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详解与名校聚焦-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武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这些方面的技术、技能与功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科研、竞赛、训练、裁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专项理论与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
3。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国际交往的增多,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为外国人所认识,特别是武术、太极拳,几乎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可以预见,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必将更多地亮相于世界舞台。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热爱中国武术。希望从事运动养生方面的事业,善于制定运动营养食谱。了解运动损伤的一些应急处理。了解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史,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感兴趣,对职业体育的经营开发工作感兴趣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科研、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毕业生可以在体育产业、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练、武术、教师、体育养生和其他社会急需的体育工作。
第二部分体育学类名校聚焦
第二部分 名校聚焦
一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高校之一,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原名中央体育学院,筹建于1952年7月,1993年改名为北京体育大学。目前,北京体育大学已成为国内体育学科、专业齐全,体育硕士、博士点最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声誉远播的全国重点学府。
学校始终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为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自1980年以来,学校培养了国际运动健将50余人,运动健将500余人。1980年以来,在世界大赛中获冠军50余人次,亚洲大赛中获冠军60余人次,刷新亚洲纪录10余人次,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冠军600余人次。
二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11月,由原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原名华东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之一。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2002年10月,由原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成立新上海体育学院,
学院在摔跤、拳击、软式网球、举重、武术套路、田径、散手等项目上都达到了国际水平,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武术、足球、体操、重竞技等6个学科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先后培养了如隋新梅、盛泽田、高淑英等一批奥运会及世界大赛奖牌得主,并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在国内和国际比赛中表现突出的优秀运动员,如朱建华、王励勤、庄泳、杨文意、乐靖宜、姚明等知名运动员。
三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原属国家体育总局管理,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
学院研究生教育拥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可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
四 首都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原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是北京市市属院校,创建于1956年。曾先后承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全国农民运动会、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第七届全运会,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国际国内综合运动会的部分竞赛项目。
学院设置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管理6个专业,涵盖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类专业设置中的所有本科专业。
第二部分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详解 1
中国语言文学类
第一部分 专业详解
汉语言文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它培养了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为中国人文科学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三是学校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文字工作方面做到得心应手。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进行汉语和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3。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根据这一客观事实,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喜欢阅读文言文,对《诗经》、《离骚》等古代文学感兴趣,对中外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兴趣浓厚,想了解文学的起源,立志深入研究中国文学的原则、方法及形式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能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工作。
汉语言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语言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领先科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起源和发展规律。汉语言的研究,一方面要探讨和总结汉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另一方面也能为未来的汉语言发展开辟道路。近年来,由于语言研究成果在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运用,推动着汉语言专业有了飞速发展。本科的汉语言专业研究对象主要是汉语、汉字以及有关的语言理论及文学知识,学生学习的内容大都集中在语言方面,同时也要学习和信息处理有关的知识。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有关理论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调查研究、语言教学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语史、汉语方言调查、逻辑学、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等。
3。发展前景
近年来,由于对外汉语和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特别是语言研究成果在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运用,推动着汉语言专业有了飞速发展,人们更加认识到汉语言研究的重要性。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想了解中国语言的起源及发展史,对学习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很感兴趣,善于模仿别人的声音、声调,汉语拼音基础扎实,对各地方言很感兴趣,渴望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演变关系,立志丰富发展中国汉语言文化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实际工作的语言学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毕业生可以从事和语言运用有关的工作,主要到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和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汉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工作,还可在报社、出版社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或者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工作。
对外汉语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对外汉语主要指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活动。语言本身浓缩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向外国人传授汉语的同时,宣传了中华文化,也能让外国人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虽然古代就有外国人学习汉语,可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对外汉语才作为一门独立专业得到承认。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扎实掌握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中国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比较文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3。发展前景
中国对外交往愈加频繁与对外汉语专门人才日益缺乏,这一矛盾的存在,说明对外汉语是朝阳专业,发展空间大。对外汉语专业在现阶段的最新发展是语言教学和计算机的结合,如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计算机远程汉语教学(网络教学),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如何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外国文学感兴趣,阅读过一些外国的文学经典,对西方礼仪有浓厚兴趣,英语基础扎实,对中外文化史的研究都有兴趣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的有潜能的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毕业生中英文双强,从事的工作并不限于教学,还可以从事和外语有关的工作。主要到国内外有关机关部门、新闻出版、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
第二部分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详解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藏、蒙、维、朝、哈等语言文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解放后设立的专业。新中国成立前,没有人把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使大批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如《格萨尔王传》、《阿诗玛》等,面临消亡的危险;居住地的限制,也制约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才重视起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发展。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民族语言、文学、文献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系统教育和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有关民族语言史、古代汉语、有关民族现代语言、现代汉语、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文学概论、有关民族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历史等。
3。发展前景
随着民族间的交流融合,部分民族语言面临消亡的危险,一种语言的消亡就意味着这种文化的消失,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损失。所以,继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教育事业,及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就成为当务之急,同时,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
二 人才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