的轩辕故里,古墓还在那儿埋着呢,就到那里去。    
      冷平说,我都怀疑这个黄帝也是河南人编出来的。    
      唐天白说,去你妈的吧,你自己现在就是个骗子,是不是害怕骗不了河南人,不敢去了。    
      冷平说,滚你的蛋,别看河南比我们那里穷,我觉得这个省也挺开放的,容易接受各种新事物。    
      唐天白说,听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有一篇大文章可以做,写一本关于河南人的书,不写别的,专写河南人怎么骗人,把酒桌上流行的笑话都编到河南人头上,让河南人彻底完蛋,他们完蛋了,咱们去合作时,他们才不敢挑刺。    
      冷平说,只怕把他们给说恼了,闹省份独立,你可就是国家的罪人了。    
      唐天白说,河南人虽然不爱自己,但最爱国,你们放心,他们那里从古至今一直打仗,都被打怕了,他们最爱好和平的。    
      冷平说,你怎么净替河南人说好话,你是河南人吧。    
      唐天白说,你可别乱说,何初静是河南人。    
      冷平说,你没有跟何初静谈成恋爱也不能这样恨河南人。    
      唐天白说,别说她了,说起她,我想起一个诗人写的诗,诗是这样说的——我得低声对你说,她就是我的记忆,记忆,你碰到哪里都是痛的。    
      冷平说,我原先也当过文学青年,我可是知道这是一个叫塞菲里斯的诗人写的。    
      唐天白说,不错,前几天我看到被一个写小说的家伙用在小说的开头题记上了,现在写小说的动不动就用一句诗作为题记,成了小说头上的一朵插花了,既然这么喜欢诗,改写诗算了。    
      一个写诗的人对诗的感情如此的复杂,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少有。    
      此种年轻人有以下主要成长经历:因为少年时整天围绕着文学提供的想象去生活,毕业时又因为满脑子想着纯洁而完美的理想而与单位格格不入,现在终于看破红尘,成为一个围绕经济转圈子的人。    
      此种年轻人还有以下主要外部特征:喜欢把自己用名牌包装起来。所以用余秋雨的一本书名《文明的碎片》可以概括。至于心理特征,那就是爱面子甚于爱自己,说是小心眼也行;还有精神特征,也是余秋雨的一本书名可以概括,《文化苦旅》。    
      具有这种复合特征的唐天白有一天对我说,他想改变自己目前的形象,当个经济人。    
      我当时没听明白他说的话,问他,你是什么经纪人,负责歌手演出的经纪人吗。    
      他说,你狗屁听哪儿了,市场经济的经济。    
      我说,市场经济与演员经纪也差不多,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围着钱转。    
      他说,你一说话就把我往庸俗里引,让我不得不想起自己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思想境界还是跟老农民一样,一天净想着拿自己的工资和一个农民的收入相比较。    
      我说,你别光比较收入,你还到城市里安家了呢,农民安了吗。    
      他说,没有上过学的农民现在也一样在城市生活了,比如你,花钱把自己弄成了方鸿渐,还有王二飞那家伙竟然还混成了半个音乐人,听说还当过几天经理,我这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现在却还是名不名文不文,你说这世界上哪儿讲道理去,没地方可讲。    
      我说,我不是在听你讲嘛。    
      他问我有什么感受。    
      我说,就像我见过的那些妓女在讲自己为什么守不住贞洁。    
      他问,为什么守不住贞洁。    
      我说,原因很多,有的是家里穷,有的是羡慕别人,有的是喜欢这种生活,有的是怪这个社会。    
      他说,我属于哪一类。    
      我说,属于那种不是不想守贞洁,而是守了也白守的一类。    
      他问我,为什么。    
      我说,原创比二手活着累,重要的是守到最后也不知道是给谁守的,就像我,我用的东西哪一个不是二手货,手机是他妈别人淘汰下来的,房子有房东,好不容易跟余烨谈上了,她一年有一半时间全扔到了西藏,谈了也是白谈。至于他们几个,每一个人都有前科。    
      经过与唐天白一番人生探讨,彼此加深了理解和认同。但我要说,这不是一种好的理解和认同,就像两个坏鸡蛋,一起磕碎了后,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