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生 存 >

第15节

生 存-第15节

小说: 生 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在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领袖来领导。如同一个国家:国家的 缔造者、国家蓝图的绘制者、国家的构建者是政治领袖,而之后的总统、首相、内阁总理则 是职业政治家了。领袖是蓝图的描绘者,后者则更多的是具体蓝图的实施者。尽管蓝图的实 施者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对蓝图的某个具体内容进行修改,但他始终不改“实施者”的地位。 企业领袖的产生,一般来说,是以企业产生了相对稳定的领导层、领导集体、领导 核心为前提的。每个 成功的企业都必然有个与之相匹配的领导核心,中外企业概莫能外!也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企业高层的稳定。    
      在人类组织中,组织领袖的产生一般需要二十年左右时间。    
      研究中国近年来市场成功企业,还有个比较一致的结论:企业领袖在企业掌舵时间远远长于企业领导平均在位时间。    
      这在我们所选择的样本企业中非常突出:样本企业的企业家掌舵时间统计截止时间:20035 1企业名称企业设立现任掌舵者姓名现任掌舵者任现职务时间 1联想集团1984年柳传志1985年 2海尔集团1969年张瑞敏1984年 3长虹集团公司倪润峰1988年 4格兰仕公司1985年梁庆德1985年 5希望集团 6万通集团1991年冯仑1991年 7万向集团1969年鲁冠球1969年 8中国吉利集团1985年李书福1985年 9华为1988年任正非1988年 10万科企业1985年王石1985年 11力帆集团1986年尹明善1986年 12蒙牛乳业1999年牛根生1998年 13远大空调1992年张跃1992年 14COSCO1961年魏家福1998年 15中集集团1987年麦伯良1991年 16台湾宏碁1975年 17永和大王1998年 18顶新国际1945年台湾 19正泰企业集团1991年南存辉1991年 20浙江娃哈哈1987年宗庆后1987年 注:表中企业,如万向、吉利、力帆、方太等,企业掌舵领导人所掌企业沿革中 企业名称出现过变化,我们在统计掌舵时间上,还以原企业为计算基准。 从这个表格统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1)这些企业家在位时间超过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两倍。2002年12月11日《北 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中国民营企业谁能进入世界500强?》的文章:一项针对中国企业成败案例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65~7岁 ,而民营企业 的寿命只有29岁。北京中关村的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 4%的企业已经烟消云散,生存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而列居全球500强或与之相 当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大约在40~50岁之间。    
      而我们所选择作为案例的企业,企业掌舵者基本都是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平均在位时间已经 超过17年,这是中国企业平均寿命的两倍。这说明,正是因为他们,这个企业才能够做到今 天的成功。    
      他们是企业生存超过20年的基本保证。    
      (2)他们不是专家,却是企业的引领者。他们大多数不是企业目前所从事行 业的专家,但却是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的决策者和引领者。    
      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时间来计算的话,对样本企业中的这些企业家,你无论用什么词语表述, 他们都应该是中国企业领袖群体中杰出的一员。    
      当然,企业领袖不是政治领袖。企业领袖与政治领袖之间有许多不同,但也有基本相同的一 面。同政治领袖一样,我们不能用道德标准、英雄标准,甚至圣人标准来衡量他们。同 政治领袖一样,企业领袖也有个传承问题——这是我们在泛家族制一章中重点讨论过的 问题。    
      既然是组织的领袖,在传承上,应该是思想、使命等的传承。所以,一个清醒的企业领袖 ,要在企业建立和形成这样一种制度:无论企业家年龄有多大,哪怕只有30岁,为了企业组 织的成长和发展,他都要有挑选接班人的意识。成功的企业领袖有两个要素:第一是成就企 业;第二是退而不坠。换句话说,就是不因领袖的身退企业走向衰败。中国企业领袖“成就 企 业”没有问题,但少有“退而不坠”的。更多的企业领袖是一再沉溺于做一代英雄。    
      美国的通用、欧洲的雀巢、日本的三菱重工等一批跨越了百年的企业都形成了自己企业的一 整套 相对固定的企业家传承制度。在这些企业中,不是什么时间开始挑选企业接班人,而是每时 都在进行这项工作。    
      但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很多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却忽视了这一点。    
      在中国企业中,柳传志高明于其他企业的地方,是联想十年前就开始选择、培养接班人了。 大约在1992年,联想企业领袖柳传志开始考虑后柳传志时代联想领军人物。他选了两个,这 两个人是联想目前的少帅。万向企业集团的鲁冠球也在十年前考虑这个问题,这个准接班人 目前是万向的总裁——鲁冠球的儿子。    
      许多人在为今天的海尔担心,主要是看不出在张瑞敏之后有谁能掌管这个企业。而一个在身 后无人能掌管的组织,当期组织的领导人不能算是领袖,充其量只是个企业英雄罢了。    
      企业领袖应该是一种团体的行为,而不是个体所为。如果你想成为企业领袖,你需要倡导建 立一个可以持续生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不是单单塑造个人形象。    
      一个组织最不稳定、最靠不住的,是高层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对组织来说是可怕的,甚至 是灾难性的。摩托罗拉前总裁曾说:“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保证具有才能的高层领导人的连 续性。我们总是尽心尽力挑选出一些久经考验的候补人,并实施最有效的培训计划。”    
      在华人企业家中有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即企业家比企业有名。很多企业领导人花大量金钱、 大量时间塑造个人形象而不是企业的竞争力。从社会角度说,他们个人非常有名,但消费者 并不知道它的企业究竟在干什么。    
      企业家应该具有领袖素质,否则就只能是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了。职业经理人是从商学院中 可以批量“生产制造”出来的。    
    


第四章 企业领袖历 史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革命领袖,我们甚至有“革命领袖教科书”——《水浒传 》、《三国演义》等等。每次的王朝更迭,造反的领袖们用来聚集群众的口号和手法基本一 样。    
      但我们缺少企业领袖。我之所以在这里讲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本身是缺少传 承的。    
      当然,这是不足,可能也是优长。    
      不足是说,中国这代企业家注定是创业者,这很累、很悲壮,因为大多数创业者会成为失败 的一族。    
      优长是说,中国这一代企业家应该是没有包袱、没有框框的一代。我们可以用世界上最先进 的经济理论、管理理念来武装自己。所谓“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    
      我们先说企业家。    
      企业家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制度。所谓环境造就人,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为企业家的产生提供了制度环境。    
      二、是文化(理论、宗教)。新教理论为欧美企业家的产生提供了宗教般的生长土壤。    
      我曾同许多人探讨过:为什么在印度这个实行了五十多年市场经济的国家,企业和企业家的 成 长却比较缓慢?起码至今我们还没有听到有像欧美、日本那些影响了世界的企业家,更别 说企业领袖了。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特殊的文化。    
      与欧美企业家比,一百余年来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环境由于缺少上述两个先天条件,这使中国 企业家精神的创造也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翻开中国近代史,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 中国这块土地上成长了三代企业家(注意:在传统上中国把企业家称为商人)。    
      第一代,以洋务运动为标志。当时,中国一个新型社会阶层——绅商阶层出现。这代企业 家严格 意义上说,更多的是商人。从本质上看,绅商阶层是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力的结合体。代表人 物有孙家鼐(咸丰己未科状元,1859年)、张謇(光绪甲子科状元,1894年)和所谓“红顶 商人”胡雪岩、盛宣怀。这个阶层具有复杂的形成过程,亦官亦商,在政 界与实业界双栖是这个阶层的最大特点,也是他们与传统商人的最大区别所在。这种状况持 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极大削弱,中国经济发展 具有自由资本主义初期发展的特征,这个时期孕育了第二代中国企业家。    
      第二代,以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中国经济舞台为标志。北洋军阀时期,由于政治控制力的削弱 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遂联合成一股不容轻视的社会力量。据当时 的统计,1912年全国共有华商商会794个,而1919年5月刊行的统计则表明全国华商商会实存 数已增至1238个,其中总商会55个。1920年以上海的上层资本家为核心成立了全国工商协 会,虞洽卿任会长。这个协会就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全国工商界利益而同军阀政府打交道、 搞合法斗争而设立的。1927年,当大革命的风暴一起,资产阶级欣然接受了“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军阀”的口号,他们幻想通过革命建立的新政府做他们的保护神,实现他们无法 实现的政治经济目标。上海工商界为扶植蒋介石主动提供了1000万元的巨款,资产阶级的慷 慨无意中为蒋介石提供了一座富有的“金矿”。初创的南京政府开支大得吓人,平均每个月 需要2000万元才能维持政治与军事开支,筹款成了政权存续性命攸关之事。    
      第三代,中国新企业家的出现,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洗礼,而且与前两代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 已经没有了血缘关系。    
      1949~1957年是一段让当代人难以评说的历史,要想对这一打破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 自然秩序的惊天动地之举及其后果做出不被历史否定的评述,还有待历史良心的出现。消灭 私营经济是通过政权力量,分成“扶植、利用、限制”与“利用、限制、改造”等几步走完 的。经过反右、大跃进,私营经济终于在中国消失了长达二十年之久。也就是说,进入80年 代 中后期以后,私营企业的发展以及法律地位的逐渐变化,才慢慢形成了一个平均文化素质高 于全国总人口水平、占有资产的数量远远大于其他人的特殊阶层——企业家阶层。这个阶层 的组成人物,大多数就是各个民营企业的创始人。    
      研究第三代企业家,我们不能不研究一下这代企业家的主体: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模式。    
      第一种,可以说就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一个杰出的企业家,敏锐地把握住了市场, 找到了产品的市场空间,就能做起来一个企业。    
      这些企业家中,历史如果给了他们机遇,他们中很可能出现企业领袖。如万向的鲁冠球、万 科的王石,等等。    
      第二种,是历史赋予的各种各样的机遇,一旦抓住,也能成功。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 联想一样靠代理国外品牌电脑起家的达因企业集团的张璨夫妇。    
      这些人,大部分可能就是这个时代造就的先富起来的人,仅此而已。    
      第三种,是由于政策的扶持或者是“钻政策的空子”。比如政府给予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等 措施,同样可以扶持起一些民营企业。    
      在近二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家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的:企业家舞台上的 长 青树不多,差不多是各领风骚三五年。    
      分析中国企业家队伍中缺少长青树的根源,就必须要问一问,那些企业家为什么落马?    
      结论似乎非常简单:诚信和使命感(使命的问题最终也归结到了诚信这一点)。    
      靳羽西是个在中国影响力很大的女人,她和国内很多政要、企业家都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002年7月,她很痛心地对记者说:我的好多企业家朋友都被抓起来了,连前建行行长王 雪 冰也出事了。她说,中国的很多企业家为什么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真诚呢?她的痛心来自于 西 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理念:“You can lie to somebody sometime;but you cant lie to everybody all the time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